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文件.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923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文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文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文 件 粤财大党 2017 23 号 关于印发广东财经大学“ 十三五” 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党政管理、群团、教学、科研、教辅、附属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业经 2017 年 3 月23 日党委全委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 广东财经大学 2017 年 3 月 23 日 - 2 - 广东财经大学“ 十三五” 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 大学,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

2、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年)广东财经大学章程广东财经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25 年)等文件精神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和形势分析 一、“十二五”建设回顾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广 大师生员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砥砺奋进,重点实施了特色优校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兴校工程、学术强校工程、开放办学工程和校园建设工程,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3、1.成功更名为大学。 学校于 2013 年成功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这是学校发展的一次历史跨越,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拓展了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机遇,实现了学校办学- 3 - 基本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2.依法治校全面推进。 制定并颁布了学校办学活动纲领性文件 广东财经大学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步伐。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和依法治校办公室,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获批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制定了广东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对校学术委员会进行了重构,确立了校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地位。在总结前期

4、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绩效工资改革,实施了全员岗位聘用。健全校内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和统战群团等在学校科学发展、民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3.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不断深 化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学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践教学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教育部验收,“广东财经大学企业综合运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获

5、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了以培养高级“双创型”人才为目标的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获批为广东 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持续推进专业层面的分层分类- 4 - 教学改革,新增国家级人才培养实验区 1 个、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 4 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3 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方法和路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型学院 2 个,获批省级协同育人平台 2 个。拓展素质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优化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了学生“五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

6、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广东财经大学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获批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4 项研究和实践成果获评为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研究生教育取得较快发展。在校生规模由 1007 人增长至1549 人,增长 53.8%;结构不断优化 ,专硕占比达 70.63%,提前 3 年实现国家提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超过 50%的目标;研究生创新计划稳步推进,获批为教育部研究生课程试点建设单位, 4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 9 个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新增 9 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研究生培养质

7、量持续提升, 8 篇论文入选 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荣获省级以上研究生竞赛奖 60 项。 “十二五”期间,学校为社会培养了 53460 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7248 名,研究生 1793 名,成教生 24419 名。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 99%以上,稳居全- 5 - 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 4.学科建设有新突破。 实施学科建设工程,确定了 14 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 3 个一级学科获批为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实现了重点学科建设层次上的新突破。新增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会计、税务、公共管理 3 个专业学 位授权

8、点,会计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2 个学科获批设立珠江学者岗位。 5.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积累,尤其是通过“十二五”期间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学校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重大突破。共获科研项目 1155 项,增长 67.9%,其中国家级项目82 项,增长 148%;获科研项目经费 1.58 亿元,增长 177%。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70 余篇,增长 275%,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 238 篇 ,出版学术专著 149 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28 项,增长 133

9、%。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入选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来源期刊 。 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开展社会服务,加强校政行企协同创新,共获得横向项目经费 5611 万元,增长 2.7 倍;“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获批为广东省首批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获批为广东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共建了税务干部进修学院等 11 个校政行企一体化平台; 36 名专家学者被聘为各级人大- 6 - 和政府立法顾问、财经顾问、决策咨询顾问和应急管 理顾问等;成立了广东高校第一家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起成立了华南商业智库,牵头起草了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等多项重

10、要地方法规,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咨询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6.教育国际化取得较快发展。 努力构建推进办学国际化发展的跨部门、跨专业协作体制与机制,积 极拓展涉外交流合作空间,推进实施 39 个国际化教育项目以及国际预科班等数个涉外办学项目。创办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1+2+1 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验班和广东财经大学 西澳大学 2+2 本科金融学专业实验班。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海外实践教学 平台的德国基地、新西兰基地和坦桑尼亚基地。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的美国佩斯大学站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站。立项建设“中 欧经济合作研究平台”“宪政与公共财政合作研究平台”“港澳基本

11、法合作研究平台”等 3 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成立了华南地区唯一的德语培训和考级权威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歌德语言中心”。 7.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专任教师从 1009 人增加到 1164 人,增长 15.3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从257 人增加到 462 人,增长 79.77%;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教师从 65 人增加到 145 人,增长 123%。引进“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聘任“珠江学者”讲座教授 2 人,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 人、教育- 7 -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 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

12、 3 名、广东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 1 名、“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 1 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1 名、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 1 名, 9 人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13 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8.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 集中资源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完成了新图 书馆等校园基本建设,总投资近 8 亿元;新增校舍面积约 24.6 万平方米,比“十二五”前的校舍总面积翻了一番,其中新增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 积约 11 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约 2.4 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约 2.1 万平方米,新增学生床位 3132 个。 持续推进信息

13、化建设 , 完成数字化校园一期工程、校园一卡通系统一期工程和校园网升级改造;建成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课程总数 1220 门,容量达 3.5T,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 11767 万元,馆藏图书总量达 452 万册(其中纸质图书约 256 万册),中外文数 据库 59 个、特色数据库 18 个。 9.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开展了“广财精神大讨论”,确立了“正心诚意、求真向善”的广财精神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办学特色等。设计了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并推广应用。出版了首部校史广东财经大学校史( 1983-2013)。打造了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创办

14、了“善水大讲坛”“红色大讲堂”等文化精品,文化活动丰- 8 - 富多彩,硕果累累。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涌现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五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有 效促进了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10.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章党规等,并把学习宣传的成果转化为明确学校发展思路、厘清发展目标、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实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了政治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校园和谐稳

15、定。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获得“广东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工作优秀组织奖”。成功召开第五次 党代会,完成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和 23 个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以及全体中层领导干部换届选任工作。干部的推荐、考察、任免、考核、监督和教育培训等工作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有力监督和管理。强化作风建设,出台系列制度,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我省实施办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统战、群团、校友和离退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16、为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凝聚了共识、智慧和力量 。 - 9 - (二)主要经验 回顾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发扬: 1.必须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紧扣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 2.必须坚持人才兴校,加大力度引培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必须统筹校内外资源攻坚克难,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4.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5.必须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不断强化师生员工的

17、法治观念,推进学校法治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问题与不足 “十二五”期间,学校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改革亟需深化,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亟待提高,风清正气、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师资队伍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引进与培养亟需加强。 (三)学位授予体系不完整, 重点学科优势不突出, 缺少- 10 - 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四)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有待加强,社会服务的 广度、深度、显示度和影响力不高。 (五)办学经费不足,预算规模小,债务负担重 ;教学行

18、政用房、学生宿舍床位还有较大缺口,办学基本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六)学院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的地位不够突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三、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推进期,是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攻坚期,也是学校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关键期,学校将面临以下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国家推动经济转 型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东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获批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广州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心城市,实施“一江两岸三带”战略,为学校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提供了广阔空间。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机遇。国家实施以“双一流”建设战略和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重点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颁布了系列文件,出台了指导性政策和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