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7538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解读省委副秘书长、报告起草小组副组长 吕东升2012 年第 7 期 省第十次党代会专辑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的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湖北、怎样建设湖北的重大问题,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报告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被与会代表 20 多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我先后担任七、八、九、十共四次省党代会代表,先后担任省九次党代会和

2、本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副组长,深切感到本次大会内具号召力,外具影响力,形成全省上下共谋发展、共促跨越的强劲气场和热烈氛围。省委决定,要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省委宣传部安排我在省直机关和武汉市作宣讲。下面,我结合亲历和感知的有关情况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报告诞生的历史背景、起草过程与热烈反响这几个问题虽然不是党代会报告本身的内容,但粗略了解一下,对学习领会党代会报告精神大有裨益。(一)历史背景:“五情”变化呼唤绘制新蓝图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古人曰:只有了解天下大事,才能谋好全局;不

3、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认真研究和吃透形势,找准时空坐标,是起草党代会报告的基本前提。一看世情。环顾全球,我们正处在后危机时期,“危险往往在危机结束之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发展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今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在政治上围攻,军事上打压。二看国情。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一度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迅速改变。目前外需不景气、出口受阻,势必加剧国内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从各省区市来看,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三看党情。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但

4、也要看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的“三信缺失”(信仰、信念、信心)问题仍然存在;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看省情。最根本、最关键的是,2005 年 8 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时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去年 6 月 3 日,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时再次提出:“湖北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中央的重托,也是对湖北发展的定位。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五看民情。人民群众对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值很高,尤其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呼声和要求日渐强烈。以上“五情”变化,是我们起草党代会报告的基本依据。(二)

5、起草过程:“六大元素”叠加报告是在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共同起草的报告起草工作自始至终是在九届省委常委会和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省委一班人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报告起草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李鸿忠书记、王国生省长、张昌尔副书记和其他省委常委都倾注了大量心血。2011 年 12 月 29日,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决定,省第十次党代会于 2012 年 6 月召开。李鸿忠同志明确指出,开好省第十次党代会,关键是起草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氛围(“三个一”),要求及早启动报告起草工作,确保省第十次党代会圆满成功。2012 年 1 月,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由省委常委、省

6、委秘书长李春明同志任组长,省委副秘书长吕东升同志任副组长,省直 15 个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报告起草工作。鸿忠同志多次强调:“党代会报告的起草主要不是写作班子的任务,而是全省的任务;写作班子只是执笔,主笔是全省干部群众。”他还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这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要成为三个过程,也就是分析省情、统一思想的过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过程,振奋精神、提神鼓劲的过程。”说心里话,我们起草组的同志既感到使命光荣,更深感责任重大。报告起草历时 6 个月,9 易其稿,“六大元素”令人难忘。第一个元素是,鸿忠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一次书记办公会、三次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报告起草工作,确定

7、报告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给报告“定调”。第二个元素是,鸿忠、春明同志六次召开专家座谈会,昌尔、岱梨同志四次召开专题会议,各位省委常委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第三个元素是,报告提纲确立以后,省委从省直有关部门和高校抽调 30 多位在各自领域有造诣的同志,分别由 7 位厅级干部牵头组成专题组先行起草。这次起草工作在战线和阵容上拉得比较大。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报告起草组组长李春明同志的话说:“他们采购丰富的原材料,我们小班底做菜”。这是与以往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最大的区别。第四个元素是,报告初稿形成以后,广泛征求了全省各地、各部门共 130 多个单位党委、党组的意见

8、,大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近 500 条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开展了“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活动。第五个元素是,专程上门征求11 位正省级老领导的意见。刘西尧、关广富、沈因洛、陈明、王群、贾志杰、蒋祝平、罗清泉、杨永良、王生铁、宋育英同志,他们曾经主政湖北或长期工作于湖北,所提意见和建议颇有分量、颇有见地,为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增加了厚度。第六个元素是,邀请熊召政等一批语言文字专家对报告进行了打磨、润色。因此,报告是在省委领导下,由全省人民共同起草的,是全省人民智慧的结晶。6 月17 日上午,鸿忠同志将湖北日报6 月 18 日头版头条发表的省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纪实的标题由原来的开启加快构建

