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点串线、铺面织网——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单元课堂教学初探.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8621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点串线、铺面织网——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单元课堂教学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抓点串线、铺面织网——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单元课堂教学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抓点串线、铺面织网——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单元课堂教学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抓点串线、铺面织网——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单元课堂教学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抓点串线、铺面织网——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单元课堂教学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抓点串线、铺面织网高中历史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单元课堂教学初探高三历史复习是学生对高中阶段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化、提升,是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步骤。而高三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历史复习的重头戏, “得一轮者得天下” 。一轮复习从当年 9 月份到第二年 2 月底,时间持续 6 个月。一轮复习不能求快,而要求实,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唯有如此,才能为二轮、三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飞跃奠基。自实行新课改以来,总揽 20072012 年近5 年山东及其它新课改地区高考真题,不难发现高考试题无论如何变化,材料选取虽然在教材之外,其实都离不开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历

2、史思维能力的养成,内容则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中心,都离不开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及知识网络的构建。高考题对知识的考查注重了历史知识之间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凸显了对历史知识考查的整体性、连续性、具体性、联系性等特点。因此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要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本着“双基知识反复夯实、主干内容多次循环,能力训练分步到位”的备考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较深刻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历史现象与本质、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时代特征而形成一种大历史观,要立足于教材的主干知识,采用“抓点串线、铺面织网”的方法和思路,进行知识整理和内化,来构建新专题。以达到全面落实一轮复习任务,提高学生的素

3、质,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近几年的高三课堂教学,经过多次考试的检验,学生自己不断的反思总结,多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对教材上的主干知识记忆不准确,这就导致了在选择题上失分严重,同时也会影响对主观题的分析。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方法死板僵化,对教材缺少一种“系统化整合”的思维,完全是按着教材原有的章节顺序,按部就班的一章一节地看,不分轻重地看,看完之后,把书一关,走上考场,头脑又是一片空白。历史学科时间范围跨度大,知识内容容量多,记忆负担重,特别是在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后,时间紧迫,选择和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高效地记忆巩固知识,成为摆在高三师生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其实,历史学

4、科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那就是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很强,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原因) ,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发展(影响) ,环环紧扣,紧密相联。只有做到 “立足单元看章节”、 “回到章节看单元”,才能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研究表明 ,专家倾向于依据概念体系,按一定的层级高度来组织知识,而新手则依据表面的特征 ,以零散的孤立的方式储存知识,单元复习中的“系统化整合教材”就是促使学生向专家型转化。先前的学习好比是“一粒粒的珍珠” ,形成单元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好比是 “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了绳子,珍珠即

5、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 “系统化整合教材” 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把手上最根本的学习资源教材,作一种整合,把分散的知识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努力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科学地解决单元知识的整体化、网络化和系统化。本人和备课组的老师们经过十多年的高三历史教学,探讨出一些一轮单元复习课模式即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下面以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例,讲述一下我校历史课单元课堂教学的模式,即一轮单元复习课模式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在新课教学中的运用实施。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单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过程具

6、体包括以下环节:一、明确考纲和课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以考纲作为行动的指南,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复习工作有方向,有目标,不至于在历史知识浩瀚的海洋中迷失方向。(一)考试大纲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二)课程标准1.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以欧盟、北美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问题。二、明确学习重点与难点。新高考历史试题提供新材料、新信息,创设新的情景

7、,注重考察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而提高这一能力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对重点信息的敏感度,能够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而这一能力在课堂复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以岳麓版必修二第 23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例,本课的重点是第二目、第三目内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己判断本课的重点,让学生从三目内容中挑选两个重点,许多学生会选第二、三目内容,只有少数同学会选中前两目内容。每节课都让学生试着去判断,久而久之,学生把握重点信息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三、建构知识体系。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建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

8、实践过程中,许多学生向我吐苦水“老师,我特别努力,但历史知识太繁杂了,要记的东西太多了,我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老师,我学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所学知识是零散的,琐碎的,就像一个个散落的珍珠,当然是捡了这个丢了那个,顾此失彼。但如果所学知识是系统的,就会形成一条条美丽的珍珠项链。第一轮复习我们积极指导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包括每节课的知识体系,每单元的知识体系,两到三个单元的知识体系,一般采用大括号式,或者是示意图式。(一)基本操作流程应用举例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本专题共有三课,第一课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课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区

9、域集团化,第三课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具体操作实施过程是:首先,引导学生构建每课时的知识体系,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学生预习作业-学生通过预习,构建框架式知识结构网络图,知识网络的要求如下:1、能够简单描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基本内容。(目的:构建历史的基础知识)2、能够深刻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目的:培养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评价反思能力等)3、自我提问:找出历史史实之间的某种共通之处,提出若干个各具历史特性的深层次问题,归纳出历史发展的某

