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三宝.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7399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侗家三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侗家三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侗家三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侗家三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侗家三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侗家“三宝”我是来自贵州贵阳的一位正宗的侗家人,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告诉过我,人是由龟婆的蛋孵出来的。 龟婆孵蛋的神话讲:上古时候,世上没有人类。有四个龟婆先在寨脚孵了四个蛋。其中三个坏了,只剩下一个好蛋,孵出了一个男孩叫松恩。那四个龟婆并不甘心,又去坡脚孵了四个蛋,其中三个又坏了,剩下一个好蛋,孵出一个姑娘叫松桑。从此世上有了人类侗家人从此诞生。爷爷还说侗家人的主食不是大米饭而是糯米,平时总爱吃一些腌制的食物,比如腌鱼,腌菜等,因为这些食物都可以保存很久,他还教过我一些侗语,但我已经不记得了,这也就是我所知道关于自己名族的所有事情,作为一名侗家人,我真觉得很惭愧!我来自贵州,大家说起贵州,除

2、了崎岖的山巅,醉人的春水之外。更令人津津乐道便是贵州的少数民族了。 我们贵州全省共有49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 48 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蒙古、仡佬、羌、满、等 17 个。可谓是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了。这些民族都能歌善舞。除了这些共同的特点之外,各民族则是不尽相同,各有所长的。现在我作为一名侗家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民族,侗族。侗先祖先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后为僚人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秦时称“黔中蛮”,汉时称“武陵蛮”或“五溪蛮”,魏晋南北朝隋唐时称“僚浒”或“乌浒”,宋以后称“仡伶”或“伶”,明清时称“侗僚”或“侗家苗”。

3、传统纺织工艺品以侗锦2最为著名。侗族大歌、哆耶舞、芦笙舞、侗戏、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民族节日有春节、祭牛神、粽粑节、吃新节等。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0 世纪 50 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提到侗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豪迈的山歌,迷人的侗族姑娘,坦率的侗族小伙,造型别致的民族建筑,纯朴的民风。那么大家是否听说过侗族有三宝呢?至于是哪三宝,就让我慢慢为大家介绍下吧!花 桥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族

4、依山傍水而居,侗族地区溪河密布,有点绕寨而行,有的穿寨而过,所以村头村尾过着寨中寨边都建有桥,花桥又称“风雨桥” ,它以其能避风雨并且可以再桥进行彩绘而得名,风雨桥巧妙的将桥、墩、亭三者为一体,它不仅造型优美、结构坚固,还有着它关于连接着龙脉之说,所以风雨桥寄托着侗家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由远已久又别样的浪漫。这 里 介 绍 一 座 花 桥 的 典 型 代 表 , 程 阳 桥 。 程 阳 桥 又 叫 永 济桥 、 盘 龙 桥 , 是 侗 寨 风 雨 桥 的 代 表 作 , 是 目 前 保 存 最 好

5、 、 规 模 最3大 的 风 雨 桥 , 是 侗 乡 人 民 智 慧 的 结 晶 , 也 是 中 国 木 建 筑 中 的 艺 术珍 品 。 始 建 于 1912 年 , 于 1924 年 建 成 , 1982 年 被 列 国 家 重 点 文物 保 护 单 位 。 这 座 横 跨 林 溪 河 的 木 石 结 构 大 桥 , 桥 面 架 杉 木 , 铺木 板 , 桥 长 77.76 米 , 桥 道 宽 3.75 米 , 桥 面 高 11.52 米 。 为 石墩 木 结 构 楼 阁 式 建 筑 , 台 墩 孔 。 墩 台 上 建 有 座 塔 式 桥 亭和 间 桥 廊 , 亭 廊 相 连 , 浑 然

6、一 体 , 犹 如 羽 翼 舒 展 ; 桥 的 壁 柱 、瓦 檐 、 雕 花 刻 画 , 富 丽 堂 皇 。 整 座 桥 雄 伟 壮 观 , 气 象 浑 厚 , 仿 佛一 道 灿 烂 的 彩 虹 。 它 的 建 筑 惊 人 之 处 在 于 整 座 桥 梁 不 用 一 钉 一 铆 ,大 小 条 木 , 凿 木 相 吻 , 以 榫 衔 接 。 全 部 结 构 , 斜 穿 直 套 , 纵 横 交错 , 却 一 丝 不 差 。 桥 上 两 旁 还 设 有 长 凳 供 人 憩 息 。 游 人 坐 在 凳 上向 远 处 放 眼 , 只 见 林 溪 河 蜿 蜒 而 来 , 桥 的 两 边 , 茶 林 满 坡

