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沧桑.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9450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灞陵沧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灞陵沧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灞陵沧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灞陵沧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灞陵沧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灞陵沧桑曹剑南鸟鼠山南,绿荫深处的三眼泉,流成了一条蜿蜒千里的长河。这条河的波光里,泛着中华文明历史的色彩。这条河的涛声里,荡着华夏文化千古的回响。这条河,就是渭河。渭水源头,首阳城边有一座桥,吸引了四方观光客人的目光。这座桥声名显赫,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厚爱。这座桥造型别致,演变成陇中旅游的标志。这座桥,叫灞陵桥。最早来到灞陵桥下,是我在兰大求学期间。那天黄昏,我们几个来渭源游玩的同学闲逛在渭河边上时,不小心,这座单拱纯木质结构的廊式卧桥,突然闯入了我们的眼帘。远远望去,这桥势若长虹,潜空舒展,横跨两岸。在夕阳的映照下,不宽的渭水河面,波光闪亮,流金溢彩,使这座古朴坚实、灰瓦长廊、凌空飞渡的虹桥

2、轻盈欲飞。而夕阳、桥影、波光以及岸边的古树所构成的图画,永远在我的心里定格。走近桥头,一方匾额赫然入目:灞陵桥。不看名字也罢,看了名字,刚刚还称赞这桥的同行者,立刻议论纷纷。大家一致的意见,这是一座冒牌的灞陵桥。因为在这些莘莘学子的脑海中,长安城外,灞河之上的灞陵桥,早就以“灞陵折柳”“灞陵风雪”“灞陵伤别”等风流佳话名传千古,更不要说唐诗宋词不厌其烦咏唱灞陵烟柳了。从此,每过渭源,无论看见灞陵桥晴空朗日之下的风姿,还是烟雨朦胧之中的倩影,除了拿她和留在我心中那幅夕阳辉映下的图画作作对比,我很少走近她,品味她。于是,灞陵桥,在我的心中慢慢淡了,淡成了一幅偶尔忆起的图画。重新走近灞陵桥,是一次采

3、访的间隙。那一天,县委宣传部的朋友陪我来到灞陵公园,一边品着茶,一边说着灞陵桥的历史,欣赏着桥上的匾额碑刻。在他们娓娓的诉说中,我突然觉得,我的浮浅,让我对渭源人心目中这座无比美丽的桥,产生了不该产生的误会。于是,我对这座认识已久的桥,产生了一种仔细品味的兴趣。其实在我的记忆中,灞陵桥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或许,这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是,一代枭雄曹操在许昌城外灞陵桥边,以英雄惺惺相惜的真情和生怕放虎归山的矛盾心理送关羽的情景,却使灞陵桥的声名雀起。其后,长安城外灞河上的灞桥一枝独秀,在诗词歌赋中频频亮相,使灞陵桥的名号越叫越响,当仁不让地成为人们追寻和吟唱的圣地。与长安的灞陵桥相比,渭水源头

4、的灞陵桥,的确晚得多,而且这座灞陵桥上,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的故事,却留下了许多刀光剑影的传说。据渭源的研究者说,灞陵桥是明初徐达为破李思齐的元军所修。据此推算,灞陵桥应当修于明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 1369年。据明史记载,那一年,刚刚称帝的朱元璋,的确派大将军徐达率兵西进,取道天水,进至今日的陇西,准备剿灭退守临洮的元军李思齐部。后来,在明军强大的攻势面前,李思齐向徐达的副将冯胜投降。徐达是否到过渭源,我不敢断定,但渭源人坚称明元两军先在渭源展开激战,结果元军大败,拆了渭河桥退守渭源城。徐达连夜组织将士以木笼装石投放河底,垒成桥墩,再架桥面,修成一桥。明军过桥攻城,元军只好投降。据说,攻下渭源

