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题1建国头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也开始实行了,表现在那些方面?(10 分)2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为什么必须贯彻“自愿”和“互利”的原则?(10 分)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及教训是什么?(10 分)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为什么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10 分)答:抗战的胜利,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台湾回归祖国。(3 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 分)中国参与发
2、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3 分)2.如何评价国共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10 分)答: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战略防御阶段:a: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b: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c: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实行过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d:除台儿庄战役外,其他战役以失败结束。战略相持阶段: a:国民党军队进行过几次较大战役,如桂南会战、枣宜会战等。b:中国战区的设立。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c:豫、湘、桂战役大溃败。(5 分)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a: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b:敌后战场
3、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发展;c: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d: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设;e: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f:中共的自身建设。( 5 分)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了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答:中国比较日本是弱国。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5 分)基本经验有 5 条: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不惧怕战争;坚持中共的领导。1阅读材料一,回答
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曾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结果如何,为什么? (10 分)答: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最能反映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但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天朝田亩制度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10 分)2. 阅读材料二,回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能成功实
5、行之理由。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之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孙中山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他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但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3阅读材料三,谈土地革命是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之所以能够坚持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答:1928 年 12 月,毛
6、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 年 4 月,兴国土地法制定,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原则性改正。1931 年,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在中共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指引下,根据地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在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情况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坚持和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共依靠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的革命。(10 分)4阅读材料四、五、六,谈中共是怎样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进而
7、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10 分)答:1947 年 9 月,中共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经过土改运动,到 1948 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1952 年底,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从 1953 年起,全国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全面展开。农业合作化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提供必要的商
8、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等作出贡献。(10 分)5阅读材料七、八、九、十,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简单评价。(10 分)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由于进展急促,工作中出现偏差。主要是在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时,没有保护好个体农民的利益。特别是 1955 年夏季以后,改造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但整个说来,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改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结合材料 1、2,谈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抗战作用。(10 分)2结合材料 3,评价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3结合
9、材料 4、5、6,谈为什么说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4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一) 材料:1841 年 12 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表演说,为英国挑起侵华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大”,不愿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材料:“在 1830 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可是从 1833 年,特别是 1840 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因此皇帝下诏严禁鸦片贸易,结果引起了比他的诏书更有力的反抗。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后果之外,和私贩鸦片有关的行贿受贿完全腐蚀
10、了中国南方各省的国家官吏。正如皇帝通常被尊为全中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官吏也都被认为对他们各自的管区维持着这种父权关系。可是,那些靠纵容私贩鸦片发了大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却逐渐破坏着这一家长制权威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间的唯一的精神联系。存在这种情况的地方,主要正是首先起义的南方各省。所以几乎不言而喻,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统治权。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材料:“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
11、;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谈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答:亚当斯的论调不符合历史事实。19 世纪初,英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华贸易却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鸦片成为牟取暴利及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清政府实行禁烟措施,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5 分)2.结合材料谈马克思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看法并试论其合理性。(5 分)3.结合材料和教材上的知识点,试论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0 分)答:帝国主义的入侵给近代中国带来如下影响:
12、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大量屠杀中国人民;通过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通过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在政治上逐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最终把中国政府变成自己的驯服工具。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最终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并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10 分)(二)材料: “ 中国的一般革命形势,从一九二七年三月底英美日帝国主义炮轰南京威胁国民党反共以后,就已经开始低落;但是,接着而来的武汉政府中的奋斗、分裂直到广州暴动的举出苏维埃旗帜,都还是革命势力方面正当的挽回局势的尝试,结果,是失败了就是说没有能够把革命形势重
13、新转变到高涨的阵容,必须另起炉灶。而我这时期当然我应当负主要的责任在一九二八年初,广州暴动失败之后,仍旧认为革命形势一般的存在,而且继续高涨,这就是盲动主义的路线了。”材料:“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材料:“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而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材料:1931 年 1 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对共产国际路线百分之百的忠实”
14、的口号,王明声称,“这个口号是使党更加布尔塞维克化和苏维埃革命更加胜利的唯一道路和保证”。材料: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 结合材料、及教材有关知识点论述民主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发生原因。(10 分) 答:三次“左”倾表现分别为:19271928 年瞿秋白“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1930 年的李立三
15、“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攻打中心城市。19311935 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其主要错误是: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打击中间势力;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主张“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推行宗派主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错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总之,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10 分)2. 结合材料及教材有关知识点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什么“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0 分)答:联系
1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几次“左”倾思潮及其严重材料一、“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材料二、“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1912 年宣告友邦书材料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1923 年中国国民党宣言材料四、“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
17、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1924 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材料五、“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六、“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
18、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七、“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 年 6 月) 材料八、“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 年 12 月 13 日) 材料九、“自从一八四 0 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
19、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万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
20、,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 6 月 30 日) 材料十、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 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
21、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 年 l0 月 19 日)材料一中孙中山对“诸友邦”的评价是否符合事实?(2 分)答:不符合事实。孙中山之所以作出这种评价,其思想根源是认为中国与西方列强都提倡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所以列强不会干涉。(2 分)材料一、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 (2 分)答:共同点是都幻想得到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支持,表现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妥协性。材料三与材
22、料一、材料二相比,孙中山的态度有何变化? (2 分)答:屡败屡战使孙中山认识到妥协绝不可能换取列强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2 分)材料四反映孙中山的认识又有怎样的提高? (2 分)答:由对列强抱有幻想到彻底反帝反封建,表明孙中山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革命精神。(2 分)结合材料五、六及所学知识点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0 分)答:历史意义:一、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 分)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2 分)三、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2 分)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
23、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2 分)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分)结合材料七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 分)答:目的是通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工业、教育,以作为“治国之大本”。 (2 分)将材料八与材料七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与目的而言,1903 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5 分)答:一、方法上的显著变化:从希望进行自上而下的维新到认定“革命为唯一法门”。 (2 分)二、目的上的显著变化:从通过维新保全大清朝到立誓“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3 分)结合材料九、十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答
24、:一、康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即学西方,学日本,派遣留学生,废科举,办新式学校等。(2 分)二、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是:在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 (3 分)答:从根本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3 分)从主观上说: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3 分)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2 分)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2 分)结合以上材料及教材相
25、关知识点,分析回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0 分)答:结合所给材料及相关知识点谈洋务运动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及管理上的腐朽性。结合以上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点,分析回答:第二条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0 分)答:结合所给材料及相关知识点谈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如何成为第二条战线,并最终配合人民解放战争,使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包围之中,为建立和平、民主、独立的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10 分)结合以上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点,分析回答:1、第三条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走不通?(10分)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0 分)答:1.结合所给材料及相
26、关知识点谈所谓第三条道路是一部分民主党派领导人企图在抗战胜利后在国共之间谋求自身发展道路,实质为旧民主主义道路。但是,一则中国在抗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二则,蒋介石独裁政府决不允许第三条道路的存在,必置于死地而后快。所以,第三条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0 分)2. 答:结合所给材料及相关知识点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经三步骤形成。其一,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共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其二,国民党的迫害,使民主党派愿意接受中共的领导,拥护建立新中国。其三,中共邀请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点回答:1、19 世纪末,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准备瓜分中国,但他们的图谋并没有实现,原因是什么?(10 分)2、为什么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是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10 分)2.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点分析回答: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随着抗日战争走向胜利而越来越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而国民党却越来越丧失人心?(10 分)3.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点分析回答:1、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