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教案.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4363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透视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透视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透视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透视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透视教 案课程名称:透视学教学班级:艺术设计环艺 0902 班授课教师:王赟授课时间:910 年度第二学期 156 周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系2第一部分 基础透视 第一章 概 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透视的发展和区别,并对透视的常用术语有基本的了解。【教学重点】1、西方透视的发展。2、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教学难点】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计划课时】4 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一、透视的由来透视学,perspective,原意为透而视之。所谓透视,即是在绘画中,眼睛通过一块假想的透明平面来观察对象,并借此研究在一定视觉空间

2、范围内,物体图形产生原理、变化规律,以及作图方法的一门学科。二、视觉中的空间反映从某种意义上,绘画是一种以平面为载体,通过人的视觉观察来反映一定空间内容的艺术,因此,对于空间的认识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透视的三要素(一)物体 (二)画幅 (三)眼睛四、透视的三种类型(一)色彩透视法 因为空气阻隔,同样颜色的物体距离近则色彩鲜明,距离远则色彩灰淡。 (二)消逝透视 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明暗对比和清晰度的减弱的现象,例如处在同样距离处,物体小,映入人眼的夹角(视角)就小,视角越小就越不容易知觉,所以远方的物体细部就会隐去。物体越远越模糊。(三)线透视 指一定范围内向远处延伸的平行线,会随着距离的推

3、远越聚越拢并最终集于一点的现象。五、透视学发展简史(一)文艺复兴前原始时期:在岩画和洞窟壁画上,通过上下错位的排列、大小刻画的手法吧一些表示距离远近的关系反映出来。古埃及时期:在湿壁画上通过人物横向并列排序的手法来完成。古希腊时期:与古希腊较相似。古罗马时期:对平行透视的表现和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中世纪:继承了古希腊人研究线透视的成果,并试图解决深远空间的表现手法,但未取得多大进展。(二)文艺复兴期间布鲁内莱斯奇发现了失传的“中心透视法” ,并在消失点的研究方面取得3了进展。同时还有达芬奇,弗朗西斯科等均在消失点的研究上取得了进展。(三)17-18 世纪透视进入了成熟期,各种透视规则及画法在这

4、一时期基本都已完备了,透视学开始走向成熟。(四)19 世纪反透视现象开始出现,具体表现在通过削减画面的深度来突出画中的面,进而达到古 典浮雕的变体效果。(五)20 世纪传统的透视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颠覆了传统透视的原有模式和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组合透视、无透视、变形透视、幻觉透视等。第二节 中国传统透视学(远近法)发展简述一 中国本土的透视学“远近法”“远近法”是一种透视学本土化的称呼,这种带有强烈民族文化烙印的表现手法,其基本法则和规律则更多的含有主观倾向,同时也保持着与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核相一致的特点。二“远近法”的发展简史 由于“远近法”在中国受到了本土传统哲学思想的支配,成为了一种适

5、用于本土绘画模式,迎合本土审美趣味的绘画透视法则和规律。三 传统绘画中一些“透视”法则的运用(一)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法不拘泥于一个观点,它是多视点的,在表现景物时,它可以将焦点透视表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用多视点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散点透视法,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的方方面面,这是传统中国画的一个很大的优点。例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用散点透视的多视点原理,把古代汴京东郊以虹桥为中心的风景、人物、城郭、街道、桥梁。船只等等丰富内容的场面散点在一个画面,给予了充分详尽的表现。如果采用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它只能突出地表现画家确定的一个视点周围的景物,也只能将其它许多景物

6、根据近大远小的原则虚隐掉。传统的中国画并不是不重焦点透视,它不过是在一幅画中根据需要采用多个焦点透视而已。这是传统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古代确实没有系统的透视学,但对于科学的焦点透视法,也早有朴素的深刻认识。早于德国透视画家丢勒一千多年的六朝刘宋时期的宗炳,就曾写过一篇画山水叙说明了透视学中按比例远近布置物景的法则。但中国画家多喜欢表现空间跨度大的山川江河,甚至想把整条长江都画到一幅画中,他们不满足于用一个焦点来束缚自己的视野,因此,中国画家多采用移动式、减距式、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法来表现无限丰富的景象。这种手法给画家带来了空间处理上的极大自由度。 (二)在传统山水画中与“三视

