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非惯常环境和地方感的角度来谈旅游规划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22-02 摘要:在以经济绩效为主要目标的旅游规划中,旅游规划往往更注重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在非惯常环境中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和当地居民的地方感,本文希望通过非惯常环境和地方感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来提升旅游规划的社会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非惯常环境;地方感;旅游体验; 旅游规划 一、非惯常环境与旅游规划 (一)非惯常环境概述 有人认为, “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的异化体验” 。简
2、单地说,旅游就是人们对非惯常环境的体验和生活方式。非惯常环境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外的环境,体验就是人生。 (二)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 如果说非惯常环境是旅游的外因的话,那么非惯常环境体验则是旅游的内因。由于受地理环境、空间区隔和个自的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共同时态的“全球化”过程中,地域自然风貌的差异和地域文化特色依然存在,对异地居民来说,构成了形形色色与惯常环境迥2然不同的非惯常环境,这种环境的差异度,对于不同的居民有着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和认知度,对于处于非惯常环境下的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非惯常体验是相对于寻常体验来说的,是对日常生活的短暂逃避和否定,人们对于非
3、惯常环境的非惯常体验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类早期科技水平低下,没有制造出飞行器的情况下,人们有飞天的神话传说。现在去海滨的人们,希望能体验海洋的自然环境与在此环境下形成的社会人文生活;到沙漠去旅游,希望能体验沙漠的自然环境与在此环境下形成的社会人文生活;到历史名城去旅游,希望体验那里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人文环境;到现代都市去旅游,希望能体验那里现代的辉煌和人们的生活;到国外去旅游,希望能体验那里的异域风光、异国风情;到太空去旅游,希望能体验在太空的感受;到外地、国外去看比赛,而不是在家中从电视上看比赛,是为了体验比赛现场的实战环境与氛围,并全身心地投入。这就是说,人们普遍有想在非惯常环境下
4、体验的需要,只是有时候这种体验需要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只要有旅游供给就可以创造旅游需求,在旅游业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迪斯尼乐园。所以人们这种对于非惯常环境的体验需求对于旅游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人们不仅有离开惯常环境的需要,而且在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往往是有别于在惯常环境下的。这就是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下表现出的非常态行为。非惯常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了游客体验场所,在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的许多行为方式是无法简单地被生活在惯常环境里的人所理解的。这种非常态行为有时甚至是消费者自己在惯常环境中所不会3表达的。经常被提及的消费者在旅途中的所谓“非理性消费行为” ,其实都是生活在惯常环境里的人的惯常思维得出
5、的判断。比如购物,游客在非惯常环境里会出现比惯常环境中更能消费,并且在非惯常环境中消费者更注重享受,体会美好的事物,希望享受一下以前期望的生活状态。过一下与日常生活中不一样的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就希望过一下少数民族简单的日子。比如香港这样的购物天堂里,也想做一回购物狂。又如外国有某种信仰的种族,女性在她们国家都必须在脸上蒙上黑头巾,但是她们来到中国以后就摘下黑头巾,尽情的狂欢。但是她们在结束了旅行以后,还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总而言之,消费者可以在非惯常环境下摆脱惯常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可以释放一下内心。另外消费者可以在非惯常环境下体会一下与惯常环境下不一样的民族风情,生活习惯等。 二、非
6、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表现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非常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从积极的方面看,会促进旅游地的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有利于旅游地社会文化与科技进步,能够为旅游接待地提供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看,消费者的消费观以及价值观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居民,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当地居民本土文化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生活方式也开始变得腐化。 三、非惯常环境与旅游规划 4(一)针对上面提到的消费者对于非惯常环境的体验需求,在旅游规
7、划的过程,我觉得应该深度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如海滨浴场,沙漠探险的沙漠风光游,历史文化古迹,甚至太空游。面向广大的旅游消费者,我们应该为其展现当地旅游特色,使消费者能够在非惯常环境中体会到旅游的乐趣。但是在旅游规划中如果过分的追求对旅游者喜好的迎合,过度或者夸大的开发旅游资源来进行旅游规划,那么对于作为惯常环境中生活的当地居民来说,会形成一种地方感的不适应性。 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这种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消费者的吸引作用,又要考虑到这种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惯常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针对上面提到旅游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非常态行为” ,在旅游规划中要予以体现
8、,要创造这样的环境或者娱乐设施,比如特色购物店;还有在雪场的滑雪、狗拉爬犁、滚雪球等这种在惯常环境中不能体验的景区设施。但是也要把握旅游开发规划的度。尽管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消费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很少有游客愿意将其转化成惯常环境。人们往往对于惯常环境的需求是多样的,复杂的,如对公共设施、文化教育、对外交往、经济水平、医疗卫生、职业生涯、人脉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非惯常环境的需求则较为单一,只要能满足新奇刺激、放松愉悦、好看好玩的一项即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从事遗产保护的专家学者对于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完整地保留传统的居民环境和生活方式,以追求其所5谓的原生态和原真
