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57530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之《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之《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之《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之《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之《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二零壹壹年 三 月 八日目录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原因4(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4(二)城镇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4二、弱势群体存在的普遍现象6(一)地域因素7(二)文化因素7(三)发展因素8(四)生理因素8三、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任务9(一)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9(二)保障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0(三)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10四、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12(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12(二)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13(三)解决失地农民和进

2、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13(四)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14参考文献16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从地域因素、文化因素、发展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针对弱势群体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二是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三是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针对我国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将体现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宗旨;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将为我国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也只有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我国才能真正铸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

3、会主义。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保障制度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原因 弱势群体这个词源自现代社会学理论,原指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 我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人群:一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以女工及年龄偏大的人居多,因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收入来源不稳定;二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或集体单位工作过的自由职业者;三是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缺乏有效照顾的儿童;四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

4、得不到有效保障;五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因退休时收入较低,然而目前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不到他们;又因原单位破产或经济不景气,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标准较低,遇到重大疾病时往往无钱医治;六是农村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偏远贫穷地区的农民,这是我国人口比数最多的弱势群体。(二)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GDP【1】增长了 300%,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2】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据统计,截至 2004年,我国

5、有 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 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 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 924元,属于相对贫困,而且,以上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明显偏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目前总量已经达到 4000万5000 万人。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至今已向社会释放出下岗职工约 3000万人。目前,包括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城市低保对象约 2200万人。此外,1 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

6、本权利维护和社会保障问题也迫切需要寻求解决之道。农民医疗救助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严重。目前对农民的医疗救助机制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 。这一制度虽然实施了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制度本身与农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筹资、管理和监督成本偏高,人均缴费水平过低,病种限制过死,报销费用手续繁琐,报销费用限额过低,致使农民参加的积极性受挫;即使参加了,大病大灾也没有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建设缓慢,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在年老、疾病、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应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而国家仍沿用传统的社会困难救济模式,仅仅对农村中的五保户和因灾因病造成的

7、困难户,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临时救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进城农民因灾因病治病的救助制度还是一片空白。一旦出了事,有家不能回,即使回去也很难生活。司法救助基金【5】建设步伐迟缓,受害人的经济补偿难以落实。近年来造成影响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民事赔偿几乎为零:杀死 17名少年的黄勇智能木马杀人案、流窜杀死 67人的杨新海杀人案、6 名佳木斯儿童惨遭杀戮的宫润伯变态杀人案、死 12人伤 5人的个体屠宰户石悦军杀人案等等【6】 ,尽管法院判决被告人对受害者给予经济赔偿,但是

8、这些大案的凶犯几乎都没有可供赔偿的财产,尤其是刑事案件没有判决之前,受伤害人员的医疗救治、康复或丧葬费用完全靠自己解决,有的因为不能筹到足够的费用,导致错失了救治的良机,或是筹到费用,法院判决后罪犯没有足够的赔偿,而债台高筑,穷困潦倒,给被害人造成双重伤害。二、弱势群体的存在的普遍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弱势群体是一定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诚然,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和存在,与社会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我国曾经有过苦难深重的过去,新中国诞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这个拥有 12亿

9、多人口的大国,基本摆脱了普遍贫穷的状态,社会弱势群体在人口数量上大大减少。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仍存在人口上亿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个事实的存在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存在着以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和灾民为主体的自然性社会弱势群体,存在着以老年人、残疾人和处境困难儿童等为主体的生理性社会弱势群体。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与下列非社会制度因素直接相关。 (一)地域因素。地理区位不利,自然条件差,是大多数边远地区、山区和民族地区存在贫困群体的共同原因。这些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带,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

10、落后,在获得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发展要素方面受到限制;这些地区(大部分是西部地区)农业资源贫瘠,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贫困人口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的索取,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业资源状况恶化,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二)文化因素。从深层次上说,农村贫困群体存在的原因还在于文化上的贫困。文化贫困主要表现在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是占有自然资源多少的差距,而主要是人才资源的差距,是教育和科技水平的差距。一句话,是由于文化贫困造成的差距。文化贫困的存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对日益进步的社会经济产生抑制作用,并通

11、过在弱势群体的下一代中的普及而得到延续。在我国城镇人口中的弱势群体,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三)发展因素。我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秩序中,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不得不处于一种被支配的从属地位,与城市和发达地区之间形成一种不平等的贸易条件。这种状况导致农村、贫困地区与城市、发达地区之间在农产品与工业品、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之间价格上形成一种“剪刀差” 【7】 ,造成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利益的非正常流失。这是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一个无法否定的原因。 (四)生理因素。迄今为止,由生

12、理原因形成特定的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制度都无法避免的现象。这一弱势群体由残疾人、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和处境困难的儿童三个具体社会群体形成。我国现在残疾人 6000多万,虽然政府十分重视扶残助残工作,但由于认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他们大都仍处于社会生活的底层。我国城市老年人,特别是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特困老年人,已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物质生活、医疗保健水平严重偏低,处于比较艰难拮据的低层次生活状态。农村老年人比城市老年人更多,其生活状况同样不容乐观,特别是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而造成的缺医少药状况,比城市特困老年人面临的情况更严峻。另据有关统计,我国尚有 400多万失学儿童和 1

13、5万流浪儿童,他们的生活状况亦令人担忧。 另外,还有人口为数不少的社会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伴生物。三、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任务还很重 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三条保障线”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两个确保” 【8】得到进一步巩固,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救灾救济制度日益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

14、制度正在全国积极推进。据卫生部统计,截至 2004年底,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 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 8040万人,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32.83亿元,5200 多万农民得到合作医疗报销补偿。 【9】 但是,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是缺乏对贫困农民家庭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救助办法,传统的定期定量救济工作力度有限,很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营养状况堪忧。那么我们就看一下如何解决一下问题:(一)如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有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和积极性,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力量。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和的增强,可以更多地增加扶贫投入,帮助贫困地区开发建设。3、全社会扶贫济困的热情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为扶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4、经过十几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的社人和经济条件已经有所改善,有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5、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子。夺取扶贫攻坚的胜利,关健在决心,在工作,在落实,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充分利用条件,全力以赴,艰苦努力,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战略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