9、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改为众志绘宏图,荆楚谱新篇,旨在突出报告由全省人民共同起草这一特点。(三)热烈反响:报告赢得了与会代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同志 6 月 10 日上午在鄂州市代表团审议党代会报告时指出:“评价一个主题报告,有两条十分重要的标准:一是基层干部、普通老百姓能不能听得懂,是否乐于接受,这检验报告是否有群众基础;二是能不能与大家产生互动与共鸣,让与会者迸发激情,有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这检验报告是否有感召力。从昨天上午会场的气氛和这两天的讨论来看,鸿忠书记的报告完全达到了这两个目的,的确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鸿忠同志代表九届省委

10、所作的报告,其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作了思想纲领、战略部署、组织保障的全程准备。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描绘了宏伟蓝图。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是方向标、路线图。第二,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作了重大战略部署,是全省人民的行动纲领。第三,构筑了发展的统一战线。报告从起草、讨论、修改到大会审议批准,经过了宽领域、高频度地反复征求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广泛凝聚了各方面智慧,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第四,进一步营造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气场。大会期间,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代表,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代表,听了报告后,都有一种坐

11、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有一种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种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紧迫感。武汉市代表团王群同志(原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书记)在讨论时说:“鸿忠同志的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过去五年,全省取得的发展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令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富民强省目标使命光荣。这次党代会是一次生动感人的党性教育会,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对同志们忠实地履行宗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王群同志还即兴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感想:“高举旗帜和创新,荆楚崛起率先行。先进文化居前列,小康

12、幸福喜来迎。三万工程生命保,问责勤廉党风清。坚定信念纯党性,民心永待万年春。拥护中心新使命,复兴中华献忠诚。科学发展与时进,强党固基保永恒。”感观和激情是赋诗的源泉和翅膀。本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这位湖北的老领导、久经风霜的老党员对报告、对大会和对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高度赞誉,抒发了他的赤诚情怀。在笔者随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听取审议报告的每一个代表团,代表们无不抢着话筒发言,笑容、喜悦、激情交织,此种场景也是对报告和会议成功的真实写照。闭幕式上,如潮的掌声见证了报告通过。二、关于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报告除引言和结束语以外,共八个部分。按逻辑联系,可分为四个板块。第一部分为第一板块,主要是回顾总结过去

13、五年的工作,这是引子、是前提;第二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主要阐述今后五年的目标思路,这是灵魂;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共 5 个部分构成第三板块,主要是今后五年的重大工作部署,这是路径、是实现途径;第八个部分构成报告的第四板块,阐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这是根本保证。(一)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这是报告的第一部分,写的是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砥砺奋进”、“蓄势勃发”这两个“成语”在汉语辞典中找不到,带有原创性。起草专班使用这个标题,是经过反复思考、认真打磨的。“砥砺”即磨刀石,引申为“磨炼”,砥砺奋进隐含了过去五年的工作艰辛和我们的精神状态。“蓄势”即积蓄力量潜能,“勃发”并没有用厚积薄

14、发的“薄”,而用生机勃勃的“勃”。“蓄势勃发”隐含的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打基础、利长远之上阔步前进。事非经过不知难。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 5 年间,全省上下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遭受了数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和大洪大旱侵袭。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报告用“六个提升”概括重大成就。“六个提升”是,这五年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感受最深的是

15、三点:一是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我们除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外,国家还批复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金字招牌,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二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 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以后,2011 年接近 2 万亿元大关,达到 19594 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 2007 年的 3.5%提高到 2011 年的 4.16%,在全国的排序由 12 位上升到

16、第 10 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在全国率先进入高铁时代。从软实力来看,“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三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顺利实施。尤其是“三万”活动、治庸问责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受到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报告在总结“六个提升”之后,用“五个最”作结论,即这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气氛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报告用“五个结合”概括基本经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

17、的。”报告在总结回顾五年成绩的同时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五个结合”的宝贵经验。“五个结合”是: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这些经验弥足珍贵,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报告用“四个不相适应”指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一是经济实力与富民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二是社会管理与

