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2561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来到镇江,首选的景点必定是金山。因为金山不仅地势独特, “万川东注,一岛中立” ,号称“江心一朵芙蓉” ,更重要的是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在前往金山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金山的形成情况。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山高 44米,绕山一周约 520 米。它原是大海之中的一座悬礁孤岛,随着沧桑变迁,由于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朝光绪元年(1875 年) ,整个瓜洲全部塌入长江,就这样泥沙把金山与陆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金山的雏形。 金山的闻名还与金山寺的建造密切相关。早

2、在东晋末年,金山上就建起了一座泽心寺。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了古刹,更名为金山寺,规模十分宏大,香火一直绵延至今。美丽的金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一段故事,更为金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赏金山吧!【江天禅守: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我们现在来到了金山寺山门,大家朝正方看: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的横匾,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不知各位有没有观察到,我国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因为金山原来耸立在江心,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寺门向西,站在寺门口可以看到“大

3、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观气势。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金山寺最初建于东晋,距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了,原名泽心寺。自唐以来,人们统称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 余人,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多,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 好!请各位随我进入山门。这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走出天王殿,迎面这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就是“大雄宝殿” ,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名。于1989 年 10 月建成,总面积 800 平方米,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

4、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显得格外巍峨壮丽,金碧辉煌。进入大殿,正中三尊金身佛像并列而坐,分别是释迎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旁站立十八罗汉,形象高大,栩栩如生。左右阁楼上坐着 56 天尊。我们再来看背面, “五十三参”海岛群塑中,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善财童子,右为龙女,左前方文殊菩萨骑着青狮,右前方普贤菩萨跨着白象,正上方地藏王菩萨坐骑揭谛兽,正中顶上为如来佛,四大天王分布下方左右。海岛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被善财童子参拜过的 53 位菩萨的彩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金山寺中的德云比丘,以及金山寺海岛也在其中。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佛国世界。【夕照阁观音

5、阁“金山四宝” 】 请大家随我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有保存完好的乾隆南巡金山时留下的 7 块御碑。这些石碑记载着乾隆六下江南对金山胜景的评价,还留下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传闻:乾隆不是其父雍正皇帝所生,他 6 次来到金山寺,目的就是来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观赏了乾隆的御碑,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去参观四宝室。室内珍藏着金山的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 。先请各位来看“周鼎”:这是 2700 多年前,周宣王奖给北伐统帅遂启棋的青铜器,因而全称“周朝遂启棋大鼎” 。1884 年湖北汉阳叶志光赠给金山寺收藏。接着看“东汉铜鼓”:这是清代镇江知府魁元赠给金山寺的。相传为诸葛亮所创制,正面

6、可作战鼓,反面能做炊具,民间称之为“诸葛鼓” 。然后再请欣赏“东坡玉带”:相传是宋朝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赌输给金山寺的,带上缀系着长方形、圆形、心形等形状不同的白色玉片。玉带虽经 900 余年,仍然光洁如鉴。最后请大家观赏金山图:它是由“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苍茫,金山中流,左有文做明的题诗,后有历代名人的题跋。【妙高台藏经楼楞伽台】 由观音阁朝南沿石阶而上,我们来到了妙高峰的平台妙高台。这是金山高僧佛印在宋元佑年间凿岩建造的,又称为晒经台。几 经 兴 废 , 明 代 僧 适 中 , 清 代 薛 书 常 相 继 重建 。 1948 年 与 金 山 寺 大 殿 、 藏 经 楼 等 同 毁

7、 于 火 , 如 今 仅 存 台 址 。 这里历来是中秋赏月的佳处,传说苏东坡的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就是在此地有感而发的。 “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千古佳话,也发生在这里。1130 年南宋名将韩世忠以 400 水兵将数万人侵金兵团在金山附近。韩夫人梁红玉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励士气,宋军大振,大破金兀术。从此巾帼英雄流芳百世,雄风千载。 从妙高台往南,来到了位于金山东南侧山腰上的楞枷台,又名苏经楼。 “楞伽”是印度语,意为“不可住” ,或者说是大海中远不可达、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这座傍山驳石的楼阁,建筑奇巧,由下而上要经过三重楼阁,每上一层,就难寻去路,但一开洞门,忽见有楼梯可登。大家要迂回曲折,

