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的文化解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8298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的文化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孔雀东南飞的文化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孔雀东南飞的文化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孔雀东南飞的文化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孔雀东南飞的文化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孔雀东南飞的文化解读摘要:安徽潜山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潜山县史上第一座大型人物雕塑,这部雕塑是依据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建塑的,它向观众展示着潜山又一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从潜怀大地的历史沿革和民俗风情的角度,客观地考证了汉末的庐江郡就是如夸的安徽潜山怀宁一带的历史事实,并通过对这部爱情长诗的较详细的解读,揭示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刘兰芝;焦仲卿;雕塑 在有着近万件藏品的潜山县博物馆内,有一件藏品非常引人注目,它是一尊纯白色的人物雕塑,雕塑最宽处 4 米,高 8 米。雕塑下部以孔雀双飞为造型,线条简洁流畅,图案突出了“生死相依”的主题,上部则由双飞的孔雀变换为男

2、女主人翁焦仲卿、刘兰芝手拉着手向世人倾诉着干古凄美的爱情故事,雕塑基座用黑色大理石砌成,正面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题词“孔雀东南飞” ,底部刻有磐石和蒲苇图案,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象征着两人纯洁而坚韧的爱情,基座背面刻录了诗作全文。当观众来到风光秀丽的天柱山,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首先便是这尊塑像。作为一个陈展内容,它链接着长诗孔雀东南飞 “焦家园遗址” “庐江府遗址” “孔雀台” “孔雀坟”“惜字亭”等遗迹、遗址(这些遗迹、遗址是县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2潜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2006 年底,民间传说孔雀东南飞成为已安徽省政府第一批省级非物

3、质文化遗产,2009 安庆市又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千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了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这尊初建于 1993 年,县史上第一座县城大型人物雕塑就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具象载体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部长篇叙事诗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它取材于汉末建安时期民间天柱山脚下一对有情人感人的爱情故事。诗中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为了爱以死抗争,演绎了中国最早的生死之恋,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该诗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陈国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后宋朝侍读学士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 ,改题焦仲卿妻 ,1956 年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4、,取诗的首句为题,一直沿用至今。它是我国古代继离骚后最优秀的文学杰作,是汉乐府诗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作品,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全诗 357句,连诗前小序 1838 字,被古人誉之为“上承风骚,下启唐诗宋词的长诗之圣” 。这样一篇“叙事如画,叙情若诉”的光辉诗作,当观众慕名来到博物馆,伫立在雕塑前,我们又如何向观众解读诠释好其中丰富的内涵呢? 一、故事发生地释疑 3孔诗的发生地历来被人们争论不休,浙江有学者依据该省有桐庐县,认定诗的产生地在浙江;江苏有学者有以该省有华山,认定其发生地应在江苏;广州有

5、学者以诗中有“交广市鲑珍”之语为由,争该诗产生地在广东自矜,本省的庐江县也有作者津津乐道庐江县是孔雀东南飞的故乡,其地域的归属问题众说纷纭,却无不反映了人们对这份民族文化遗产关注和珍爱。事实真象究竟如何呢?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在著作乐府诗笺中云:“汉庐江郡初始在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汉末徙治今安徽潜山县。 ”上世纪 50 年代,余冠英等教授在对孔诗进行注释时,也赞同闻一多先生的观点,指出孔故事的发生地在今安徽省潜山县一带。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及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关于孔故事发生原产地的注释,均保持着“今安徽潜山一带”的字样不变。尤其是出生于怀宁县小市镇求雨村,曾任政协

6、潜山县常委、文史委副主任和潜山中学高级教师的李杏林先生,几十年来深入民间,调查、搜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出版了孔雀东南飞 ;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炎贵先生也写了长诗(孔雀东南飞)与潜山之缘 ,以富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孔诗故事原产地在今潜山、怀宁一带, “在明代,小市港(即小吏港)是属于潜山县管辖的” , “到了清代,小吏港显然变为潜(山)怀(宁)两县共管” ,故事的主要人物刘兰芝是怀宁县小吏港刘家山人,焦仲卿是潜山县焦家畈人,两家仅隔了一条皖河。 “焦家畈与小吏港一河之隔,那时的小吏港直属舒州,怀宁与潜山尚是一个县,而怀潜分设乃是元朝至正年间的事” 。4怀宁县志卷五山川志(

7、清康熙版本)载: “小吏港者以汉末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 ;潜山县志(清道光版)卷二山川志说:“(下县城)南十五里日小市港。小市港即小吏港,汉末焦仲卿妻刘氏投水处。 ”安庆府志也有专文介绍刘兰芝。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七年(公元 748 年)客居舒州时,曾来到焦、刘合葬墓前凭吊,写下了极其深沉壮美的诗篇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从文物古迹看,潜怀两地的“焦家园遗址” “庐江太守府遗址” “万年台” “孔雀坟” “惜字亭” “永镇庵”等等文物保护单至今仍在以实证向人们诉说着这段千古遗恨。另外,本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广为流传的方言也可见端倪:如潜、

