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论文1.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8397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健康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健康论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健康论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健康论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正确引导 绿色上网重庆市南川书院中学校 文立群摘要:从 1994 年我国正式连入 Internet 起,网民成几何级数增长。可见中学生作为既引领又追随潮流的年轻一代,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上网的态度不一,这使得中学生网民群体具有突出的特征:好奇中存在盲目性,执着中具有片面性。网络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已使中学生的观念得到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已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对如何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进行了初步探索。关键词:中学生 健康上网 网络从 1994 年我国正式连入 Interne

2、t 起,网民成几何级数增长。可见中学生作为既引领又追随潮流的年轻一代,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上网的态度不一,这使得中学生网民群体具有突出的特征:好奇中存在盲目性,执着中具有片面性。网络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已使中学生的观念得到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已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对如何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进行了初步探索。一、中学生上网的益处(一)开阔视野网络文化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源,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

3、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二)激活创新意识全球信息网络连通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因此,出现了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文化传统的大交流,这种交流的特点将不仅只是知识的传播,而且能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其创造性;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进一步使学生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中学生处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期,亦称人

4、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急剧增强,求知欲望也迅速扩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既可以参考教育者和家长的意见,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自己适合的知识结构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大大增强,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同时,在“网络社会” 里,他们往往大胆地与人交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既减轻了学习的紧张感,又培养了独立的思维的能力。二、中学生上网的弊端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对中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

5、趋凸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的复杂性容易使中学生产生思想混乱。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中学生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西方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一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就对我们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中的腐朽思想文化侵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网络的开放性容易使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中学生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

6、,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 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 的中学生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水平相对比较低,他们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一部分同学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网络成瘾症,不思进取,荒废学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中学生人格的扭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中学生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中学生尽

7、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中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中学生一旦在网络交往中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 (三)网络的隐蔽性会造成中学生道德弱化。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因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

8、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中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其次也有可能波及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三、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今天的中学生作为 21 世纪的主人,从小接触网络,掌握网络知识,无疑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但社会、学校、家庭必须携手引导学生正确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让他们从网上吸收有益的知识,千万不可放任自流,使其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之中。 那么,怎样正确有效地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提高中学生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呢?(一)加强对中学生的闲暇时间指导。 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为中学生开展自

9、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那么学校和家庭就应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闲暇意识和闲暇态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围绕学习内容制定课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利用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学习成果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电子报刊、网页等,在校园内的学生作品专栏中展示优秀作品,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了解了网络的功能,也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到了一个正确健康的轨道上,同时还会激励其他学生加入到研究性学习的队伍中来。 (二)规范国内游戏网站的准入门槛,向中学生多推荐优秀的少年网站,淡化玩网络游戏的意识。 国家应出台有关的政策

10、法规,对于游戏分成不同种类,成人化的游戏应适当地加密并醒目标明“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不准在未成年人面前玩此游戏“等标记;清理目前的网络游戏,实行认证制;整顿目前的网吧等场所,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开通校园网或免费校园网吧。引导中学生浏览优秀的教育网站、少年儿童网站,让他们能理性地对待网络,正确地使用网络。 (三)提高家长的教育和监护能力。 作为家长要有防范意识,不能对孩子上网听之任之。否则孩子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觉察。家长对子女上网可以提出必要的约束条件,对他们实行公开上网、限时上网,并有目的培养自我的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父母要想更好地监控孩子的上网行为,应当对网络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指

11、导能力,随时了解关心孩子的上网活动,承担起引导孩子上网的责任,防范网络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四)学校、老师要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学校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对中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利用课外活动辅助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如座谈会、参观、辩论赛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对虚拟世界的心理防疫能力,从而以健康人格、健康心态区别对待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此外,学校还可着手准备开设网络道德方面的课程,通过校园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优势,大胆利用网上的实用信息,识别网络信息中的“ 垃圾” ,积极抵制网上不良文化的侵袭,树立

12、正确的“网上伦理”,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这样学生一旦明确了上网的健康途径,尝到了上网的真正甜头,就会淡化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力,使迷恋上网的学生陆续回到学校,回到课堂正规的教育学习中来。(五)社会要为青少年塑造健康的网络环境2004 年 5 月 10 日至 11 日,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把净化网络环境、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到了关系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高度。虽然现在形形色色的网站很多,但是健康、具有教育意义和真正适合中学生的网站太少。因此,应当加大中学生网站的建设力度

13、,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给予更大的投入,多建设一些专门为他们服务的网站。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聊天交友、网上论坛等专门针对中学生的板块,与成年人的加以区分。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凝聚他们,那么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中学生就一定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起来。另外舆论监督与导向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舆论宣传使中学生客观了解网络的利弊,避免偏激的宣传,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给他们一个健康平和的上网环境。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中学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

14、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附:学生上网行为的变化一览表时间学 生 表 现引导前利用礼拜休息时间上网的,一般多是上网 2-3 小时,这类学生占到60%;无时间限定,经常性上网的学生占到40%;玩游戏的占到70%,聊天交友占30%,关注影视文艺动向占 26%,关注体育消息占 8%,自觉不自觉浏览过不健康网站内容占20%,学习 10%,了解科普知识 5%;与同学难以相处的占 30%,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占 42%,对其他活动兴趣减少的占 30%,淡化与他人交往的性格较以前孤独的占 25%,对学习兴趣减少的占 30% 。引导后利用礼拜休息时间上网的,基本上网 1-2 小时,这类学生占到 90%;无时间限定,经常性上网的学生占到10%;关注影视文艺动向占 10%,关注体育消息占 10%,学习交流 50%,了解科普知识 40%,玩游戏的占到 20%,聊天交友交流占10%;与同学难以相处的占 10%,参加集体活动比较少的占 20%,对其他活动兴趣淡薄的占 10%,淡化与他人交往的性格占15%,学习兴趣不浓的占 5% 。参考文献1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伍新春 姚梅林 王健敏 著.2002-12 第一版2 心理学教程 (第三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编:王振宇 1998-12 第三版3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07 第四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