7、 , 翠 木簇 拥 ; 田 园 耕 地 , 农 夫 劳 作 ; 河 边 水 库 , 缓 转 灌 溉 。鼓 楼鼓 楼 是 侗 寨 的 标 志 , 有 侗 寨 必 有 鼓 楼 。 鼓楼,侗语称“楼”(louc) ,是侗寨的标志。鼓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品种,也是侗族历史的见证物。 “置楼悬鼓”距今已 1800 多年的历史。鼓楼的造型为杉树。最初为“遮阴树” ,古时侗族人喜欢在树荫下聚会议事歌舞娱乐,但树荫不避风寒,古人便仿杉树形状在寨中建起“堂瓦” (汉译:公众议事娱乐的场所) ,雨能避湿,冷能避寒。从 外 观 上 来 看 ,侗 族 鼓 楼 是 一 种 极 富 有 视 觉 效 果 的 建 筑 。 一

8、座 建 好 的 鼓 楼 ,楼 顶 是 连 串 葫 芦 形 的 顶 尖 ,直 刺 苍 穹 ,犹 如 塔 尖 一样 。 中 部 是 层 层 叠 楼 ,形 如 宝 塔 的 楼 身 。 楼 檐 一 般 为 六 角 、 八 角 、4四 角 ,六 角 的 俗 称 “六 面 倒 水 ”,每 一 分 水 的 突 出 部 分 都 有 翘 角 ,它 的 重 檐 层 层 叠 叠 ,从 上 而 下 ,一 层 比 一 层 大 。 鼓 楼 底 部 ,多 是 正方 形 ,四 周 有 宽 大 结 实 的 长 凳 ,供 人 歇 坐 。 中 间 是 一 个 或 方 或 圆 的大 火 塘 。 从 基 本 的 轮 廓 和 整 体 的

9、 形 式 上 来 说 ,鼓 楼 的 形 态 的 最 显著 的 特 点 是 ,大 体 上 在 不 脱 离 杉 树 原 型 的 基 础 上 揉 合 汉 族 密 檐 多 层佛 塔 的 造 型 ,形 成 下 大 上 小 的 楼 塔 形 。 鼓 楼 形 态 的 第 二 个 特 征 是 它的 高 密 度 重 檐 叠 加 的 楼 体 塔 身 。 这 是 侗 族 鼓 楼 同 汉 族 的 重 檐 楼 塔明 显 不 同 的 地 方 。 鼓 楼 形 态 的 第 三 个 特 征 是 侗 族 的 鼓 楼 在 重 檐 数上 皆 为 单 数 。 最 少 的 有 1 层 ,最 多 的 达 21 层 。 这 是 由 于 侗 族

10、 把 奇数 视 之 为 吉 祥 之 数 。鼓 楼 模 仿 杉 树 形 状 建 造 , 在 侗 寨 中 属 高 层 建 筑 , 是 侗 族 人 民遇 到 重 大 事 件 击 鼓 聚 众 、 议 事 的 会 堂 , 平 时 是 村 民 社 交 娱 乐 和 节日 聚 会 的 场 所 。 侗 族 的 文 化 与 鼓 楼 密 不 可 分 , 重 大 的 活 动 都 在 鼓楼 里 举 行 , 鼓 楼 是 侗 族 文 化 的 载 体 和 精 华 , 因 此 , 侗 族 文 化 又 叫鼓 楼 文 化 。侗 歌大 歌 侗 语 称 “嘎 老 ”( Gal Laox) , “嘎 ”就 是 歌 , “老 ”具 有 宏

11、 大 和 古 老 的 意 思 。 侗 族 大 歌 以 “众 低 独 高 ”, 复 调 式 多 声部 合 唱 为 主 要 演 唱 方 式 。 侗 族 大 歌 需 要 3 人 以 上 的 歌 班 (队 )才 能演 唱 , 参 加 演 唱 的 人 越 多 , 效 果 越 好 。 几 乎 每 个 侗 寨 都 有 歌 队 ,有 的 侗 寨 多 达 10 来 个 歌 队 。 多 声 部 、 无 指 挥 、 无 伴 奏 是 其 主 要特 点 。 模 拟 鸟 叫 虫 鸣 、 高 山 流 水 等 自 然 之 音 , 是 大 歌 编 创 的 一 大5特 色 , 也 是 产 生 声 音 大 歌 的 自 然 根 源

