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1711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 一、电视节目解说词的作用画面本身具有局限性,既无法展示未来,无法回忆过去,也无法描绘或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无法回答新闻的基本要素等。1.解说词能帮助完善形象报道。我们以人物为例,采访雕塑家刘焕章比数学家陈景润就更容易一些,这是因为刘焕章作为雕塑家,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职业的动作性,电视画面表现力要比数学家陈景润强,这时,要塑造陈景润的形象,电视解说词一定程度上能拓宽画面本身不能覆盖的内容,让观众更多、更具体地了解数学家陈景润那些抽象的思想、枯燥的数学公式。在完善形象报道上,电视节目解说词和一般文学写作区别很大:一般文学写作用叙述、描写等多种表现方法来塑造形象,而电视解

2、说词却不必用夸张性语言,也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2.解说词能补足画面无法回答的问题2电视画面具有局限性,而电视节目解说词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这种局限。像新闻的五个“W”能满足人们最起码的好奇心和新闻欲,纪录性节目同样也重视这点,所以,要求解说词必须回答“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 这五个问题,还要挖掘“如何” ,其次, 纪录性节目的有关背景、有关政策、有关知识也要靠解说词来完成。3.解说词能引导人们的思路,更深地表达主题人们在接受解说词传递信息时,本能地把它同画面上的形象联系起来,这要求解说词要服从画面含义又不能简单重复画面已经表达的内容。加强解说词的表现力,要求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画面中最

3、有趣味、最能感动人、最富有寓意的细节,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或者依据生活经历、体验,要与画面的空间和时间发生对位式的联系;或者诱导观众的逻辑推理和概括力,使画面的含义获得再一次升华,创造词、画交融的意境,彼此烘托,产生共振, 诱发观 众的想象和联想,更深地表达主题。二、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与细节3细节包括事件细节、动作细节、环境细节、情绪细节等等。 细节可以使人物丰满、完整,使人物生活的物质环境变得真切,使所叙述的事件,描绘的事件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细节的完成,常常获益于解说词的写作。好的细节需要记者深入挖掘,在采访时目的要明确,对视 听形象要有敏锐反应。解说词所表现的细节,有时是一

4、段话,有时是一句话,而有 时则可能是几个字。对表达细节来讲,视听复合语言是最完美的方式。三、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1、有画面感,语言准确、生 动、具体、形象。直观可见的画面语言要有相应的具体解说,才能把一般性的意思和抽象的道理说得栩栩如生,实实在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形象化的语言是解说词写作中不可缺少的语言。解说词写作如果能既具体又形象,才能造成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弥补电视传播一瞬即逝的不利因素,让观众获得更多更深的视听感受。4比如, “无线电波传播速度非常快”这个描述就比较一般。 说“无线电波的速度每秒钟是 30 万公里”就比较具体了。而如果说“无线电波的速度每秒

5、钟可以绕地球七圈半”, 这样的比喻就具体形象了。2.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尽量避免晦涩的词句,少用华丽的形容词,以增强可听性和亲切感。要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和浅显的文字,要求字音响亮和谐,使之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把书面语改成口头语,多用短句,才会显得干净利落,活泼有力。言语的搭配要符合听觉习惯,尽量不用倒装句、祈使句等。3、电视解说词并不单独承担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一起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叙事情、塑造形象,所以电视解说词不能独立成章。电视解说词不是一种“堆砌”的艺术,而是“镶嵌” 的艺术,因此,解说词是附着于电视画之上的,它不承担“画龙 ”的任 务,只承担“点睛”。地方台

6、 30 分钟,曾经播出的刘郎的天驹的一段解说词,“长风掠去云烟,西部星空,今夜又是这样浩瀚;月下立 马高山,西部天海,此时又是 这样湛蓝; 面对星空,人的思绪,人的疑问,既深邃,又遥远;面对星空,人联想,人的诗情,既率直,又回环”天驹全篇基本上都是诸如上文的韵诗式的说词,尽5管解说词写得很美非常具有意境,读起朗朗上口,但是解说词却始终处于一种与画面平的关系中。而我们所说的解说词应该是与画面既平行更有交叉的关系。因此如果单独抽取解说词看,它更像是一篇发表在杂志上的优秀诗歌文,而未能体现解说词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像天驹这样,解说词单独担全篇叙事抒情的任务的节目,在八十年代很常见。而一旦解说词的功

7、能被放大之后,画面抒情表的功能自然就被弱化。而电视节目应该尽量用画叙事,用画面讲故事,在一般的情况下,解说词少越好。虽然我们说要用画面叙事,但并不表明解说就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像“看图说话 ”一样见山说山,见水说水,亦步亦趋地跟着画面走。对于画面充分展现的内容,没有必要做重复的解释和说明。解说词应该交代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和画面有一定的联系,是观众看不到的信息。四、电视解说词的切入方式1.正入这是电视片解说词最常见的介入画面的形式,大多在电视新闻和电视纪录片中运用。它的特点是开门6见山,客观朴实,解说词上忠实于对画面内容的提示和补充,和画面同步传输,自然融合于画面之中。电视片邓小平的第一集

