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片集中保护优质耕地- 专家对话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新概念来源: 作者: 2008-04-14 连片集中保护优质耕地专家对话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新概念编者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按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从严审查调查各类规 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 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已经成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以往的基本农田规划存在 “保优不保劣,保近不保远”等倾向,导致基本农田零散分布,增加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建 设用地占用零散基本农田所引发的纠纷。对此,有专家建议,应引入“ 连
2、片性”的规划技术与概念,对基本农田实行“优质集中”管理。本版 围绕这一问题,请有关专家从行政管理、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三个层面展开理论探讨。主持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尤其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郧文聚: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农用地。根据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不同位阶的法律授权,土地行政管理中关于基本农田的保护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土地利用规划中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基本农田划定;二是对划定后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基本农田流转,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三是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监督
3、,制止并纠正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引入连片性概念,有效保护“优质且集中”的基本农田主持人:目前各级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均将基本农田规划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际工作中,基本农田规划存在什么问题?郧文聚:纵观几年来对基本农田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个“忽略”,即忽略了“优质集中”耕地保护方针中涉及的“集中”管理模式。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必须是优质耕地,这已经在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得到了认识和贯彻。但在整个划定过程中,往往忽略“集中”管理的方针,容易导致片面追求基本农田的优质性,即只要达到等级的农地都划为基本农田,然后面积累加起来以达到政策要求,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结果导致基本农田零散分布,既无法在耕地
4、利用过程中推广规模农业,又增加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建设用地需要侵占零散基本农田地块引发纠纷的频率。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空间单元是地块,多数情况下地块单元面积并不大,毗邻的地块等级可能接近,也可能相差悬殊。为了保护优质集中的耕地,质量相近且优质的连片耕地是基本农田首选的划定地区。而绝大多数基本农田规划只是做到了“保优不保劣,保近不保远”。主持人:怎样才能实现对优质基本农田实行集中管理与保护?郧文聚:为了纠正土地管理中“保优不保劣,保近不保远”的倾向,有必要引入“连片性”这一概念。所谓“连片性”是指同一质量范围也就是同一等级或等级区间地块的相连程度。在现实农用地质量分布中,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土地使
5、用历史不同,同等农用地地块的连片性差异很大。某等级地块连片程度高,说明其空间集中程度强。反之,说明其集中程度差。对于基本农田管理工作而言,即将“优质集中”的农用地划为基本农田,严格控制连片基本农田流转,加强对连片集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督。 主持人:基本农田“连片性”程度高有什么好处?周尚意:基本农田“连片性”程度高有利于提高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大型机械在连片土地上的优势更易发挥;彼此连片的同等地块,对农业科技的普及更为有利;环境监察部门对大片相连的土地可以实行空间上的集中监察;集中连片的同等级土地的使用性质往往是一样的,在农业部倡导农村合作经营的背景下,集中连片的同等级土地,有
6、利于多户农民联合,在一定规模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用地质量,进而提高农用地的价值。连片性: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理念的具体化主持人:连片性概念的引入对基本农田规划有什么影响?周尚意: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已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有若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市场经济的理念、精明增长的理念、弹性规划的理念、理性发展的理念、动态规划的理念、开放的全球化理念、优质集中的理念。连片性概念的引入,是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理念的具体化。首先,它将理性发展的理念具体化。科学化的规划需要精细的空间优化,连片性是对以往地块质量性质判断指标的必要补充。基
7、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就是要选出地块等级高且空间上连片的区域。第二,它将弹性规划的理念具体化。连片性反映的是同一质量范围地块的相连程度。而同一质量的范围是可以根据地区发展的特点进行人为调整的。对于土地普遍贫瘠的地区和土地肥沃的地区,其高质量的耕地起划点是有区别的。第三,它将精明增长理念具体化。连片性既可以引入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也可以应用到建设用地备选地的划定中。根据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思路,利用“连片性”和农用地分等相结合的结果,将低质量的连片农用地划为建设用地备选地。这不仅利于提高工业园区或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还利于保护耕地,防止高质量农用地的损失。第四,它将动态规划理念具体化。连片性
