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中西方古典柱式的比较摘要:无论是西方建筑还是中国建筑,柱式都是极具特征的构件。柱式主要有柱头、柱身和柱础这三个基本要素。对于中国古典柱式来说,人们最为熟悉的还是斗栱。而对于西方古典柱式来说,它是西方古典建筑美学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一份子,它代表着西方人的生活、需求、审美和寓意。然而具体而言,中西方古典建筑的主要区别是来自材料的区别:西方古典建筑一直石头为主体;东方古典建筑主要是以木头做构架。因此,中西方古典建筑艺术也由此具有了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在中西方建筑文化背景的差异下所带来的柱式体系之间的差异。关键词:柱式;中西方建筑艺术;建筑文化背景;柱式体系1、中国传统建筑的柱式 中国传统建筑建
2、设中主要使用的是木柱和石柱,其中应用最广泛当属木柱。根据西方古典建筑中对柱式的解释,我们也引进了“柱式”这个概念来描述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体系。中国古典建筑一直以宋式为依据,明清虽有发展 ,但未逾越宋式的轨范。在宋式建筑的结构、力学中 ,柱子担负着最重要的“角色” 。室外的柱子 ,它总是立于正门前列最重要的部分 ,在室内也是空间最突出的部分 ,因而古代建筑工匠集中智慧精心设计 造型 ,装饰这个顶天立地的柱式。把整个建筑中最美的形式全部集中到柱式上 ,使它成为建筑中最典型、最美的 ,甚至是“不可超越”的规范。 1.1、中国古典柱式的特征 1.1.1、建筑材料 在选材上,斗栱与柱身的材料主要还是木质材
3、料,柱础则是以石质为主,它们是中国古典建筑营造工艺中的石作制度与大木作制度。利用木质材料的优点是施工效率较高、速度较快,并且比较节省成本,石料的主要特点是坚固且耐久性长,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古典建筑文化的发展。 1.1.2、建筑构造 在建筑构造方面,每个部分的组织构造没有很大的改变,大概维持了它层层出挑,“斗” 、 “枋” 、 “栱”与“昂”四种类型构件遵循结构力学原理相互影响作用,斗栱中各部件的比例特征,主要沿袭了宋代的制度。 1.1.3、建筑外观 在建筑外观效果方面,宋代柱身断面一般是圆形,主要保持了树干的状态特征。由柱身比例而言,中国古典柱式柱身一直具有着柱高与柱径之间的比例问题,宋
4、朝建筑檐柱主要是1/8到1/9,外观看起来较为粗犷宏伟;内柱却较为细长,一般是1/111/14。 1.1.4、建筑细部 在建筑细部问题上,宋朝柱础的覆盆装饰太过于繁冗复杂,具有了许多丰富的石作制度,比如说压地隐起牡丹华、仰覆莲华、宝相华、龍水等,这些浮雕装饰具有着相当的象征隐喻。再者,宋代柱础中所特有的“櫍”也具有一定了防腐耐久的功能。 1.1.5、建筑模数 对于建筑模数应用方面,宋朝的柱式已经能够较好的体现。宋朝由“材” 、“分” 、 “栔”组成了材栔制度的根本单位,斗栱各构件的尺寸和比例,都是用此材栔分来作度量单位。模数制的运用不但增加了建造效率,还确保了材料运用的规范性,消除了没有必要的
5、浪费。 2、西方古典柱式我们在欣赏西方古建筑的时候,往往感叹它的雄伟和细腻,总体给人以高雅和精细的感觉。西方古建筑偏重理性,体现一种秩序,普遍采用当地的石材,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关于这方面还有许多东西可说。一些非建筑专业的朋友经常问我这方面的知识,现在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西方古建筑的柱式,希冀有所帮助和启发。柱式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柱可分为柱基、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2.1、 西方古典柱式的种类及其介绍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在于柱式。主要的有三种:多利克式(又称多立克式、陶立克
6、式) 、爱奥尼克式(又称爱奥尼式、爱奥尼亚式) 、科林斯式。2.1.1、 多利克式(Doric Order)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 柱身粗壮,柱顶是突出的圆形,上方有方形的石头盖顶,有顶天立地般的雄伟气魄。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具有男性性格,是“男性美”的象征。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1或6:1,柱身有20条凹槽,槽背呈棱角,柱头没有装饰,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基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径的1.2至1.5倍。2.1.2 、爱奥尼克住式(Ionic Order)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
7、显著,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8:1或9:1,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是“女性美”的象征。爱奥尼克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将柱身和建筑的柱列脚座或平台分开。爱奥尼克柱的柱头由一对标志性的涡形装饰置于模塑的柱帽之上,或是从内绽放出。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2.13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科林斯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柱顶有一束树叶和花蔓组成,似花篮状,雕刻华美,是“富豪”的象征。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
