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头、胸、腹(背) 、胫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即“气街” 。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
2、经气渐盛。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俞穴: 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 ,又称“腹募穴” 。 “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共 12 个。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
3、经外奇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 “不定穴” 、 “压痛点”等。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 16 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 12 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
4、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 6 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交汇之所。奇经八脉:是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阳跷脉的总称。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十二
5、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四根三结: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 ,以头、胸、腹三部为“结” 。标本根结:“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标”原意是树梢,在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对应;“本”是树根,在下部,
6、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所归, “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 标幽赋谓之“四根三结” 。刺手: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指、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刺手。骨度分寸定位法: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角法: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
7、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体表,使皮肤局部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一源三歧” 。浮络:.简答:12 经络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
8、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沿着鼻外侧下行,入上齿,环绕口唇,交汇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形部分循行于胸腹第 2 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 2 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 3 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髁上 8 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 3 侧线,经锁骨下,至于腋下大包穴。
9、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线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至于目内眦。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分支至耳上角;主干经脉从头顶向下到枕部,循行于脊柱两侧,经过腰背臀部,入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止腘
10、窝;枕部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经线外侧,至腘窝部相合后循行与小腿后侧,经过外髁之后,前行止于小趾外侧端。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之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 0.5 寸,胸部前正中线旁 2 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至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
11、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联络三焦;外行支从胸中出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面的中间部,入掌止于中指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沿手背第 4、5 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目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主治:头、耳、目、颊、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向后行至耳后(风池) ,经颈、肩部后下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经过耳前到达目外
12、眦后方;外眦部支脉,从外眦部下行至大迎,再向上到颧骨部,下行经夹车、经颈部向下与前脉合于缺盆;从缺盆部发出内行支进入胸中,通过横隔,联系肝胆,经胁肋内,下达腹股沟动脉部,再经过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从缺盆部发出的外行支,下经腋、侧胸、季胁部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下行到外踝前至足背,止于第 4 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外侧,经足背、内踝前上行于大腿内侧,联系阴部,入体腔,联系于胃、肝、胆、膈、胁肋,经咽喉上联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颠顶部。目系支脉下经夹里,
