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与教学要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体系与结构,力学:第一章是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第六 章是关于物体性质的描述 (八年级下册: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声学:基础知识热学:物态变化光学:光现象及其应用,分为三部分 直线、反射、折射,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测量的必要性,1人的感觉不一定正确;也不准确。,2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二、分度值的概念,1长度测量工具的分度值,2其他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牛顿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安培值;等等,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四、正确使用刻度尺,要求之一: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2、,厚刻度尺不要求,五、测长度的方法,问题:几次实验?,面积也是一次,八、误差,如何理解:“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1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带来的误差,2视觉引起的误差,如刻线是否对准或估 读;温度变化、电压波动等,强调误差的来源以及相应的减小误差的方法,第3节 运动的快慢,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 (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确定),速度原定义: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两者是有区别的!,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1.几次实验?,2测量平均速度前提条件: 物体、运动过程确定。,一
3、次。测两个速度的目的:得出小车运动规律。,第2节 声音的特性,1拨动钢尺的次数,三次,2如何拨动钢尺?,(1)用相同的力(2)使振幅相同(3)拨动钢尺,(教学要求),第二章 声现象,3音调,(1)振动物体的长度与频率的关系 (材料一定)(2)振动物体的粗细、松紧度与频率的关系 (选讲),4响度,(1)从声源发声建立响度概念(2)补充接收处响度的意义,5音色,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搞不清楚的,不作拓展,比如:西瓜问题不研究,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1温度计的量程:,起始值和最高值由数值决定,2温度计的使用要求:,了解违章操作会是什么结果,把这种思想,迁移到其他仪器的使用上,第2节 熔化和
4、凝固,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第一个探究实验,要素完整,其目的是了解探究全过程。以后的探究侧重局部要素。,第3节 汽化和液化,1汽化,沸腾相关问题烧杯加盖的作用:要用到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知识前置。沸腾实验实验次数:至少6次。, 扩展介绍:“实验次数”与“普遍性”的关系。,做六次实验应满足的条件,蒸发相关问题,蒸发吸热:蒸发导致吸热,吸热是结果,不是蒸发的条件。,平衡态下,水无条件蒸发降温水与接触的物体产生温差水吸热。非平衡态下,如一杯热水,,研究上述两个问题,目的是防止学生错误迁移知识。,补充“蒸发快慢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及该知识的应用。,第4节 升华和凝华,1升华:吸热是条件,沸
5、腾时还有什么特点?沸腾时一定吸热吗?,2凝华:温度骤降到足够低(0以下),水蒸气含量很大,3能区分凝华、液化、凝固三者不同的产生条件,第3节 平面镜成像,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相关问题:物;点燃A蜡烛;像清楚;两个像;,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新课标要求),3简单介绍面镜特点,可不研究成像问题。,第四章 光现象,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1了解照相机2了解投影仪3了解放大镜,原理及如何调节,待学完凸透镜成像特点以后再进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注意:照相机的伸缩镜头,第2节 密度,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需6组数据)2密度: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 (物质确定),意义同速度3密度的应用,以前的抽象,现在的具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