10、种客观规律。(目的:达到历史的哲学理论要求)4、应用操作:制作该节课内容的结构知识网络图。(目的:学生自我绘制网络图,书面形式准备)其次,教师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方法、准备教学媒体-学生学习环境的分析(二)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如下:1、让学生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一个结构化了的知识网络,再辅之以线条、箭头等符号,点成线,线成面,面成网,从而尝试着建立知识框架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结构上掌握知识,还可以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策略和方法上有更广泛的了解。2、为全面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前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世界经济组织的相关网站;其次要求学生对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11、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用中、英文“双语”加以注解;再次教师可以把大量的学生事先准备的图片、地图和史料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强化了教学效果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这种课前自学与课上学习的结合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化解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再次,教师的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实录(略)-学生在自我提问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进一步提问和分析,借助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来修正、完善框架式结构知识网络图。基本操作图式是:(可供参考的知识结构网络图)控制国际金融权操纵国际贸易权景背过 程评 价西欧实力大大削弱美国实力空前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 年1973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1947 年 10

12、 月1993 年改名“世贸”特点一以美国为主导布雷顿森林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特点: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积极消极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一柄双刃剑(三)它的特点、优点: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背景表现评价第三次科技革命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欧洲联盟(1992 年现在)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 年现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 年现在)欧元的诞生对欧元区的国家有什么影响?中国参加亚太经济组织有何重大意义积极的消极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背景表现和主要标志评价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联系和程度日益加深交通和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表现:主要标志: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3、积极的消极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建立每一节新课都确立一个教学中心,围绕着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展开讨论。每一节新课的中心或主题与前一节课的内容紧密相连,又为下一节课作好了铺垫。从每一章节的前后内容看承上启下,从章节内部自身结构看又浑然一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思维在争鸣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教学群体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交流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设备,创造性地与学科课程加以整合。四、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一)基本操作流程说明:下列表

14、格中“专题”就是指单元知识线索(二)学生构建经济全球化趋势单元知识结构如下图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确定重难点内容学生扩展学习、讨论深化理解学生提交单元知识构图学生巩固练习学生课后延伸学习预习单元知识确立专题基本框架结构深入探讨疑难充实专题内容检验学习效果查阅资料,提出新问题、深化课本知识教师提要求、明目标教师点拨、指导教师引导、巡视教师小结教师指导解答教师布置作业单 元 知 识 结 构经 济 大 危 机 和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使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体 系 遭 到 重 创新 航 路 开 辟 后世 界 市 场 开 始 形 成世 界 经 济 体 系 开 始 建 立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15、后世 界 市 场 初 步 形 成世 界 经 济 体 系 初 步 确 立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后世 界 市 场 最 终 形 成世 界 经 济 体 系 最 终 确 立二 战 后 初 期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经 济 体 系重 新 确 立50-80年 代 末世 界 经 济 区 域 集 团 化迅 速 发 展90年 代 以 来世 界 经 济 全 球 化趋 势 加 强第 23课 第 24、 25课 第 2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 后 资 本 主义 世 界 经 济体 系 形 成世 界 经 济 的区 域 集 团 化世 界 经 济 的全 球 化 趋 势战 后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经 济 体 系 的

16、形 成世 界 贸 易 体 系 建 立 “关 易 总 协 定 ”世 界 货 币 体 系 即 布 雷 顿 森 林 体 系 建 立亚 太 经 济 合 作 组 织 , 1989年 成 立北 美 自 由 贸 易 区 , 1994年 成 立从 欧 共 体 到 欧 盟 , 1993年 成 立中 国 加 入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的 利 与 弊经 济 向 全 球 化 发 展从 关 贸 总 协 定 到 1995年 世 贸 组 织(三)单元知识结构构建特点、优点:历史学科知识的单元复习系统性很强,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原因),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发展(影响),环环紧扣,紧密相联

17、。只有做到“立足单元看章节”、“回到章节看单元”,才能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研究表明,专家倾向于依据概念体系,按一定的层级高度来组织知识,而新手则依据表面的特征,以零散的孤立的方式储存知识,单元复习中的框架结构教学就是促使学生向专家型转化。单元复习以“网络图”最有参考价值,它是衡量每个学生学习、理解、融汇贯通情况的最佳表现形式。它更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如:要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几个大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就为下一个历史时期的学习产生了相应的后续性和实用性。因此单元复习结构是知识的精髓。单元复习结构不过分追求细节,更加注意养成学生自学的意识。

