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音乐期末论文2012 年 12 月 28 日姓 名:李品珠学 号:0917072年 级:2009 级院 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 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 :崔鸿飞21 世纪华语流行乐坛现状一、 华语流行乐坛形成历史(一)华语流行音乐概述所谓流行音乐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群众中流行的音乐, 形式简洁、曲调流畅,易于被大众接受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内,它可以是民间小调,可以是艺术歌曲,也可以是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的流行面广,歌词多用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曲调顺口、音域不宽,唱法通俗;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而华语流行音乐或称国语流行音乐、华语歌曲、国语歌
2、曲、普通话歌曲,是泛指用华语、国语、普通话或其他北方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主要流行于香港、澳门、台湾、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其他通用华语的社区。(2)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历史21 世纪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1920 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时代曲产生自 1920 年代起,上海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与台语流行音乐中心,台北相互辉映,成为早期中文流行音乐的两个重要发源地。被视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的黎锦晖是该种音乐体裁的创始者。2、20 世纪 3040 年代:七大歌星的时代民国时期“七大歌星” (白光、白虹、龚秋霞、李香兰、吴莺音、姚莉、周旋)的出现奠定了华语流行音乐在亚洲
3、社会中的地位。在演唱中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小曲、日语流行音乐等的演唱技巧。这个时代收音机和唱片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娱乐商品。最终由于上海被日本占领而于 194 年代末宣告结束。3、19501960 年代:动荡背景下的华语流行乐坛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领域流行音乐被批为“色情”文化。流行音乐被限制的厉害,严重影响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而台湾台北则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新中心。由于受日本娱乐文化的影响,流行音乐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很快就被国民党打压大力推行国语,使华语流行音乐后来居上,成为台湾的主流音乐。加上各类音乐人士从中国大陆移居台湾,华语流行音乐开始繁荣。而香港由于被英国统治,所以排除
4、政治干扰,华语流行音乐获得了新的发展良机,直至 1960 年代一直保持着上承上海的华语流行音乐中心的地位。4、19701980 年代:电视媒体推动华语流行音乐热潮20 世纪 7080 年代,随着电视在中国的的普及,流行音乐工业也由此获得了新的成长。最初的华语流行音乐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从香港和台湾传入,邓丽君的歌曲便是经典代表。在当时高度的政治敏感下,她的歌曲一度被大陆某些官员视为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 。但由于她的歌曲充满魅力,中国大陆于1986 年正式解除对她歌曲的禁令。80 年代,出现不少在希望的田野上 、 我的中国心等以国家民族为背景的流行歌曲,期间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和崔健的一无所有则是
5、个人色彩极为突出的另类流行经典。 此时,台湾校园歌曲开始风行全国。 何日君再来和夜来香等歌曲再次走进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另有苏小明率先向传统唱法发出挑战,唱出军港之夜 ,但遭到权威音乐杂志批评;民歌手李谷一在演唱乡音时,使用了十足的带有“靡靡之音”色彩的“气声”唱法而引起了激烈的反响,一方面是听众喜爱歌曲风靡,另一方面却是上纲上线的批判;作曲家王酩写出了小花 ,也被点名批评,开了批判会;真正应用流行唱法的程琳,更是经历了多次沉浮。这个时期因为“流行音乐”这个词太容易让人想起30年代的“靡靡之音”因为,理论界中一些倾向于允许流行音乐发展的人在1984年左右提出了“通俗音乐”的称谓。从此,流行音乐
