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资料来源汕尾中 公教育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感觉器官的功能。正常人眼视近物时发生哪些调节活动,简述其反射途径。正常人眼视近物时可发生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双眼球会聚三方面的调节。其中以晶状体调节最重要,其意义在于形成清晰的视网膜像。当眼视近物时,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呈不同程度的辐散,通过眼的折光系统将成像于视网膜之后,产生模糊的视觉图像。由此而反射性地引起睫状肌收缩,导致连接于晶状体囊的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其弹性而向前向后凸出,尤以前凸更为明显,使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折光能力增强,于是物像
2、前移,使像清晰地成于视网膜上。其反射过程是:当模糊视觉图像的冲动传人视皮层时,引起下行冲动经锥体束中的皮层-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再到达动眼神经缩瞳核,然后经动眼神经中副交感节前纤维传到睫状神经节,最后再经睫状短神经到达眼的睫状肌,使其环行肌收缩,引起悬韧带松弛,使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的意义在于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其反射过程是:光照视网膜产生的冲动经视神经传到中脑顶盖前区并在此交换神经元,然后到达双侧动眼神经缩瞳核,再沿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传出,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双眼球会聚的意义在于两眼同视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因此不会发生复视
3、。其反射途径是:在上述晶状体调节中传出冲动到达正中核后,再经动眼神经核与动眼神经传至双眼内直肌,引起该肌收缩,从而使双眼球发生会聚。例题: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B 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C 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D 人眼的调节主要靠双眼球会聚来实现E 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正确答案:E1.为什么长期维生素 A 摄入不足会引起夜盲症?人的暗视觉与视杆细胞中所含的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有直接关系。视紫红质由一分子视蛋白和一分子视黄醛结合而成,视黄醛由维生素 A 在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人在暗处视物时,既有视紫
4、红质的分解,又有它的合成,在视紫红质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依赖于从食物中吸收的维生素 A 来不断补充。故长期维生素 A 摄人不足会影响人的暗视觉,引起夜盲症。例题: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键入文字A 视紫红质过多B 视紫红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弱C 11-顺视黄醛过多D 视蛋白合成障碍E 长期维生素 A 摄入不足正确答案:E2.电影每秒钟放映 24 个画面,为什么观看电影时主观感觉其画面是连续的?人注视一个光源或较亮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这时可以感觉到一个光斑,其形状和大小均与该光源或物体相似,这种主观的视觉后效应称为视后像。如果给以闪光刺激,则主观上的光亮感觉的持续时间比实际的闪
5、光时间长,这是由于光的后效应所致。后效应的持续时间与光刺激的强度有关。通常情况下,视后像仅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如果用重复的闪光刺激人眼,当闪光频率较低时,主观上常能分辨出一次又一次的闪光。当闪光频率增加到临界融合频率时,重复的闪光刺激可引起主观上的连续光感。这种融合映象是由于闪光的间歇时间比视后像的时间更短而产生。光线较暗时,闪光频率低于 6 次/秒即可产生融合现象。在中等光照强度下,临界融合频率约为 25 次/秒。电影每秒钟放映 24 个画面,所以观看电影时主观感觉其画面是连续的。1.阿托品液滴入眼内为什么会引起视近物不清?阿托品是 M 型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兴奋作
6、用。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晶状体变凸等调节,由于晶状体调节反射的传出途径为副交感胆碱能纤维,并通过 M 受体起作用,因此,当阿托品液滴入眼内时,便可阻断副交感的传出效应,使晶状体变凸受阻,结果视物模糊不清。此外,阿托品还可阻断支配瞳孔括约肌的副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引起扩瞳作用,扩瞳可使虹膜退向四周边缘,造成对前房角的压迫,使其间隙变窄,影响房水回流人巩膜静脉窦,导致眼内压升高,其结果也会影响视力.所以阿托品禁用于青光眼。2.何谓简化眼?有何功能。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出的与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但更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称简化眼。简化眼模型由一个前后径为 20mm 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折
7、射率为 1.333,入射光线只在由空气进人球形界面时折射一次,该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5mm,即节点在球形界面后方 5mm 的位置,后主焦点相当于此折光体的后极。简化眼可用来分析眼的成像情况并进行计算。例如计算物像的大小。和正常安静时的人眼一样,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利用简化眼可以计算出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和正常人眼能看清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限度。下列有关简化眼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一个前后径为 20mm 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B 节点在球形界面后 5mm 处,后主焦点在折光体后极C 在折光效果上与未经调节的正常眼相同,但较简单D 正好能使 6m 以内物体发出的光线聚焦在
