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中脉高粱创新实验论文.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2207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褐色中脉高粱创新实验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褐色中脉高粱创新实验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褐色中脉高粱创新实验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褐色中脉高粱创新实验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褐色中脉高粱创新实验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褐色中脉(BMR)高粱宁夏黄灌区品种适应性试验张贵杰(实验导师)时发亿,杜旭旭, 葛光伟, 李妍, 吴爽(宁夏大学 农学院 14 级创新实验小组)摘要: 目的BMR 高粱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因其木质素减少而在动物体内的消化率增加,能够显著提高适口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试验旨在比较 5 个 BMR 高粱品种在宁夏黄灌区的适应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记录其生育期,分析品种间亩产量、株高、抗性、常规营养成分及体外消化率指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亩产量差异显著( P 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of plant height among varieties

2、was significant (P10 摄氏度积温平均为 3245.6 摄氏度,无霜期平均 167 天,年太阳总辐射 141.7 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达 2866.7 小时。温差大,气候年较差平均为 31.5 摄氏度,日较差平均13.6 摄氏度。年均降水量为 201.4 毫米。降水量在一年中分配不匀,集中在 7、8、9,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2.2%,年平均蒸发量为 1470.1 毫米,为降水量的 8.6 倍。选择地的地势平整、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无严重土传病害、具有良好排灌条件(雨季无积水) 、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影响。2.2 试验材料试验涉及 5 个 BMR 试验品种分别为 BMR

3、1 (F2)、BMR2 (F4)、BMR3 (F7)、BMR4 (F10)、BMR5(12)和一个对照品种 BMR6(F6)。2.3 试验方法选用 18 个小区,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 3 个重复( 小区) ,试验点整个试验地四周设 4 行保护行。试验时间为 2015 年 4 月 20 日-8 月 20日。记录生育期(播种期、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和抗倒性和病虫害情况,成熟后收割称重测产并估算亩产。每个小区随机选三株测量株高、营养成分指标、矿物质及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2.3.1 小区面积试验小区面积为 15m2(长 5m宽 3m) 。2.3.2 播种方法条播,行距 30c

4、m,每个小区播种了 10 行,播深 2cm3cm,播后覆土。2.3.3 播种量播种量 30g/小区(1.2kg/mu) 。2.3.4 田间管理杂草、施肥、排灌并防治病虫害,够保证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水肥需要。2.3.5 饲用高粱营养成分指标采鲜样后,65 摄氏度烘干至两次称重间重量 0.05)如表 3 所示,除 F2 与 F4 亩产间呈不显著差异外,不同品种间亩产差异显著( P0.05)高粱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玉米,在 8.0%-12.3%之间,一般为 8.5%12。如表 4 所示,试验中 5 个试验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在 8.42%-9.84%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粗蛋白质含量直接关系

5、到饲用高粱饲用品质 12,5 个试验品种中,粗蛋白质含量在平均粗蛋白质均值 8.5%以下的只有F2(8.42% ),其它品种均在 8.5%以上。但除 F4 外,其余 4 个品种均低于对照品种 F6。据杨久仙等 13的试验中,蛋白的一级标准为 9.0%,不满足一级标准的有 F2、F7 、 F10、F12,说明本试验涉及饲用高粱品种能够作为草食动物优质饲草来源。植物细胞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越低,动物的采食量越高,NDF 被利用的程度越高。参试品种 NDF 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但 F7 的 NDF 含量最低,从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来看,F7 相比其它品种,对动物来说更加容易利用。从

6、表 4 可以看出,除 F10 外,其余 4 个品种的NDF 含量均低于对照品种;酸性洗涤纤维(ADF)与动物的消化率呈负相关,其含量越高,消化率越低,饲料品质越低 14,F12 的 ADF 含量最高(40.68%),高于对照品种,说明饲用高粱品种 F12 最难以被动物消化利用;木质素(ADL)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细胞相连的作用,不能被动物所消化。5 个试验品种 ADL 含量在 3.78-4.61 之间,含量最低的为 F4( 3.93)和 F7(3.78),均低于对照品种,说明 F4 与 F7 更易被消化。灰分(Ash)是高粱固体无机物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5 个试验品种中,F12