6、有了合法的身份,与西洋传统唱法歌曲和民歌形成鼎足三分之势。80年代后期罗大佑歌曲的流行将华语流行音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时代最成功的歌曲之一便是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 。这首歌最初由60位歌手于1985年演唱。该歌曲迅速传遍了亚洲并成爲华语流行音乐的一个标杆。随后在1986年,中国大陆的郭峰等人创作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该曲由128名华语流行音乐歌手在北京首唱。当时这两首歌曲都是从美国歌曲We Are the World中吸收了灵感。这种群体大规模共同演唱的形式使华语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形式更为丰富。但这个时期华语流行音乐最引人注目和兴盛时期应该属于1988年。全国刮起了“西北风” 。那一年最热
7、门的的句子是“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 ,能代表那一年的歌曲自然就是黄土高坡和信天游 。在某种程度上,西北风集中释放了在流行音乐崛起过程中一代青年词曲作者的全部能量,表达了一代人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思索。1988年底,一场名为“中国流行音乐走向世界”的大型演唱会召开,演唱会分为西北风、港台风、流行风三个主题,这是西北风歌曲最后一次集中出现。当强劲的西北风刮过,内地流行音乐的春天正踏着它的节拍走来。这个时期的香港,华语流行音乐压倒性的统治地位渐已不复存在,粤语流行音乐成了乐坛新的主力军。这对香港流行音乐和华语流行音乐都是举足轻重的转折。但香港仍然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基地。5、1990年
8、代:大陆及港台地区音乐大融合1990年代后期,CD 的出现和广泛流传不仅逐渐结束了磁带的时代,也使华语流行音乐获得了传播上的更大便利。1990年代初,广东作为中国大陆原创的华语流行音乐兴起的地方。由于流行音乐企业及优秀词曲作家、歌手荟萃,该地区一度成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华语流行音乐及粤语流行音乐中心。这个时期华语流行乐坛以中国歌手王菲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截至2000年3月,20张粤语专辑合计台湾、日本与香港有据可考的销量达970万张,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证为华语乐坛粤语专辑销量最高的女歌手。而香港男歌手方面则有张学友,其中他于1990年代间推出的吻别 , 祝福 , 忘记你我做不到 ,
9、 想和你去吹吹风等华语唱片在大中华区大热,甚至于一些粤语唱片亦影响到台湾,新马和中国大陆,是大融合时期最为耀眼的歌手之一,在华语乐坛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华语流行乐的“歌神” 。但到1990年代末,普通话因没有地方性基础,而作为粤语基地的广东却始终没有自我发展出粤语歌曲,音乐人才外流,最终没有新人加入,广东流行音乐最终式微。香港由于回归祖国而经过渡轮,四大“天王” (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和天后相继退出乐坛,华语乐坛进入最低潮。台湾在1990年代仍然保持了华语流行音乐中心的地位。随着台湾社会的自由化、民主化,流行音乐享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许多享有盛誉的华语流行音乐重要歌手、词曲作家出
10、身台湾。代表性歌手如张惠妹,于90年代中期出道后,凭借其天赋歌声、优秀唱功及舞台魅力,将华语乐坛的繁盛带上高峰,一度让华语音乐圈陷入前所未有的热潮。1994年,在港台流行歌曲依旧如火如荼时,大陆原创流行音乐也开始了一次井喷式的大爆发,宣告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这其中,以崔健、魔岩三杰(窦唯、何勇、张楚) 、黑豹乐队、唐朝乐队为代表的摇滚乐,以老狼、高晓松为代表的校园民谣,以陈琳为代表的都市情歌,以杨钰莹、毛宁为代表的青春偶像歌星,迅速成长为大陆流行乐坛的中坚力量,至今他们的影响力在70末-80初一代人的心目中仍然难以磨灭。0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虽然现在听起来显得老土,风格也很不统一,但是有
11、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都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它不是源自任何流派的,听不到当时对于香港和台湾,日本的模仿,那是我们自己的声音。6、2000年代:新技术的挑战与流行偶像21世纪至今,受到网络科技,P2P、MP3等新技术下载的影响,包括华语流行音乐在内的各种音乐工业在2000年代既获得了新的发展良机,同时又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000年代开始于流行偶像的爆炸。而台湾歌手周杰伦引领了节奏布鲁斯及嘻哈音乐的新潮流。来自台湾并风靡中国大陆的各种乐队的崛起也是华语流行乐坛的新现象。其中商业上大获成功例子有 S.H.E 及 Twins。新的竞争为华语流行音乐工业带来了偶像概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大陆的