8、怀一带人们习惯把折磨媳妇的恶婆婆叫焦八叉,这是影射焦母的;把受苦受难的媳妇称作苦芝子,这是暗喻刘兰芝的,(有“苦芝井”为证:这口井位于兰芝的出生地刘家山嘴, “孔雀坟”的南面,相传兰芝生前常常从井中打水,刘兰芝死后,井水变苦,故名“苦芝井”);把懦弱无能的老好人称为焦二,这是怜惜焦仲卿的,(潜、怀一带流传有“马吃三棵麦,免除一年粮,糯米官人好,糍杷作心肠”的故事。 “焦二”成为了懦弱者的代名词);将趋炎附势的人称为刘大,这是讽刺刘兰芝哥哥的;将能干要强的小姑娘称为能小姑,这是赞美焦仲卿妹妹的等。总之,有关正史、地方史、历史遗迹、民间传说均有力地证明了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产生在今安徽省潜山县与怀宁县

9、交界处的焦家坂、小市港一带,孔雀东南飞文化已深深植入了这片热土。 5二、思想与艺术价值 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文学大师鲁迅指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吃人”的历史,它的吃人性就在于“逼迫” 。下面我们看看孔诗是如何叙述这种“通杀史”的: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感情深厚,但为婆婆不容,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已

10、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就这样,婆婆便一定要赶兰芝回娘家。焦母又凭什么休兰芝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 言去,窃盗去。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焦母只简单用第一条“不顺” 。这在现代人眼里是何等的荒谬和不可思议,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平常和合乎礼义的!仲卿为了缓解矛盾冲突,百般求告,却反遭母亲槌床痛骂。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焦母压制焦仲卿还是用的“不顺”这一条。仲卿无奈之下,只得让兰芝暂回家门,并相约“誓天不相负” 。但兰芝回娘家后,同样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县令、太守相继为儿子求婚,兰芝不为所动,一一回绝,但其兄为了攀结权贵,步步

11、相逼,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先嫁得府吏,后嫁得自日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在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下,兰芝被迫选择允婚,其实义无反顾作了6以死抗争的打算, “黄泉下相见” ,最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仲卿闻讯,也“自挂东南枝” 。故事推向了最高峰。最后两家求得合葬,葬后双双化鸟, “夜夜相向” 。这个故事,从表面上看,焦、刘之死,是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他们以为只有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最后却成为封建礼帮凶。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他俩的死,是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是对封建礼

12、教罪恶本质的控诉,这种向封建礼教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也必将赢得后人的赞美与尊敬。 这朵艺葩,是历史的镜子,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它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成功地通过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表现了反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恶势力的主题,在广阔的背景下演绎和展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歌颂了光明、纯真、善良的人文精神。诗中通过“遣归” “求婚” “合葬”等情节,再现了刘兰芝聪明美丽、善良能干、知书达礼、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正义形象。焦仲卿虽深受封建建礼教影响,性格较软弱,但是非分明,忠于爱情,与刘兰芝情真意笃,不为丑恶势力的威迫利诱所动摇,这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本诗的另一大艺术特色就是通过个性

13、的人物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沈德潜在古诗源卷四中评:“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全诗用兴开篇,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刘、焦合葬的墓地上,松柏梧桐叶叶覆盖,孔雀双7双日夕和鸣,这既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这对夫妇永恒的悲诉,从而表现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的热烈向往,这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使全诗有了质的飞跃,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 三、民俗学价值 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其中“

14、初七”即指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晚上为七夕,又称乞巧节。乞巧习俗是伴随着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而形成的,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乌鸦为这对男女于天河上搭桥,俗称“鹊桥相会” 。乞巧主要是妇女的活动,所以又叫女儿节。这天夜里,妇女们张灯结彩,拿着各式各样的针线,在庭院中摆好瓜果,祭祀牛郎织女,此时如有人能见到天河的白气和五彩颜色的鹊桥,就可得到吉祥;妇女们希望借助神的力量使自己心灵手巧。七夕晚上的另一项活动是守夜,人们对天下拜,并说出心愿,主要是乞富、乞寿,没有孩子的乞子。守夜活动男子也可参加,目的是为全家乞福。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 孔诗还生动记叙了昔

15、日占皖大地流行的婚俗: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娘家后,只十多天,县令就派人来给自己的儿子说亲;县令的媒人离去几天后,太守又以主薄为媒来为儿子说婚。被谴回娘家的刘兰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求婚,且求婚者的身份较高?从文章的表现来看,这丰要是衬托刘兰芝的貌美才高,另外也是由当时的婚俗决定的。汉时,社8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羞耻。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西汉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后汉的蔡文姬也嫁过多次。另据史书记载,汉景帝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王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 人问悲情万古传。走进_尊物馆,伫立花园式庭院中孔雀东南飞雕塑前,我们不是可穿越时空隧道,透视这一古老的爱情故事的现代意义吗?古人尚能不为礼教所屈服,今人岂能为物欲与世俗所累,牺牲自由爱情! 博物鉴,思古鉴。当为现代爱情婚姻所鉴。 参考文献: (1)(2)(3)郑炎责长诗(孔雀东南飞)与潜山之缘 (4)李杏林孔雀东南飞霍建明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故里散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