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烛之武退秦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7873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教学目的 1、掌握左传的体例和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

2、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3、 二、知识复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 “春秋三传”( 同为孔子编著的春秋作诠释、解说)。 、 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 86 页。我们看到注释 1,课文选自左传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 。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 、 战国策大家翻到 92 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 ,大家看注释 1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说明邹忌讽齐王纳

4、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 88页,里面列举了 24 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它记叙了东周前期 240 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左传在记述事件、刻画人物和运用语言方面,都有较高成就。作

5、者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把纷繁复杂的事件,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 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外交人物更为突出。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辞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王之中,论理叙事,进退有节,出色完成外交使命。 ) 史 书 体 例 常 识1.编 年 体 , 史 书 编 著 的 一 种 体 裁 。 编 年 体 史 书 是 按 在 世 皇 帝 的 年 号 记 载 (即 按 年 代 顺 序 记 载 )历 史 事2件 。 代 表 作 : 资 治 通 鉴 ( 由 宋 代 司 马 光 编 纂 , 是 我 国

6、 现 存 编 年 体 史 书 中 影 响 最 大 的 一 部 ) 。 此 外 , 编年 体 史 书 还 有 孔 子 春 秋 、 “春 秋 三 传 ”( 春 秋 左 氏 传 、 春 秋 公 羊 传 、 春 秋 谷 梁 传 ) 等 。 2.国 别 体 : 以 国 ( 诸 候 国 ) 为 主 体 记 载 , 即 按 国 家 分 类 记 载 历 史 。 ( 共 两 部 ) 最 早 的 一 部 春 秋 时 期左 丘 明 作 的 国 语 ; 较 好 的 一 部 是 汉 代 初 期 刘 向 编 订 的 战 国 策 ( 国 别 体 史 书 代 表 作 ) 。 3.纪 传 体 史 书 的 一 种 形 式 ,以

7、为 人 物 立 传 记 的 方 式 记 叙 史 实 。 即 以 人 物 活 动 为 中 心 记 载 历 史 ,就是 为 人 物 立 传 ,代 表 作 史 记 。 例 如 三 国 志 史 记 等 都 是 纪 传 体 。 史 记 是 我 国 历 史 上 第一 部 纪 传 体 通 史 。 4.断 代 史 体 例 , 以 朝 代 为 断 限 的 史 书 。 此 体 裁 创 始 于 东 汉 史 学 家 班 固 , 他 所 著 的 汉 书 , 写 高 祖元 年 ( 前 206 年 ) 到 王 莽 地 皇 四 年 ( 23 年 ) 西 汉 王 朝 230 年 的 历 史 。 二 十 五 史 中 除 史 记

8、为 通 史 外 ,其 余 的 二 十 四 史 都 属 此 体 。 其 中 南 史 、 北 史 、 五 代 史 包 举 数 朝 , 仍 然 属 于 断 代 史 的 范 围 。编 年 体 和 纪 事 本 末 体 的 史 书 , 以 朝 代 为 断 限 的 也 属 于 断 代 史 。 今 人 所 著 的 秦 汉 史 、 隋 唐 史 等 ,也 属 于 断 代 史 范 围 。 三、背景介绍 (1)秦立晋君 公元前 651 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

9、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 650 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 637 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 632 年 4 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

10、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n)南 佚(y)之狐 夜缒(zhu)而出 越国以鄙(b)远 亡郑以陪(p)邻 共(gng)其乏困 朝(zho)济而夕设版焉 阙(ju)秦 秦

11、伯说(yu) 杞(q)子 逢(png)孙1、复述全文,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秦晋围郑 千钧一发(开端) 郑伯求贤 临危受命(发展) 夜访秦伯 说退秦军(高潮) 晋候权衡 率师离郑(结局) 五、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3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习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12、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

13、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

14、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

15、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

16、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

17、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4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

18、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 分 20 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5、板书设计: 一、晋秦围郑 人物形象: 佚之狐

19、慧眼识人才 二、临危受命(主板书) 郑伯勇于认错 烛之武艺高人胆大 第二课时 1、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 2、 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

20、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

21、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 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

22、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5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

23、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 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

24、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

25、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中共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

26、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 125 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

27、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

28、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习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 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 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 二、临危受命 6舍郑有益诱之以利 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 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第三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习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习左传写作特点 伏笔与

29、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

30、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

31、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32、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共其乏困 (共,通“供”) 何厌之有?(厌,通“餍”) 秦伯说 (说,通“悦”) 7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3.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3、介词结构后置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子亦有(何)不利焉 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

34、 (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8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是寡人之过也 (的) 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

35、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

36、武:迂回曲折 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 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5、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

37、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

38、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 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9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