12、华语流行音乐明星层出不穷,许多有潜质的流行歌手被发掘出来并加以商业包装。各种流行音乐正在进入中国的主流社会。2004年是网络原创歌曲传播最为红火的一年,网络歌手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已经创造了绝不亚于传统唱片业造星机制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刀郎的冲动的惩罚 、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 、唐磊的丁香花 、庞龙的两只蝴蝶等等,无不是通过网络得以大范围的传播。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大获成功,而后引起中央台与广电总局联合打压,北京逐渐成为中国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重要的音乐制作机构荟萃此地。与此同时,在经受许多年的压制之后,成长中的中国大陆电影工业也急于依靠华语流行音乐。中国大陆电视剧制作的繁荣以及娱乐业的突
13、飞猛进也促进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21世纪,华语流行乐坛也呈现出一种“中国风”的趋势,像京剧、昆剧等等都在歌曲中出现,其中有王力宏的在梅边 、陈升的北京一夜等等。周杰伦的多首歌曲都非常有中国的风格,比如发如雪 、 菊花台 。不论从旋律还是歌词上都呈现出中国风,连音乐录影带也是。这些比一味地模仿欧美、日韩要好得多。就好像吴克群的新歌将军令中所唱到的“我知道 YO YO YO 不是我的语言” 、 “在你的世界学你说 ABCD,在我的土地对不起请说华语” ,他很好地唱出了流行音乐的现状,呼吁大家走向中国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音乐形式的出现也丰富了华语乐坛的音乐魅力。很多民族歌手开始用一种新的唱法
14、来演唱自己的民歌,以“凤凰传奇”为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阿佳组合、央金兰泽、琼雪卓玛等一众藏族歌手演唱的一些列华语歌曲也是从西藏传到内地,较为广知的。二、 华语流行音乐与欧美的关系(1)欧美流行音乐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对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影 响 由 来 已 久 。 从 二 十 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在 上 海 的 传 播 , 到 五 六 十 年 代 对 港 台 的 影 响 : 从 七 八 十 年 代 港台 音 乐 在 内 地 的 传 播 , 到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不 断 融 合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的 发 展 历 程 ,
15、无 一 不 说 明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对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影 响 之 深 广 。1、欧美流行音乐在上海的传播欧 美 流 行 音 乐 , 随 着 殖 民 地 的 扩 张 传 人 上 海 。 20 世 纪 20 年 代 初 , 唱片 业 就 在 上 海 兴 起 了 。 主 营 电 影 唱 片 的 法 国 “百 代 ”公 司 , 在 上 海 设 立 分公 司 , 这 便 为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的 传 播 提 供 了 最 快 捷 的 方 式 。 20 年 代 末 30 年代 初 的 上 海 霞 飞 路 上 。 醉 人 的 爵 士 乐 夜 夜 从 道 路 两 侧 的 咖 啡 馆
16、和 酒 吧 里 传 出来 。 可 见 当 时 的 上 海 已 经 有 了 成 型 的 爵 士 乐 队 。 当 时 上 海 的 “百 乐 门 ”便有 “东 方 第 一 乐 府 ”之 称 。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奠 基 人 是 黎 锦 晖 。 当 时 的 上 海 已 经 具 备 了 资 本 主 义 商 业化 都 市 的 特 征 , 所 以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通 过 舞 厅 、 电 影 、 广 播 等 媒 介 从 这 里 流 入内 地 。 市 民 阶 层 的 文 化 生 活 中 也 开 始 了 对 流 行 音 乐 的 需 求 , 因 此 黎 锦 晖 创 作 的流 行 音 乐 便 在 此
