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319853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班科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班科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班科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班科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班科学:软硬兄弟活动目标:1.感知“软”和“硬” 。2.学习运用感官来探索各种玩具。活动准备:准备布娃娃、塑料娃娃、海绵、棉花、石头、木块。活动过程:一、猜猜说说。1.出示布娃娃和塑料娃娃,请幼儿猜猜哪一个软,哪一个硬。2.让幼儿轮流抱两个娃娃,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找出哪个是“软兄弟”,哪个是“ 硬兄弟”,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3.教师介绍“软”和“硬” 。二、摸摸比比。1.教师出示海绵、棉花、石头和木块等物品,鼓励幼儿用手触摸物品。2.鼓励幼儿说说触摸的感觉,引导幼儿进一步区分“软”和“ 硬”。三、找找分分。1.请幼儿分头在班级寻找“软”和“ 硬”的玩具。2.鼓励幼儿将找回的玩具按照“软

2、”和“ 硬”进行分类。活动延伸:1.将石头、棉花、木头等软硬质地不同的物品投放到科学区,指导幼儿进行分类。2.将石头、海绵、布料等物品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利用这些物品自由创作。小班科学:哪些东西能运水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工具运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东西能运水,哪些东西不能运水。2乐于尝试、思考、表述,体验运水的乐趣。活动准备:玩水池一个,玩水工具若干,单反数码相机,背景音乐水族馆。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揭去遮盖物,出现玩水池。)师:你们想玩吗?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 !也想和你们一起玩,不过它有个小小的要求,玩的时候不要把衣服和地板弄湿,好吗?卷起袖

3、子,我们一起来玩吧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用游戏的口吻把学习要求交待清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自由的玩耍能够让孩子有机会学到更多语言,获得更多经验。)师:休息时间到了,请小朋友把玩具宝宝放回水池,找个小椅子坐下来,拿块毛巾,擦干小手,再把毛巾放回到原来的地方。(教师动作示范,用无声的语言帮助小班孩子掌握学习常规。)师:哪个宝宝给大家介绍一下,刚才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 发现了什么?( 引导孩子用语言大胆交流表达,学习说完整的话,丰富词汇。)教师总结:小朋友都发现水会从有洞洞的地方流下来,水是会流动的。二、动手操作1引导孩子猜测,了解孩子现有水平。师:还想玩吗?水池里的水太少了

4、,如果多一些肯定会更好玩。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水池里的水变得多一些?师:我们可以把盆里的水运过来,水池里的水就会变多。怎么运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班孩子思维形象具体,喜欢模仿和跟风,因此直接动手实验是最好的选择。)2引导孩子选择运水工具并尝试运用,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师:噢,我们可以请玩具宝宝来帮忙。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好多玩具,请你们去找一找,试一试,把盆里的水运到水池里。(让孩子与材料充分互动,感受、积累相关的经验,孩子使用材料时会产生内在学习动机享受并体验探究的快乐;教师观察引导,提醒幼儿发现问题并不断尝试;教师用数码相机记录孩子探究学习的过程,拍摄典型的情景供讲评;背景音乐

5、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思维。)三、体验交流师(播放照片)提问:这是谁呀? 你在用什么东西运水?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把它找出来试给大家看看。(帮助孩子回忆,再现即时情景,展示和分享经验。)师:它能运水吗?请你大声地告诉小朋友。 (学习说完整的话,“ 能运水”或“不能运水,水从洞洞里流走了”。 )师:这是能够(或不能够)运水的东西的家,请你把它送回家。( 学习按标记分类)师:原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运水,有的行有的不行。剩下的玩具都想回家了,我们帮忙把它们送回家,好吗?送的时候可要开动小脑筋噢,千万不要送错了。如果你不知道它应该放哪里,请你想一想、试一试,然后再把它送回家。师:它们都找到家了吗?你有什

6、么发现吗 ?(帮助孩子梳理、提升、归纳经验)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谢谢你们。它们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到家里再找找看,哪些东西能运水,哪些东西不能运水。活动延伸1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寻找能运水的工具,并探究变更的方法,使部分不能运水的工具能运水。2如果孩子们意犹未尽,提出了继续玩的要求。可组织孩子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长距离运水。例如让孩子将水运往室外,使孩子的学习经验得以运用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小班科学活动:圆形滚得快 活动目标:1、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发现圆形积木比方形、三角形积木滚得快的现象。 2、培养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