8、概念落实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撑的,该数据库可以储存不同时段的数据,并可以对未来作预测分析。这样就使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具有动态分析的功能。第五,它将开放的全球化理念具体化。连片性不但可以展示规划行政区内的优质地的集中程度,还可以展示与毗邻行政区同质农地连片程度。主持人:“连片性”这一概念如何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得以应用?郧文聚:基本农田保护可以分为两个空间尺度进行规划,一是国家空间尺度的规划,在这个层面上,国家要划定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二是地方空间尺度的规划。连片性的概念和相关技术可以应用到这两级空间尺度的基本农田规划中。在国家空间尺度上,它可以指导国家将空间上连片的重要农区和大
9、型灌区规划为主要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地方空间尺度上,也可以为规划者提供技术手段,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位置和范围。周尚意:在实现连片性指标应用时,我们一方面利用农用地的分等成果,包括农用地分等成果图的基础图件比例尺为 11 万15 万地图(个别 110 万)以及单元位置、面积、等别、分等指数、分等因素属性数据库,将指标细化,为精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利用“连片性”规定集中程度,强化位置指标,使基本农田保护区连片性程度提高,从而将优质集中的耕地所在区域确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运用连片性原理需要土地行政管理实现两个“转变”主持人:运用连片性原理解决基本农田管理中的问题需要注意什么?郧文聚:这
10、需要结合基本农田保护涉及的三方面工作,实现土地行政管理上的两个“转变”:其一是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从以手工作业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就“连片性”在基本农田管理中的应用而言,一方面建立在农用地的分等结果基础上,另一方面又需要借助空间属性判别相邻地块的相连程度,只有借助相应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更为精确客观地对基本农田进行划分,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其二是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督工作,从被动行政向主动行政的转变。主持人:这里所谓的主动行政管理是指什么?与“连片性”有什么关系?郧文聚:严格控制农地转用在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督工作中被广泛使用,这是对农地被大量占用,以至于可能威胁
11、基本的社会生存需求时作出的应激性反应。其实除了控制、制止某种消极行为的被动管理方式之外,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督工作还需要引导、扶持等主动的行政管理行为,即积极主动地对“占地冲动”进行疏导、调整,让耕者有其田,而且是良田;让建者有其地,这些地应是土质退化,已经不能满足耕者需要的地块。“连片性”基于这种主动的行政方式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和协调不同用地主体的需求。对于国家和社会,将连片集中的优质农用地划分为基本农田,可以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可以优先规划和开发劣质且集中的地块,降低农用地流转过程中的审批和博弈成本;对于农民集体,“连片性”可以保证集体的整体利益不受侵
12、害,并为在行政扶持下进行规模农业提供了可能。基本农田“连片性”的界定与计算方法主持人:基本农田的“连片性”该怎样进行界定?周尚意:以往研究中对连片性的计算与我们这里提及的“连片性”有本质上的不同:一方面其连片性的计算不是弹性的,另一方面只考虑具有共同边的地块。在实践中为了界定“连片性”并将它与农用地分等结果更好地结合起来,需要借助 GIS技术,进行“连片性”的数字空间表示和相关计算,使得土地利用规划更加工程化、精细化、自动化。朱阿兴:以往的基本农田规划也运用 GIS技术完成,但主要领域是基于单一地块属性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划定定界等,没有考虑到同类地块连片程度。我们引入“连片性”的概念,并借
13、助商用 GI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而确定出同质连片土地的空间范围。同质连片即同一质量范围(同一等级,或等级区间)地块的相连程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同质的程度可以人为确定,当规划者确定了地块的质量属性后,计算机可以自动地寻找满足质量要求的地块,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机根据连片性算法分析这些同质地块的空间连片程度。主持人:具体而言,界定基本农田的连片性主要有哪些计算方法?朱阿兴:用来计算连片性的方法有许多,其中便于 GIS支持且适合与农用地分等结果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空间相连性计算法,首先要将地块根据其是否高于所需等级的阈值赋 1或0,从而将全区栅格化;然后对全区的各栅格进行相连性分析,得
14、出大于所需等级连片地块的大小及其分布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考虑了地块在全区的连片性,即整体连片性,但对农田的质量差别进行了概括,即简化为 0或 1。第二种方法为模糊纹理定量法,简称模糊纹理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将地块等级图进行栅格化,栅格大小可以是 30米左右,然后对以该栅格为中心、半径为某个阈值的小邻域内的纹理状况进行刻画,所得值为 1到 0之间,1 为等级一致的地块连片,0为周围地块不连片。这种方法所得的是一个连续面。该方法在考虑空间上相近但不相连的地块之相连性的同时,也考虑等级相似的地块的相连性,但只考虑局部连片性,没有整体连片性的直接指标,如需要,必须对连续面进行积分计算。第三种方法称为
15、基本农田保护指数法,即质量加权的模糊指数法。模糊纹理方法所得值只反映连片性,而不反映质量等级,如果对该值进行质量加权后,则既能反映空间上连片性,又包括了质量等级,由本指数构成的面是个连续曲面,通过对曲面的积分可以获得质量等级和连片性在一定程度以上的连片地块的面积。这种方法计算较方法一和方法二复杂,而且保护指数是个综合指标,其涵义不太直观。这三种方法都可以确定等级等于或高于某阈值并连片程度好的地块的空间位置和大小,提供高等级连片地块的空间分布和面积信息。同样,它们也可以提供劣等地的连片状况和空间分布的信息。主持人:计算得出的信息能解决哪些问题?朱阿兴: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规划和评价者有效并准确地回答如下问题:第一,如果需要保护 1000亩优质连片的农田,哪些地区具备这个条件?第二,某个土地利用规划是否保护了优质连片的农田? 第三,在保护基本农田和不严重影响城市运行的前提下,城市应该向何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依据。(来源:国土资源报第 2354期)浏览次数:568【大 中 小】【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