17、 种 情 况 下 应 运 而 生 。 黎 锦 晖 率 “中 华 歌 舞 团 ”去 香 港 、 新加 坡 、 马 来 西 亚 、 泰 国 、 印 尼 等 地 巡 回 演 出 , 毛 毛 雨 等 流 行 歌 曲 与 他的 儿 童 歌 舞 成 为 主 要 节 目 。 此 时 他 还 在 短 期 内 创 作 了 100 多 首 流 行 歌 曲 ,由 上 海 文 明 书 局 出 版 了 16 本 歌 集 , 桃 花 江 、 特 别 快 车 等 即 成 于此 时 。 黎 锦 晖 的 流 行 音 乐 创 作 奠 定 了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基 本 风 格 。 即 民 间 旋 律 与西 洋 舞 曲 节
18、 奏 相 结 合 。 在 当 时 主 要 有 探 戈 、 狐 步 等 , 配 器 也 模 仿 美 国 爵 士 乐的 风 格 。 黎 锦 晖 组 建 的 “明 月 歌 舞 团 ”是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发 展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团 体 。周 璇 、 白 虹 、 严 华 等 成 为 中 国 第 一 代 歌 星 。 黎 锦 光 、 姚 敏 等 成 了 著 名 的 流 行曲 作 家 。 “明 月 歌 舞 团 ”解 散 后 。 黎 锦 晖 又 在 上 海 的 “扬 子 饭 店 ”舞 厅 组建 了 爵 士 乐 队 , 将 民 歌 、 戏 曲 音 乐 改 编 成 爵 士 化 的 舞 曲 。 “金
19、嗓 子 ”周 璇 也 因 演 唱 天 涯 歌 女 、 何 日 君 再 来 、 夜 上 海 、 花 样 年 华 等 歌 曲 , 而 久 负 盛 名 。 这 些 歌 曲 也 因 此 流 传 至 今 。 可 见 , 欧美 流 行 音 乐 一 开 始 传 人 中 国 , 就 在 上 海 找 到 了 市 场 , 并 为 黎 派 音 乐 所 接 受 。2、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在 港 台 的 传 播20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 由 于 解 放 初 期 苏 联 音 乐 的 传 人 , 内 地 流 行 音 乐 日益 衰 弱 。 而 此 时 。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对 台 湾 音 乐 产 生 了
20、 很 大 影 响 。 当 时 , 台 湾 并没 有 自 己 的 歌 曲 , 一 些 广 为 流 传 的 秋 水 伊 人 、 香 格 里 拉 、 何 日君 再 来 等 歌 曲 , 其 实 都 是 早 年 十 里 洋 场 上 海 滩 头 的 陈 蝶 衣 、 刘 雪 庵 等 人 的作 品 。 直 到 60 年 代 末 , 布 鲁 斯 、 爵 士 乐 等 西 洋 乐 风 的 涌 入 。 才 使 旧 上 海 情调 的 音 乐 结 束 了 它 在 台 岛 的 流 传 。 20 世 纪 60 年 代 。 “披 头 士 ”赴 港 演 出 对 香 港 乐 坛 影 响 较 大 。 一 些 学 生组 建 乐 队 。
21、 竭 力 模 仿 他 们 的 偶 像 的 演 绎 方 式 。 利 用 “披 头 士 ”的 曲 子 唱 出自 己 的 情 绪 。 “披 头 士 文 化 ”、 “占 士 邦 文 化 ”带 给 香 港 社 会 的 “新 感 性 ”前 所 未有 。 整 整 60 年 代 的 香 港 乐 坛 基 本 上 由 欧 美 的 摇 滚 乐 、 民 歌 占 领 着 。 20 世 纪 六 七 十 年 代 , 欧 美 流 行 乐 坛 已 进 入 黄 金 时 期 。 列 依 、 “滚 石 ”、迪 伦 轮 番 上 场 , 把 个 西 方 社 会 唱 得 天 旋 地 转 。 七 十 年 代 的 港 台 流 行 音 乐 。
22、不仅 在 音 乐 风 格 上 受 欧 美 风 格 影 响 , 在 演 出 风 格 上 也 效 仿 欧 美 风 格 , 演 出 人 员衣 着 华 丽 , 演 唱 形 式 载 歌 载 舞 , 唱 腔 多 为 原 声 。 场 面 热 烈 , 气 氛 火 爆 。 可 见 ,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不 仅 对 黎 派 音 乐 影 响 至 深 , 还 在 港 台 音 乐 中 产 生 了广 泛 而 深 远 的 影 响 。 3、港台流行音乐在内地的传播七 十 年 代 末 ,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与 港 台 流 行 音 乐 合 流 , 再 次 传 人 内 地 。 时 隔30 年 。 流 行 音 乐 被 赶
23、 下 大 海 后 。 又 卷 土 重 来 了 。 首 先 抢 滩 的 是 30 年 代 的黎 派 音 乐 , 何 日 君 再 来 、 美 酒 加 咖 啡 等 歌 曲 。 随 着 邓 丽 君 的 低 吟浅 唱 传 人 千 家 万 户 。 于 是 重 唱 当 初 被 逐 出 内 地 的 流 行 曲 的 歌 手 们 便 成 了 明 星 。意 想 不 到 的 是 。 日 本 的 三 洋 录 音 机 以 及 广 州 太 平 洋 公 司 生 产 的 盒 式 音 带 ,把 流 行 音 乐 的 星 星 之 火 , 烧 成 了 燎 原 之 势 。 崛 起 的 新 一 代 音 乐 人 放 开 手 脚 。随 心 所
24、 欲 地 把 目 光 投 向 欧 美 和 日 本 乐 坛 , 拼 命 地 汲 取 着 营 养 。 他 们 重 新 编 配30 年 代 的 流 行 曲 , 使 之 一 头 接 上 了 久 违 的 30 年 代 的 早 期 流 行 音 乐 。 一 头 又开 启 了 未 来 。 其 中 的 许 多 歌 曲 经 邓 丽 君 演 唱 后 , 人 们 才 知 道 了 什 么 是 流 行 音 乐 。 才 懂得 了 流 行 音 乐 的 发 声 、 吐 字 、 配 器 及 词 曲 方 面 的 知 识 等 。 _。 在 广 州 , 最早 从 事 流 行 音 乐 录 音 的 是 著 名 的 “老 三 剑 客 ”金
