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来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 至 907 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2、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
3、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
4、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清明节,全省盛行“打秋千” 。时间讲究前三天、后四天。太阳出山后开始,姑娘、媳妇们都要一展风姿。太阳落山后,必须停止活动。传说清明前后,所有的鬼魂都要在夜间出来玩秋千,人是不敢与鬼争的。虽然荒唐,却也反映了对亡者的尊重,希望已故亲人能够与生者同乐的传统心理。 清明节,全省还盛行放风筝。田间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欢乐的孩童,
5、手牵长线奔跑竞比。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 清明节前后,还要过“三月三”。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 ”,亦称为“三巳” 。三国魏以后,把节日固定在三月初三,一直沿袭至今。 后汉书礼仪志上 记载, “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后来则变成了每到三月三,人皆到水边游玩饮宴的习俗。山西旧有“ 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皆丽人”的说法。 三月三日,民间多进行踏青活动。晋南地区妇女用柳条鞭打卧室墙壁,称为“摔蝎子
6、” 。打完后,再贴一张“观音杨柳符”,用以禁蝎。晋北地区禁蝎,习惯在谷雨节。家家墙上都要贴“ 谷雨禁蝎贴” ,灶神位贴公鸡吃蝎子的画,名为“ 谷雨鸡” 。贴与画上还配以禁蝎谚语(亦称咒):“我是天上神,下界保万民,每逢谷雨日,定拿蝎子精。南斗六郎,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律令!”等等。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
7、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编辑本段 清明节诗歌清明速写 太阳离开东方的悬崖已经很久 风在树枝上打滚,我们看见 雨燕像一块海绵,在空气中 吸吮着昏暗的水声 我们走上山野,去完成活着的人 一项应尽的义务,迎面拥抱我们的 是千姿百态的爱,无形的手 这使得我们,更加孤独 我们来到这生的边缘 在一片幽暗的心情里,举杯饮泪 为自己而哭,利用对死者的回忆和悲痛 而他们说:活着,你们已经足够 祭魂 死者的节日,泪水的狂欢节 鞭声、贡果和香烛已构成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
8、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编辑本段 清明节诗歌清明速写 太阳离开东方的悬崖已经很久 风在树枝上打滚,我们看见 雨燕像一块海绵,在空气中 吸吮着昏暗的水声 我们走上山野,去完成活着的人 一项应尽的义务,迎面拥抱我
9、们的 是千姿百态的爱,无形的手 这使得我们,更加孤独 我们来到这生的边缘 在一片幽暗的心情里,举杯饮泪 为自己而哭,利用对死者的回忆和悲痛 而他们说:活着,你们已经足够 祭魂 死者的节日,泪水的狂欢节 鞭声、贡果和香烛已构成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
10、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 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 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
11、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 河 紊袼怠 4 怂党鲎远 骸恫芏鸨 贰 4 呵锸蔽夤 页嘉樽玉愫 乐 螅 紊瘢 廊税 乐 视卸宋缃凇?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
12、之四:恶日说。据 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 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
13、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
14、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 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 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
15、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
16、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四,恶日说。据 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 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
17、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 节还有许多别称,
18、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 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 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 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 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 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 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 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
19、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 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 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 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 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 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 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 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 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
20、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 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 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 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 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 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 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 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 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 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诗选 七 律.端午(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