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及其概念图制作.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17181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及其概念图制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及其概念图制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及其概念图制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及其概念图制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及其概念图制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及其概念图制作谭姣连 徐晓东(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广州 510631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动机和促进学生意图动态性,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和学习非常关键。本文以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为基础,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意图驱动的动态的教学设计方法及其概念图制作方法。【关键词】意图驱动 意图动态性 概念图前言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负责人:王珠珠,文喆)的专项研究,这一课题开展两年以来,实验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很多比较好的活动,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教师更加重视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而忽视了课

2、题活动的教学设计,欠缺一定的深度。特别是一些教师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被动完成任务。然而“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种子” (普罗塔克) 。在课题研究中, “学生是研究者,学生似科学家”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 )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呢?扬、巴拉布等人(Young,Barab,&Steve Garrett,2000)认为学习者实际上是意图驱动的复杂系统,他们可以受到驱动,同时去追求多个目标。意图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在于它确定了注意的中心。因而,要学会解决问题就必须在必需的引起注意之前引发意图。扬巴拉布提出了问题解决模型,强调从个体和环境要素

3、来启动问题、目标选定、限定研究的路径和迁移情境。凯勒(Keller,1983)提出关于动机设计模型的四要素:注意(Attention) 、相关(Relevance) 、信心(Confidence) 、满意(Satisfaction) ,即 ARCS 模型。该模型告诉我们:为了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或工作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再使他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他密切相关;接着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从而产生信心;最后要让他体验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感到满意。激发动机应该贯穿于学习和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张祖忻,2003)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学生意图

4、的引发者和意图动态性的促进者。在综合实践和课题开展中,许多学生没有能为其给养大量行动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他们选取新的目标(意图的引发) 。所以教师必须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的目标,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本文试图介绍一种激发学生动机、促使学生主动研究的教学设计方法,并利用概念图将其表现出来。一、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的意义自从诺瓦尔 ( Novak ) 创设概念图以来,概念图作为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在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特别是利用概念图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利用概念图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等。有些教师也利用概念图来进行教

5、学设计,但是应用并不广泛,特别是面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意图的动态性等生态认知观的提出,我们需要考虑一种更加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来方便教师的设计。笔者认为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有很多优势,特别是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动机,促进学生意图动态性的教学设计,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首先概念图非常适合发散的思维活动,由于概念图的结构是发散的,有助于帮助教师考虑得更加周到;其次概念图的非线性的结构和可以隐藏与扩展等特征,使设计方案美观实用,而且满足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或者随时需要进行动态地修改和完善;另外概念图也适合于教师之间的协作,特别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师通过网络协商时,教师可以共同创作概念图,或者互

6、相补充完善概念图,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不断地完善,而且对比效果也非常明显。二、基于意图驱动的教学设计方法笔者在扬巴拉布提出的问题解决模型和凯勒提出的 ARCS 模型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种适合于综合学习或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要求教师先进行教学分析,设计启动问题,然后根据作为行动者的学习者行动的过程为线索进行设计。(1) 教学分析教师分析课题目标、学习者特征(包括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分析、态度分析等) ;分析动机(包括动机状况,分析产生动机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哪些影响动机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 ;设计启动问题,设计的启动问题最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最能打动学生的

7、问题或者情境,引发学生的注意。(2) 启动问题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环境和问题之中,要求学生带着启动问题进行观察活动,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总结观察的数据,以归纳出自己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应该设想启动问题可能引发学生什么样的反映,如列出学生可能会对什么问题或主题感兴趣等;在活动阶段密切关注学生的行动和状态变化,推断学生关注的焦点,且及时与原来教学设计方案对照分析,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映到设计方案中,并根据情况做相应的调整。(3) 选定目标,分组主要是根据上一阶段学生的总结和平时自己的观察与推断,预备一些相关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发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然后根据学生的意向

8、组成小组,各小组学生讨论具体的主题目标,并形成目标计划。在此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该设想一些分组的方案,并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分组,如何引导他们制定小组目标计划,实施阶段时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目标把关,并将最终的分组及各组目标归纳到教学设计方案中。图 1. 促进学生动机和意图动态性的教学设计概念图(说明:本概念图利用软件 Inspiration 制作而成。为了标记明显,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条颜色或图标颜色、形状进行区分。对于主要的流程本图采用方框和深颜色进行标记,箭头为实心加粗;评价鼓励贯穿在课题活动的每一阶段,所以在此图中没有特意标记出来;启动问题,一定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所以笔者在“启动问题”框外面加了

9、一个图示强调与情境的联系;设计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生不断的发现新的目标并且想办法解决,所以主流程是一个循环系统;本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反映及时进行动态的修改和完善,如学生的反应情况和一些当时没有预计到的情况,也可以由不同的教师协作完成和完善。 )(4) 设计研究路径具体的目标制定完成之后,学生需要为自己的课题规划,确定该如何开展研究,要求学生根据研究主题制定计划表,时间安排、进度计划表等。然后学生进行任务的分工,分工要具体,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教师则应该在教学设计阶段能够设计一些可供选择的研究路径,如图 1所示路径 1、路径 2、路径 n 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获得一些启示,

