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后现代文化的异化本质摘要文化异化是詹姆逊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后现代文化作出的总体判断。后现代文化异化具体表现为:文化泛化与审美变异;文化时空逆转与深度消失;文化视像化与创造力枯竭;文化主体消解与精神分裂。詹姆逊对后现代文化的异化本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对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詹姆逊 后现代 文化异化 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9002805 西方后现代主义大师詹姆逊,不仅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作出了总体的、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研究,而且作为一个新马克思主义者,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后现代文化的异化本质
2、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他通过对后现代文化泛化现象的分析,指出后现代文化已发生审美变异成为大众快感文化;通过分析后现代文化的空间特性,揭示出后现代文化已成为失去历史感和深度精神的平面文化;通过分析后现代文化的形象化表征,指出后现代文化失去个性和创造力;最后,通过分析后2现代文化境遇中主体精神分裂的状态,深刻揭示出后现代文化主体的消解和乌托邦精神的消失。詹姆逊不仅全面批判了后现代文化自身的普遍异化,而且深刻批判了后现代文化异化境遇中人的全面异化和主体的最后消解。 一、文化泛化与审美变异 詹姆逊认为,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或者说 60 年代初期开始,文化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表现为与现代主义文化的彻
3、底决裂。这种断裂的原因应归结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社会状况的变化,即社会性质由垄断资本主义转型为多国或跨国资本主义,也被称作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媒介社会、消费社会、景观社会、信息社会、电子社会或高技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跨国资本的扩张,跨国资本取代垄断资本向全球纵深和大规模发展,成为资本运作的主要形式。 “一切都以它的资本增殖和再生产为转移,换言之,随着跨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种难以察觉的资本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将成为社会的支配力量。 ”资本运作的这种新特点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并反映到文化领域中,资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生产的动力、依据和合法性的标准。由此,文化生
4、产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自然、审美和人的潜意识等领域。 正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逻辑中,詹姆逊发现了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即文化的泛化与去边界化。后现代文化出现了3与经济交融、互渗与共谋的现象,一方面经济进入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甚至理论都成了商品;而另一方面文化逐步经济化,文化商品在后现代社会的市场和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他说:“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无处不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 ”詹姆逊透视到文化打上经济烙
5、印后的泛化含义。他指出,在后现代社会里, “文化”的疆界被大大拓展,与以往侧重于精神特征的文化观念有了很大的区别。过去狭义的文化常常被理解为知识、价值、观念、思想等精神性的存在,是与日常生活相对立的。是逃避现实的去处,是诸如音乐、绘画或纯文学之类高雅的事情,这样便形成了文化圈层的独立性和自律性。但在后现代社会,由于作为全自律空间或范围的文化黯然失色,文化落入尘世,普遍渗透或移人各种事物之中,文化的扩散使文化与总的社会生活享有共同边界。 “如今,各个社会层面成了文化移入 ,在这个充满奇观、形象或海市蜃楼的社会里,一切都终于成了文化的上至上层建筑的各个平面,下至经济基础的各种机制。文化本体的制品已
6、成了日常生活随意偶然的经验本身。 ”这就是说,文化已不再是一个纯粹而独立的概念,文化泛化使自身发生内爆,在社会结构中超越自我边界,从而与经济共谋、与政治同语、与意识形态同构、与生活失去距离和边界。 文化的泛化与去边界化开启了文化异化的大门。后现代文化的生产方式和存在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化已经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4大众化。文化物化成为产品,在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在市场上出售,后现代文化成为消费文化和大众快感文化。商业价值成为衡量文化价值的绝对标准,文化的内在规律衍变为市场规律。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的霸权地位,以复制或剽窃方式广泛满足大众的需要,以拼凑与戏仿手段恣意制造娱乐性,而使受众获
7、得即时快感。文化成为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文化成为一切。当一切都冠以文化之名或打上文化标签之时,文化不仅物化和表层化,而且世俗化和功利化,成为达致政治和经济目的的工具,成为资本运作的内在逻辑。 文化泛化与去边界化,致使后现代文化在本质上发生极大变异。文化表层化,物性张扬,审美性失落,失去精神内蕴。詹姆逊在分析后现代社会典型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时,也同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一样,采取了批判态度。他指出,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而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消解力
