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02 传播与沟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论文编号: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选题正确 15论点、论据 40材料、数据 20写作规范性 15字数要求 102目 录1 我国农民的特点.11.1 相对而言,我国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11.2 传统观念浓厚,情感依赖性强 .11.3 沟通渠道相对狭窄 .11.4 农业劳动者具体情况的多样性 22 与农民沟通的主要目的 .22.1 了解情况,传达信息 22.2 提供咨询,解决问题.22.3 说服
2、引导、讲解政策 .22.4 监督评价、发现错误 .23 与农民沟通与工作的有效方法 33.1 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33.2 分析农民的心理,了解农民的诉求 33.3 具体分析不同群体与个体的特征 33.4 学会有效的倾听 43.5 提高沟通的技巧与心理水平.43.6 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双向沟通 .43.7 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 .4参考文献. .51论农民沟通的特点和与农民工作的方法摘 要无论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农业技术人员,在具体农村工作与农业技术推广中,都必须与基层群众沟通。沟通是否成功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与效率的高低。因此探讨与农民沟通的特点和与农民工作的方法
3、,就十分有必要。本文分析与农民沟通的特点,找出沟通中存在的障碍,提出对策,以指导工作效率的提高。关键词:沟通 农村工作 效率 对策农民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我们政府也一直把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农民有效的沟通,以正确的方法与农民工作,是进行农村工作的首要条件。因此,要首先了解与农民沟通的特点,从而找到高效的工作方法。1 我国农民的特点1.1 相对而言,我国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虽然现在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但是相对而言我国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还是较低,尤其是现阶段大部分受过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或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结构弱化,农业劳动者以中老人为主,这部分劳动力多数
4、文化素质较低传统观念浓,墨守陈规,难以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因此与之交流沟通更加困难。1.2 传统观念浓厚,情感依赖性强我国农民群体还是居住生活形式还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主,群体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十分紧密,家族和氏族的观念传统观念依然很浓厚。农民群体在同一村落,同一家族的情感依赖性强,感情纽带的作用显著。这样在与农民沟通与工作时就要充分考虑和合理利用他们这种情感。 1.3 沟通渠道的相对狭窄虽然当今世界已经驶入信息高速通道,但对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来说,信息传播2和沟通依然较狭窄,现在最方便快捷的网络沟通还没有普遍进入农村,手机上网什么的更是不被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中老年人了解。所以与农民沟通时必
5、须注重传统沟通渠道,采用村广播,村民聚会讲座,以及挨家挨户交流沟通等方式,在提高信息强度的同时,注重信息传播的广度与信息传播的频率。1.4 农业劳动者具体情况的多样性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疆土幅员辽阔,是全世界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人口居住分散而广泛,受各地不同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农民各自的经验水平、接受能力等差距较大,具体情况复杂而多样。与农民沟通需要因地、因时、因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2 与农民沟通的主要目的2.1 了解情况,传达信息 与农民的沟通,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技术采纳的效果,然后利用沟通手段与农民进行交流,通过观察、采访、座谈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6、。然后针对具体情况传播信息,传达政府的政策,传播新的农业技术。2.2 提供咨询,解决问题 咨询是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为农民提供有用信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咨询,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给农民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是最重要的目的。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使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政府信赖程度也大大提高。农民有事找政府,要求政府帮助解决问题这是常见的事。而政府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是必要任务。2.3 说服引导、讲解政策对农民不理解的问题,不能发号施令、强制命令,而是要利用人际沟通技巧。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
7、工作,让农民真正了解与理解各项政策与措施,达到让农民自觉自愿执行政府政策的目的。2.4 监督评价、发现错误 对有关农民利益的政策、决策和规章制度的落实过程,实行公开的监测和评价,3有助于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错误。政府的政策是否恰当合理,只有实践能够检验,在实践中监督评价,确保农民的正当利益,使政策更加切和大多数农民的利益。3 与农民沟通与工作的有效方法结合上诉分析的农民的特点,要实现有效沟通,消除沟通障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的努力。31 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做农民的知心朋友沟通首先要在平等的地位上,与农民沟通时,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要入乡随俗,放下架子,拉近与农民
