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 市 建 筑 生 态(结课论文)指导教师:石铁矛学生姓名:吕大鹏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号:1012080072浅析生态环境中的建筑属性以及文化属性-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中文摘要:当今,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环境的日益被破坏。生态环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重视。生态已经离我们的生活日益的接近,从单体的建筑已经逐渐的扩展到了规划设计等更宽的领域范围内去实现一种生态的概念。而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一块重要肌肤,大学在整个城市中的作用却拥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在通过对生态本身的含义入手,清晰高校的发展历程,以建筑大学为例做以分析,并确定应有的发展模式关键词:大学 建筑生态 文化生态 发展模式English Abs
2、tract :Today,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increasingly are been destroy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cology has been growing from our lifes close, from a single building has been gradually extended to a wider planning and design fiel
3、ds, such as to realize the scope of the concept of an ecosystem. As an important piece of urban fabric important skin, universities in the role of the city but have a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adoption of 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ir own start, clear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4、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o the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University and to determine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dueKeywords: Architecture, The University of model eco-cultural eco-development生态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大化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生态建筑到生态城市,已经成功的从一个狭义上的一个建筑,扩展到了广义上的一座城市。大部分人把生态建筑以及生态城市理解为一种建筑技术
5、层面上的概念。而生态城市只是生态建筑的一种扩展,其实从生态本身的概念上讲,更多的是词为其引申含义。了解其本身的含义才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相对客观的理解范围中去。1.1 对于生态的理解那么何谓生态?生态:(古代含义) (1)显 露 美 好 的 姿 态 。 (2)生 动 的 意 态 。 ( 现 代含 义 ) 生 态 一 词 , 现 在 通 常 指 生 物 的 生 活 状 态 。 指 生 物 在 一 定 的 自 然 环 境 下 生 存 和 发展 的 状 态 , 也 指 生 物 的 生 理 特 性 和 生 活 习 性 。 生 态 一 词 源 于 古 希 腊 字 , 意 思 是 指 家( house) 或
6、者 我 们 的 环 境 。 简 单 的 说 , 生 态 就 是 指 一 切 生 物 的 生 存 状 态 , 以 及 它 们 之间 和 它 与 环 境 之 间 环 环 相 扣 的 关 系 。 生 态 学 ( Ecology)的 产 生 最 早 也 是 从 研 究 生 物 个体 而 开 始 的 。 1869 年 , 德 国 生 物 学 家 E.海 克 尔 (Ernst Haeckel)最 早 提 出 生 态 学 的 概念 , 它 是 研 究 动 植 物 及 其 环 境 间 、 动 物 与 植 物 之 间 及 其 对 生 态 系 统 的 影 响 的 一 门 学 科 。如 今 , 生 态 学 已 经