7、一小筐、筐中有长方、圆、方、三角积木各一块。 2、圆柱体铁罐、铅笔、电池、玩具轮子等能滚的物体若干。 3、活动前搭好每人一组斜板。 活动准备: 一、组织幼儿操作和观察: 1、小朋友你们喜欢滑滑梯吗? 2、许多积木也想来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状的积木? 3、请小朋友把你箩筐里的积木拿出来一个一个放在那边的滑滑梯上请它们滑滑梯,看看这些积木是不是滑得一样快?等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讨论并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圆积木、方积木、三角积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样快? 2、这次举行个滑滑梯比赛,三块积木同时滑滑梯、看谁滑得最快、更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8、指导。 五、讨论: 1、刚才你的积木滑滑梯比赛时,谁滑得最快? 2、老师也来玩滑滑梯比赛,请小朋友当裁判,看谁滑得最快。 3、老师总结: 圆积木比方积木、三角积木滚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多是圆圆的,这样就开得快了。 六、延伸活动: 1、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玩的东西,请你们每人选一样能滚得快的东西。 2、你选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滚得快的? 3、请小朋友把你选的东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变了变了活动目标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2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初步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

9、兴趣。活动准备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活动过程1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幼:手。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2用手指游戏“变变变” ,导入活动。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动手实验师: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幼

10、:木耳。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幼:一样。师:待会儿老师要把两块木耳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杯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一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木耳变大了;木耳变小了;木耳大小没变化。(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很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闪烁。)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和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 ,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以寻求帮助的口吻

11、,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和验证(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8师幼共同游戏:变呀变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做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 ,幼儿则翩翩起舞。(科学与音乐活动相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教师以优美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菊花在杯子里慢慢“开放”的过程,体验美的

12、感受。(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索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由小变大的感知和理解。)活动延伸: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阿姨炒菜用。活动反思:自从参与了省级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 “变了变了”主题活动,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得很顺利,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

13、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三是活动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设计意图与反思本案例来源于我园小班主题活动“水搬家” ,内容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玩” 是本次活动的关键,整个活动过程既是“玩”的过程,也是“ 探究”的过

14、程,又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因此,我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 生活拓展”四大环节让孩子在探究中学习,乐学、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集中体现“解放、游戏、体验、轻结果 ”四大特点。“解放” 是探究式启蒙教学的基本准则,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本活动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设置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乐想;提供了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材料,让孩子与材料充分互动,解放了孩子的双手,让孩子乐做;提供了体验交流的机会,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互动分享,解放了孩子的嘴巴,让孩子乐说:生活拓展引领孩子去感知生

15、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解放孩子的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乐学。“游戏” 是探究式启蒙教学的基本途径,其本质就是在“玩中学”。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孩子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孩子的学习是游戏的学习。本活动通过设置游戏情境,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中轻松、主动地建构知识,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表达、在游戏中想象,孩子在获得、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其情感、道德、创造、审美等得到全面的发展。“体验” 是探究式启蒙教学的基本内容,强调身体力行,从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十分重视各种探究对象的选择和情景的创设,以此引发孩子积极的体验心理,在独立和合作的各类体验情景中,以周围世界和生

16、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自由地表达、质疑、讨论,乃至天马行空般地联想。与此同时,活动非常强调设计的探究对象和探究情景都非常契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促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能够有新的发展。“轻结果”是探究式启蒙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整个教学中不看重孩子最后做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而是看他们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思考、想象、记录、实验、讨论 我鼓励孩子动手操作,尝试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发现支持自己的观点,但不追求唯一标准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价值” ,就是 “结果”。此外,本次活动打破了科学活动中“记录” 的固有模式,将数码照相用于小班科学活动中的记录环节,尝试用现代化手段记录孩子最真实的做法和想法,帮助孩子再现即时情景,总结提升经验,解决了小班科学活动难记录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