1、DB33/ 561-2005 无公害泥鳅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 第 1 部分: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无公害泥鳅: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本部分为 DB33/ 561-2005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志明、张玉明、胡廷尖、黄小红。 引 言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达 21%,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人工
2、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泥鳅: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tus)的环境要求、亲鱼要求、亲鱼培育、苗种繁育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泥鳅的苗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3、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水质 3 环境要求 3.1 产地环境 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规定。 3.2 水源 要求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3.3 养殖池塘 应选择或建造条件良好的池塘,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水泥池底部要求铺有15cm20cm 的壤土为佳,土池底质不宜为沙质土,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池壁高 100cm,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为 0.15mm(20 目)。 4 亲鱼
4、要求 4.1 亲鱼来源 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生产单位自己培育经筛选具明显生长优势的个体,避免近亲繁殖。 4.2 亲鱼选择 年龄为 2 龄3 龄,雌鱼体重为 40g100g,雄鱼体重为 20g50g,具有典型的种质特征。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 4.3 雌雄特征 性成熟的雌鱼一般腹部膨大,胸鳍小而宽,末端钝园,生殖孔大;而雄性腹部较小,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而翘起,在生殖季节手摸有追星,后方两侧有肉质隆起,腹部扁平。挤压时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流出。选择时从泥鳅的背部向下观察,要求腹部是白色的,不宜选用腹部两侧出现了白斑点的个体。 5 亲鱼培育 5.1 放养密度 把捕获的亲鱼按雌雄比
5、 1:12 放入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放养密度 6 组/m2 l0组/m2。 5.2 饲养管理 池中投入水草,秋季每天投喂两次,以动物碎肉、碎内脏、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少量的麦麸、豆渣、米糠、饼类等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投饵量为体重35。冬季及早春,停止投饵,适量加入部分发酵猪粪作为追肥。三月下旬开始,要抓住升温季节,进行强化培育,投喂高蛋白质的饲料,投饵率为 510。 5.3 水质管理 池水水位不低于 40cm,并经常补充新水,以调节水质,使水质呈现肥、爽,透明度保持在 30cm 为宜。 6 苗种繁育 6.1 催产 6.1.1 催产季节 在 4 月底至 5 月中旬,水温 22以
6、上时进行。 6.1.2 催产药物 催产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每尾雌鱼注射 500IU700IU。雄鱼用量减半。 6.1.3 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或背鳍前下方两侧为好,也可采用腹腔注射方法,注射部位要避开腹部中线。采用 4 号针头,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或塑料管,使针头露出 lcm1.5cm,注射时可用纱布包住泥鳅,注射器与鱼体呈 30O 角进入,插针深度 0.2cm。 6.2 产卵 6.2.1 催产水温 催产适温为 2228,最适水温 25。当水温 22时,亲鱼 14 小时后便可发情产卵,水温 2528时,10 小时后便趋于成熟发情产卵。 6.2.2 受精 6.2.2.
7、1 自然受精 注射后,效应时间 9h10h,放入规格为 150cm200cm60cm 的网箱中,在网箱内放网片或棕片作诱导物,每箱放亲鱼 50 组80 组(雌雄比 1:23) 。待产完卵后,将卵捞出置于孵化器孵化。 6.2.2.2 人工受精 当亲鱼发情剧烈达到高潮时将其捕起,用手轻轻挤压雌亲鱼腹部,雄鱼将精巢取出研磨后加林格氏液,把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放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瓷碗或瓷盆内,用羽毛轻轻搅拌,使卵粒和精液混匀,待充分受精后,加入 0.6%0.7% 的生理盐水,漂洗干净,将受精卵均匀地撒在经过消毒的鱼巢上,放入孵化池(器)中进行孵化,整个受精过程防止强阳光直射。 6.3 孵化 6.3.