18、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把有些细节部分留给课后自己填充、补缺,以便丰富、充实“框架”内所包含的内容。这样学生锻炼了教材阅读、资料查阅、笔记整理、逻辑推理的能力,学习的自觉性也提高了,求知和探索的内驱力也加强了,不必再时时刻刻依靠教师的详细讲解。应该指出,这项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它与学生课后仅仅做习题是有区别的。单元复习中更强调课堂讨论。对于学生来说,讨论是展示自己的课下学习效果、锻炼自己口才的一个极好机会。教师的责任是要鼓励、引导同学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及时抓住机会,挑起“争端”来锻炼学生的思辩和论辩能力,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上,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的思维偏差,并

19、适时纠正。(四)单元知识结构构建的效果经过在课时和单元两轮复习中整合教材的训练,这样,学生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这一主题形成主线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浓缩了主干知识,筛选了考点精华。另外还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达到“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的境界。我们利用这种“构建单元知识系统化和知识化的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分析近年来高考文综试卷和其他单科卷,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识就是考点精华,例如:政治制度创新、工业化(革命) 、全球化、外交关系、国家统一、近代化、经济民生问题、城市化、逢五逢十周年大事等主干知识是常考点,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些考点展开抓点串线,能贯通古今中外的内容就铺面织网。例如:山东卷 27 题、全

20、国卷 23 题、全国卷 22 题、四川卷 23 题等涉及“全球化” 。要牢牢把握决定人类文明演进的这些主干知识,从内涵到外延认真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概念,浓缩主干精华知识,尽量节约时间使学生去消化、积累和整理知识。学生也认识到了这种方法在复习巩固教材主干知识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在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即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或国际关系、民族、思想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在考试做题时,特别是在对主观题的分析时,能够自觉地运用此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历史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主题复习,指导了纵横交错去整合知识,淡化了知识的宏观的理论色彩,重视史实的梳理和归纳,以教材的常考知识

21、为线索整合知识,要“纵横交错” ,注意以“宽度” 、 “广度”带动“深度” ,做到“以大化小”就能“以小驭大” ,把分散于五本教材中孤立的史实、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学生也就扎稳了根基,从而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过程,对提高复习效率大有益处。达到历史学习微观与宏观的统一,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精心配制练习“训练”是复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练也有个科学性问题,决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要“精”,要有深度,要到位,关键是习题要精选。习题要有典型性,要有层次性,要有覆盖面,对典型题目,同学们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变换情景、变换问法,多角度

22、全方面进行练习,一题多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练后一定要有以量化统计为基础的讲评,并要有补偿措施和补偿练习。通过有效练习,可以把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做到举一反三。复习课以巩固已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便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的办法和措施。因此,教师的着眼点应在于启发学生对已学概念的加深理解,在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将已学的知识构建为知识结构网络,以求他们能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课对学生的认知引导过程应是:点线面。从理性认识到原理的应用,体现教师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思维

23、进行的训练。六、反思与建议 对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的研究来源于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操作,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研究,接着又重新回归到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教师的教学成效也是显著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主要遇到的问题有:1、从主观而言,教师自身的水平局限: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广博丰厚的知识面,只有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才能以简驭繁,举一反三。所谓“打铁先得本身硬”。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鼓励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涉猎多方面、多学科的各种知识,不断积淀,深厚功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从

24、容、准确、全面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纵深发展,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从而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充分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过程中来。2、客观而言,新课程课时的时间局限: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特别重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互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由于课时、学时的限制,过于频繁的交流,过于热烈的争论,往往使教学时间难以控制,特别是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提倡知识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得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往往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全部完成。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强化课前的自我预习,深化课后的自我完善,充分鼓励学生填补“框架”空缺。只有学生真正养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25、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的作用才真正显现出来。3、来自方法本身的局限:首先,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往往与教材知识顺序呈现的过程不完全一致,学习时就特别要求学生具有对知识系统的复原能力以及对知识系统重组、整合的能力。解决的办法是教师一开始引入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时,不可贪多求快,不可贪高求尖,不可过难过深,不可过大过空,慢慢来,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反复学习操练,方能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豁然开朗。其次,知识学习方法的形成有一个相当的过程,但效果和成绩往往要到过程的后期才能显示出来。这就要求每一位同学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时,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再次,知识的系统

26、化对主观能力的依赖性尤其显著,它要求学生克服知识积累过程中的惰性,同时还要注意到各种知识在文字表达、课堂讲授中出现的信息转换差距。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成功推广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所提倡的知识整体性和系统性,更多的是从共性化的原则上来把握,而每个学生的主观因素又决定了知识学习更有其个性化的特征,即使同一堂课、同一个教室、同一位老师授课,不同的学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同样道理,系统化、结构化教学法所建立的知识系统和建立知识系统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切忌生搬硬套、整齐划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防止只重形式不抓本质,只求统一不讲个性的作法,做到个性中求共性,共性中见个性。只有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人本化和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