25、友 中 、 丁 家 琳 、 司 徒 航 。当 时 很 大 的 一 个 工 作 量 是 电 视 剧 的 音 乐 复 制 , 这 就 需 要 “扒 谱 子 ”, 有 时需 要 把 歌 词 翻 译 成 中 文 , 找 歌 手 来 演 唱 。 。 扒 带 子 ”就 成 为 早 期 中 国 音 乐人 学 习 流 行 音 乐 写 作 的 一 个 重 要 途 径 。 4、中外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作九 十 年 代 的 音 乐 舞 台 , 欢 快 的 拉 丁 乐 以 及 重 金 属 乐 , 都 相 继 在 中 国 落 下了 脚 。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的 演 唱 方 法 , 如 迈 克 尔 杰 克 逊 、 席
26、 琳 狄 翁 、 惠 特 尼 休斯 顿 等 演 唱 的 歌 曲 , 深 深 地 打 动 了 中 国 听 众 的 心 。 在 流 行 音 乐 的 诸 多 演 唱 风格 中 , 。 四 大 天 王 ” 中 的 张 学 友 , 可 以 称 得 上 兼 多 种 演 唱 风 格 的 杰 出 人 物 。庾 澄 庆 也 是 个 奇 才 , 他 的 作 品 有 爵 士 风 格 的 老 实 情 歌 ), 拉 丁 风 格 的 我最 摇 摆 ), 蓝 调 风 格 的 似 水 年 华 ), 乡 村 风 格 情 非 得 已 )。 杜 德 伟 的 曲 风节 奏 明 快 , 以 劲 歌 狂 舞 风 靡 大 陆 。 代 表
27、作 品 有 钟 爱 一 生 )、 天 旋 地 转 等 专 集 。 伴 随 经 济 改 革 的 大 潮 , 中 国 人 民 的 欣 赏 水 平 也 在 不 断 的 提 高 。 国 外 电 影音 乐 如 人 鬼 情 未 了 的 主 题 曲 , 音 乐 之 声 的 童 声 合 唱 , 罗 马 假 日 的 主 题 曲 , 出 水 芙 蓉 的 电 影 音 乐 等 , 都 给 中 国 人 民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 进 入 21 世 纪 后 , 由 于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对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进 一 步 影 响 , 使中 国 当 代 流 行 乐 坛 涌 现 出 了 许 多 实
28、力 派 歌 手 和 乐 团 。 在 爵 士 乐 的 演 唱 方 面 , 内 地 的 谷 峰 是 比 较 杰 出 的 代 表 , 他 的 演 唱 风 格 独具 特 色 。 在 演 唱 形 式 方 面 , 台 湾 的 “蟑 螂 合 唱 团 ”, 注 重 和 声 的 运 用 , 他们 演 唱 的 曲 调 风 格 与 80 年 代 的 欧 美 合 唱 团 的 演 唱 风 格 类 似 。 在 RB 风 格 上 ,也 涌 现 出 了 许 多 新 人 , 如 阿 杜 、 王 珏 、 杨 昆 等 。 欧 美 蓝 调 风 格 比 较 突 出 的 有陶 器 。 演 唱 风 格 上 带 有 台 湾 民 歌 色 彩
29、的 有 “动 力 火 车 ”, 以 及 内 地 的 地 下 摇滚 等 , 都 是 我 们 深 受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影 响 并 结 合 自 身 创 造 出 来 的 流 行 音 乐 。 以 上 从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在 上 海 的 传 播 、 在 港 台 的 传 播 、 港 台 流 行 音 乐 在 内地 的 传 播 , 以 及 21 世 纪 的 欧 美 风 等 方 面 , 论 述 了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对 中 国 流 行音 乐 的 影 响 。 其 中 涉 及 到 了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 从 上 海 滩 传 人 后 到 20 世 纪 三 四十 年 代 黎 派 音 乐 ,
30、所 形 成 的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第 一 次 高 峰 : 80 年 代 港 台 音 乐传 人 内 地 后 , 所 形 成 的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第 二 次 高 峰 , 无 一 不 与 欧 美 流 行 音 乐的 影 响 息 息 相 关 。 从 欧 美 的 爵 士 乐 、 新 民 歌 , 到 崔 健 所 创 作 的 摇 滚 ; 从 80 年 代 内 地 的 通俗 演 唱 , 到 外 国 电 影 音 乐 的 流 传 等 , 都 充 分 体 现 了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对 中 国 流 行音 乐 的 影 响 之 深 刻 , 之 久 远 。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在 世 界 上