8、1 孵化方式 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或室外微流水孵化。把粘满卵粒的鱼巢捆在竹竿上,使其沉入水底。 6.3.2 孵化水质 溶解氧 6mg/L 以上,其它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 6.3.3 孵化密度 孵化缸放卵密度为 150104 粒/m3200104 粒/m3。 6.3.4 出膜时间 当水温在 2225时,40h44h 可孵出鱼苗,水温 2528时,24h28h 即可孵出鱼苗。出膜 3d 左右,待鱼苗颜色由黑转为淡黄色时,可移出孵化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范本部分为 DB33/ 561-2005 的第 2 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
9、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志明、张玉明、胡廷尖、黄小红。 引 言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达 21%,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tus)无公害养殖的环境要求、鳅苗培育、鳅种培育、食用鳅饲养和病害防
10、治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泥鳅的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
11、全限量 3 环境要求 3.1 场地选择 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养殖池环境和底质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规定。 3.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 3.3 养殖池 应选择或建造条件良好的池塘,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水泥池底部要求铺有15cm20cm 的壤土为佳,土池底质不宜为沙质土,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池壁高 80cm100cm ,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为 0.15mm(20 目)。 4 鳅苗培育 4.1 池塘清整消毒 鳅苗下池前 10d15d,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排干,检
12、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 7cm10cm 时,每 667m2 用生石灰量 75kg150kg(加水溶化,趁热全池泼洒) 。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 20mg/L 的漂白粉用量进行清塘(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遍洒全池) 。清塘后一个星期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 4.2 饵料培养 4.2.1 豆浆培育法。 鳅苗下塘后,每天须泼洒 2 次豆浆(每 100m2 水面共需干黄豆 0.5kg 左右) 。下塘 5 天后,每天的黄豆用量可增加至每 100m2 水面共需干黄豆 0.75kg 左右。泼浆时间为上午 8时9 时、下午 4 时5 时各一次。 4.2.2 肥水培育法。 施经腐熟发酵过的有机
13、肥,最好是鸡鸭粪,用量为每 667m2 用 100kg200kg。水色以黄绿色为宜。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4.3 鳅苗放养 4.3.1 鳅苗来源 来源于国家级、省级良种场或专业性鱼类繁育场。外购鳅苗应检疫合格。 4.3.2 放养 鳅苗放养前,须先在同池网箱中内暂养半天,并喂 1 只2 只蛋黄浆。向网箱内放入鳅苗时,温差不超过 3,并须在网箱的上风头轻轻放入。经过暂养的鳅苗方可放入池塘,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放养密度为 750 尾/m 21000 尾/m 2。有半流水条件的(如孵化池、孵化槽等)可放养 1500 尾/m 22000 尾/m 2。 4.4 水质管理 鳅苗下塘时,
14、池水以 50cm 为宜。鳅苗经过若干天饲养后,应适当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注水的数量和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隔 1 周注水一次,每次注水 15cm 左右。保持透明度 20cm30cm. 4.5 日常管理 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 3 次。第一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群集在水池侧壁下部,并沿侧壁游到中上层(很少游到水面) ,这是池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换水。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并作记录。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5 鳅种培育 5.1 培育池准备 5.1.1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同 4.1。
15、5.1.2 饵料培养 鳅种培育应采用肥水培育的方法。在饲养期间,可用麻袋或饲料袋装上有机肥,浸于池中作为追肥。有机肥的用量为 0.5kg/m2 左右。 5.2 鳅种放养 5.2.1 鳅种质量 放养的夏花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畸形,体长 3cm 以上。外购泥鳅夏花应检疫合格。 5.2.2 放养 基肥施放后 7 天即可放养。一般放养密度为 200 尾/m 2 300 尾/m 2 泥鳅夏花,还可少量放养滤食性鱼类,如鲢、鳙。有流水条件的,放养密度可加倍。 5.3 饲养管理 5.3.1 饲料 除用施肥的方法增加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饲料及谷物、米糠