10、当然更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和确定研究路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能够想到和设计的研究路径越多,对后面学生的动机激发和启示也越有效。在实施阶段,教师在给出一些供参考的路径和比较详细的案例的基础上,引导大家讨论,然后分组制定研究路径,教师及时把关,分析各小组的研究路径是否可行,是否考虑到意外情况和补救措施,并整理到设计方案中。(5) 活动各小组学生根据计划和分工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按照计划活动,并将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对照分析。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应该估计,怎样的效果才是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是否能从活动中引发下一步的目标,学生是否都能够对小组成功有贡献,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及时

11、督促学生活动等。这些问题教师都必须在活动阶段进行观察和对照,并及时从宏观上进行调整。(6) 反思、迁移,发现新的目标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设计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反思,计划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汇报形式,汇报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进步和贡献,如何引导学生从反思中发现下一步目标等。在实施阶段教师要从学生的表现变化和研究成果等,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意图和动机,并积极为这一新的目标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7) 评价鼓励评价鼓励贯穿于课题研究始终,教师必须及时对学生每一阶段的表现和成绩作出反馈,并及时表扬或鼓励学生,不断地促进学生的下一步的动机。 三、案例说明笔者以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课题废物变宝物 (主持学校:广州满族

12、小学)为例,具体介绍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这个课题主要涉及的学科是中学的化学、小学的科学等。参与的学生包括全国几所学校的高中生和小学生。各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图 1 的模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利用概念图制作工具的 note 功能,将各部分进行细化和完善设计出的图 2 所示的教学设计概念图。怎样才能激发高中生和小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怎样促使高中生深入地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呢?这些都是课题教学分析的时候应该进行的动机分析和设计。指导教师通过分析和商量,认为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要激发他们的研究动机和协作动机,应该给高中学生更多的决策权和指导权,高中生可以扮演指导小学生的角色,让他们有更多的

13、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加积极的活动。而对于小学生,因为在高中生的带领下,他们的思路会更加宽阔,也会提前感受到做研究的一些方式,所以还是有兴趣参与研究活动的。如何促进学生的动机,在此课题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们设计时也是花费精力很多的,他们经常利用在线会议、论坛、邮件等方式进行讨论,不断的整理思路,将大家的思想整合到设计之中。启动问题的设计老师们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启发并组织学生对身边的废物进行观察,在实际活动中的该阶段,学生立刻对身边的废物特别留意,发现了很多可以利用的废物以及急需要解决的废物问题。从学生身边的东西着手启动问题,能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开始时自愿

14、组成一些观察小组,进行观察讨论并写出观察报告,当他们与协作伙伴进行交流时,他们发现生活中各地最普遍的废物问题大致差不多,因此这些问题也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引发了其研究的动机并发现了很多的研究主题。图 2. 废物变宝物的教学设计概念图选摘老师们从学生这一阶段的观察中分析并推测归纳出一些学生需要或可能会研究的主题,如:一次性餐具的回收与利用、食物残渣的处理、污水的治理、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等。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下一步可以研究的主题时,从这几个预先归纳的主题出发进行引导,结果发现老师预计的主题都确实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而且同学们的思路也放得更开阔,提出了一些老师并没有预料到的主题。如我们惊喜地发现,有

15、的同学提出夏季马上就要到了,废弃的冷饮包装应该如何处理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问题,同学们能够预先想到这个问题,这说明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实被调动起来了。当我们老师回过头来总结时,发现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当前表现和课题需要归纳的供学生选择的主题的很多思考,在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动机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接下来学生和老师一起对前面提出的各个主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意义分析,并且确定了下一步研究的目标,也就是从对大家观察最多,最感兴趣的废电池的回收和利用开始第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之后研究水污染.计划一个一个地解决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这时设计和活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如图 2 循环箭头所

16、示,又回到了同学们分组确定研究废电池这一主题的小组目标,选择研究路径,经过感知行动,发现新的目标从而继续进入下一轮新的循环。这时候因为进入了具体的问题解决研究,所以在确定目标分组方面的设计时应该更加详细,研究路径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上来。当然此循环中设计思路与宗旨还是和前一循环一样,设计也是随着学生的活动的进行而动态形成与完善的。该设计图教师之间也可以共同借鉴和修改,不同的老师的修改用不同的图标或颜色加以区分。四、结论在这一教学设计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循环都必须具备所有的步骤,例如在案例中第一个循环时,我们对分组并没有详细的设计,因为具体的情况决定了没有这个必要,然

17、而在接下来的具体的主题研究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非常重要了。另外,设计很多时候是根据学生具体的活动表现和需要动态形成和完善的。学生是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只有引发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动机,使他们主动投入到研究中来,才能真正达到研究的效果。实践也证明学生的动机激发了,有很多惊喜都是教师不可能预先想到的,进行激发学生动机和意图动态性的教学设计正是希望达到这个目的,而且好的设计也确实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利用概念图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方便和有效。参考文献:1 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P1351542 Novak, J. D. The Theory Underlying Concept Maps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mDB/OL. http:/cmap.coginst.uwf.edu/info/,20043 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DB/OL. http:/ 朱学庆. 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DB/OL. http:/202.121.15.143:82/document/2002/jk021008.htm,20025 郭元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