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写真2.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7039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艺术写真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艺术写真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艺术写真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艺术写真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艺术的美学观转载绪论“美”何为美,美从何处寻,一个古老神秘而又常议常新的话题,曾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一次次激烈争议的浪潮。作为一名艺术家我想我们也有权利和义务去寻找美的真正含义,美是神圣的崇高的不可侵犯的,美是一切艺术的核心,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精辟见解。美是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础,世纪文明史向我们生动的表名: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它们犹如鼎之三足,其中有一足不济,文明之鼎便会倾斜乃至坍塌。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等不断探索的历史中证明,人在孜孜不息的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孜孜不息的追求着美的享受;人不仅努力按照美的规律

2、改造客观世界,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毫无疑问,缺少美的文明是畸形的文明。那么美是谁创造的呢?是上帝、女娲、还是人类?怀着种种复杂的问题我们将要更有必要塌着曲奇的山路进行一次慢长而又艰难的旅程。去寻找一缕缕历史的足迹,走入浩翰艺术之海的华夏文明,历数数千年的泱泱古国,经过了无数次的洗理与冲沙,岂非一部文明史能够延续至今,在光辉灿烂的华夏大地上艺术门类百花奇放、百家争鸣,犹如群星般的艺术创造者,创造了无数精品进行着时代美的延续。“真”“善”“美”是一切艺术的产物,人类关于美的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审美领域也是随着自身的进步不断扩展的,这是由于自己的年龄、思想、思维、能力与观念不断变化而

3、发生的转变,因为一切艺术是相通的,所以人所涉及的艺术门类也会逐步增多,可以这样说:人类的认识扩展到什么领域,也就相应的出现对哪个领域的美的追求与探索,一个领域的劳动创造每达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也自然要求一个与之相应的美学水准。关健词:绘画、书法、文学、戏剧、音乐、雕塑、舞蹈、宗教、设计、(1) 论艺术美学的基本要素(2) 试论艺术与生活的再现性(3) 艺术与情感的辩证关系(4) 中国绘画的美学思想观(5) 艺术家的思想观(6) 艺术家的情感观(7) 艺术的多元化(8) 儿童绘画中的稚趣美(9) 美学思潮的萌发与艺术真实的可塑性(10) 解析屈原的艺术及成就(11) 论屈原的人格魅力(12) 文

4、学的本质与内涵(13) 老庄哲学的思想观“美学”“美”乃伟大的、崇高的超越世间万物无法鸣状而令人砰然心动的东西,天地万物,物我交融,美是烁间的一刹那,世间绝无仅有的一种本质;美是对生活、自然、宇宙的一种感悟;归根结底,美学是感性学,它非理性的存在。美是对生活的一种感知与认同,美是无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存在,确切的可以将美归结为六大类,它们分别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等。美丽而又神奇的大自然蕴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创造者,它将它迷人的风姿毫无掩饰的呈现给人类,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无数艺术创造者深入大自然感受这绚丽的风景,用各种艺术语言来表现它们,创

5、造出无数艺术珍品。“美学”是感性学,情绪宣泄极为重要,在画里只有真性情的流露,才是本性的宣泄,“野”就是本性,是真性情的流露。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不断重复自己的艺术,只是一具行僵旧木的躯壳。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的人都会为此而困惑,艺术追求最终将升华为对灵魂的追问,当一切辉煌随风而去,唯有精神的追求不减。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返襆归真,它是一种道、一种意念、一种状态、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它必须付出毕生的修炼。艺术首先应该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在创作中进入一种癫狂的、忘我状态、一种艺术家的状态,而不仅仅为了画完一张画,画好一张画,一件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的作品,虽然不一定完美,但能让人感到它

6、炽热生命的燃烧,这种作品会永远使人感动和激动。试论艺术与生活的再现性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写真,是艺术家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利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经过加工提炼创造出来的东西。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得存在,例如:自然美、人格美、人性美、人体美等等。“真”“善”“美”是一切艺术的产物,不同的艺术家用他们特意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真”“善”“美”创造出丰富的艺术品,例如:蒋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图、周思聪的周总理与人民在一起、清洁工人的怀念等等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艺术作品更是艺术家心灵与思想情感的象征,没有情感便没有艺术,没有生活,艺术更无从谈起,艺术与生活二者是相辅相乘的,

