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上).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7010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上)【摘 要】借助峨梵磷与蔷薇 ,讲述如何从该作品的情境入手,抓住读解作品的入口,领略一个戏剧人如何借助田汉的戏剧作品,达到对戏剧情境领悟的嬗变。 【关键词】戏剧人;戏剧作品;戏剧情境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34-02 田汉、曹禺、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戏剧三杰。其中田汉由于是国歌的创造者而享誉国内外。笔者一系列针对田汉先生的读解论文,缘起于恩师丁涛先生的走近走进田汉而做的读书笔记。 经过梳理该读书笔记,想给读者彰显一个戏剧人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情境中进入作品本身,做到“六经注我” ,而

2、不是“我注六经” ,从而达到如何读解戏剧作品,以及影视文学作品。 丁涛先生的走近走进田汉共分两章,经过梳理,笔者感到丁先生是从爱与艺术及爱、漂泊者与艺术这两组艺术形象来组建文本结构的。第一章共分六节,前面两节是从田汉的身世和总的创作方向,以及他遭遇的偏见以及他自己的转向,来总起全篇的。后面四节,老师分析了田汉关于爱与艺术这组形象的四个重要剧本,分别是峨梵磷与蔷薇2灵光 薜亚罗之鬼 获虎之夜 。第二章共分五节,第一节分析了剧本苏州夜话 名优之死 ;第二节分析了?”尽豆盘返纳?音 南归生之意志 颤栗 ;第三节是“漂泊者的哀歌” ;第四节是“向社会问题的倾斜” ;第五节在第一章的前两节和中间具体剧本

3、的充分分析下,对田汉的创作主题、方向和转向做出了总结。 峨梵磷与蔷薇是田汉正式创作的第一部剧本。据丁先生考证,这是田汉难得没有上演的剧本之一。据丁先生考证,该剧被评价为“幼稚”的作品,形式上也被认为是模仿旧戏曲、旧小说的传奇剧,甚至田汉本人也这么认为。因此,众多批评者认为该剧是彻底失败的作品。可是,丁先生认为“峨梵磷与蔷薇是一部非常非常重要的作品,是读解田汉的入口处。 ”他说:“无疑, 峨梵磷与蔷薇弹奏的是一曲艺术与爱情的美的颂歌,但主基调与主旋律却是艺术。 ” 而新艺术观在情境构成上位居核心地位,其他四要素均与其构成戏剧性的关系。这四要素分别是:爱情、政治革命、传统与世俗语境中的旧艺术观、民

4、众等。新艺术观的代表人物是秦信芳;旧艺术观的代表人物是转变前的柳翠和秦信芳之父。爱情意在表现爱情与艺术的关系;政治革命意在表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是李简斋;民众以工人母子为其象征,是田汉“为人生的艺术”与“为艺术的艺术”合二为一思想的实质所在,是新艺术观的根基。 丁先生认为,这是田汉在向世人阐发自己崭新的艺术价值观念与人生志向。丁先生的论证如下: 剧中的两位男女主人公秦信芳与柳翠,一为琴师一为歌女,都身为3艺人,以艺术为业。但田汉要向世人宣告的即将“出世”的“少年中国”的“少年音乐家”并非眼下的琴师与歌女,而是告别旧艺术的、经过斗争洗礼的、怀抱理想、正在奋斗之中的秦信芳与柳翠。 丁先

5、生对主要以柳翠为代表的旧艺术观,是这样读解情境的:柳翠是一位正在走红的歌女,性情孤傲,品位高,懂得自重、自爱。不同流俗,不趋承逢迎,从不轻受别人的赠品。这样一位操守极高的女孩,怎么会萌生委身于“一个知情识趣的老头儿”这种想法呢?丁先生认为原因简单,此时的柳翠,其心灵尚被世俗的旧艺术观笼罩着。以当时世俗社会的眼光来看,艺术无非是专供有钱有闲人消遣的一种玩物,艺人只不过是娱乐别人的贱民。她认为自己唱大鼓出于人生的无奈,是生活的沦落。红颜易老,自己卖艺只不过是供老爷太太们玩乐,倒不如趁早选择一个老头儿“做小” ,好保障今后的生活和人生。除了被旧的艺术观笼罩,柳翠生出这样的想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