31、具 有 很 高 的 价 值 , 并 占 有 领 先 地 位 。 随 着 世 界 经济 格 局 的 一 体 化 , 随 着 中 国 流 行 音 乐 与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的 不 断 融 合 , 不 断 创 新 ,中 国 的 流 行 音 乐 一 定 会 在 世 界 的 舞 台 上 大 放 异 彩 。三、 华语乐坛存在的不足与有待解进入21世纪,华语流行音乐开始学习欧美日韩的风格,把音乐作为一种商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因此大部分的歌都趋向于 R&B、Hip-Hop,很多歌听上去都千篇一律。出现了中国“只有市场,没有艺术”的尴尬艺术氛围。21世纪网络数位化革命时代的到来却让全球的华语流行音乐市场受
32、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盗版猖獗,华语流行音乐可以轻易从网络下载,CD 销量也因此大大锐减,很难恢复到1980、1990代华语流行音乐唱片大卖的光景。在华语流行音乐进入了21世纪电脑数位的时代,为力求日久不衰,台湾音乐人大多改换以开多场演唱会的方式来赚取巨大的收入,改变了以往以发行 CD 赚取利润的方式。这种方式成为对抗盗版和数位冲击的最佳武器。现今的音乐人都借由网络来行销音乐,开展了华语流行音乐网络化的新时代。除了将音乐制作得更好,开演唱会也是考验歌手的实力演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语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将华语流行音乐带入了另一个高峰。但不可否认,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作品最为一种商品之后就会以
33、一种“快餐化”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些严重影响作品品质和歌手能力的体现,也使华语乐坛更加趋向功利化。无数歌手无不是从线上走到线下,在歌曲通过网络火了之后,获得唱片公司的一纸合约,推出个人专辑。譬如刚刚涉足唱片制作的飞乐签下杨臣刚和香香大打网络歌手牌,未尝不是唱片制作公司的一条可尝试性新路;而太合麦田签下刀郎新专辑的高科技增值服务业务,则也是唱片公司未来盈利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却出现孤立于较高艺术水平与流行程度之间;渴望大众的认同。但这种艺人往往追求名与利,而去批评他人得到更多的有利条件! 在除唱功外的声音就更多的“我爱你” 。唱功的水平有多高?许多人都会认同,却少有出现在艺术性或国家
34、性的大舞台上。21世纪的华语乐坛只注重名利,而并不注重歌手艺术内涵和作品价值极为严重。就拿2006年超级女声全国亚军谭维维(哲仁拉姆)来说,早在2002年就已多次上过西藏的藏历春晚,红遍整个藏区。多次在央视和国外舞台上大放异彩,并且于2004年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青藏高原成为继宋祖英之后第二位在次开唱的中国歌手,但即使获得很高的荣誉,但由于地域和文化的隔阂,除了在西藏,内地几乎没几个人知道谭维维。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为了推广自己的知名度,谭维维选择了参加内地最红的选秀节目,之后才能被大众所熟知。如今的谭维维开始走上华语乐坛“摇滚女王”之路。这不得不说是华语乐坛的悲哀。另有在2011
35、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的第一位中国歌手,同样来自西藏的央金拉姆。虽然央金拉姆在国外和西藏获得了如此高的殊荣,但还是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并没有能在内地引起轰动。这当然与央金拉姆的低调行事有莫大关联,常年参与国内外各种慈善活动,加上多年在寺院修身养性和已成家业的原因,并不被外界关注也很正常。但相比当下各种各样的“选秀门” 、 “郭美美” 、 “干露露”各种包装过度为了名利不顾一切的行为着实让华语乐坛蒙上厚厚的黑纱。当然,还有很多歌手、音乐人坚持着自己原来的风格,并没有走这些商业化路线。他们有的是独立的音乐人,有的就是仍然认真地做着自己的小众音乐。像内地的一些乐队,跳房子、与非门等等,也许红过一阵,也许有非常忠实的歌迷,但结果都是像流星一样陨落。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流行音乐是贴近大众的,是最容易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艺术。所以它的创作应该是来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是模仿不来的,是充满个性的。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现在又有很多的颇具风格的音乐人,比如“凤凰传奇”组合、阿佳组合、周杰伦、许嵩等坚持原创的音乐人,他们的歌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所有华语流行音乐的歌迷们非常希望流行音乐发展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的耳边萦绕着美妙的乐曲。不论它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笔者相信它会越来越好,我们对它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