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目标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第 11 课 民族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1、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民族分布特点:形成
2、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出台: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西藏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2
3、、 西部大开发战略: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第 12 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 “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2、一国两制: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 回归时间:香港:1
4、984 年中英谈判完成,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澳门:1987 年中葡谈判完成,签署联合声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 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第 13 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 新中国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台湾。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在邓小
5、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995 年,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海峡海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开放台湾居
6、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2、 海基会与海协会:两会成立:1990 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 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九二共识:1992 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汪辜会谈:1993 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得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3、 经济交流: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