8、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科斯林柱式。它实际上是受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克式的涡卷纹。3、中西方古典柱式的差异比较3.1 、柱头 3.1.1、形态与构成 中国古典柱式的斗栱由单层逐渐演变至多层,从最初的四铺作乃至演变到八铺作,构成了一个非常精巧独特的构造,外形上给人的感觉是人复杂多样、神秘莫测。斗栱的构件且都为一些比较小的构建,比如说“枓” 、 “昂” 、 “栱”等。如果把这些比较小的构建用榫卯形式衔接切合,构成一组具有整体性的空间框架体系,那么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西方爱奥尼柱式的柱
9、头,却比不上中国斗栱般繁冗复杂,它的整体感非常强烈,而且具有着形态上的特征含义,两个装饰性的涡卷让人联想到女子的卷发、贝壳、卷曲的羊角等图案。爱奥尼柱头上的各个细部,如涡卷,卵箭饰花纹等都是在整体中逐渐雕琢出细部装饰。抽象的隐喻、具象的象征以及从局部组合为整体、从整体细化为局部是中国斗栱和西方柱头在外观上和工艺做法工序上的显著不同。 3.1.2、 功能与用途 中国斗栱的雏形为“栌栾”,“栌”为柱头栌枓,“栾”是枅的意思,后来“枅”发展为弯曲的“曲枅” 。从文献记载情况来看,“枓”在说文中注释为:“栌,柱上柎也。 ”,“栱”在苍颉篇记载:“枅,柱上方木。 ”而西方的爱奥尼柱头居历史考证,它的前身
10、则为一种称作“托架帽”(bracket cap)的构件,也是柱头冠板的一种变形,类似于中国的“枅” 。根据香港建筑师李允鉌的著作华夏意匠中的观点,中国的“曲枅”为了结构承重,担负起悬挑出檐的任务,曲枅向上弯曲,层层出挑,承担荷载。而爱奥尼柱头中的冠板向下弯曲而发展成涡卷,涡卷形态华丽优美,主要作为装饰作用。向上、向下的弯曲走向产生了不同构件的发展形式。 3.2、 柱身 3.2.1、外观与工艺 从柱身造型上看,中国柱身上一般不做任何雕饰,依据原有树干的体态,仅仅强调几何轮廓感,由于树干断面也为圆柱形,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建造的效率,木质树干可以经过打磨工艺处理后便可使用。而古典爱奥尼柱式不同于中国柱
11、式光滑,依据树干形态的处理,它的柱身刻有二十四道凹槽,数量较多,其间的棱线通常被磨为弧面,而非尖锐的棱角,整体上看,这些棱线使得柱身轻盈挺拔,不显单调之感 。光滑和具有凹槽的柱身,反映的是中西对待柱艺术加工的态度不同,中国传统柱式柱身加工中强调自然形态,不求在柱身上做太多雕琢,这和处理斗栱时的繁复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而西方的爱奥尼柱身则更多加强细节的塑造,凹槽的数量及圆弧角度需要计算才能确定,再通过雕、刻、凿、磨等加工手法来达到他们心理上的艺术理想方向。 3.2.2、材料的选择 从材料选择上看,中国传统柱式往往采用木材建造,西方古典柱式则选用石材。其实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石柱,代表性
12、实例有:南朝梁萧景墓神道石柱,北齐义慈惠石柱以及一些寺庙建筑中常见的石经幢。但由于中国古代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主,加上木材施工速度快,材料可以很快规范化制定使用以及加工技术的成熟,因此很自然将木构作为首选的建造方式。西方古典柱式在早期发展中也是率先采用木材,但随着文化心理上对石材的认同感,石材拥有坚固耐久的特性以及石作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古典时期的建筑和柱式逐渐淘汰了木材而选用石材。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中西的建筑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主线各自发展,因此中国的柱式最终选择了木构,而西方柱式选择了石造。 3.3 、柱础 3.3.1、功能与用途 中国宋代柱础具有一特别构件,叫做“櫍
13、” 。它是柱身与覆盆或底座的过渡部分,安装“櫍”的原因是中国的柱子基本是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而“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而西方古典柱式的柱础部分不存在这样的构件,一般柱础以数道圆形或弧形的线脚来刻画,增加其立体感和丰富感。西方柱式由于采用石材建造,石料的耐久性大大强于木材,因此西方古典柱式柱础不存在使用功能上的顾虑,更注重柱础形态上的美感。 3.3.2、装饰与细部 从装饰来说,中国古典柱式的柱础覆盆部分一般雕刻着花纹形状的装饰,题材主要是植物图案与神兽图腾这些,这些图案仍保持中国装饰风格的复杂琐碎,繁缛的花纹卷曲环绕,从
14、感观上显得特别精美华丽。但是西方柱式的柱础不具备中国古典柱础浮雕式装饰,运用多重线脚堆叠则为西方古典柱础的一般特点,这些线脚一般由圆凸线、圆凹线与平凹线等构成,注重于雕塑感和轮廓感,矩管柱础还是作装饰所用,但是显得比较简洁大方。参考文献1 宋李诫.营造法式M,P7-P8, P21, P27, P35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允鉌.华夏意匠M.P230, P233, P236-P237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 意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P70-P71,P73-P7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5 法罗伯特杜歇.风格的特征M.北京:三联书店,2003. 6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 郭占月.中外古典建筑柱式的造型与构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