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式食物 结构养生方案 第 04 章 五畜为益1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五畜为益原理五畜曾经是我国先民的主食,先祖改变食肉的生活习性而选择食谷,是因为肉类食物资源危机而被迫的,属于无奈之举;选择汇集植物精华的五谷为主要食物来源,则是明智之举;提出五谷为养的理论,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五畜为益,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食肉是有益的,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和体力活动有好处;二是说食肉要控制在有益的范围内,意味着食肉过度是有害的。五畜为益,是对食肉利弊的认识与把握。、嗜好食肉是人的天性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最初并不是五谷,而是五畜,五畜曾经是我国先民的主食,在古籍中有许多关于主食演变的记载, 新语道基篇说:“民
2、人食肉、饮血、被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 淮南子修务训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果木之实,食赢蜮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这表明,神农之前的采集狩猎经济时代,人们吃飞禽走兽、野果蔬菜。由于食物不足、疾病毒伤,神农开辟新的食物来源,教民播种五谷,以五谷为食,于是产生了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从此,主食由五谷取代五畜,五畜退居到副食的位置。在五谷替代五畜而成为主食的过程中, “乃求可食之物” ,是主要原因。动物性食物资源短缺使得中华民族走上了食谷的道路,并没有削弱中国人的食肉嗜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强化了食肉嗜好
3、,人们对美食的向往,总是与肉类食物紧密相连。但是,社会经济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食肉嗜好。如同任何稀缺资源都会被权贵阶层所垄断一样,在中国古代社会,上层社会从政治上、经济上垄断了紧缺的动物性食物资源,而下层社会的广大民众则被剥夺了食肉的权力。 左传庄公十年有一段关于“肉食者鄙”的议论,议论的中心思想是说,官至大夫以上方可食肉,如果庶民中有肉食者,那是可鄙的。这说明了动物性食物资源的紧缺程度,只能供应占少数的权贵阶层,统治者不惜制定一个蛮横的道德标准、政治制度来限制庶民食肉,以维护自己的特权。汉代刘向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一问题,在其所著说苑杂说中记载了晋献公与大臣的一段策论,晋
4、献公认为,筹划国家大中国式食物 结构养生方案 第 04 章 五畜为益2事是肉食者的事情,藿食者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一个名叫祖朝的大臣认为,如果肉食者一旦决策错误,藿食者就要肝脑涂地。这说明紧缺的动物性食物资源,成为社会阶级分化的象征,食肉是权贵的标志,食豆叶则是庶民的标志。秦汉以后,这种限制庶民食肉的意识形态消失了,但经济的限制并没有结束。中华饮食文化,实际上是多层次的,最基本的层次是下层社会饮食文化和上层社会饮食文化,二者在食物、烹饪、器皿、礼仪诸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其中,食物中五畜的比重大小则是重要的饮食生活基础。下层社会饮食文化多在民间饮食习俗中传承;而上层社会饮食文化则往往以书面形式记载和
5、传承。现在所研究和传播的中华饮食养生学,主要来自文献典籍,是以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的饮食生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有很多典籍出自宫庭、官府、豪门,长期以来,局限于在中国上层社会起指导作用,它与中国大众的饮食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脱节的。国内外有些学者,通过考察和分析中国大众的饮食生活,来研究中华饮食养生理论,得出一些片面的矛盾的结论,其原因在于忽视了理论产生的社会生活基础。从总体上说,中国大众的食物消费长期不足,尤其是肉类食物匮乏,大众健康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这种状况直到最近几十年才有所改变。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由大众食物供应不足向食物供应丰富的转变,大众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由营养不足向营养过剩的转变,
6、这两个转变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在这个历史转变期的饮食养生学,不能忽视人的食肉嗜好对饮食行为的影响,这涉及到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求帮助大众克制食肉的欲望,树立正确的养生保健观念,减少大众对食物消费转变的不适应所带来的健康代价。2、五畜增进精气按照精气理论,精气是人的体能、体质的物质本原,从而构成人的形体,神依附于形体。黄帝内经论述的精气物质是以五谷为核心的精气有机结合体,是以“五谷形体神机”的理论线索描述人的生命过程。按照人类进化过程,人类在以五谷为主食之前,是以五畜为主食,五谷与五畜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五谷与五畜一样,属于精气物质。这样,那时人的生命过程可以用“五畜形体神机”的理论线索来
7、描述。在黄帝内经中,没有采用论述五谷精气的方法来全面论述五畜的精气,但从五谷与五畜的替代关系,可以推论,有关五谷精气在人体内所形成的生理反应,同样适用于五畜的精气。五畜精气同样有虚实两种基本状态,五畜精气以营卫方式运动的过程中,五畜精气的清浊影响营卫的升降,表现为通滞两种基本状态及其对健康和生命活动的后续影响。五畜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有增进精气的作用。 素问异法方宜论在分析西部地区的饮食中国式食物 结构养生方案 第 04 章 五畜为益3特点时说:“其民华实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 。骨肉脂肥的饮食,从积极的一面来说,可使人的形体慓悍、免疫力强,说明五畜能够增进精气,利于强健身体;但
