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章 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5.1 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TQC 是一种通过全员参加、实施全程控制、实现全面质量的综合性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十分重视人的作用,管理的成功与否,组织中所有人是否处于激励状态是一个重要标志。依靠广大群众,实行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工作的显著特征。因此,为了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一定要吸收广大群众参与管理,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形式很多,除 QC 小组外,尚有无缺陷运动、质量信得过班组、现场创优活动、自检工人活动和质量月活动,等等。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具有如下作用:1)激励职工的质量自主精神。无论是职工个人还是作业班组都可以通过测定、判断和控制实现
2、自我管理。QC 小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正是作业集体为提高产品质量,自己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自己进行改进的自我管理组织形式。2)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积极性,通过先进的管理制度增强责任心,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发创造力。3)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素质。5.2 QC 小组活动所谓 QC 小组是指凡在同一单位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业务活动的职工,为实现本单位的方针目标,围绕本部门存在的诸如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问题,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程序、方法和专业技术、按自愿结合、自行2选题、自主活动的管理原则组织起来的、坚持开展活动且人数在三个人以上的团体。QC 小组实质上
3、是为了提高生产现场第一线监督者的管理能力,实行自我启发,激励所有人员(包括操作人员)在现场上的精神状态,使他们都自觉地去关心质量、关心问题、关心改进,以进一步把企业方针目标贯彻到生产现场,并伴之以把管理职责下放到最基层去的重要一环;QC 小组在形式上不同于以完成下达任务为主的行政班组。其组建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围绕问题点,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既可在本部门内建立,也可跨部门建组。一旦课题完成后可以解散,也可再选课题继续活动;QC 小组与技术革新小组也是不同的。技术革新小组虽然也是改善型的质量管理组织,但它侧重于专业技术;活动目标往往游离于工厂目标,常有一定的盲目性;且参加人员也不及 QC 小组广泛
4、。在正常开展 QC 小组活动前,必须由领导进行宣传动员,加强教育培训,收集资料案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QC 小组的组织形式一般应按选题内容来确定。若选题是为了稳定地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则小组应尽可能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工人组成;当课题涉及面较广时,则可跨班组、跨部门组建小组;若课题系重大改革或产品开发项目时,则可打破行政界限,吸收厂内有关人员组成“三结合”QC 小组。QC 小组的人数原则上要根据课题需要和人员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 31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 15 人,否则不便于开展活动。每个 QC 小组的成员都应初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作风正派,工作认真,接受过 TQC 基本知识教育,熟悉本
5、岗位所应具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等。3QC 小组的组长是 QC 小组能否有效活动的关键。因此,作为组长应该热心宣传和参加 QC 小组活动;善于团结合作;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量;并能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及时交流,当 QC 小组成立后,应立即填写小组登记表,到有关部门登记注册。各有关部门定期汇总,逐级上报。QC 小组活动应在有课题、有目标、有时限、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的情况下进行。制订计划 根据选题和问题,制订季、月的活动计划,对每次活动的时间、内容、目标、分工、进度等作出规定。每月活动不少于两次。如持续半年无活动者应予以注销。选择课题 选题是小组的决策
6、,是三有(有课题、有活动、有成果) 的关键。对于关键问题,上级可以给 QC 小组直接下达课题,这样可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解决难题;小组也可自选课题。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宜小勿大,短期见效,以提高兴趣,坚定信心。确定目标 目标是衡量活动效果的尺度。有了目标,活动才有基础。确定目标时既要根据用户需要,又要考虑小组实力。分析要因 充分发挥广大组员的聪明才智,透彻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制订对策 根据要因分析,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具体落实 5W1H。实施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全体组员必须尽力而为,坚持开好每日班前会、每周讲评会、每月分析会和事故分析会、保质、按量、如期地完成各项措施。检查结果 其目的在于判断措施的有效性、检查实际效果和督促执行人履行责任。4修订标准 为了保证活动成果不致流失,扎扎实实地提高企业素质,充分体现 QC 小组活动的科学性,必须把实施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东西加以标准化。巩固总结 QC 小组成果必须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巩固阶段,才能参加成果发表会。通过成果发表,可以鼓舞士气、交流经验、接受审查。最后,还需认真总结经验,表扬好人好事,以利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