5、后,鉴于此桥在这场战斗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有部下建议徐达“渭水通长安绕灞陵,当为玉石栏杆灞陵桥”。因此,徐达为此桥亲笔题名“灞陵桥”,配以玉石栏杆。这,就是渭源灞陵桥的来历。灞陵桥修成,不仅助明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便利了两岸的交通。它“既济行人,复通车马”,“襟喉陇甘控连川陕”,成为渭水东西交通的枢纽。加上它是千里渭河上的第一座桥梁,被称为“渭河第一桥”。但是,作为一座石墩木梁的便桥,每逢洪水泛滥,灞陵桥桥身常被毁坏,两岸通行受阻。加之屡修屡毁,常为乡民忧患。据渭源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灞陵桥有过一次大修。不过到此时,灞陵桥依然保持着最初大致的风貌,发挥着连接两岸的交通枢纽的作用。灞陵桥的

6、新生,或者说灞陵桥成为一种人文景观,是在灞陵桥诞生五百多年之后的民国初年。那是 1919 年,也就是“五四”运动开启中国现代史的时候,时任渭源县县长的陕西人马向乾,与绅士徐子建等人把重修灞陵桥提上了议事日程。他们邀请陇西著名木工莫如珍掌尺,仿兰州雷坛河卧桥式样,在南门口另选新址,修建单拱木结构的新桥。然而,命运多舛的灞陵桥在第二年就遭遇地震,桥身倾斜,尽管因高耸极壮观成为当地一景,但到了 1932 年,不得不再次大修。这次由县政府主持的大修,渭源县柯寨村木工何遇江、何遇海担纲技师,吸收前人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两年后建成纯木悬臂拱桥,桥身由单梁变成叠梁,结构严密,气势雄伟。加上画师曹海山绘画,灞

7、陵桥建筑艺术水平达到了新的境界。在对灞陵桥一次一次的修复中,渭源人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心血,寄托了越来越多的情感,从而使灞陵桥日臻完美,出落得更加典雅,更加艺术,更加独具一格,成为桥梁建筑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灞陵桥又经过多次修复,从而形成了两岸山峦对峙,一桥长虹卧波之势。而彩绘的桥身梁柱、椽檐斗拱,与炊烟缭绕的村郭田园相映衬,愈发显出桥身的古朴典雅,沧桑凝重,在渭河源头定格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也许,小小一座灞陵桥,在外人的眼里算不了什么,但是在渭源人的心中,灞陵桥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座桥,见证了渭水源头的变迁。这座桥,浓缩了渭水源头的文化。所以,自桥修成之时起,“灞陵观潮”

8、就成了渭源八景之首,灞陵桥也成了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清人渭水东注诗曰: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探源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长安轻荡舟。1934 年,灞陵桥修复竣工后,地方呈请中央及本省要人题词纪念。蒋介石先生大笔一挥,欣然题词:“绾毂秦陇”,一语点明了灞陵桥沟通东西的战略枢纽地位。权高位重的于右任也慨然泼墨:“大道之行”,可谓下笔不凡,寓意深远。而孙科题写的“渭水长虹”,十分精当地勾画出灞陵桥雄伟壮观的气势。杨虎城将军更是赠联称颂:鸟鼠溯灵源,雪浪云涛,东行汇径渎黄河,汉关紫气;陇秦资利涉,月环虹跨,西望是金城杨柳,玉塞萄萄。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专程考察鸟鼠山、灞陵桥后留下一联: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河水,溯到源头只一盂。这些众多的名人墨宝、匾联石刻、书迹诗文,不仅道尽了灞陵桥的风雨沧桑,历史辉煌,也使这座六百多年的古桥,凭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人文气息。如今,徜徉于修葺一新的灞陵桥畔,穿行于诗文满目的桥廊之内,我们心中涌起的,除了感慨,更多的是自豪。也难怪,茅以升称赞灞陵桥是中国古桥建筑艺术精品。也难怪,国务院在去年将灞陵桥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我则坚信,承载了渭源人情感、历经了六百年沧桑的灞陵桥,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