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doc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3607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doc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doc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doc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doc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doc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娱情山水以排解抑郁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江西滁州的琅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亭子,因宋代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欧阳修先生的心音。二、解

2、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 、 小石潭记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满井游记 、 桃花源记等。三、简介作者及背景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 ,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表现了他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

3、情怀。三、初步感知文章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标示生僻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2、学生齐读一遍文章。3、找出课文疑难字注音。滁 ch 壑 h 蔚 wi 琅 lng潺 chn 酿 ning 辄 zh 暝 mng晦 hu 伛偻 yl 佝偻 gulu 携 xi清洌 li 凛冽 li 酣 hn 山肴 yo 野蔌 s 颓 ti 觥 gng 翳 y 四、学生分四人小组疏通文字障碍(提醒学生利用课下注解和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1、需重点掌握的字词。教师解疑释难,明确:、第 1 自然段: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

4、深秀丽。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身的别名(“醉翁” )来命名。饮少辄醉:辄,就。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身起了个别号。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第 2 自然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衔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一” “像那”的意思。开,散。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

5、,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第 3 自然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衔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弈者胜:弈,下棋。苍颜青丝:苍颜,脸色衰老。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第

6、4 自然段: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太守谓谁:谓,为,是。2、需重点掌握的句子。(1) 、环滁皆山也。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山路曲折,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 (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中。 )(4)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就上。 )(5) 、野芳发而幽香山间

7、之四时也。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林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树荫;风轻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6)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7)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之其乐也。 (众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而享受欢乐,却不知道太守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呀。 )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的情况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疏通了字词障碍。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并且理解文章的写法和主旨。二、集体朗读课文找出表达全

8、文主旨的一个字。三、主旨探究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明确:乐。2、文中写出了谁“乐”?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只有太守和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小朋友,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

9、,是因为生活安宁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6、小结: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三、写法探究1、提问:本文写景依照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并归纳:、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写宴饮局面:从外到内。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 “蔚然而深秀”表示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表示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知名句“醉翁

10、之意不在酒” ,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示作者纵情山水之意。、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四、小结全文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与“乐”是统一的, “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写“醉” ,正是为了写“乐” 。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 ,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

11、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 ,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时, “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只有太守和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示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局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 ,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 21 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 25 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