8、也有消极的一面,容易发生内脏类疾病。 黄帝内经在具体说明食物功用时,涉及补虚的地方,多主张食用动物性食物;涉及疏通壅滞的地方,不主张食用动物性食物,而多用菜和草类。因此,五谷为养,是以五谷精气满足人体基本的物质需要;五畜为益,是在五谷精气的基础上,以五畜精气满足增强人的体质的需要。补虚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体虚主要表现为脏腑虚、气血虚和虚实夹杂,五畜是补虚的主要食物。以葛 洪 、 陶弘景为代表的一批医家、养生家认为,五畜是“血肉有情之品” ,主张以血补血、以肉补肉、以脏补脏,使食物与人体产生同气相求。后世形成了食补和药膳理论,称为“以脏补脏” ,涉及以血补血、以肉补肉、以心补心、以肝补肝、以肾
9、补肾、以肺补肺、以胃补胃、以脑补脑、以骨补骨等,通俗地表述为吃什么补什么。这些内容可称为养生文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饮食文化、吉祥文化、酒文化有一些发挥,比如,饮食文化发挥出以形补形,食物形状与心相似,认为可补心;形状如肾则补肾。吉祥文化、酒文化发挥得更远,吃鸡翅意味展翅高飞、前程似锦等。在中医学、中华养生学中,附会了许多其它不同文化层次的内容,使其科学性淹没在各种附会文化之中,且附会文化的传播比科学要快、要广,更容易深入人心。这容易干扰人们对科学内涵的认识,造成用附会文化来质疑科学。精气是中华养生学的基本概念,精气是物质,中华养生学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是指吃什么物质就补什么物质,补的过程是物质
10、转化过程,由动物的某些有效物质转化为人的某些物质,在物质转化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人们最熟悉的例子是吃动物的脂肪可转化为人的脂肪;动物的血含有一些活血的有效成分,可以对人体活血起一定作用;动物肉富含蛋白质,可以转化为人体组成物质,以转化为人体肌肉为最显著;动物的骨富含钙,转化为人体物质对壮骨有好处;动物的肝、肾是物质生化、转化器官,其有效物质对人体物质的生化、转化有帮助。动物脑富含磷脂,转化为人脑物质对健脑有利,至于是不是直接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还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涉及物质向精神的转化;动物的心、肺、胃也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心、肺、胃活动不仅是物质的,主要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则与机能活
11、动整体水平有关。动物中存在的有效物质与人体的物质需要对应,就可直接转化为人体物质;动物中存在的有效物质与人体机能活动、精神活动对应的,则是为人体机能活动、精神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至于与物质不存在关系,在饮食活动中,用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用来活跃聚餐气氛的中国式食物 结构养生方案 第 04 章 五畜为益4一些内容,要在其它文化层次上去理解,不能等同于饮食养生,或许属于心理养生范畴。在有些饮食养生经典著作中,也存在与物质不相关的内容,应该从饮食养生中剔除,或归结到其它文化中去。3、五畜加剧壅滞五畜精气比五谷精气更强,受谷者浊,人体接收五畜精气则更容易沉积,引起病变。 黄帝内经把厚甘重腻食物所
12、产生的病变,称之为“高粱之变” 、 “高粱之疾” ,多发生在肥贵人身上,与现在所说的富贵病相当,或许称为肥贵病更准确。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经常食肥腻的食物,极易生长大的肿疮一类的疾病。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瘘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消瘅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糖尿病,仆击相当于中风,偏枯相当于半身不遂,瘘厥相当于下肢瘫痪,气满发逆是描述气机不畅、胸满喘促,这些病如果发生在生活富裕、有权有势的人身上,则是由于长期过量食用肥腻食物造成的。素问奇病论在分析脾瘅病症状之后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
13、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凡是生脾瘅这种病的人,都是肥腻饮食造成的,这些人肯定长期食用厚甘肥腻的食物。肥腻的食物使人产生内热,甘甜的食物使人胸腹满闷,脾运失健,湿热内蕴,上泛而使人口中发甜,日久而转化为消渴症。对于这种病的治疗,要用化郁化湿的兰草,排除积蓄的陈腐之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在分析一些高粱之疾久治不愈的原因时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这是因为嗜好肥腻食物的欲望没有因病而穷尽,精神却因病而忧愁不止,致使精气衰败,营气枯涩,卫气作用消失,神气无所依附,这样,对治疗已失去反应,所以,病久治不愈。由此提出:“精以时服,五阳已
14、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使阴精归于平复,疏通五脏的的郁积。这样,精气自然会生成,形体也强壮,骨骼与肌肉保持常态,正气也就恢复正常了。根据黄帝内经关于高粱之变、高粱之疾的分析,后世总结为“清积”原则,积表现为气积、血积、食积、酒积、痰积、肉积、水积、乳积等,犯于经络则经络壅滞生疾,犯于血脉则血脉壅滞生疾,犯于五脏则五脏胀满受损,犯于筋骨则筋骨痿厥寒热,形成了关于食源性疾病的一些基本认识和治疗方法。在蒙古民族统治中原的金元时期,上层贵族食肉嗜欲无穷而再无奔弛草原谋生之累,肥贵者高粱之疾比较普遍,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因而一时引发的内热病流行,这个时中国式食物 结构养生方案 第 04 章 五畜为益5期的医学,形成了治疗内热病的医学流派,有代表性的是刘完素的“寒凉派” 、张从正的“攻下派” 、李东垣的“补土派” 、朱丹溪的“滋阴派” 。这些流派对于疏通壅滞、消除内火,有专门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成为中医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大众饮食消费,与金元时期有相似之处,所以,这个时期的医学和养生学著作,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