8、的距离,做农民的知心朋友。试想,如果在与农民沟通时只看到农民文化素质低,只想着农村条件差,从心底瞧不起农民,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那如何能够与农民有效沟通、成功工作呢?要关心了解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和农民朋友共同探讨农民所关心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取得农民的信任,做农民的知心朋友。32 分析农民的心理,了解农民的诉求要站在农民的利益角度说话,关心农民关心的问题。我国的农民是十分朴实的,他们关心的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庄稼作物长势好,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好。只有真正去了解农民的诉求,站在农民的利益角度说话,才能得到农民的认同,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沟通。在此基础上去了解农民究竟要什么生产
9、中有什么问题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遇到了更多的问题,不仅要学习掌握不断更新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要关注市场,要了解市场导向,否则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怪现象。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也可以知道农民们卖粮难、卖菜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是农民不懂市场导向原因。农民现在最关心的正是这些,所以和农民沟通与工作不仅要给农民提供先进的、实用的生产技术还要告诉他们可靠的市场信息。也就是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这样才能为农民排忧解难。3.3 具体分析不同群体与个体的特征不同的农民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的农民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渴求新知识;有的农民习惯被动就受,既对新技术新事物感兴趣,又害
10、怕承担风险,总是想在一边旁观,在别人取得好效益后才敢于去尝试;有的农民依赖性强,4缺少主见,喜欢随大流,从众心理严重;又有的农民因循守旧,恪守老传统,不愿变革,排斥新事物。所以在沟通时就要具体分析不同农民的心理,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个体的性质、气质、态度、情绪、见解等的差别,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在沟通时就要利用不同农民的心理特点,合理劝导,实现有效沟通。工作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采用好的方式方法。如在农业推广中。首先可把农民中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冒险的先进分子培养成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当作科技的“二传手” ,先让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使其成为科技推广的“辐射源”,以其为
11、中心向四周成员“辐射” 。然后借助他们的榜样作用来带动更多从众的农民,使农业科学技术新信息更好、更快、更广地传播。3.4 学会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农民的诉求,首先就要学会倾听。沟通是双向的,良好的倾听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诉说。提高倾听的技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使用目光接触;二是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三是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四是不要妄加批评和争论。总之就是要诚恳真挚与尊重。3.5 提高沟通的技巧与心理水平要克服沟通的障碍必须注意以下心理因素的作用。首先,在沟通过程中要认真感知,集中注意力,以便信
12、息准确而又及时地传递和接受。其次培养镇定情绪和良好的心理气氛,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有助于人们真实地传递信息和正确地判断信息。沟通时一个目的,也是一种方法,提高沟通技巧十分必要。3.6 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双向沟通与农民沟通的渠道相对狭窄,所以就要努力拓宽沟通渠道,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讲座,广播,家访,海报等等,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渠道,让农民更多更真切的了解信息。农民只有充分了解的才会明白你想要传达的目的。3.7 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使用语言文字时要简洁、明确,叙事说理要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富于逻辑性;措辞得当、通俗易懂,不要滥用词藻,
13、不要讲空话、套话。非专业性沟通时,少用专业性术语。可以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对方容易接受。给农民讲解用词一定要简单实用、通俗易懂,易操作,不要咬文嚼字,更不要过多地给其讲解纯理论性5的学术问题。与农民交流时必须考虑他们文化素质,不然他们只能是不知所云了,那样还怎么更够沟通。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用农民的语言来和农民交流。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在具体农村工作中,上与党委政府联系,下为人民群众服务。与基层群众能否沟通,沟通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的高低和党委政府政策传达的好坏。因此与基层群众的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也是农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它始终贯穿于农村工作的全过程。抓住农民沟通的特点,找到与农民交流最有效的方法,提出对策,提高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随要做到尊重民愿,就必须倾听民声、必须体察民情。这都是一个相互沟通、增进了解的过程,因此只有不断地改进沟通方法、克服沟通障碍,才能使沟通达到最佳效果,工作产生最大的效益,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参考文献1 李秀英,任瑞丽. 浅谈沟通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72 李宏飞, 陈昌. 论与农民沟通的特点和工作方法.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