7、 的灰分含量最高(7.29%),但均低于对照品种(7.31%)。杨久仙 13试验中高粱灰分三级指标0.05 );P 含量在0.2%-0.23%之间,在参考值的范围之内;K 的含量在 1.39%-1.84%之间,高于 K 含量的标准范围 0.35%-0.52%指标。试验品种中,含量最高的为 F12, K 含量达到 1.84%。但均低于对照品种(1.86%) ;Mg 含量 0.33%-0.35%之间,高于参考含量范围,差异不显著( P0.05)。试验涉及饲用高粱品种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与报道的参考指标有一定差距,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本试验饲用高粱品种灰分含量偏高的现象,可能与饲用高粱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矿物质

8、能力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表 5 不同 bmr 饲用高粱品种的矿物质含量项目 F2 F4 F7 F10 F12 F6 SEM P 值Ca(%) 0.27b 0.36a 0.33ab 0.33ab 0.37a 0.36a 0.015 0.1644P(%) 0.20a 0.23a 0.20a 0.20a 0.22a 0.22a 0.005 0.2682K(%) 1.39a 1.68a 1.46a 1.45a 1.84a 1.86a 0.085 0.2529Mg(%) 0.34a 0.34a 0.33a 0.35a 0.34a 0.35a 0.003 0.9552注:同列数据肩注字母完全不同表示

9、差异显著( P0.05)表 6 不同 bmr 饲用高粱品种的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项目 F2 F4 F7 F10 F12 F6 SEM P 值EE(%) 1.94a 2.02a 2.11a 2.01a 1.85a 1.92a 0.037 0.4368IVDMD(%) 67.92a 71.52a 72.91a 66.18a 68.99a 67.43a 1.050 0.2333IVNDFD(%) 41.69ab 46.08a 45.52a 39.63b 42.98ab 42.53ab 0.985 0.1080注:同列数据肩注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3.6 不同 bmr 高粱

10、品种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脂肪和糖分是提供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高粱籽粒的脂肪含量约为 3%,徐运杰 16报道了 36 种高粱籽粒脂肪含量范围为 1.5%-6.4%,本试验 5 个试验品种中,脂肪含量在 1.85%-2.11%之间,由此说明,试验涉及的 5 个试验品种脂肪含量相对要高,脂肪含量最高的为 F7,除 F12 外,其余 4 个品种均高于对照品种(p0.05)。体外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能够准确反映饲料被动物消化利用情况,是评价草食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品种间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在 66.18%-72.9

11、1%之间,NDF 体外消化率在 39.63%46.08%之间,说明 5 个试验品种能够较好被动物消化利用,其中以 F4 和 F7 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体外消化率最高,因此F4 和 F7 相比其它品种,营养价值更优。4 结论将年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而优质饲草资源短缺,根据预测国内优质草产品市场容量约为 1000 万吨,而每年我国供应苜蓿能力约为20 万吨,供需矛盾严重。而高粱具有高生物量,耐贫瘠,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强,水肥利用效率高等特性,种植高粱可有效增加饲草种植面积。合理利用 bmr 突变品系特性,将使高粱在饲料资源开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饲用高粱 F4 和 F7 营养价值与其它品

12、种相比更高,但 F4 在抗逆性方面不及 F7 和其它品种,因此, 宁夏引黄灌区饲用高粱 F7 更适合推广和应用。参 考 文 献 1 Lu Q-S(卢庆善).Sorghum(高粱学).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1999, pp 1-242 Eyster W H. Chromosomes VIII in maine. Science. 1926. 64(1644):22.3 Portex K S, Axtell J D, Lechtenberg V L, etal. Phenotype, figer compos it ion, and in vitro d

13、ry matter disappearance of chemically induced brown mid rid(BMR)mutans of sorghum. Crop Sci, 1978(18): 205-208.4 Cherney J H, Moore K J, Volennc J J, et al. Rate and extent of digest ion of cell wall component of brown 2 mid rid sorghum specis.Crop Sci,1986 (26) :1055-1059.5Cheney J H, Axtell J D, Hassen M M, et al. Forage quality characterization of a chemically induced brown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