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6.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318312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 6姓名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答。竹子是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困难,不压

2、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这篇短文的题目:_2在文中的里填上一对反义词,并且能和上下文意思相吻合。3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4在文中的里填上一对近义词。5“岁寒三友“是指_、_、_6文中把竹笋比做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呼吸时,进出的气 消息 停止 休息 利息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

3、的妙用。10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 _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12用“”把短文分为三层。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 7太阳花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太阳花的生命力很强。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

4、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太阳花还耐旱。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月季花已失去了昔日的娇艳,太阳花却仍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捧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给天地增添生机。1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的茎 ( )的君子兰 ( )的月季花( )的叶子 ( )的太阳花 ( )的水仙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4 分)昔日( ) 增添( ) 起初( ) 仍旧( )3用“ ”画出文中比喻句,写出用

5、_比喻_。4用“_”画出第 2、3 自然段的中心句。5仔细读短文,判断选择,对的打“”。(1)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可见它的生命力很强。 ( )(2)太阳花是一种木本植物花。 ( )(3)“太阳花精神抖擞地向月季花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这句话是比喻句。( )(4)“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这句话是说太阳花既比水仙清雅,也比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6填空。(1)短文 4 个自然段都是围绕_来写的,其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_。(2)作者写太阳花的样子时,抓住了它的_、_、_三方面来写的。(3)作者写“花”时,抓住了它的_、_,同时还通过和水仙、君子兰进行_,反

6、映它_。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训练 8小水珠和大浪从山崖上摘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科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赛。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

7、兴是“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懒洋洋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移动也不动。1、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哪一种,请选择正确的打“”。 (1)按叙述的内容顺序写。( )(2)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 )(3)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 )2、 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话的神态属于哪种?请在括号里打“”。 (1)虚心( ) (2)瞧不起( ) (3)高兴3、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

8、近义词。 坚固( )保持( )浑身( )依旧( )4、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白天( )辛勤( )容易( )高兴( )5、 用“”画出短文中描写任务内心活动的句子。 6、 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训练 5打伞的女孩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

9、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啦啦

10、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一)积累与运用(14 分)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5 分)打量(ling lang) 上浮(f fu ) 兴(xng xng)旺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3、从第 3 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改。(2 分)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比成。(二)理解与感悟。(17 分)5、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制宜”在文中指。(

11、6 分)6、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6 分)7、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三)表达。(9 分)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歌。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训练 7挪 树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怕。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

12、!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嚓!嚓!嚓!”一铲,一铲

13、,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23)那老土依然沉重。(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26)它会死吗?(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透!(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29)又过了几天。(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31)

14、 腊梅新生了!(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33)人挪活!树也挪活!(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积累与运用(13 分)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一息 风姿飘 有声 不经心 丰秀美 万花谢2、文中第段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打上,并改正。A B CD (4 分)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2 分)4、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诗 ,作者是_。(2 分)(二)理解与感悟(27 分)6、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带点字词的

15、意思。(8 分)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7、“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8、第 (34)段中,画 “”线的句子里含着什么意思?把你体会到的含义写下来。(4 分)_9、按要求概括。(8 分)第段到第 (2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_(2 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2 分)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 分)10、朗读第(31) 优“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应读出的感情。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提高

16、阅读能力,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四个方面。多读。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关于课外阅读量,修订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精思。读书要精思,即要仔细思考。一是遇到疑难要精思,思而不解,或查资料,或请教他人。二是在精彩之处要精思,为什么会写得如此精彩?作者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等等。三是在无疑处精思,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对不对? 同一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答案? 这种质疑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勤记。第一,要勤记录,

17、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圈点勾画,提要批注,记下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卡片、笔记等形式摘录文章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二要勤记忆,对于名言佳句,精彩篇章,要多记忆,多背诵,集腋成裘,终有大用。善用。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要善于把在阅读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营养,学到的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使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比翼齐飞。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训练 6雄关赋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雄关了。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看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了。先说那城楼吧。

18、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高高的箭楼,巍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五个大字,笔力雄厚苍劲,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煞是壮观。但是壮观的还是它形势的险要。不信,你顺着那城门左侧的台阶往上走吧,你走到城墙之上,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墙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你往北看吧,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势,由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山角上直冲下来,

19、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万里长城的尖端。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儿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其地势乏险要,正如古人所说: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里。名不虚传( ) (1)名字不虚着传扬。 (2)不张扬,不是空有虚名。 (3)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脖颈( ) (1)脖子 (2)指山海关所在的位置,就像人的脖颈处一样险要。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宇选择正确读音。重关要塞(ch6ng zh6ng) 情不自禁 (nn)3本文着力表现了雄关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分别是_和_。下面的词语中

20、哪些词语是表现这两个特点的,打上“”。思慕己久( ) 巍然耸立( ) 引人瞩目( ) 雄厚苍劲( ) 气势磅礴( ) 咽喉之地(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训练 8一枚硬币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他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