6、是她不再相信爱情,不相信有真情的男人,这是受母亲的影响。柳翠当然也知道时下流行的“女子解放” “自由恋爱” “男女共学”新思想,但她知道那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的专利品,与自己这样卖唱的女子无关。 田汉花了一幕的笔墨写了李简斋。李正是柳翠想找的“知情识趣”的,可以托付终身的老头。可剧本的情境发生了变化,此时的柳翠在爱情和艺术两方面都投入到了秦信芳的怀抱。而爱慕柳翠的李简斋刚好在暗处目睹了秦、柳相互倾吐心曲的一幕,不但不横加阻拦,还慷慨解囊,资助二人出国深造。最为传奇的是,他还扮演一个恶人,意图让柳翠从梦中醒来。丁先生指出,如果田汉仅仅编了这样一出狭义“救风尘”的4故事, “幼稚”的帽子也不冤枉。

7、但是,李简斋还有自己的故事。借夫人与儿子的对话,交待了李简斋过去不平凡的革命经历,好像显得突兀。 丁先生阐释田汉不吝笔墨,写李简斋当年投身革命的热情、抱负等意志与表现,后来退出革命与政治,一门心思去做生意,主要是对革命太失望了,他不再愿意“革命”下去的原因,不是出于个人的失意,而是看出革命其实在制造“内乱” 。李简斋的消沉,表明他并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反而是一个有操守的人。在旧中国,有官就有权,有权就有钱,也就能讨小老婆。而李简斋赚钱就是为了做许多痛苦事。直到遇见秦、柳之前,他好像还没有用钱来做过一件痛快事。 丁先生认为田汉对李的塑造,并不是要塑造有钱人的“义举” ,而是表达了对一种人生价值

8、取向的认同,即对艺术与爱情价值的认同,也就是在秦、柳身上看到了新的人生。借这个形象表达了田汉所认为的艺术价值高于政治价值。 接着丁先生借剧本分析了田汉的“民众艺术观” ,也就是“唯美”的民众艺术观。一方面是秦信芳的爱暖化了柳翠的心,但真正让柳翠觉醒的是工人母子。工人老母沉浸在丧女的悲痛之中不得自拔,是柳翠姑娘的歌唱带给他们母子愉悦与慰藉。在田汉看来,穷人再穷,也有享受艺术的权利,正因为现实生活剥夺了穷人生活中的美,所以艺术才更应该带给他们美,给他们带来慰藉和快乐,增强生的勇气。因而,新时代的艺术家应该受到民众的爱戴与感激。 在论及爱与艺术的关系时,艺术如果是棵大树,那爱情只是攀附在艺术这棵大树

9、的常青藤。如果两者有矛盾,爱情应该为艺术做出牺牲。5丁先生拿柳翠的话来证明:“你常和我说,你想做一个民众的音乐家,并且要我和你提携造出一种甚么民众艺术。可是像现在这样,莫说造不出甚么民众艺术,并讨他们阔老阔少们的欢心都不够。你也得再去学学音乐才好,徒然和我当当琴师恐怕一世也成不了音乐家呀,信芳!”“但是我觉得我有不爱你的责任,因为你太伟大了,你不能把做少年中国开国的大音乐家。你记得这个责任这儿不是你久居的地方了。 ” 丁先生对该剧的结论是:峨梵磷与蔷薇是一部带有浓郁象征主义气息的剧作,田汉说:“此剧是通过了现实主义的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 ”丁先生说,之所以该剧是象征剧,是因为情境构成是象征的。