8、,整合了媒体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多种样式,形成以趣味为核心,兼具重感性、简单化、同质化等特点的新的文化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方式和人的存在方式。大众文化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对感官刺激与精神抚慰的需求,丰富和滋润了人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依赖大众媒介所具有的痼疾,恰恰导致了人的异化倾向。拉扎斯菲尔德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对大众媒介列数四大罪状:使大众丧失辨别力,安于现状;导致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剥夺大众的自5由时间;具有麻醉精神。詹姆逊认为大众文化也必然因这些固有缺陷导致大众的异化,从而使人失去最宝贵的本质。 二、文化时空逆转与深度消失
9、 不可否认,文化是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积累。时间是线形流向的,它一刻不停地从过去、经由称作“现在”的点、不可逆地指向未来,时间正是在历史中生成和存身的。但在生产力尤其是尖端技术、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时间观。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时间是线性时间崩溃后的时间碎片,是零散化的失去向度的时间概念,时间存在的唯一标识是现在。这种新的时间体验使人们感到自己生活在永恒的现在之中,区分过去、现在、未来已没有任何意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对于未来,已丝毫点燃不出激情,自然也谈不上未来感了。于是, “我们整个当代社会系统开始渐渐丧失保留它本身的过去的能力,开始生存在一个永恒的当下和一个永恒的转变之
10、中,而这把从前各种社会构成曾经需要去保存的传统抹掉。 ”在后现代的时间意识中,现在与当下成为时间存在的惟一标识,过去和未来从时间的链条上消失了,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感觉已经崩溃。显然,在这样的社会,时间意识丧失了,历史意识淡化了。后现代时间观消解了人们的历史意识,使人们忘记了如何去历史地思考。历史意识是人类对于自身和历史事件的看法。个 体的历史记忆与集体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出某个时期人们的历史观。现代主义文化注重现时与文化传统6和个人记忆的密切关系。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个人记忆和文化传统逃遁出文化层面,呈现出与过去断裂的类似于精神分裂的体验,人沉醉于现时体验的欢悦中。因此,历史成为
11、纯粹偶然的片断。历史规律即人们借助权力话语虚构出来的幻想之物。后现代文化已失去历史维度。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参照,也是塑造人的感观方式的重要因素。时空关系一般认为有三种情况:时空分离、时空一体、时空互换关系。时空分离与时空一体关系建立在自然时空特性上。而时空互换关系则是建立在社会时空的特性上,并把自然时空的特性作为自己的前提。詹姆逊从社会时空观的视角对后现代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进行了考察,并由此断言后现代文化是一种空间文化,是一种缺乏深度精神的表层文化。詹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发生了时空逆转,即时间变成了空间。后现代社会以快速变化掩盖了停滞, “社会生活各层面空前的变化速率等同于一切事物空
12、前的标准化” 。当剧烈变化以标准化的形态出现时,这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停滞或僵化,詹姆逊把这种停滞表述为“时间变成了空间” 。正是由于后现代的时间成为了永远的现在,才使得后现代的时间被空间化了。空间在后现代社会中占据着主宰地位,它否定、压抑了时间性,必然影响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对未来的想象。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注重空间的文化, “空间”是后现代文化存在的主因。他把空间分为欧氏几何空间、帝国主义空间和后现代空间,分别与市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对应。在欧氏几何空间里,个人经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适应的;在帝国主义空间里,已呈现出分裂性的特点,即
13、个人经验与体7验环境的适当方式之间出现了断裂;在晚期资本主义中,这种分裂更为严重。詹姆逊所谓后现代空间即鲍德里亚所定义的“超空间” 。它是“一个充斥幻影和模拟的空间,一个纯粹直接和表面的空间。超空间是空间的模拟,对它而言,不存在原始的空间;类似于与它相关的超现实 ,它是被再现和重复的空间。可以说,超现实比现实更现实;它没有事物本身肮脏的物质性,却可传达对事物的感觉、事物的物性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超空间开创了一种新的空间范式。而我们作为主体迄今还没有与之相配的任何感觉或感觉器官。在后现代空间,我们的身体丧失了掌控自己的能力,从而迷失于跨国的、全球化的偌大网络空间中。更为可怕的是, “超空间”比
14、实际存在的空间还要“真实” ,处于这样的空间,人们的主体、感知方式和经验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要受到“超空间”的重新塑造。 “后现代空间都让我们终止期望,终止一切的欲求。 ”我们当前现实的认知,对过去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投射都在巨大的空间中被弱化得无能为力。在后现代时空中,我们失去对过去的历史感,失去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也失去对未来的乌托邦理想。我们似乎不再记忆过去,也不再思考未来,只在当下的后现代空间中,快乐着并痛苦着,狂欢着并迷失着。 后现代文化是缺乏时间维度和历史意识的表层空间文化,詹姆逊就此断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首要典型特征之一是“深度消失” 。所谓“深度消失”是指后现代主义力图推翻前现