21、年对此不可理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犹太青年说:“因为我没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1、这样有深刻含义的文章我读得懂:对待一分钱,英国青年_,犹太青年_。结果,英国青年_,犹太青年_。2、我觉得犹太青年成为老板的原因是什么?_3、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_4、你能质疑问难吗?请提出有价值或不懂的问题。_一、阅读(40 分)打伞的女孩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

22、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

23、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一)积累与运用(14 分)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5 分)打量(ling lang) 上浮(f fu ) 兴(xng xng)旺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

24、下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3 分)3、从第 3 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改。(2 分)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比成。(4 分)(二)理解与感悟。(17 分)5、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制宜”在文中指。(6 分)6、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6 分)7、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5 分)(三)表达。(9 分)8、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歌。二、作文。(60 分)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写一个人,说说这个人为什么给你

25、留下了深刻印象。题目自拟。一、阅读(40 分)鲁迅先生丧仪散记(节选)十九日下午两点钟,我在办公室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问我鲁迅先生逝世的情形,我愕然了一会儿,因为那天为了一点私事出门,中午并未回家,也没有碰到文艺界的朋友,实在毫无消息。据我所知,最近鲁迅先生是渐就康复了,虽然有时候还有一点热度,他自己并不当做一回事,因此别人也以为已经没有事。他会死吗?我不相信。说实在话,我当时还疑心这是某些人的捣鬼。鲁迅先生是一个战斗者,是非之分,善恶之辨,在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虽受爱戴,也常招咒骂,这咒骂不但没有损及鲁迅先生的伟大,反而使他的人格更加光辉了。在这堡垒对峙的社会里,如果竟有一个受各方面爱戴,而

26、不招一点咒骂的人,那才真是不可思议呢!然而这个“无损于他的伟大”,从咒骂者那一面说,当然是不能满意的。于是造几条离奇的谣言,如鲁迅患脑膜炎之类,借以泄忿,也是常有的事。我想,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那一天直到我回到家,得到另一个朋友的通知,才知道鲁迅先生真的已经在早晨五点廿五分,停止了他的最后的呼吸了。是的,他不过停止了他的呼吸我只能这么说,因为我仍旧相信: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我赶到万国殡仪馆,已经过了下午六点钟了。馆前的灯光放射出幽蓝的线条。跑上二楼,看见五六张哀蹙的脸孔,在无言的沉默里,散布着低低的叹息。我们都认为这是个太大的损失,一个人类的正直者悄悄地离开这世界了。值班的守灵人领我到隔壁一个

27、房间里,那里躺着鲁迅先生,瘦削的脸孔,隆起的鼻子,浓浓的眉毛、胡须,完全和活着一样。我默默地站在他面前,我看见一幅图画,那上面画着一个战士在休息。一幅多么庄严而又动人的图画呵! 是治丧委员会决定各界瞻仰遗容的第一天。我一个人走在胶州路上,关怀着这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从后面赶上前来,碰了一下我的袖角,问:“请问,到万国殡仪馆向哪里走?”我没有开口,只指了指前面,仍旧低着头走自己的路,关怀着这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但因为孩子或前或后和我前肩,使我不得不注意起来。那是一个脸孔黑胖、个子坚实的孩子,一头乌发,穿蓝布长衫,蓝布鞋,两只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前面。为着好奇,我斜过头去看着他说:“

28、上万国殡仪馆干什么?”“看一个人。”我没有再问下去,仍旧默默地走着。将近殡仪馆的时候,远远地望见门前聚着不少人,孩子叫起来了:“哦!那么多人,都是学生!”“你也是学生吗?”我问。“我已经离开学校,在商店里当学徒。”他看了我一眼,接着问:“你也到殡仪馆去吗?”我点了点头。“是不是去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是的。”我停了一下,问:“你呢?”“我也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然钻进我脑里,我站定了,朝孩子说:“你认识鲁迅先生吗?”“不认识。”“那为什么要去看他呢?”孩子的眉毛动了一下,圆圆的眼睛睁得很大很大,叫道:“为什么?我读过他的小说,多么好呵,你说我不该去看他吗?这是最后的一面了呀!”我笑了,我感到

29、无限的温暖。之后,在灵前,除了中年的、老年的、异国的人们外,我看到更多的是一批一批年轻的学生,一批一批的工人子弟,一批一批的商店的学徒。我的眼前突然光明起来。我 分明地感到:鲁迅先生并没有死,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一)积累与运用。(12 分)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每格里只填一个字,所填字是本文出现的)(5分)然 复 骂 对 泄 哀 容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4 分) 3、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会死吗?我不相信。”把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是。(3 分)(二)理解与感悟(28 分)4、“然而这个无损于他的伟大”。联系上下文看,句子的“ 这个”指的是。(3 分)5、在小学阶段,你读过了一些写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你的心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 分)6、在本文中,作者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赞扬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画上“”。(3 分)7、读了本文,请你概括几条“我”相信鲁迅先生不会死的理由(至少概括两条)。 。(6 分)8、“我笑了,我感到无限的温暖”。联系上下文看,是什么使作者感到无限的温暖,并笑了起来?。(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