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瑞:激情依然燃烧.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6979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庆瑞:激情依然燃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曾庆瑞:激情依然燃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曾庆瑞:激情依然燃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曾庆瑞:激情依然燃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曾庆瑞:激情依然燃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曾庆瑞:激情依然燃烧我从作协退休之后,有几次见到陈映真先生,一见面他总是对我说“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他所怀念的“岁月” ,是指他与我为批判“文学台独”而一起度过的时光。虽然是对我而言的,实际上也包括曾庆瑞、赵遐秋夫妇。 首先,是他们夫妇俩介绍我认识了陈映真,也是他俩向我介绍了陈映真在台湾文坛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从此对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盛赞为“海峡东西第一人”的陈映真先生,我逐步加深了了解。我在台海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台独”批判论文集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陈映真先生是一位著名小说家,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看问题又有国际视野,所以他能以小说家的敏感,见微知著,率先捕捉到了刚刚露头的文学台

2、独 ,并且义无反顾地予以揭露批判。正是与他的交谈中,使我醍醐灌顶般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与陈映真先生的交谈,常常是曾庆瑞、赵遐秋与我一起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有关“文学台独”问题严峻性和复杂性的交谈,是 2000 年 10 月下旬在他俩的西三旗寓所。陈映真应邀来京参加一个文化问题研讨会。那天下午一下飞机,他便打电话给赵遐秋,说要立即见我。秋冬之交的北京,已是寒意袭人了,在办公室谈显然太冷。我为此犯愁,赵遐秋便提出她家可把空调开上,驱赶寒气。我们四人便在她家2一面吃着火锅一面交谈。正是在这次交谈之中,我们商定,由他俩撰文,由我兼任总编辑的文艺报安排版面。这就是文艺报发表他俩以童伊笔名撰写的批

3、判“文学台独”的系列长文的由来。事隔不久,中央有关部门在一次会上表扬中国作协领导下的文艺报在批判“文化台独”上先走了一步。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语言问题是“文学台独”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苦于一直没有人撰写这方面的文章,我想到了曾庆瑞,就约请他写,我知道他在语言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在北大求学的曾庆瑞、赵遐秋就发表文章,对权威的汉语音韵学家陆志韦先生“中原音韵不能代表今国语的”主张提出质疑。两人还发表文章,对权威的汉语史和汉语言学家王力发出挑战,对汉语语言学史中的一些历史主义观点,阐明了与王力先生不同的看法。大学本科毕业后,曾庆瑞师从另一位语言学权威袁家骅先生,攻读副博士学位

4、。一个电话过去,他不但慨然应允,而且不顾年过六旬,竟从早晨 8 点至深夜 2 点,奋笔疾书,一刻不停。这就是以童伊笔名在文艺报上发表的万字长文文化台独把“语言”当“稻草” ,荒谬! 。此文从学理上分析指出, “台独”势力硬要把岛内流行的闽南次方言,说成是不同于汉民族共同语言之“宗”的一种独立的“民族”的、乃至于国家的语言,简直是无知、荒谬!发表后,学界交口称赞其扎实的语言学功底和强有力的逻辑思辨力。 童伊批判“文学台独”的 4 篇长文在文艺报发表不久,恰逢中国作协在铁道大厦召开全委会会议。记得报到那天,我一进餐厅,文学界许多朋友过来对我说, 文艺报发表批“文学台独”的文章太好了,3以前我们只知

5、道政治上分离主义,不知道文学上也有。这是出乎意外的收获。还有旅美的台湾学者,看到这些文章后,剪下来寄给台湾朋友。我安排发表这些文章,初衷是批“文学台独” ,没想到产生了副产品,使我意识到,对大陆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也有个教育问题。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我和赵遐秋、曾庆瑞交谈时,共同萌生了一个想法:将他俩撰写的 4 篇长文,整理补充修改,出一本小册子,以扩大影响,且便于保存。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又撰写了“文学台独”面面观一书。草稿完成之后,我以中国作协的名义,约请了大陆、台湾以及美国的学者、教授 40 余人,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就此提出批评、修改意见。以后到了台湾,我们在一个温馨的夜晚,在宜兰一个风

6、景幽美的度假村,与陈映真一块儿讨论了书稿。 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对“文学台独”从学理上、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进行系统的梳理、批判,并明确指出, “文学台独”是文学领域里的“两国论” 。听说大陆有个别大学将此书的内容作为教材使用。此书在台湾出版时改名为台独派的台湾新文学论批判 。正如陈映真先生所说,在台湾出版此书, “更彰显了它在我民族文学史以及在政治和思想史上的重大而深刻的意义” 。 在一次黄山之行中,陈映真、赵遐秋、曾庆瑞等两岸朋友和我商量,由两岸学者合作,共同撰写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 。他俩参与了此书的写作。作为该书的两位顾问,陈映真与我参与了书稿在台湾进行的 3 天讨论。其中一天,