7、二者缺一不可。例如在绘画领域成就最高的石涛、八大,文学方面的屈原,近现代的徐志摩,音乐方面的华彦君、贝多芬等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人生都是跌伏荡漾,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更是他们思想与人格的象征,例如: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无不是思想感情与自我人格的流露。以及作品渔父更是美好心灵的呈现,从而表露出作者内心的忧郁、困惑、烦恼、骚乱、苦闷、痛苦、绝望、愤慨、哀伤的心情。艺术与情感的辩证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更脱离不了情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情感是艺术的蒸馏,没有情感便没有艺术。艺术在表现真善美的同时,又在抒发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更是在抒发他们内心的欢愉

8、,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都是出于情感的激发而创作的不朽诗篇。其中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以醇畅淋漓的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词中也流露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还有书法家颜真卿在其侄安史之乱中不幸而阵亡,怀着满腔悲愤之情写下的祭侄文稿,将情感倾注于笔端,还有明末清初的清四僧之一的画家八大山人,能在花鸟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完全得益于他的身世遭遇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八大山人一生主要致力于绘画,他襟怀浩落,慷慨啸歌,由于他是明朝后裔,他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

9、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还有很多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表现了鲜明的爱和憎。艺术之美学更是一门感性之学,情绪宣泄极为重要,在艺术作品里只有真性情的流露,才是本性的宣泄,“野”就是本性,是真性情的流露。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属于一个不寻常的社会变革期,在书法界形成一股表现“真”发自本心,性灵,思想解放的文艺浪潮,其中徐渭就是杰出的代表,书法作品奔放自由、笔浑沉着又不失法度,痛快淋漓又不复顾及其他。袁宏道评论他的书法云:“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他的绘画更是笔精墨妙,气象天成,运笔时急时急缓,激越昂扬,经常是随性所至,信手沾来,跌亦跳荡,脱离形似,求其神似,不拘泥

10、于规矩法度,追求个性与自我人格的解放。”试论屈原的艺术及成就在古老而又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一块既坚韧而又华美的顽石历数上千年却依然闪烁着璀璨而耀眼的光芒,他的灵魂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创造了世间伟大而又浪漫的历史史诗,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正月初五以吃粽子划龙舟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崇敬与哀思,人们景仰他圣法的情操、执着而又坚定地追求真理的美德,他就是投入汨罗江水葬身鱼腹的屈原。我们要追溯到那个时代开始,讲述在公元前 300 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报国无门痛苦无诉理想不能实现遭受冤屈和不能容忍暗君,怀着对一切以绝望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既鸣咽悲炁、激烈狂放,同时对坦然从容

11、的茫然气象投入了汨罗江中,创造了世间一件绝无仅有的奇迹,创作出不少交织于情感与心灵而又充满及其浪漫主义色彩的历史史诗。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等。从屈原的作品离骚看,像是一本传记、一本日记,在介绍自己,阐释自己的一种理想与追求,在向别人表露自己,一颗真诚的心,介绍自己的悲喜人生,深刻而又进一步的阐释了人的生命与价值,他在追求一种自我的完美,一种生命的价值,一种理想的追求,一种内心的宽慰,整篇充满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的作品天问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均独具特点,屈原被放逐之后,心情压抑苦闷、骚乱、愤慨而悲伤,想象丰富而大胆的面对自然和历史的传统观念表示了大胆的怀疑,一种从自然、世间万物升华到灵魂的一种追问。近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把人生比作三层高楼,与其人格本性最为吻合,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屈原实现自我完美、追求理想、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灵魂生活就是他理想不能实现,一切无法完美,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洁身自好、不入世从俗、宁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只有死才是实现自我人格的标准,他是在对一种灵魂的追问,对生死、对世间万物的抗衡。作者:王有亮2010.4.3C:Documents and Settingsqifei.gaoDesktop美 图 .xl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