8、视网膜上键入文字E 利用它可方便算出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像的大小正确答案:D简述中耳的传音功能及发生增压效应的原因。中耳由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组成。中耳的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液,其中鼓膜和听骨链在声音传递中起重要作用。鼓膜是压力承受装置,当频率在 2400Hz 以下的声波作用于鼓膜时,鼓膜都可以复制外加振动的频率,其振动可与声波振动同始同终。与中耳传音功能有关的还有中耳内的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当声强过大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这两块肌肉收缩,鼓膜紧张,各听小骨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导致听骨链传递振动的幅度减小,阻力加大,可阻止较强的振动传到耳蜗,从而对感音装
9、置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听骨链的作用是实现中耳的增压作用,即使声波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稍减小。咽鼓管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使之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这对于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有重要作用。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稍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其原因主要有:鼓膜的实际振动面积约为 55mm2,而卵圆窗膜的面积只有 32mm2,二者之比为 17.2:1。如果听骨链传递时总压力不变,则作用于卵圆窗膜上的压强为鼓膜上压强的 17.2 倍。听骨链杠杆的长臂与短臂之比为 1.3:1,这样,通过杠杆的作用在短臂一侧的压力
10、将增大为原来的 1.3 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作用,在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总的增压效应为 17.21. 3 倍,即 22.4 倍。1.何谓视觉的三原色学说?简述视锥细胞的色觉功能。三原色学说认为在视网膜上分布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视锥细胞功能的重要特点是它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后在人脑引起不同的主观映像。正常视网膜可分辨波长 380760nm 之间的约 150 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与一定波长的光线相对应。因此,在可见光谱的范围内,波长长度只要有 35nm 的增减,就可被视觉系统分辨为不同的颜色。实验证实,视网膜上存在三类吸收光谱,
11、相当于红、绿、蓝三色光的波长。当某一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可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至中枢,就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觉。单选题: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在于A 外段B 内段C 终足D 胞体E 连接部键入文字正确答案:A多选题:视锥细胞的特点是A 含有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B 与夜盲症的发生有关C 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D 主要感受强光刺激正确答案:AD2.简述微音器电位的产生机制。为什么微音器电位的波动能够同声波振动的频率和幅度一致?当声音刺激耳蜗毛细胞时,毛细胞产生感受器电位,多个毛细胞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就是微音器电位。静纤毛只要有 0. 1的角位移
12、,就可引起毛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而且电位变化的方向与纤毛受力的方向有关。当纤毛向一个方向弯曲时,出现去极化电位,反之当纤毛向相反的方向弯曲时,出现超极化电位。这就是微音器电位的波动能够同声波振动的频率和幅度相一致的原因。1.何谓双眼视觉,双眼视觉和单眼视觉有何不同?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双眼都在头部的前方,两眼的鼻侧视野相互重叠,因此凡落在此范围内的任何物体都能同时被两眼所见,两跟同时视某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称为双眼视觉。有些动物的两眼分布在头的两侧,两眼视野完全不重叠,左眼和右眼各自感受不同侧面的光刺激,称单眼视觉。用单眼视物时,有时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立体感觉,这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单眼运动而获得的。用
13、双眼视物时,两眼视网膜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同一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物体时对它的左侧面要多看到一些,右服对它的右侧面要多看到一些,这样,来自两眼的图像信息经过视觉中枢处理后,便可产生一个有立体感的物体的形象。故双眼视觉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可产生立体视觉。2.简述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发生原因。两者看物时在调节上有何区别?如何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都属于非正视眼,近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使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近视眼看近物时,由于近物发出的是辐散光线,故不需调节或只作较小的