12、。 它 的 主 要 内 容 是 歌 唱 自 然 、劳 动 、 爱 情 以 及 人 间 友 谊 , 是 人 与 自 然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一 种 和 谐之 声 , 因 此 凡 是 有 大 歌 流 行 的 侗 族 村 寨 , 很 少 出 现 打 架 骂 人 、 偷盗 等 行 为 , 人 们 甚 至 是 “夜 不 闭 户 , 路 不 拾 遗 ”, 如 同 陶 渊 明 笔下 的 “桃 花 源 ”一 般 。“饭 养 身 , 歌 养 心 , ”这 是 侗 家 人 常 说 的 一 句 话 , 也 就是 说 , 他 们 把 “歌 ”看 成 是 与 “饭 ”同 样 重 要 的 事 。 侗 家 人把 歌

13、 当 作 精 神 食 粮 , 用 它 来 陶 冶 心 灵 和 情 操 。 侗 族 人 民 视 歌为 宝 , 认 为 歌 就 是 知 识 , 就 是 文 化 , 谁 掌 握 的 歌 多 , 谁 就 是有 知 识 的 人 。 更 为 有 趣 的 是 村 与 村 , 寨 与 寨 举 行 对 歌 比 赛 活 动 。那 时 , 男 女 青 年 们 不 断 地 用 目 光 相 互 偷 看 对 方 , 彼 此 含 情 脉 脉 ,他 们 常 常 通 过 唱 大 歌 的 这 种 形 式 初 识 相 恋 , 直 至 结 下 良 缘 。 在侗 族 地 区 , 歌 师 是 被 社 会 所 公 认 的 最 有 知 识

14、、 最 懂 道 理 的 人 ,因而 很 受 侗 人 的 尊 重 。 于 是 他 们 世 代 都 爱 歌 、 学 歌 、 唱 歌 , 以歌 为 乐 , 以 “会 唱 歌 、 会 歌 多 ”为 荣 , 用 歌 来 表 达 自 己 的 情感 , 用 歌 来 倾 诉 自 己 的 喜 怒 哀 乐 。 歌 与 侗 家 人 的 社 会 生 活 戚戚 相 关 , 不 可 分 割 , 侗 族 的 各 种 民 歌 , 特 别 是 侗 族 大 歌 , 便成 了 他 们 久 唱 不 衰 的 一 首 古 歌 。 侗 族 大 歌 作 为 侗 歌 中 最 精 华的 组 成 部 分 , 它 的 演 唱 内 容 、 表 现 形

15、 式 , 无 不 与 侗 人 的 习 俗 、性 格 、 心 理 以 及 生 活 环 境 息 息 相 关 , 是 对 侗 族 历 史 的 真 实 记录 , 是 侗 族 文 化 的 直 接 表 现 。6侗 族 大 歌 是 我 国 目 前 保 存 的 优 秀 古 代 艺 术 遗 产 之 一 , 是 最 具特 色 的 中 国 民 间 音 乐 艺 术 。 侗 族 大 歌 也 是 国 际 民 间 音 乐 艺 苑 中 不可 多 得 的 一 颗 璀 璨 明 珠 , 已 唱 出 国 门 , 惊 动 世 界 乐 坛 。侗 族 现 有 人 口 260 多 万 , 侗 族 人 居 住 的 地 方 都 一 些 风 光

16、秀 美的 地 区 , 那 里 民 风 淳 朴 , 生 活 祥 和 宁 静 , 侗 家 人 是 一 个 极 富 创 造性 的 民 族 , 有 民 谚 说 : “侗 人 文 化 三 样 宝 : 花 桥 、 鼓 楼 和 大 歌 。”其 中 的 大 歌 是 看 不 见 、 摸 不 着 , 只 能 用 耳 朵 和 心 灵 去 捕 捉 与 欣赏 的 民 间 音 乐 。 由 于 以 前 侗 族 没 有 自 己 的 文 字 , 许 多 优 秀 的 文 化传 统 、 生 活 习 俗 、 社 交 礼 仪 等 都 是 靠 着 优 美 的 歌 声 一 代 一 代 往 下传 , 聪 明 的 侗 家 人 就 是 以 这 种 独 特 的 方 式 继 续 传 承 着 自 己 的 灿 烂文 化 , 这 一 点 很 令 我 感 到 骄 傲 。当 我 在 提 笔 写 这 篇 论 文 的 时 候 才 发 现 , 我 真 的 愧 对 “侗 家 人 ”这 三 个 字 , 如 果 想 要 真 正 了 解 这 个 古 老 文 明 的 民 族 , 我 需 要 走 的路 还 很 长 很 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