8、早年岁月就是这样进人:“这 是我 们今天能 见到的他最早的照。 “邓小平 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属龙,他 16 岁离开家乡,至今再没有回去过。 “由重庆往北,沿渠江而上,行船 约300 华里,就到了广安。 ”对邓小平这 位世界上很有影响的政治家,纪录片邓小平的作者一开始即以这种平常的视角和娓娓道来的叙述,把全片置于一种平实的基调之中,看似信笔写来的文字,对语言的把握不突不出,但表现得却是恰到好处。这样的结果使观众感到是在走近并认识一个生活中的人,而不是去仰视某位伟人。这部电视片在播出后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与该片创作者所选择的平实的视点是分不开的。在电影纪录片普通的法西斯中,当片中画面出

9、现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气室的门时,该片的编导写下了这样的解说词:“就是这个地方,有十万人活着进去,却没有一个人活着出来。 ”解说词没有一点修饰,不显山不露水,只是说出了一种事实,语言却极富张力和很深的感情。正入的解说词由于视点平实,符合观众的认知心7理,因而在各种电视片中经常运用。正人的形式看似平淡,其实需要高水平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因为有时候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能够表达最重要、最深刻的内容。正入的解说词如果把握不好,也容易陷人普通文章表达的模式,显得四平八稳,缺乏电视语言的活力。2.侧入对画面的拍摄,有时候我们可以先拍陪体,然后再让镜头运动到主体,以使画面对观众更有吸引力。其实,解说词也可以

10、从侧面进人,再过渡到正面的叙述。由于有些画面的解说词从正面进人可能太直白,尤其是对一些观众已经相当熟悉的历史画面和事件的介绍,或者是观众能够理解的画面,为了避开平铺直叙的解说,不妨换一种角度去进人。在电视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第二集王朝末日中,有 这样一段解说词:“ 庐山之夜,清风明月,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然而,1947 年 7 月,来此避暑的蒋介石先生,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他悲剧命运的开端。此刻在黄河以南,国民党的中原腹地已经发8生了扭转中国内战战局的大事件。 ”这段解说词本来要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大反攻。但入点却从庐山写起,写庐山的明月,写蒋介石的悠闲,然后笔锋一

11、转到了中原。解说词先弛后张,有伏有起,伏笔使后面的起笔更有气势。 这里侧人的解说词既造成了一种氛围,又很自然地转到电视片要表现的重点,颇有引人人胜的艺术效果。纪录片北京运动服装一瞥中的一段解说词:“这是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在艺术上,它是不朽的,在服装上,它是真实的。它告诉我们,那时候参加奥运会比赛是不穿衣服的。“在许多方面,现代奥运会不同于古代,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比赛,同时又好像是一次规模最大的服装展览。1984 年是又一个奥运会年,北京不是举办奥运会的地点,但数不清的北京人纷纷穿起了运动服。 ”这部纪录片的题目虽标明是“北京运动服装一瞥” ,解说词的入点却是从古希腊的雕像开始,再引到现

12、代奥运会的服装,然后才落到北京人身着的运动服。这种侧人的方法很9自然地表现了奥运会的历史,也为北京人的出场进行了铺垫。解说词给观众提供了相当开阔的视野,避免了就服装谈服装的局限。侧入的解说词远取近用,比较含蓄,也是一种很常用的方式。侧入要注意自然贴切,不能让观众感到牵强。侧入的关键是要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并以恰当的语言把这种关系揭示出来。能从不相关的事物之中找到它们的联系,需要创作者发现的眼力,而用贴切的语言去表现这种关系,则体现了创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3.反入解说词反向切入画面的内容,如同音乐创作中的“对位法 ”。这种人点使解说词在与画面的对立中得到了更深意义的呼应。如果说其他方式人点的

13、解说词是在谋求和画面语言意义的对接,反人的解说词则是追求和画面语言意义的内合。这种意义是暗示给观众的,它的弦外之音需要观众去回味。反人的解说词不常见,但用得恰当,能使电视片产生火花般的亮点,更富有独特的意味。例如,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画面表现了10水被污染和浪费的情景。广告词是这样说的:“如果人类不珍惜水,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这条广告的后一句解 说词写得相当妙,作者没有去说水资源的枯竭,而是说有水,但这水是人类的眼泪。这样的解说词由于构思巧妙,角度独特,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的结尾有这样的画面:在篝火照亮的夜色中,一位鄂伦春族的老人敲着萨满鼓在表演萨满跳神,他唱着颂歌,神情虔诚地祈求诸神光临。解说词却转借他老母亲的话说:“神走了,请不回来了”这句解说词从表面上看是和画面的气氛唱反调,但却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因为一种远古延续下来的狩猎文化即将消失,与其说是那位鄂伦春族老人在唱着颂歌请神,不如说是一曲唱给神灵的挽歌。美学家克罗齐说过:“艺术的全部技巧,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 ”反的解 说词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入点,这种创造刺激物的方式愈独特、愈新颖,能 给观众以审美的体验。4.俯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