14、调节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使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不经调节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视近物时,近物发出的辐散光线也聚焦在视网膜后方,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近视眼视远物时需要调节而视近物时不需调节,而远视眼无论视近物或远物都需调节。因此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使平行光线经辐散后进入眼内,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与近视眼相反,远视眼则需戴凸透镜矫正。1.为什么临床上常把瞳孔对光反射作为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键入文字当环境较亮时,瞳孔缩小,环境变暗时瞳孔散大,瞳孔的大小由
15、于人射光量的强弱而变化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其反射过程是:强光照射视网膜时产生的冲动经视神经传到中脑的顶盖前区更换神经元,然后到达双侧的动眼神经缩瞳核,再沿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传出,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由于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中脑,因此检查瞳孔的直径和瞳孔对光反射可反映视网膜、视神经和脑干的功能状况,而脑干是心血管和呼吸等重要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中枢所在部位,因而颅脑损伤若累及脑干则表明病情十分危重,脑干也是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所在部位,许多麻醉药物就是通过阻断上行激动系统而发挥作用的,故临床上常把瞳孔对光反射作为判断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2.眼球被刺穿或房水循环障碍时分
16、别会造成什么结果?充盈于眼的前、后房中的液体称房水,房水不断生成,又不断回流人入静脉,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为房水循环。房水的功能为营养角膜、晶状体及玻璃体,维持一定的眼内压。由于房水量的恒定及前、后房容积的相对恒定,因而眼内压也保持相对稳定。眼内压的相对稳定对保持眼球特别是角膜的正常形状与折光能力有重要意义。最主要的折射发生在空气与角膜接触的界面上,占人眼总折光能力的 80%。因此角膜的形状和曲度的改变将明显影响眼的折光能力。如果眼球被刺穿,会导致房水流失、眼内压下降、眼球变形,引起角膜曲度改变。房水循环障碍时会造成眼内压过高,称青光眼,眼的折光系统出现异常,严重时造成角膜混浊、视力丧失。1.何
17、谓听神经动作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有何特点?耳蜗对声音刺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中最后出现的电变化即听神经动作电位。它是耳蜗对声音刺激进行换能和编码的结果,其作用是向昕觉中枢传递声音信息。可分为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单一听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合动作电位是所有听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的总和。如果把微电极刺入听神经纤维内,记录到的是单一听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其特征为:安静时有自发放电,声音刺激增大时放电增加。单一听神经纤维对某一特定频率的纯音只需很小的刺激强度便可发生兴奋,这个频率称特征频率或最佳频率。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能引起单一听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范围增大。2.前庭器官有哪些感受装置?各自的适宜刺激是什
18、么?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包括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和球囊囊斑。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即旋转变速运动。人体两侧内耳各有上、外、后三个半规管,分别代表三个平面,当头前倾 30时,外半规管与地面平行,其余两个半规管与地面垂直。因此人体能感受三维空间各个方向的角变速运动。椭圆囊和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加速度运动。当人体直立而静止不动时,椭圆囊囊斑的平面与地面平行,位砂膜在毛细胞纤毛的上方,而球囊囊斑平面则与地面垂直,位砂膜悬在纤毛的外侧。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几乎每个毛细胞的排列方向都不完全相同,这种分布有利于分辨人体在囊斑平面上所进行的变速运动的方位。例题:前庭器官中各类毛细胞的适宜
19、刺激是键入文字A 对细胞任何部位的机械扩张B 对细胞任何部位的机械压迫C 传到细胞膜上的膜电位改变D 加于纤毛根部的特殊化学物质E 与纤毛生长面平行的机械力正确答案:E何谓眼震颤?试述眼震颤的发生过程和临床应用意义。躯体旋转运动时由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运动称眼震颤。在生理情况下,两侧水平半规管受刺激时,可引起水平方向的眼震颤,上半规管受刺激时可引起垂直方向(如侧身翻转)的眼震颤,后半规管受刺激(如前、后翻滚)时引起旋转性眼震颤,以水平方向的眼震颤最多见。当头与身体绕身体纵轴向左开始旋转时,由于内淋巴的惯性,使左侧壶腹嵴内的毛细胞受刺激增强而右侧正好相反,反射性地引起某些眼外肌兴
20、奋和另一些眼外肌抑制,同时出现两侧眼球缓慢向右侧移动,这是眼震颤的慢动相。当眼球移动到两眼裂右侧端时,又突然快速地向左侧移动,这一过程是眼震颤的快动相。以后再出现新的慢动相和快动相,周而复始,这就是服震颤。当旋转变为匀速转动时,旋转虽在继续,但眼震颤停止。当旋转突然停止时,又由于内淋巴的惯性而出现与旋转开始时方向相反的慢动相和快动相组成的眼震颤。由于眼震颤是一种特殊的前庭反应,临床上用快动相来表示服震颤的方向,进行眼震颤试验可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例题:眼震颤A 是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运动B 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C 主要由球囊受刺激引起D 被用于检测前庭功能正确答案:ABD眼震颤可见于A 乘电梯上下时B 冷水或热水灌入外耳道时C 旋转刚开始时D 乘车突然刹车时正确答案: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