16、、大豆粉、麸皮、蔬菜、豆腐渣、酱油粕等植物性饲料,以促进泥鳅生长。 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完全过度到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为 30%,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人工配合饲料中动物性和植物性原料的比例为 3:2,用豆饼、菜饼、鱼粉(或蚕蛹粉)和血粉配成。水温升高到 25以上,饲料中动物性原料可提高到 80%。 5.3.2 投饲量 水温 25以下时,饲料的日投量为鱼体重的 2%5% ;25 30为5%10%;30 以上,则不喂或少喂,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上午喂 30%、下午喂 70%。经常观察泥鳅吃食情况,以 1h2h 内吃完为好。另外,还要根据天气
17、变化情况及水质条件酌情投喂。5.3.3 投饲方法 将饵料搅拌成软块状,投放到离池底 3cm5cm 处的食台上。切忌散投。 5.3.4 日常管理 经常清除池边杂草,检查防逃设施有无损坏,发现漏洞及时抢修。每日观察泥鳅吃食情况及活动情况,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定期测量池水透明度,通过加注新水或施追肥调节,保持透明度 15cm25cm 。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水成 5mg/Ll0mg/L 的浓度。 6 食用鳅饲养 6.1 池塘养殖 6.1.1 养殖池准备 选择面积为 667m22000m 2 的池塘,在食场上搭一个遮阴棚。清塘消毒、饵料培养同5.1。 6.1.2 鳅种放养 放养规格为 5cm 以上,要求大
18、小整齐、行动活泼、体质强壮、无病无畸形。放养量为放 0.75 万尾/100m 21.0 万尾/100m 2。放养前用 4%5%食盐水消毒,在水温 1015时,浸洗 20min30min。 6.1.3 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 20cm25cm 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 2mg/L 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定期泼洒浓度为5mg/L l0mg/L 的生石灰,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6.1.4 饲养管理 6.1.4.1 饲料种类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泥鳅的饲料组成与水温有关,25以下以植物性饲料为主,25以上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养殖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
19、饵料外,应投喂鱼粉、动物肝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饵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麸皮、蔬菜、豆腐渣等植物性饲料。 6.1.4.2 投饲量 泥鳅通常在水温 15时开始摄食,摄食量为鱼体重的 2%。当水温达到 2028时,投饵量增至鱼体重的 10%15%。一天分三次投喂。若水温高于 30或低于 10时,投饵量减少。 6.1.4.3 投饲方法 饲料做成团状或块状的粘性饵,置于盘中沉到离池底 3cm5cm 处的食台上 6.1.5 日常管理 做好巡塘工作。每天早、中、晚巡塘 3 次,密切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时观察饵料投喂后的摄食状况;防止逃逸。 6.2 稻田养殖 6.2.1 稻田选择
20、选择弱酸性,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田埂高出稻田水面 20cm30cm,或设置高出水面 20cm30cm 的围墙,或在田四周加插石板、木板等,以防泥鳅潜逃。进出口要设拦网。在田中开挖鱼沟、鱼溜和鱼坑,面积占稻田面积的 10%。 6.2.2 天然饵料培养 在沟、溜内施放鸡、牛、猪粪等肥料,让其大量繁殖天然浮游生物,以后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追肥。 6.2.3 放养 在放养时间上要求做到“早插秧,早放养” 。一般在早、中稻插秧后 10 天左右,再放夏花或鳅种。规格为 3cm 米左右的夏花,5 厘米左右的鳅种,放养量为 2 万尾/667m 23万尾/667m 2,放养量为 2 万尾/667m 2。 6.2
21、.4 投饲管理 养殖泥鳅不影响稻田正常施肥。饲料可以投喂鱼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米糠、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可将饲料加水捏成团投喂;鳅种放养第一周先不用投饵。一周后,每隔 3d4d 喂一次。开始投喂时,饵料撤在鱼沟和田面上,以后逐渐缩小范围,集中在鱼沟内投喂;一个月后,泥鳅正常吃食时,每天喂 2 次:日投喂量占鱼总重量的 38,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两小时内吃完为宜。超过两小时应减少投喂量。 当天然饵料不足时,要投喂鱼粉、动物肝脏、鱼类废弃物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蔬菜等植物性饵料。 6.2.5 日常管理 降雨量大时,将田内过量的水及时排出,以防泥鳅逃逸。经常整修加固田埂。注意检查进排水田拦鱼设施,
22、有损坏要及时修补。当水温超过 30时,要经常换清水,并增加水的深度,严防被农药污染的水入田。如泥鳅时常游到水面换“气”或在水面游动,表明要注入新水,停止施肥。 在养鳅稻田防病治虫时,要正确选用对症农药,掌握放药浓度、时间和方法,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将药液喷在稻叶上,放药后及时换水。 6.2.6 收获时间 在当年年底至第二年 6 月前捕获。 7 病害防治 7.1 病害预防 病害预防常采取以下措施: 放养前对养殖池进行清整消毒; 鳅苗(种) 放养前严格消毒; 控制水质,投喂新鲜饲料; 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无公害泥鳅: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 DB33/ 561-2005 的第 3 部分。 本
23、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志明、张玉明、胡廷尖、黄小红。 引 言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达 21%,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泥鳅: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泥鳅的质量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与判断规则、标志、包装和运