15、代、现代一切主张探究“深层意义”的思维逻辑模式,即从哲学上试图消除现象(phenomenon)与本质(essence)、表层(sur-face)与深层(depth)、真实(truth)与非真实8(truthlessness)、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对立关系模式,把本质推向现象、深层推向表层、真实推向非真实、所指推向能指。詹姆逊据此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解构了人们探究本质、深层、真理、真实以及所指等有关“意义深度”的思维定式,不再追求现代、前现代经典作品具有的深度价值和意义,没有潜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深层寓义,因而是一种无需解稗的丧失深度精神的表层文化。 三、文
16、化视像化与创造力枯竭 视觉文化取代印刷文化的发展趋势早在匈牙利电影理论学家巴拉兹理论中就曾有预言。视觉文化的内涵由本雅明进行了拓伸,他认为电影凭借一些技术手段,把现实世界尚未出现的东西在电影中超前呈现,从而把一种新的文化带人人类社会生活。加拿大历史学家麦克卢汉根据传播媒体的不同将人类历史分为口头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时期。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强化了视觉文化的主题。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和法国学者利奥塔也关注视觉文化的转向。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发现借助电子媒介和计算机模拟,视觉文化便进入了“拟像年代” ,在这一时期,形象与现实的关系断裂了,从互联网到卫星电影,从好莱坞到迪士尼,拟像
17、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詹姆逊与这些理论学家一样,也敏锐地感受到了文化的视觉转向。他从现代传媒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对这一转变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超越文字的世界,人的生活到了这个阶9段,已经迈进阅读和书写以后的全新境界了,整个文化正在经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即以语言为中心转到以视觉为中心。当代社会空间被视觉文化充塞着,所有真实的、未说的、未见的、没有描述的、不可表达的,都已经成功地被渗透和殖民化,统统转换成可视物和惯常的文化现象。由于电影、电视、电脑的发展,以及后现代社会独特的时间性, “现在开始感觉到的东西作为后现代性的某种更深刻、更基本的构成而开始出现的东西,或至少
18、在其时间维度上出现的东西是现在一切都服从于时尚和传媒形象的不断变化” 。 詹姆逊将后现代文化定位为一种视像文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人和事物皆异化为一种形象,无处不在和一统天下的形象改变了人们认知事物的传统方式。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下,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形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感兴趣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外观形态,人们需求或喜欢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这种商品的外包装或者广告代言人,这就是说形象代替了“真实存在”的事物。同理,人(明星)异化为形象。詹姆逊通过分析当代社会体制中明星影像的变体和艺术创作的实例,认为明星是在媒介大力渲染和烘托中被塑造出来的。明星成为商品化过程的产物
19、,因商品物化而衍变为自身的“形象” ,恰如德波在奇观壮景的社会中所描述的状况:“形象已经成为商品物化之终极形式” 。 如果说形象还有真实模本(copy),形象之“物”还接近真实,那么,当形象发展为类象时,则连原来的模本也抹去。詹姆逊借用了鲍得里亚的“类像(Simu-lacrum)”概念来反映后现代文化的客体表征。类像是10“没有本源、没有根基” 、缺乏客观实在性的虚幻模拟,类像之物是远离真实的幻像。类像文化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完全的“虚拟世界” ,在这里,作者通过中立、僵化、物化的“媒介物” ,惯用复制(剽窃)和拼凑(戏仿)的技法,而使文化文本失去了思想意义和价值。类像文化正是一堆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20、拼凑物, “拼凑是一种空心的摹仿一尊被挖掉眼睛的雕像” 。通过复制与拼凑,后现 代社会被类像包围,致使原品失去存在意义,现实和幻觉失去区别,包围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失去真实性。后现代文化越来越看不到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劳动痕迹,在这里,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主体性、独创性、情感、真理、终极意义等文化精神纷纷消失。四、文化主体消解与精神分裂 詹姆逊认为,与现代主义时期的人相比,后现代时期人的精神状态在异化的路上走得更远。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残片化,主体不是异化,而是消解和彻底精神分裂。 第一,后现代社会主体死亡。詹姆逊认为, “伟大的现代主义是一如你的指纹般不会雷同、你的人身般独一无二的个人、私人风格的创造的必然结果。 ”现代主义美学是与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独特的人格和个性概念根本相连的,但在后现代主义中,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个体主义已经终结,个体或个体性主体已经死亡。主体死亡可作两种理解:其一,在古典资本主义及传统核心家庭的社会文化中,曾经有过被置于万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