7、渗 透 到 各 个 领 域 , “生 态 ”一 词 涉 及 的 范 畴 也 越 来 越 广 , 人 们 常 常用 “生 态 ”来 定 义 许 多 美 好 的 事 物 , 如 健 康 的 、 美 的 、 和 谐 的 等 事 物 均 可 冠 以 “生态 ”修 饰 。 当 然 ,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的 人 对 “生 态 ”的 定 义 会 有 所 不 同 , 多 元 的 世 界 需 要多 元 的 文 化 , 正 如 自 然 界 的 “生 态 ”所 追 求 的 物 种 多 样 性 一 样 , 以 此 来 维 持 生 态 系 统的 平 衡 发 展 。从 以 上 的 概 念 上 我 们 可 以 理 解
8、 成 为 生 态 建 筑 以 及 生 态 城 市 是 一 种 有 机 , 和 谐 的 共 生体 , 无 论 是 建 筑 还 是 城 市 , 她 都 是 在 一 个 大 的 环 境 中 生 长 , 那 么 与 其 他 的 同 种 属 性 的 关系 , 以 及 城 市 本 身 的 各 个 细 胞 的 相 互 关 联 变 构 成 了 所 谓 的 生 态 。 具 体 而 言 : 生 态 建筑 以 及 生 态 城 市 , 是 根 据 当 地 的 自 然 生 态 环 境 , 运 用 生 态 学 、 建 筑 技 术 科 学 的 基 本 原 理3和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手 段 等 , 合 理 安 排 并
9、组 织 建 筑 与 其 他 相 关 因 素 之 间 的 关 系 , 使 建 筑 和 环境 之 间 成 为 一 个 有 机 的 结 合 体 , 同 时 具 有 良 好 的 室 内 气 候 条 件 和 较 强 的 生 物 气 候 调 节 能力 , 以 满 足 人 们 居 住 生 活 的 环 境 舒 适 , 使 人 、 建 筑 与 自 然 生 态 环 境 之 间 形 成 一 个 良 性 循环 系 统 。1.2 学 校 在 城 市 角 度 的 特 殊 肌 理从 城 市 的 角 度 来 看 , 学 校 作 为 城 市 中 的 重 要 的 一 块 肌 理 ,起 到 的 作 用 可 以 从 大 的 环 境
10、中 得 已 体 现 : 大 的 绿 地 面 积 , 较低 的 容 积 率 , 生 活 广 场 , 运 动 广 场 。 功 能 上 的 教 , 学 , 住 ,娱 的 划 分 已 经 把 他 从 高 密 度 城 市 中 划 分 开 来 。 并 给 予 城 市中 的 其 他 细 胞 以 充 分 的 细 胞 液 , 加 于 润 滑 效 应 。 具 体 而 言 ,由 于 城 区 缺 乏 绿 地 ,拆 迁 大 量 的 建 筑 物 、 建 设 城 市 绿 地 又 不切 合 实 际 ,因 此 大 学 规 划 在 满 足 学 校 功 能 的 同 时 ,应 充 分 考虑 大 学 校 园 内 的 生 态 功 能 ,
11、弥 补 周 边 生 态 环 境 的 不 足 ,并 以此 为 基 础 营 造 出 自 身 的 特 点 。 起 到 了 控 制 一 个 区 域 的 效 应 。1.3 学 校 单 体 建 筑 的 特 征 性出 去 学 校 在 大 环 境 中 所 起 到 的 作 用 外 , 不 可 忽 视 的 是 学校 单 体 建 筑 在 表 达 其 具 体 学 校 特 征 上 所 起 到 的 作 用 , 同 其 他的 公 共 建 筑 所 不 同 的 是 , 学 校 建 筑 往 往 带 有 特 殊 的 含 义 , 在其 功 能 属 性 上 能 引 导 以 及 反 映 出 当 时 建 筑 的 时 代 特 征 以 及 技
12、术 水 平 。 从 大 学 的 发 展 脉 络 为 例 , 从 封 建 社 会 到 工 业 社 会 再 到 现 在 , 学 校 建 筑 都 能 代表 着 一 定 的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最 高 水 平 。 学 校 的 格 局 简 单 的 机 械 化 建 筑 方 块 变 成 了 有 机 组 合的 建 筑 群 体 。1.4 学校的文脉特征作为生态的引申含义,文脉以及文化的具体特征正在被越来越对的人所重视,当然作为大学建筑来说,少则 40,50 年的历史,多则千年历史的校园文化该如何去做一个传承,叫人一到某学校内就能体会到学校特有的气味.作为文脉的衍生。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从学校在城市中的位置
13、,单体建筑,以及景观环境等方面分析,探讨出其发展的模式的生态合理性和不足。21 沈阳建筑大学的新老校区城市肌理沈阳建筑大学原校区在沈阳青年公园附近,临青年大街,南塔,三好街等重密度城市区域,学校的低容积率,高绿地率给了这块重密度区以一定的喘息余地。并承载着学校 50 多年的学校历史,在城市中的作用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具有城市润滑剂的功效。而现如今,由于学区的搬迁,文化的脉络以及区域城市居民的生活被打乱,其内容实质也被改变,现今,原校区被建成了一座座高容积率的小区,而变成了一块另类的“CBD” 。这样城市间的“细胞液”被无形中挤压了。新校区位于浑南开发区,把大学的引进无疑相当于在沈阳新区内撒下种子