24、输。本部分适用于商品泥鳅。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4789.2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水产食品检验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和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2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
25、162 动物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SC/T 3015 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SC/T 3018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C/T 3016 水产品抽样方法SN 0208 出口肉中十种磺胺残留量的检验方法3 要求3.1 规格个体重 10g 以上。3.2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见表 1)表 1 商品鳅活体感官要求项目 要求气味 泥鳅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形态 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头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口小,呈马蹄形。头部无鳞,体表鳞极细小,埋 于皮下。体表粘液丰富。体表
26、 光滑完整,无病灶体色 体背及体侧 2/3 以上部位呈灰黑色,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基部上方有一的 黑色斑点。3.3 安全卫生指标3.3.1 微生物及寄生虫指标(见表 2)表 微生物指标项目 指标细菌总数,cfu/g 106大肠菌群,个/100g 300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鄂口线虫 不得检出3.3.2 有害有毒物质限量(见表 3)表 有害有毒物质限量项目 指标汞(以 Hg 计) ,mg/kg 0.5砷(以 As 计) ,mg/kg 0.5铅(以 Pb 计) ,mg/kg 0.5镉(以 Cd 计) ,mg/kg 0.1铬(以 Cr 计) ,mg/kg
27、2.03.3.3 物残留限量(见表 4)表 药物残留限量药物类别 指标四环素类 土霉素,mg/kg 0.1抗生素氯霉素类 氯霉素 不得检出磺胺嘧啶,mg/kg磺胺甲基嘧啶,mg/kg磺胺二甲基嘧啶,mg/kg磺胺类及增效剂磺胺甲噁唑,mg/kg0.1(以总量计)氰戊菊酯,mg/kg 0.2溴氰菊酯,mg/kg 0.1菊酯类氯氰菊酯,mg/kg 2.04 检验方法4.1 个体重用精度值为 0.5g 的电子秤称重。4.2 活体感观在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境条件下,在白瓷盘中按本部分 3.1 条规定对样品逐项进行感观检验。4.3 微生物及寄生虫检验微生物检验按 GB/T 4789.20 的规定执行,寄生
28、虫在普通显微镜下进行镜检。4.4 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验4.4.1 汞的测定按 GB/T 5009.17 中的规定执行。4.4.2 砷的测定按 GB/T 5009.11 中的规定执行。4.4.3 铅的测定按 GB/T 5009.12 中的规定执行。4.4.4 镉的测定按 GB/T 5009.15 中的规定执行。4.4.5 铬的测定按 GB/T 5009.123 中的规定执行。4.5 药物残留物质检验4.5.1 土霉素的测定按 SC/T 3015 的规定执行。4.5.2 氯霉素的测定氯霉素残留量筛选测定方法按 NY 5070 的规定执行,确证测定按 SC/T 3018 的规定执行。4.5.3 磺胺
29、类的测定按 SN 0208 的规定执行。4.5.4 菊酯类的测定按 GB/T 5009.162 的规定执行。 5 检验规则与判断规则5.1 检验批次按同一时间、同一来源(同一池或同一养殖场)的商品泥鳅为同一检验批次。5.2 抽样按 SC/T 3016 的规定执行。用于微生物检验样品的抽取应符合 GB/T 4789.20 的规定。5.3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场检验和型式检验。5.3.1 出场检验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场检验。出场检验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执行,检验项目为感官检验,检验合格后签发检验合格证,产品凭检验合格证出场。5.3.2 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
30、全部项目。新建养殖场的饲养泥鳅;饲养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出场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大差异时;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的周期性检验。5.4 样品制备每尾泥鳅应取肌肉,同一检验批所有抽样品采集绞碎混合均匀,按四分法对角取样,试样量不少于 200g,微生物样品不少于 250g。5.5 判定规则5.5.1 感官检验的合格率应为 95%以上;95% 以下时,则判断本批产品不合格。如感官检验有三项不合格或有严重病灶的,则为不合格品,不必再进行安全检验。5.5.2 安全指标应符合标准要求,若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本批产品不合格,且不得复检。6 标志、包装和运输6.1 标志产品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单位或销售单位及出池日期。6.2 包装包装容器应坚固、洁净、无毒、无异味、无污染,并具有较好的通气和排水条件。6.3 暂养宜选用网箱暂养,使用目大为 0.15mm(20 目) 规格的网箱,可暂养的泥鳅量为15kg/m321kg/m3。6.4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运输过程中应保湿、防晒、防虫咬、防挤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不得与有污染物质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