7、恰逢台北示威游行,抗议陈水扁上台周年。与会的陈映真及其他台湾朋友们,还有他们的夫人,冒着瓢泼大雨,义无反顾地4行走在队伍中。我们几个大陆的与会者,无不为之感动,上了一堂生动而具体的爱国主义课。此书填补了台湾文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一位台湾学者告诉我们,在台湾,有些教师将此书作为教材使用。 “台独”分子专门寻找此书的硬伤,结果一无所获。 著名学者陈辽先生 2007 年出版了文缘 :我和文坛百家一书。他在文坛生活 61 年中,接触过作家、学者、专家、评论家不下千人。他将相知较深的 100 人,写了一百篇文章,一人一篇。鄙人有幸忝列其中。陈辽先生在文中高度赞扬了中国作协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的工

8、作,特别是批判“文学台独”的工作。他说该“委员会的工作搞得十分活跃,既受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界的热烈欢迎,又扩大了大陆文学在台港澳及海外的影响。 ”陈辽先生的赞誉我受之有愧。我十分怀念包括陈辽同志在内的委员会的同仁们,大家团结合作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赵遐秋是委员会的副主任,曾庆瑞是成员,很多点子是他俩出的,很多具体工作是他俩做的。我是沾了他俩的光。 曾庆瑞在文艺报上发表过许多重要文章,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必须重视国家文化安全是第一篇公开论述文化安全的长文,引起了上上下下的重视。2002 年 7 月初,在一次编前会上, 文艺报艺术部同志反映,10 集电视连续剧阿 Q 的故事有问题。我

9、当即下决心组织文章批判。谁来写?编辑问我。曾庆瑞,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并当即给了编辑曾庆瑞的电话,告诉他可以以我的名义约请。我这样做,因我知道他熟悉现代文学,研究过鲁迅,有中国现代小说史 (曾、赵5合著) 、 鲁迅评传等专著出版。他“开创并且为之奠基了中国电视剧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 ,是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文学系的创系主任,时任学校的电视文学研究所所长。当然也深知他的文化立场。果然,没几天,他打电话来,说已写就。 刹一刹亵渎文学名著和经典的歪风一文,对一些电视剧在改编一些经典原作时恣意注水、胡编乱造进行了了梳理和批判,认为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歪风。这一现象媚俗于消费文化

10、、消解审美价值、误导薪火传承。我立即安排版面,刊出后,反响热烈,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广电总局发红头文件,要各地电视台认真学习文艺报此篇文章。中宣部还要求中国文联专门就此事召开座谈会。各地电视台纷纷寻找此期文艺报 ,从业人员中有他的学生,也有朋友,不少人便打电话给曾庆瑞,说正在学习他的大作。有几天,他家的电话都快打爆了。 毛泽东有一句朴实而深刻的名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曾庆瑞、赵遐秋夫妇,有许多令人景仰的优秀品质。我认为最难能可贵、最出众的还是他们的精神。 他俩的学术生涯中,贯串着质疑精神和挑战意识。科学是讲究质疑和求异的;质疑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中央提出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强调自

11、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技创新,需要一个相匹配的社会氛围,而文化上的创新不但可以有助于营造这一氛围,而且可以起到启迪、引领的作用。除了在上述的语言学问题上表现出他俩崇尚并实践质疑精神外,在其他一些问题上也有所显示。例如,严家炎教授是他俩上学时的老师。严先生在其论述金庸小说的专著里,提出了金庸小说6是“另一场革命”的主张。对此,他俩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真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 有一位学者在评论曾庆瑞的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时说,打开这厚重的一册书,你很快会发现一种“令人起敬的精神光泽,感受到在当下语境中几近荒芜了的心灵震撼” 。这一精神光泽,便是“它所代表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坚定立场”

12、, “而独立、尖锐、社会批判责任,则是这一文化定位的闪光标志” 。这一评价,不但对于此书是鞭辟入里、画龙点睛,而且对于他夫妇俩的整个精神世界也是精当的。精神家园是他俩“生活的精神支柱” ,没有了它,便会感到“迷茫而又彷徨,就会感到人生犹如沙漠” 。在有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大是大非面前,在事关文艺作品的社会导向问题上,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良知,他们从未含糊过,从未模棱两可过。所以,不少人认为,在祖国大陆,旗帜鲜明地持续、持久地批判“文学台独” 、 “文化台独”的学者,首推曾庆瑞、赵遐秋伉俪。 2007 年 9 月 3 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海伦斯诺诞辰 100 周年纪念会上

13、,我特别强调海伦斯诺所推崇的“三十年代中国知识青年投入革命,充满热情,不怕吃苦,也不怕流血,生死不顾,这种革命精神是最崇高的” 。这篇发言没想到羸得了非同一般的掌声。我引用海伦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有感而发的,并非无病呻吟。因为当下大家普遍关注个人的欲望与物质利益,以经济为中心几乎成了以金钱为中心。人的精神萎顿了,道德滑坡了。会上的反应,无可辩驳地呼喊着精神的回归。 7曾庆瑞已届古稀,但正如其小女儿曾子墨所描绘的, “却依旧是红色T 恤配牛仔裤,身上挎满了大包小包,其中还有我送给他的 LV 手包,一天到晚风风火火,电脑短信样样精通” ;“还壮志不减当年,常常在早晨六点多就开着车出门,绕过整个北京市,到位于城市东郊的学校去上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