14、,这样有助于帮助新区引导各个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4这样对于沈阳的新区开发是有益的。在新区范围内的大学城就是一个引导产业结构的核心点。从目前的角度出发,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周边运营模式和原校区的周边运营模式基本相同。从城市肌理上可以预测出她的变化。将给这个区域带来“细胞液”的效果。2.2 校园内部的生态思想生长:建筑的本体采用了网格式的布局方式,这样使得场地与建筑的关系就是相对的互生互长的形式,按照设计者本身的意愿,随着校区本身的场地变化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展,其建筑的扩展形式也可以不断的进行网格式的编制,如甲 3 楼的建立。持续:把各个学院统一用连廊进行连接,正是希望把各个学院的资源进行合理
15、的在分配的一种思想汇总的体现。在过去的一些校园例子里面都缺少那种持续的思想,进而把各个部分进行独立,形成各个学院,这样就形成了下一级别的分庭而至。相应的也就缺乏那种持续共生的思想理念。一廊两带:一条长廊,以及水带,稻田带的分割使得校园区被合理划分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庭院区,生活区,交通区域,而稻田带的产生也使得人们更加能体会在环境的分割所产生的心理以及功能实质上的不同作用2.3 校园内部的文化生态校园本体:校园在多数设计中多以生活区、教学区以及校园区组成。相应的产生了我们通常所体会到的校园文化:“小路边的一段段往事,小溪边一对对的身影,树上刻下的誓言” 。但如今由于建筑的体量贯穿了学校区域的整个跨
16、带,并且由连廊进行连接,这样使得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场地部分极度减少。道路系统、配套设施、校园景观绿化等等场地被巨大的单体建筑所覆盖。这样也是的校园内的文化生态性被大大的破坏,从而进入建筑大学的人除了对建筑本体的关注度外,对其他的环境意向都大大的被削弱。其本身对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文化特征就是不利的。交通道路:由于连廊的四通八达,使得教学区内的交通系统可以满足到达任意一点的需求,而外部交通系统则仅仅连接着。寝室,教学楼,稻田(景观区) ,体育馆。由于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多停留在教学楼内部范围内,而道路系统也被巨大的教学楼排挤在他的四周。即使本校的学生都感觉在教学楼内才是真正的校区,而教学楼外的道路系统却
17、不是真正的校区范围。乡土文化:建大的校园最为人称道的除了功能强大的主教学楼外便是其保留校园旧址文脉并形成的独特稻田景观,但是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应该只存在于画面上,完善的功能性是其真正价值的体现,可是稻田景观在实际中并不理想。由于在地处位置原因,使得人们都不愿意走稻田区,除非有较强的目的性,一般不会有多少人问津此区域。不是说设计的有缺陷,首先植物景观有着其季节要求。使得景观性在变化。其次根据人类行为跟随目的这一原则,在通常情况下单纯的稻田景观还不至于吸引同学“长途跋涉”到此,特别是当大家对其失去5新鲜感后。因此形成这样一个空废的景象在所难免。庭院文化:网格式的建筑布局使得场地被换分成一个个的庭
18、院,但是由于考虑到节能原因使得一个个的庭院被关闭。这样就使得校园文化的在本应该培养的巨大范围内被打断。另外由于庭院的设计不明了使得功能上只有公共空间而鲜有私密空间。这样她的利用率便更加低效。合理的校园发展模式,是一种对于城市的文脉肌理以及对于建筑本体和文化的一种和谐共生的思想,从生态本身的角度来讲,其蕴含的意义是把一个外来的介质放到已有的环境中去,但是保证其原有物质的一种原轨迹或更好的发展。校园作为城市肌理的特殊带,她应该从大的区位去考虑其内容实质。在某种角度看,学校校园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已经能带动一块区域的更好发展。其次,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正在不断的变化,怎么样才能使得拥有她特定的个性以及属性是值得讨论的。从建筑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功能属性,文化属性赋予一个场地以特殊性,在今天的日益重视生态建筑的同时,应当重视文化的生态性。使得与社会以及文化相接轨。参考文献:(l)刘经伟.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2)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刘江毅,付文杰.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4)林莉.论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新文化构建.教育与现代化6校门入口处方格网划分的内部庭院中央水系 稻田景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