8、才能到达楼顶,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最高层的两间宽敞休息厅里,可以看到许多古代红木家具、名人书画。中央有座玲珑的四方亭,因亭内曾陈列过苏东坡遗留下来的雪浪石,故取名“雪浪亭” 。据说苏东坡晚年受老友佛印法师相托在此写过楞枷佛经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这里写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的诗句。走上台顶厅外长廊,极目远眺,当我们看到了四面碧空万里、江天浑然一色的美景,是不是也能感受到“清风明月,近山远水”的意境呢?【留云亭佛印山房七峰事古仙人洞】 请跟我由楞伽台向北沿台阶缓步而上,前去攀登金山顶峰的留云亭。留云亭是金山视觉最为开阔之处。传说当年康熙皇帝陪其母

9、游览金山来到这里,看到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景,情不自禁地说:“这里可谓江天一览。 ”官员们为了讨皇帝欢心,恭请圣上题词。当康熙写到“江天一”时,提笔忘字,忽然写不下去了。其中有一大臣见此情状,立即跪奏:“臣今见驾。 ”康熙听见“臣今见” ,恍然大悟,随笔写出“览”字。因为“览”字繁体正是由“臣、今、见”三个单字组成,这位大臣巧妙地用拆字法提醒了康熙,十分机灵。虽然这是传说,但这四个字的确不是一气呵成。大家看,这“江天一”三字要比“览”字大些。因康熙御笔“江天一览”碑在亭内,故留云亭又称为“江天一览亭” 。 从留云亭北走不远,便到了佛印山房。这里是宋代著名法师佛印的住处。相传,佛印与苏东坡是青

10、年时代的好友,一次两人打赌,佛印失败,无奈出家遁入空门。由于他学识高超,最终成为金山和焦山两座寺庙的住持大方丈,苏东坡则成了宋代有名的大学士,两人经常在这里吟诗作画。 从佛印山房朝西北沿路西行,就来到了金山西侧的金鳌岭上的七峰亭,该亭又称七峰阁。据说岳飞当年被十二道金牌催返临安,途经镇江,到金山寺拜访道月方丈,告诉他自己昨夜营宿瓜洲时,梦见两犬讲话。道月解梦说:“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此去恐怕有牢狱之灾,务必谨慎。 ”临别时,道月赠诗一首:“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波涛。 ”意在提醒岳飞。岳飞被害于风波亭时叹息:“悔不听道月之言。 ”后来秦桧得知金山寺道月方丈能

11、未卜先知,便派将军何立前去拘捕,何立刚到金山,见道月在召集佛会说法:“吾年四十九,是非终目有。不为自己身,只因多开口。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 ”说完便坐化归天了。秦桧未拿到道月,认为金鳌岭上七峰突出,每代都出高僧,盛怒之下,下令削平七峰,以破坏风水,后人为纪念岳飞和道月就建了这座“七峰亭” 。 沿七峰亭北面弯曲石级路向下,有一洞深 6.6 米,依山洞建筑一座半亭,这是道教遗迹。传说仙人吕洞宾曾在这里观望江面,所以叫仙人洞。国佛教徒也曾把观音供奉此洞,又名白衣洞。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下去看看这个古仙人洞。【慈寿塔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 由七峰亭向东几十步,就来到耸立在金山

12、西北峰上的慈寿塔下。慈寿塔,又名金山塔,塔高 30 米,始建于 1400 多年前,宋朝时改建成双塔,分别取名为“荐慈塔”和“荐寿塔” 。双塔倒塌后,两江总督刘坤一为祝贺慈禧太后 60 大寿又重建现塔,取名慈寿塔。 大家请看,这秀丽挺拔的慈寿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沿着塔内木梯盘旋而上,面面有景,层层各异。登塔凭栏眺望,万里江山,金山名胜,尽收眼底。宋代王安石登塔后曾作诗抒怀:“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慈寿塔塔外花墙上,刻着“天地同庚”4 个大字,据说这是刘坤一为祝贺慈德 60 寿辰,请 8 岁传童李远安书写的。 由慈寿塔往北不远,就到了法海洞。这是金

