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5732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苏轼(1036 年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人生坎坷,仕途困顿,他将满腔激情寄托于文艺,以旺盛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文艺作品。然其诗文书画只不过是“博学余暇、游手余斯”的副产品,他真正的抱负是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正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人生价值所做的总结与解剖,这亦是对其政治生命的自嘲,却也暗含了对自己文学艺术生命的肯定。黄州、惠州、儋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不仅是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善的最关键时

2、期。假如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与磨炼之玉成,也就没有如今我们心目中的苏东坡。社会存在实践影响了东坡的思想意识与心理转化,使其性有所适,宣之于文艺,完美其人格。是以我们所熟悉的苏轼,是黄州以后的东坡,所熟悉的他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是黄州以后的中、后期作品,亦是当下研究苏轼书法的热点,而对于他的早期的书法作品及风格却乏人问津。据上述资料可以得出,在此期间苏轼的书法总的特点是力追晋唐,故可用“晋风唐法” 四字加以概括。他对晋人的书法推崇备至,是“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特别是对于王羲之,兰亭格调已深深相印于他的书法之中。诚如黄庭坚在跋东坡墨迹中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

3、,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杨疯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苏轼认为晋、唐书法是一脉相承的,虽外形迥异但“气韵良是”,他在题颜鲁公画赞中说:“颜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言此也。”苏轼早期书法风格的形成既有时代的成因,亦与他早期的人生历程与思想密不可分。宋初的书坛一片萧瑟,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书学之弊,无如本朝”。从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尚法的书风一直沿袭下来。被唐太宗尊为“ 书圣”的王羲之的王氏书风,经过唐人的诠

4、释,其所代表的魏晋风度竟成了儒家最高审美法则“中和之美” 、“尽善尽美”的范本。唐太宗在王羲之论传中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张怀瓘亦在书断中说:“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必动中庸。 ”此一诠释对后世书法的影响至深至巨。在宋代宋太祖置御书院,侍书学写王字亦书诰,字体轻弱笔体无法,但翰林侍书辈皆学之,被称“院体” ,然诏令碑刻皆不足观。米芾在书史中评论过,宋太宗好书,公卿以上之所好,悉学钟、王。与晋人一样,宋人书法亦尚“雅”,黄庭坚曾评苏轼书法:“东坡简札,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然宋人之尚雅与晋人之尚雅大不相同,晋人有高风绝尘,略脱世务,远追

5、老庄之姿,宋人则不离世务,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发掘雅趣,所以,宋人是入世的,宋人的思想核心,还是儒家思想。正如马积高在赋史中对苏轼的评论:“其议论因事立说,不顾前后,类战国的策士;其处世态度豁达,不甚热中权势,厌恶理学家的局促,得之于庄周;其剖析物理,间有妙词,则得之于禅家(也有取于庄周);但其思想的核心,则为儒学的中庸。”在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主流,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士大夫的人格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论语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成于乐”即是儒家的审美境界。孔子尝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 即是不偏不倚,中道而行。他很欣赏关雎之乐,称“

6、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可谓一语中的,点出了关雎之乐的特点正在于温柔敦厚,即“中和”之美。而苏轼正出生于儒学复兴的时代。他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侵染,“公生十岁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叹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与许之否乎? 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励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 吾有子矣。”直至“乌台诗案”以前,苏轼都在践行着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儒家信条,他从儒家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曾矢志忠于宋王朝,希望施展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正如他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所说:“惟当披露腹心,捐弃肝脑,尽力所至,不知其它。 ”是以苏轼早期的审美观深受儒家“中和”审美观的影响,如他

7、在策略四中说“尽万物之理而不过” ,在上曾丞相书中说“是故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 ”,这即是“中庸” ,在屈原庙赋中感叹“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 亦是他的此种审美理想的折射。特别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评价:“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可见在苏轼心中书圣不是王羲之而是颜真卿,因为颜真卿最符合儒家道德传统的正人君子,正所谓“ 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受此种审美观的影响,他这一时期艺术创作的感情基调是积极奋发的,风格是豪健清雄的,书法所呈现出的亦是儒家最高审美理想“中和” 之美。庄子尝言“技进乎道” ,对于艺术而言,要想“ 进乎道”,必先解决“技”。苏轼秉承了这一思想, “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只有解决了“技” ,才能心手相应,无所滞碍,进入自由境界,正如苏轼所言:“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 ”而苏轼“技进乎道” 的途径是“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及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及张芝及索靖”。苏轼早期的书法自唐而上溯至魏晋,充分吸收了先人书法的精华,很好地解决了“技”的问题,为他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尚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