18、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现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存在诸多困难;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本部分最后指出,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面对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湖北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待。(二)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这是报告的第二部分,写的是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19、,是整个报告的灵魂。笔墨虽然不多,但却是人们关注度最高、写作难度最大的部分,是整个报告的画龙点睛之笔。为什么要用“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这个标题呢?因为胡锦涛总书记 2005年 8 月 23 日来湖北视察时,提出了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九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标题)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去年 6 月 3 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来湖北视察时,明确提出:“湖北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所以,第二部分用了这样的标题。这一部分共有 10 个自

20、然段,可用“三新”这三个层次来概括。其一,新内涵。报告指出,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我们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为此,我们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四基地一枢纽”;奋力推进向“四个强省”(工业强省、农业强省、

21、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的跨越;不断增强湖北作为战略支点应当发挥的“三大功能”(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在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十二次全会的基础上,对战略支点的内涵进一步作了完整的概括和充实。其二,新机遇。报告指出,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这是一个重大判断。报告得出“黄金十年”的重要结论,是基于对“五个客观条件”、“一个主观因素”的分析。“五个客观条件”:一是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地处中部、经济外向度

22、较低的湖北(2011 年我省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 4.16%,而出口占全国比重仅有 1.02%,居第 14 位)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二是湖北具有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三是我省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五是随着

23、我省“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一个主观因素”,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全省已经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呈现出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综观以上因素,报告指出,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应该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对形势的分析判断有利于增强我们的信心,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其三,新要求(“一个总体要求”+“五新”具体要求)。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24、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具体奋斗目标是“五新”,即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本部分的结束语指出: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决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

25、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湖北更加美好的明天!(三)对建设“五个湖北”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报告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共五个部分,大体上对应阐述的是经济建设、动力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具体路径、实现途径。如果说报告第二部分是“软件”、务虚的话,那么这五个部分则是务实,讲的是“硬件”。其一,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为什么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有很多网民反映,就全国

26、范围而言,“城市变年轻了、农村变老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去农化”(劳动力、资金、土地)现象比较严重。“协调推进”比“同步推进”的表述更为科学。希望湖北走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前列,这也是李克强副总理对我省提出的明确要求。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

27、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三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坚持城乡统筹,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区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四是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长远发展的“底盘”。报告在本部分的最后一自然段将各地的发展战略纳入了省级战略体系。报告仅这一自然段共赢得与会

28、代表 16 次雷鸣般的掌声,体现了各地对省委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纳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高度认同与热烈欢迎。其二,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吴邦国委员长在求是杂志 2010 年第 19 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知名品牌,我们产品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 4.37%、美国的 4.38%、德国的 5.56%。也就是说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国内。我们相当一部分钱被外国人赚走了,且受制于人,经济不安全。报告指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

29、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一是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要坚持“五破五立”,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拓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二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化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高端要素汇集湖北;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

30、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经验。三是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全面深化对内开放与合作,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四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教强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核心是产业化。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

31、“落地开花”、就地转化,让更多的科技人、学术人敢于、乐于、善于做“经济人”、当企业家;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使湖北真正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其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如何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和谐稳定?如何保障改革、发展卓有成效地进行?关键靠民主、靠法治。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加快建设法治湖北,着力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民主法治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

32、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服务全省大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个基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主动谋事、认真干事、努力成事,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全面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共筑发展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履行职能。二是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加快实施法治

33、湖北建设纲要,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强化监督约束,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三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其四,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当今世界已进入以文化定成败的阶段。文化具有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维护安全四大功能,既关乎发展更关乎民心和未来。一个国家物质

34、匮乏一打就倒,没有科技实力一打就倒,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一打就倒,而没有文化力量作支撑“不打自倒”。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的时代”。报告强调指出,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构建促推科

35、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湖北群星”的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创意、

36、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环保的良好氛围。健全符合生态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起草专班在开始构思起草大纲时,准备借鉴各省区市经验,提炼出

37、“湖北精神”(不少省区市在党代会报告中都提出了自己的精神)。省委经过讨论认为,全党全国应该有统一的精神支柱,各地提出自己的精神必须既准确又有新意,做到这一点难度极大。鉴此,后来报告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自然段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做四种湖北人,即: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其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幸福”最能真正展示中国特色社