10、情境中的人物关系由表层与深层构成,表层是现实的生活关系,深层是艺术之间的关系。该剧的象征性在于,表层关系是为着深层关系而存在。 丁先生指出, 峨梵磷与蔷薇之所以在田汉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在于该剧第一次表达了田汉对人生、艺术、社会、事业、爱情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感悟。田汉在早期创作中的各种特点,如艺术、爱、美、民众的母题;感伤的情怀;诸种美的事物与美的意象;漂泊者、探索者的形象等,都在峨梵磷与蔷薇一剧中得到充分展现。该剧全面奠定了田汉早期剧作的基本格调。所以,这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该篇是读解田汉所有戏剧作品的入口。 可以说峨梵磷与蔷薇很早笔者就读过,那时读完的印象就是一个有点风花雪月、有点矫情,

11、没有艺术真实的剧本。后来在丁先生的门下,又开始研读了田汉剧本全集,对湖上的悲剧 南归 古谭的声6音三个剧本尤其喜爱。最主要的原因,觉得比较有别林斯基所言的艺术真实感。能撞击到自己的心灵。拿丁先生的话说, “作品能打开你的心胸,让作品带你进入广阔的天地,而不是只打开作品与你有感触的,有共鸣的那一点点东西。这就是情境的问题。 ” 首先,笔者对峨梵磷与蔷薇的读解能与丁先生达成一致的地方,一是柳翠虽是走红的歌女,而且性情桀骜,却会萌生委身于“一个知情识趣的老头儿”的想法。她认为艺术是供有钱有闲人消遣的一种玩物,艺人只不过是娱乐别人的贱民。红颜易老,倒不如趁早选择一个老头儿“做小” ,好保障今后的生活。

12、二是当秦、柳因爱情而妨碍艺术时,宁可牺牲爱情,而追求艺术。从而表明了田汉的艺术大于爱情的观点。 其次,笔者根本读不出丁先生读到的地方,一是对李简斋的认识,更读不出借李简斋道出艺术价值高于政治价值。二是该剧是一部象征剧。原因是情境是象征的。三是借工人母子来表达田汉的民众艺术观。 笔者来谈谈没有读丁先生对该剧的理解之前,自己对这几个方面的理解。 第一,以前我也认为李简斋是一个很不可理喻的人物,以为只不过是田汉按照思想先行的方式,套在人物李简斋身上。所以,我认为李是矫揉造作的、不可理喻的。现在读了丁老师的读解,让笔者理解到进入情境的重要性。但是,他的夫人和姨太太,只因为听了李简斋的号召,就真的愿意把

13、戒指都摘下来,没有怨言地去资助没有见过面的秦、柳吗?这些细节是不是有点像先生所言的,作者脑海里先有一个概念,然后把人物作了概念的注解呢? 7第二,以前笔者没有想到该剧是一部象征剧。笔者所认为的象征剧,正如丁先生在文章里所言:“很多人以表层结构形式的超现实(超验态)形态或超现实(超验态)手法作为象征主义戏剧的本质特点,作为重要依据,甚至作为唯一依据。 ”丁先生认为,该剧是象征剧,却是建立在其情境的象征上,表层与深层的象征上。这是笔者无法读解到的。相反,笔者认为该剧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或着是一部具有离奇巧合的传奇剧。 第三,丁先生?f 田汉借工人母子来表达他的民众艺术。这一点,笔者也好像没有读懂。笔者以为,工人母子是为衬托柳翠的善良而设置的,突出她来自底层同情底层的个性特点。而且笔者觉得工人母子在情境的设置上比对李简斋的设置不免更加生搬硬套。 第四,以前笔者也认为蔷薇、野花、泪珠,尤其是泪珠好像真的很幼稚。现在才明白,这是田汉借以表达的新艺术与爱的主题。 以上是笔者在丁先生的门下,作为一个准戏剧人,走近走进戏剧情境嬗变的第一步曲。新奇而痛苦、历练而不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