13、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即法海禅师)的苦修之处,又名裴公洞。裴头陀相传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他初来居此洞。 金山志有关于此洞的记载:“昔有白蟒踞焉,一名蟒洞,唐裴头陀压胜去之。 ”裴头陀与神话白蛇传中的法海是毫不相干的。裴头陀刚到金山时,殿宇破落,满目荒凉,于是他带领众增,披荆斩棘,修耷房舍,种植蔬菜。一日,刨地得金,经官府奏报朝廷,用黄金维修寺庙,名金山寺。洞中供有慈眉善目、端坐修行的法海塑像。在法海洞北,玉带桥畔有一个白龙洞,洞内有白娘子和小青的汉白玉雕像。传说峨眉山上白蛇,化成美貌的白娘子,和药店伙计许仙结成恩爱夫妻,和尚法海认为,这是触犯天规,将许仙诓骗到金山。白娘子和小青调来虾兵蟹将,水漫

14、金山寺。后来,许仙由白龙洞赶到杭州与白娘子断桥相会。这就是老幼皆知的白娘子“水漫金山”的神话故事。 沿着白龙洞向右上行一段路,我们抬头就望见了岩壁上刻着明代滕谧所书的“朝阳洞”三个大字。这个洞又名日照岩,洞顶的悬岩上刻有“日照岩”三字。这里是金山观日出最佳处。【玉带桥御码头】 在金山白龙洞前方,有一座像玉带形状的桥,这就是玉带桥。传说这是苏东坡与佛印打赌输了玉带,佛印如获至宝,常给人看。看的人多了,又恐怕损坏、于是就请人仿照王带的式样建造了这座桥,供人欣赏。玉带桥长 16 米,桥下绿波荡漾,清澈如镜。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金山北面水边的御码头。当初金山还孤立在大江之中时,人们由此登陆上岸。御码头

15、共有十三级台阶,两边是汉白玉石栏。清朝康熙、乾隆南巡时,多次来金山,都由此码头上岸,所以称“御码头” 。在御码头旁,有苏东坡的“钓鱼台” 。【金泉桥塔影湖云根岛(郭璞衣冠冢)芙蓉楼天下第一泉】 由御码头沿着大路向西,来到了题有“花洲冷泉”横匾的金泉桥上。这是一座为了沟通金山寺与天下第一泉而新建的三孔拱形花岗岩石桥,桥长 20 米,宽 10 米,桥上盖有长方敞亭,便于大家休息、摄影和观赏水中荷花。 向西跨过天桥,看到了金山西侧的塔影湖。此湖因金山宝塔倒映湖中而得名。 沿百花洲草坪朝东行,就到了湖东的云很岛。它原为江中一组天然错综的奇石,又名云根石、石排山、笔架山和三岛。岛上建有一座正方形攒尖顶小

16、亭,名为“云根风月亭” 。岛侧有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由云根岛返回,沿湖西行,通过九曲桥,我们便看到了临湖的镇江名楼之一的“芙蓉楼” 。双重檐歇山顶的芙蓉楼与金山隔湖相望。山水相连,烟雨茫茫,湖中挺立着三座形状各异的汉白玉雕刻的石幢,中间楼空,这就是三塔印月,塔影楼景相映成趣。芙蓉楼二楼正中悬挂的“芙蓉楼”横匾,是江泽民总书记在 1992 年三月 29 日亲笔题写的。红柱门窗青瓦飞檐,四周长廊境蜒曲折,无论走进北侧的冰心讲,还是南侧的掬月亭,都会重现唐朝诗人王昌龄美蓉楼送辛渐的诗境,把我们带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境界。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泉中冷泉” 。游金山的人都喜欢到“天下第一泉”

17、喝茶,这里泉水澄澈,甘醇清例,沁人心脾,值得称奇的是把中冷泉的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二三分而不溢出,故有“盈杯不溢”之说。唐代著名学问家刘伯刍把此泉评为“天下第一” ,从此中冷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中冷泉原在江心,自金山与陆地相连后,泉址也到了岸上,因水势曲折将水流分为三冷(即南冷、中冷、北冷) ,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冷泉” 。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又称“南冷泉” 。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现泉眼四周砌成了一个石栏方池,池壁中刻有光绪午间镇江知府王仁堪所书的“天下第一泉”5 个大宇。大家畅游金山之后,坐在这里品饮一杯用“天下第一泉 ”泡出来的香茶,更有泉茗甘冽,润浸肺腑,一