7、”有关的“六远法”三视包括平视、仰视、俯视。六远是三视的延伸,包括高远、平远、深远、迷远、阔远、幽远。(三)传统人物画的透视特点41.个体人物一般以平视透视特征出现,无俯仰透视变化2.不管身体各部位在画面的姿态如何,也无远近大小。3.人物的大小按地位贵贱来划定。4.个体人物除了惯用平视外,仅头部偶尔有俯视现象出现,但身体其余部位仍保持平视特征。第三节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一、常用术语1、视点,指画者的眼睛位置。2、足点,指画者的立足点。3、画面,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看景物时可扩展成很大的画面。4、基面,指放置物体的水平面,画风景时即地面。5、基线,指画面与基面相交之平

8、线。6、视角,指眼睛看物视线所成的角,以 60视角为视物最清楚的角度。7、视圈,又称视域,即在画法上以 60视角发射的视线转 360,在画面形成假设的视圈,是眼前看得最清楚的范围。人距离画面远则视圈大,距离画面近则视圈小。在透视作图时,应把图形画在视圈之内,超出视圈所画的图形要变形。8、点心,也称主点,在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正好在视圈的中心。9、视心线,也称视中线,是视点与心点相连的视线。它必须与画面垂直。10、视平线,是在画面上假设的一条平线,它是通过心点所作的一条水平线,因与眼睛等高, 所以称为视平线,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眼面垂直。俯视透视,如站在大楼顶上低头画画的透视,称为俯视透视。

9、假设的画面倾斜,视心线必须与画面垂直。当画家平视时,焦点和余点都处于地平在线,仰视图焦点向天点靠拢,俯视图焦点向地点靠拢,余点始终和焦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思考题】1、 画出透视空间里的基本元素2、 中国透视的发展特点。【参考资料】设计透视 作 者:刘国余,赵颖,徐娟芳 编著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5版社出版时间:2009 年 01 月第二章 平行透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讲述,使学生掌握一点透视的特点及其用法。【教学重点】1、掌握透视的形成2、一点透视的画法【教学难点】一点透视的画法。【计划课时】8 课时第一节 何谓平行透视一、平行透视的概念物体的两组线,一组平行于画面,另一组水平线垂直于画

10、面,聚集于一个消失点,也称一点透视。平行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室内空间。缺点是比较呆板,与真实效果有一定距离。二、透视特征二、平行透视三种线段(一)边为平行于画面的垂直原线,透视方向为“垂直”(二)边为平行于画面的水平原线,透视方向为“水平”(三)边为平行与画面垂直的变线,透视方向向心点“汇聚”第二节 平行透视作法距点法所谓的距点测量法,就是利用 45 度直角三角形原理,在平行透视图上来测量垂直于画面线段长度的画法。6一点求法:已知:平面、立面及 En 点位置,求立方体透视。作法:1)作 OY0=OY,即 YY0 与 PP成45。2)作 OY 的消失点 Vy,YY0 的

11、消失点My(量点) 。3)在 GL 上量OX0=OX,OY0=OY,连接OVy、X0Vy,连接 Y0My 与 OVy 相交Y 点,求得平面透视。4)自 O 点作垂线 TH ,为量高线,量 OZ0=ZZ为立方体真高,求得立方体透视。实际求法:1)若视高较低,在 GL下任意距离作 GL 。2)在 HL 上量 VyMy=D,自 Vy 向右量 F,得 O 点,作透视平面。自各角点引垂线到 GL 上,同上述方法求得立方体透视。(一)室内作图7室内作图二【思考题】81.画出一室内空间的一点透视效果图2.画出一建筑的一点透视效果图【参考资料】设计透视现代艺术设计系列教材中南大学出版社张晓安编著9第三章 成角透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讲述,使学生掌握成角透视的特点及其用法。【教学重点】,1、两点透视的画法2、两点透视的应用【教学难点】1、两点透视的应用。【计划课时】8 课时第一节 何谓成角透视一、 成角透视的概念物体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而每组有一个消失点,共有两个消失点,也称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图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间。缺点是,角度选择不好易产生变形.二、成角透视的透视特征三、成角透视的透视消失点的确定四 成角透视三种状态的透视特征10第二节 成角透视作图法测点法1.成角正方体作图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