9、性,其结果往往遭到原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不满。也就是说,这些专家学者希望原居民的惯常环境成为“文化化石”和“博物馆” ,停止其现代化过程,从而满足旅游消费者对于其非惯常环境的审美情趣的追求。而事实上,原居民与外来游客一样,同样有追求现代化生活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协调好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和惯常环境中的居民生活适应性。 四、地方感与旅游规划 (一)地方感理论 地方感是关于人们对特定地理场所(setting)的信仰、情感和行为忠诚的多维概念:主要包括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意象和机构忠实等研究领域。 地方依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如国家公园、自然遗产地
10、、户外游憩地等。对自然资源地的地方依恋影响到使用者对自然资源管措施的态度和使用者保护资源环境的日常行为。地方认同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地方意象(或地方映象)研究也涉及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关系。在目的地映象研究中,映象是一个包括信任、印象、情感和评价等要素的概念:包括感知认知和情感评价两方面。游憩者往往因热衷于某种游憩活动成为游憩地管理机构的忠实拥护者而表现出机构忠实。 地方感研究从人的感知、态度、价值观等角度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在特定地方中的体验和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结关系。 (二)地方感与旅游规划 6在以经济绩效为主要目标的旅游开发背景下,旅游规划往往注重资源的
11、旅游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未能认识到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地方情感、认知和精神上的意义和价值。 旅游开发极大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有的居民还需要搬迁,居民与原居住环境的情感联结关系被强行割裂,社区认同与归属感受到破坏,由此产生的旅游地规划管理问题和居民社会心理问题在旅游规划中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使旅游规划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持。地方感研究有助于规划者了解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及其赋予旅游地情感上、知识上、游憩上和精神上的特殊意义与价值,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政策措施制定中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视,提高旅游规划的可实施行。旅游地地方特色的核心内涵是旅游
12、地的地方性,旅游规划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营造旅游地的地方性,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地方感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中,有助于解决旅游规划中与当地居民生活的矛盾,开发中过度商业化、庸俗化问题。 旅游规划中的地方依恋性,在景观设计中,地方感研究有利于规划设计者了解当地资源对于当地居民的特殊意义和价值,从而既能满足旅游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体验需求,又能针对当地居民的地方感进行特别设计,不但吸引了旅游者,而且也维系居民与旅游地的情感联结关系。一个旅游地能否在旅游者心中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关键在于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而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地方体验。旅游者这种在非惯常环境中的地方体验不仅反映旅游规划
13、的成功与否,而且为旅游地的形象策划提供依据。 7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地方感理论的应用应建立在地方感的旅游地规划设计理念、方法与程序,并体现在规划调查、研究、规划设计等技术环节中。地方的吸引物对人们有吸引作用,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超越了资源的这些功能属性。所以通过调查,了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地环境的感知、使用和评价,确定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和场所,并运用于旅游规划中。这样可以增加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旅游地的感情,更好的展现旅游地。 地方感研究为我国旅游(游憩)地理学和旅游社会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从实际发展来看,传统的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旅游地管理理论与方法忽视了旅游者与旅游地之
14、间的情感联结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自然资源和旅游地管理的影响作用。地方感研究有助于从人文层面完善自然资源及自然旅游地管理理论。同时,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地管理措施的态度及其对待资源环境的行为是影响旅游地和谐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小结 在考虑了非惯常环境和地方感的情况下来进行旅游规划,能更好的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并且更能反映人的需求、态度与价值观的多样性。也有利于解决旅游规划开发对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干扰性,以及防止旅游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行为对于当地居民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把非惯常环境理论和地方感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能使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过程中更人性化,更符合社会化,这样产生的经济利益才是久远的,并且也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人文效应。 参考文献: 81张凌云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旅游学刊 2008 .10; 2唐文跃 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旅游学刊 2008.8; 3李经龙等旅游体验旅游规划的新视角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11; 4范业正 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旅游学刊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