18、品为快的惬意。游罢中冷泉,金山的主要景点都已游览过了。相信金山的一切,定会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回忆。千山雄關 蒿金山佛教广场紧邻金山寺西部,广场面积为 1.67 公顷,是金山寺举行法事活动及集会的重要场所。作为金山寺大雄宝殿轴线的延伸,金山佛教广场是重要的景观节点,其中水天桥、照壁、佛教文化柱、转经轮、撞钟架、宝相花地刻、因缘石、三福桥等八个景观将渊远的佛教文化融入其中,使金山广场与金山寺成为互动共融的空间。夜色下的广场立于湖面之上,在白色灯光的勾勒下,仿佛至于云端之上,给人仙境一般的感觉,更显佛教文化的神秘。 从一泉路踏入金山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青铜雕像。雕像按真人比例 1:

19、1.5 浇铸而成,人物形象逼真,造型栩栩如生。老镇江都知道“斗禅机玉带留金山”的千古佳话 相传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到杭州出任通判时,路过镇江,特地上金山寺去看望老朋友佛印禅师时,因未能答对佛印充满人生哲理的“禅机”,便依据承诺,将神宗皇帝赏赐的玉带留于金山寺。在广场上设置这组雕像是为了纪念佛印禅师与苏东坡之间深厚的友谊,也展示出苏东坡和金山寺深厚的渊源。广场内,一面高 6.2 米,长达 33.2 米的照壁墙,也让游客领略金山寺悠久历史文化的博大。照壁东面为前景、西面为后景。前景描绘了神态端庄、线条优美的佛教人物造像。共 116 个人物形象和 40 个动物形象共处照壁前景之上,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20、。照壁西面后景上刻有“水陆普度大斋胜会道场”10 个遒劲圆润的大字及边款,为金山寺现任住持心澄法师所书。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最隆重的一种经忏法事,曾经屹立江心的金山寺亦是水陆法会的发源地之一。照壁两侧各设 3 根圆石柱,柱身由国内罕见的整根淡红褐色砂岩石料雕刻而成。其中 4 根“释迦摩尼柱”刻有反映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修行、布道及涅盘过程的精美图案。在每两根“释迦摩尼柱”间立有高达 12 米的“阿育王柱 ”。“阿育王柱“的顶端还刻有面朝四方的四头象征威严的雄狮。“阿育王柱”造型源于古印度。相传与秦始皇同时期的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生征战杀伐,晚年皈依佛门后,在印度各地竖立石柱宣扬佛法,故称“阿

21、育王柱”。六根石柱对称排列,耸立天地,更加烘托出金山广场雄伟壮观的不凡气势。广场上座落着高达 18 米的红色转经轮,转经轮为钢构架,上部有电机控制旋转 12 根垂链,下端有手推动旋转的 24 个黄铜经筒,可以让游人亲身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广场右侧的高达 18 米钢质红色撞钟台上,悬挂有仿唐式巨型青铜钟。此钟高 3.2 米,直径 2.1 米,重达 8 吨。青铜钟表面的铭文铸有民族英雄林则徐手书的金刚经全文,寓意洪大钟声里蕴含的浩然正气。广场的中央位置,有周径达 64 米呈正方形的大型“宝相花”浮雕地刻。“宝相花”是富贵,美满和幸福的象征。“宝相花”艺术形态来源于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莲花、牡丹、芍药、菊花等花朵的形象,经艺术糅合后,成为了造型别致的“宝相花”。“宝相花”地刻中部镶嵌的 80 颗白莲地砖灯更与“宝相花”地刻中心部分的“佛足”构成了九九八十一的大成之数。灯光工程将金山广场的最大亮点。广场中间每一块“宝相花”方砖上都有光纤分布。4000 多根光纤遍布整个石刻。主体道路的 114 块 LED发光板和 1020 个光带将在夜晚营造出“宝相花开”和“步步生莲”的奇妙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