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结束,马上就要填报志愿了。填报志愿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选择,然而很多学生对此懵懵懂懂,家长也是一知半解。这时候,一个看似差不多的选择却可能产生差距很大的结果,恰当的填报可以让每一分都“物尽其用”,不恰当的填报可能会使分数的“价值”大打折扣。那么,填报志愿有没有技巧?本报记者为此专访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王化深,探讨填报志愿需要注意的问题,服务广大考生。记者:目前,高考志愿分两大类: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我们知道这是针对省级招生部门的投档方式而言的。对考生来说,不同的投档方式应该怎么填报?王化深:顺序志愿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形式,第一志愿最重要。其投档方式为:所有在该省区有招生计划的同一类别高
2、校“并肩站成一排”,招生管理部门会把同一类分数控制线上且填报该校第一志愿由高分数到低分数的考生档案(不超过该校计划 120%)顺序放到该校“面前”,由学校择优录取。没有放到该高校“面前”或没被该高校录取的考生只能在所有高校一志愿录取后考虑其二志愿或其他志愿,如果其填报的其他志愿高校都已录满,该生只能改为补报或进入下一类志愿。平行志愿是近几年多省市采取的一种志愿形式,给了考生(尤其高分考生)比较多的机会:考生可以按顺序报 35 个学校志愿。招生管理部门在投档时,先把某一批次控制分数之上的所有考生“排成一路纵队”(相同总分数者也要根据该省规定的原则分出先后),投档系统按考生的成绩顺序为其查询所有志
3、愿学校是否录满。举例讲,某学生报三个志愿(A、B、C),投该生档时先查看 A 学校,如果计划没满则投到 A 学校,不在往下查询;如果 A 学校已满,就查询 B 学校,若没满则投 B 学校,以此类推。如果查询你报的所有志愿都已录满,考生也只能进入补征志愿或进入下一类志愿了。记者:许多老师、专家和招生工作人员都说填报平行志愿“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究竟什么情况应该“冲”“稳”“保”?王化深:冲的高校不能不着边际,保的高校也没有必要太过保守。填报志愿一般为考前报志愿、考后估分报志愿和出分(线、排名)报志愿。对于估分报志愿省区考生,所谓冲的高校应该是,主要考虑该校近年在当地的提档分及提档分与该批次
4、控制线的差值,如果考生估分在其之下,但离得不远(十分左右),则可以报在一顺序,分数估计保守和提档分数下降都可能使你成功;如果你的估分就在该校分数附近,可以报在二顺序;保守一点把比你估计分还低一些(十分左右)的报在后边以保证上还不错的大学。综上所述,估分填报平行志愿,最高和最低差 20 分左右,足以解决估分误差和分数线的变化值,成功率会高且不吃亏。对于出分报志愿的填报学校排序可再大胆一点(顺序之间可在 510 分之内)考虑。千万不要报平了,否则就相当于报成了一个志愿。填报志愿时,建议一定在专业志愿后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否则一旦被退档考生只能补报或进入下一类志愿了。大多数学校入学后都有通过简单考核转
5、专业机会,何必在高考时费力去争专业而影响录取呢?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冲一冲”。考生家长应该根据自己的平时和近期成绩定位高考分数情况(平行志愿省区一般有排名),再根据高校近几年录取分数线规律对学校定位,力求二者达到匹配。总有家长抱着侥幸心想让孩子“冲一冲”,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好大学是所有考生的期望,谁都在冲,侥幸心理要不得。建议“退一点儿”,毕竟大学对许多学生来说不是学习的结束,还有许多机会(上研、出国深造等)和时间去满足你的愿望。记者:那么填报志愿应避免的误区包括什么呢?王化深:简单说,有四“不要”。第一不要盲目追求大学排名层次。许多家长在咨询中,以高校最低录取线论高校层次或作为选择学校的依据
6、。这是一个误区。目前社会的各种大学排名都存在局限性。关于专业排名,由国家相关部门及评估单位的评估得出的结论很权威,可以作为参考。高考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与该校招生计划及当地考生“亲睐”程度、社会关注某一领域的热度、学校宣传的角度等都有关系。有的实力强的学校会被低估,有的“名校”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其实不然。对于相对分数差距四十分内的学校一定要考虑其办学历史和特色,这些信息在学校的网站主页或招生简章中都可得到。可以负责任地讲,这些官方信息绝对具有真实性。第二不要盲目追求时髦轻松专业。遇到许多家长怕孩子累着,选择轻松的专业(尤其女生),或只考虑目前既时髦、轻松又好就业的专业,可谓误区二。学习专
7、业轻松意味着找工作不轻松,或是工作起来不轻松;在竞争中,谁都行的专业你就得比别人多点什么才能胜出。所谓最好的专业绝不是当今最时髦的专业。对个体而言,适合并喜欢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对一个学校而言,具有一定的办学历史、雄厚的师资队伍、较强的科研实力、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最好的专业;对整个国家而言,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就是最好的、也是有前途的专业。第三不要盲目追求大学办学地域。许多家长(包括部分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把学校的办学地域看的太重要了。第四不要盲目追求国际合作办学。在招生咨询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十分关注该校是否有国际合作项目,关注上学期间可否出国交流等情况。鼓励学生走出去开眼界,但不要过分看重这个。好学校与国外好学校合作值得推崇,但是强拉一个洋校充数的“合作”也不是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