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生物多样性综述摘 要: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全部生物或某一生物类群的物种数目与各个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一般是指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然而,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此现象已引起国际的重视,科学家们通过讨论研究,确定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许多国家也签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本文就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谈一谈现如今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关键字:生物多样性 保护 生态系统 物种 遗传 现状 措施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
2、到了严重的威胁。当今的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能源五大危机,这些危机的解决都与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中除了中国等少数国家外,人口在不加节制地膨胀,发达国家则利用其富裕的经济实力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压力以及缺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造成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生物多样性面临绝境的残酷事实要求我们必须立即开展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效的措施。本文针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其保护作一综述。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
3、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重要概念,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其中 研究较多,意义重大的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1 遗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但一般所指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种内的多样性是物种以上各水平多样性的最重要来源。遗传变异、生活史特点、种群动态及其遗传结构等定或影响着一个物种与其它物种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而且,种内的多样性是一个物种对人为干扰进行成功
4、反应的决定因素。种内的遗传变异程度也决定其进化的趋势。 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任何一个物种都具有其独特的基因库和遗传组织形式,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显示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物种是构成生物群落进而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就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因此遗传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通常谈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时也就包
5、含了各自的遗传多样性。广义地讲遗传多样性就是生物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但一般所指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或称遗传变异。1.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1.3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
6、性。此处的生境主要是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是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结构和动态、包括演替和波动方面的多样化。2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及保护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已遭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漠化,很多物种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2.1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情况人类活动不断加剧,致使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被誉为“ 物种宝库”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 20 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锐减,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 05104k
7、m2 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 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 40005000 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 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 640 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 156 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其中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一大重要内容,Diamond 1989 在分析物种灭绝的原因时总结了四点,他称其为“灾祸四重奏”Evil Quartet 即生境的破坏或片段化;过度掠取动物和植物
8、;外源种的引人;由上述三个原因导致的次生灭绝效应,这“灾祸四重奏”中每一个因素无一例外的都源于人类活动。据估计,Wilson 1988 在过去的 60 亿年中物种的自然灭绝速率大约是每年 1 种,而现在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物种灭绝速率至少 1000 倍于此, “美国全球 2000 年度总统报告书”(The Global 2000 Reoort to the President) 中指出 若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在 1980 至2000 年的 20 年中将会有 150 万 200 万种生物会从地球上消失 Ehrlich 和 Ehrlich 1981 Western 1989 鉴于这种严峻的现实
9、,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已遭到严重破坏后,各国人民都开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所以中国采取了有效积极的保护措施。2.2.1 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人类已经认识到,没有地球,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因此! 我们必须善待地球!善待自然! 不能以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为发展模式;不能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发展目标和推动力;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和数量。相反,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强调后代人享有与当代人同等的发展机会。增强环境道德观念和持续发展观念,共同
10、维护我们惟一能够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理想。2.2.2 加强立法与执法为保护生物资源,我国先后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另外,我国还签署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 21 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使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但目前仍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滥捕、乱杀非法出口等现象一直未能禁止。总而言之,人为因素始终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因素,对那些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不法分子应严厉打击和严肃处理。2.2.3 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研究要保护好生
11、物多样性,应该对生物多样性有足够的了解,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其组成成分、分布,结构和基因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其脆弱区和濒危动物,对其进行就地保护,圈地保护和离地保护等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和基因库等,建立保护区对物种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建立保护区的同时,也要提高人民的保护意识,做到让全民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当中来。2.2.4 改善自然环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整个生物圈就没有没被污染的地方,自然生物的生存条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切实落实中国 21 世纪议程及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加快
12、“三河” 、 “三湖” ,两区和其他一系列绿色工程的治理和建设步伐,整治自然环境,遏制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保证生物能够正常的繁衍生息,保护人类环境的清洁优美,维持社会的持续发展。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展望现如今,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已受到国际化得关注,各国已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虽然现在生物多样性破坏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目前,人民的保护意思还不强。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多样性将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人们不会因为经济利益而以生物多样性为代价,人人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的的意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濒危物种都被保护起来,甚至采取某些生物技术
13、使其大量繁殖,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整治,生物多样性的生存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从此人类踏上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路。参考文献1.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3.范志勇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介期刊论文 -野生动物1987(04)4.钱迎倩;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19945.谢国文;颜亨梅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20016.于长青 中国麋鹿遗传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期刊论文 -生物多样性1996(03)7.陈灵芝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19948.陈灵芝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19939.学良 黑龙江兽类资源的变化及其原因199310.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11.期刊论文 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等理论问题的探讨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7(5)12.期刊论文 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 盐城工学院学报2001,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