38、会主义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报告强调指出:建设幸福湖北,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要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稳定物价总水平,保证贫困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二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

39、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三是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报告在本部分的最后一段提出: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卓越的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赢得了与会代表雷鸣般的掌声。(四)锻造加快构建重要

40、战略支点的领导核心这是报告的第八部分,写的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报告这一部分围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从五个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部署。其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灵魂,是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由于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由于西

41、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长期存在,我个人认为,就全国范围来讲,我们的隐忧不在经济发展、不在硬实力上,而是在软实力、在精神状态方面。报告强调,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大规模培训干部,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达到“三个更加”,即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更加自觉地严守党的纪律,更加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二,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报告围绕“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强调“三个坚持”、“四个重用”,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

42、、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围绕“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强调实施“三个工程”,即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加快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分层分类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其三,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形象地把党的组织结构状态比作一个“金字塔”,应该说,中央、省、地市、县这四级的党政机关是相当坚实的。但是,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

43、改制后,乡镇作为第五级比较薄弱,村一级和部分企业、高校则不容乐观。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同志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报告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时讲到,“七个党员八颗牙,个个都是白头发”,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不少农村,很难找到合适人选担任村支部书记;据调研摸底,一些高校的支部书记也“形同虚设”(业务尖子不愿干,当支书的多为辅助人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种状况比较严重。报告强调,要以创先争优为总抓手,深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培训、管理

44、、保障等机制。同时,严把党员进口关和出口关。其四,弘扬优良作风,扎实推进群众工作这个党的“生命工程”。报告强调,要大兴“三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大兴“三风”,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防止数字攀比、纸上谈兵和急功近利,推进“三抓一促”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力戒奢侈浪费,严肃查处“三公”消费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狠治党内生活中好人主义问题,力戒党内生活庸俗化。一个长效机制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万”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其五,坚持“力度统一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统一论”是指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

45、廉的力度也要有多大,不能顾此失彼。这是鸿忠同志在深圳和湖北工作期间,多次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干部如果在廉政建设上出了问题,一是贻害家庭和自己,二是影响党的形象,三是贻误党的事业。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先行,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大制度执行监督力度;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三、深刻领会报告的重大创新与亮点与会代表普遍反映,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亮点纷呈。与我省以往的党代

46、会报告和全国各省区市党代会报告比较来看,本次党代会报告有以下重大创新之处。(一)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明确的主题和主线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是党代会的旗帜。报告所确定的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高举旗帜是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是总要求;战略支点建设是中央赋予湖北的崇高使命,是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统领”。 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条红线是富民强省,这是湖北人民的愿望和期盼。构建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都是目标;而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则是手段和途径。提出这样的主题、主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针对性、号召性。省第九次党代会

47、报告的标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本次党代会报告标题定为“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这体现了中央的重托、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顺应了人民的期待,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二)对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内涵作了系统阐释2005 年 8 月 23 日,胡锦涛同志来鄂视察,听取省委汇报后指出:“你们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湖北实际,一定要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真正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那时,我们对构建战略支点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48、。九次党代会报告将其内涵表述为:“努力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湖北成为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成为中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本次党代会报告围绕“什么是支点、如何加快建设战略支点”作了系统阐述。报告指出:“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

49、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要把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的“四基地一枢纽”,奋力实现向“四个强省”的跨越,不断增强湖北作为战略支点应当发挥的三大功能。这样,支点建设的内涵更加全面,路径更加清晰,功能更加凸显,地位更加突出。(三)确立了“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使战略思维落地生根九次党代会以后,省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调查研究,深化省情认识,总结各地经验,先后提出“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仙洪试验区、鄂州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一“红”一“绿”试验区等战略。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把构建战略支点作为“金字塔”的第一极(统领),把“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作为第二极;把“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作为第三极;把其他局部的专项发展战略(工作平台)作为第四极。当时,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些战略比较抽象,不够具体,各地很难找到抓手,以致难以落地。省十次党代会报告在努力建设富强湖北这一部分,最后用一个自然段把各地发展战略都纳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