13、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上膈,注于肺中。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向上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唇内龈交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证。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在腹内沿前正中线上行,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联系于目。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简述腧穴的主治规律:腧穴的主治规律:1.经穴的分经主治规律:既能
14、治本经的病症,又能主治二经或三经相同的病症。2.经穴的分部主治规律:头面、颈项、躯干及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腧穴以治局部病症为主,膝关节以下的腧穴除治局部病症外,还可治头面、脏腑及全身性疾患。3.奇穴的特殊主治作用: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是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缧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4.阿是穴的特定主治规律:此穴以痛为腧,无具体名称和部位,对身体上的病患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常用灸法的分类:(分 类 : 有 艾 灸 法 、 药 艾 灸 法 、 药 锭 灸 法 、 电 热 灸 法 和 其 他 材 料 灸 法 。 艾 灸 法 用 单 纯 艾 绒 施 灸 ; 药 艾灸 法 则 在 艾
15、 绒 中 掺 入 其 他 药 物 施 灸 , 如 太 乙 神 针 等 药 物 艾 条 灸 ; 药 锭 灸 是 用 芳 香 类 药 物 (麝 香 、 冰 片 等 )和 易 燃 药 物(硫 磺 等 )混 合 研 末 , 制 成 锭 剂 施 灸 ; 电 热 灸 法 采 用 特 殊 的 电 灸 器 施 灸 ; 其 他 材 料 灸 法 , 包 括 灯 火 灸 、 黄 蜡 灸 等 , 是 以除 艾 叶 以 外 的 易 燃 物 置 于 穴 位 或 病 变 部 位 的 施 灸 方 法 。 )特定穴的内容:特定穴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五
16、输血” 、 “原穴” 、 “络学” 、 “郄穴” 、 “下合穴” 、 “俞穴” 、 “募穴” 、 “八会穴” 、 “八脉交会穴” 、 “交会穴” 。郄 穴 的 含 义 及 其 临 床 应 用 : “郄”有空隙之义,经脉之气深聚于四肢肘膝以下的空隙部位,称郄穴。 12 经脉各有一个郄穴,另外,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为 16 郄穴。郄穴多分布在经脉循行的曲折处。其临床意义是:一,郄穴可治疗本经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被用来治疗血症,如咳血、崩漏等;阳经郄穴多用来治疗急性疼痛。二,可辅助诊断,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三,郄穴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称“郄会配
17、穴”。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阴经不上头面,但足厥阴肝经上出颊,与督脉会于巅;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经在面部,少阳经在侧头部,足太阳经在后头顶部;在躯干部:阴经行于胸腹部,足阳明经亦行于胸腹部,足少阳经行于侧身部,足太阳经行于背腰部。晕针的概念: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晕针的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晕针的症状: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不清,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
18、脉细微欲绝。晕针的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晕针的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
19、患于未然。八脉交会穴的内容:八会穴的内容:定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八个特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名 称 八 会 穴 经 属 脏 章 门 肝 经 ( 在 侧 腹 部 , 当 第 11 肋 游 离 端 的 下 方 ) 腑 中 脘 任 脉 ( 前 正 中 线 上 , 脐 上 4 寸 ) 气 膻 中 任 脉 ( 前 正 中 线 上 , 平 第 四 肋 间 ) 血 膈 俞 膀 胱 经 ( 背 部 , 当 第 7 胸 椎 棘 突 下 , 旁 开 1.5 寸 ) 筋 阳 陵 泉 胆 经 ( 小 腿 外 侧 , 当 腓
20、骨 头 前 下 方 凹 陷 处 ) 脉 太 渊 肺 经 ( 腕 掌 侧 横 纹 桡 侧 , 桡 动 脉 搏 动 处 ) 骨 大 杼 膀 胱 经 ( 背 部 , 当 第 1 胸 椎 棘 突 下 , 旁 开 1.5 寸 ) 髓 绝 骨 胆 经 ( 小 腿 外 侧 , 当 外 踝 尖 上 3 寸 , 腓 骨 前 缘 )天枢、太溪、中脘、风池、中极的归经、定位、主治和刺灸法:天枢 足阳明胃经 在 腹 中 部 , 距 脐 中 旁 2寸 腹 胀 肠 鸣 , 绕 脐 痛 , 便 秘 , 泄 泻 , 痢 疾 。 月 经 不 调 , 症 瘕 ,痛 经 , 闭 经 。 刺 灸 法 直 刺 l 1.5寸 。太溪 足
21、少阴肾经 在 足 内 侧 , 内 踝 后 方 , 当 内 踝 尖 与 跟 腱 之 间 的 凹 陷 处 。 主 治 头 痛 目 眩 , 咽 喉 肿 痛 , 齿 痛 ,耳 聋 , 耳 鸣 , 咳 嗽 , 气 喘 , 胸 痛 咳 血 , 消 渴 , 月 经 不 调 , 失 眠 , 健 忘 , 遗 精 , 阳 痿 , 小 便 频 数 , 腰 脊 痛 , 下 肢 厥 冷 , 内踝 肿 痛 。 刺 灸 法 直 刺 0.5 0.8寸 ; 可 灸 。中脘 任脉 在 上 腹 部 , 前 正 中 线 上 , 当 脐 中 上 4寸 【 主 治 】 : 胃 脘 痛 , 呕 吐 , 呃 逆 , 吞 酸 。 腹 胀 ,泄
22、 泻 , 饮 食 不 化 。 咳 喘 痰 多 。 黄 疸 。 失 眠 。中极 任脉 位 于 下 腹 部 , 前 正 中 线 上 , 当 脐 中 下 4 寸 。 【 主 治 】 : 遗 溺 、 小 便 不 利 。 遗 精 , 阳 痿 。 月 经 不 调 , 崩 漏 带 下 , 阴 挺 , 不 孕 。 疝 气 。 刺 灸 法 直 刺 0.5 1 寸 ; 可 灸 。风池 足 少 阳 胆 经 定 位 在 项 部 , 当 枕 骨 之 下 , 与 风 府 相 平 , 胸 锁 乳 突 肌 与 斜 方 肌 上 端 之 间 的 凹 陷 处 。 主 治 头痛 , 眩 晕 , 颈 项 强 痛 , 目 赤 痛 , 目 泪 出 , 鼻 渊 , 鼻 衄 , 耳 聋 , 气 闭 , 中 风 , 口 眼 歪 斜 , 疟 疾 , 热 病 , 感 冒 , 瘿 气 。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 0.50.8 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