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2009 年 9 月 9 日国务院 令第 561 号 通过,自 2010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根据 2013 年 7 月 18 日 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 638 号) 第一次 修订 ; 2013 年 12 月 7 日 根据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国务院令 第 645 号 )第二次 修订 ; 根据 2014 年 7 月 29 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 国务院令第 653 号 )第三次 修订 , 根据 2016 年02 月 06 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第四次 修订
2、 , 根据 2017 年03 月 01 日 国务 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 国务院令第 676 号 )第五次 修订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具体负责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国
3、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组织编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相应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 第六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反应机制,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 第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
4、的需要,会同海洋主管部门建立健全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机制,加强对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 第八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建立专业应急队伍和应急设备库,配备专用的设施、设备和器材。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应当立即就近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章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 海洋环境的一般规定 第十条 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 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
5、的国际条约的要求。 船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要求,取得并随船携带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文书。 第十一条 中国籍船舶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 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对安全营运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发给符合证明和相应的船舶安全管理证书。 第十二条 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的单位应当配备与其装卸货物种类和吞吐能力或者修造船舶能力相适应 的污染监视设施和污染物接收设施,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三条 港口、码头
6、、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应当制定有关安全营运和防治污染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规范和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治污染设备和器材。 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 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应当定期检查、维护配备的防治污染设备和器材,确保防治污染设备和器材符合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要求。 第十四条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 人以及有关作业单位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
7、机构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船舶、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其他有关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三章 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 第十五条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向海洋排放的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废气等污染物以及压载水,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船舶应当将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排放要求的污染物排入港口接收设施或者由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 船舶不得向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 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排放船舶污染物。 第十六条 船舶处置污染物,应当在相应的
8、记录簿内如实记录。 船舶应当将使用完毕的船舶垃圾记录簿在船舶上保留 2 年;将使用完毕的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记录簿在船舶上保留 3 年。 第十七条 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从事船舶垃圾、残油、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接收作业,应当编制作业方案,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污染措施。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当将船舶污染物接收情况按照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八条 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船舶污染物,应当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单证,经双方签字确认并留存至少 2 年。污染物接收单证应当注明作 业双方名称,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地点,以及污染物种类、数量等内容。船舶应当将污染物接收单证保存在相应
9、的记录簿中。 第十九条 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污染物处理的规定处理接收的船舶污染物,并每月将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和处理情况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章 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 第二十条 从事船舶清舱、洗舱、油料供受、装卸、过驳、修造、打捞、拆解,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充罐,污染清除作业以及利用船舶进行水上水下施工等作业活动的,应当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治污染的措施。 从事前款规定的作业活动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安全和防治污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二十一条 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不得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不得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污染危害性货物的名录
10、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公布。 第二十二条 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的船舶,其承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出港口或者过境停留。 第二十三条 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具有相应安全装 卸和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码头、装卸站进行装卸作业。 第二十四条 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交付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应当确保货物的包装与标志等符合有关安全和防治污染的规定,并在运输单证上准确注明货物的技术名称、编号、类别(性质)、数量、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交付船舶载运污染 危害性不明的货物,应当委托有关技术机构进行危害性评估,明确货物
11、的危害性质以及有关安全和防治污染要求,方可交付船舶载运。 第二十五条 海事管理机构认为交付船舶载运的污染危害性货物应当申报而未申报,或者申报的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以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采取开箱等方式查验。 海事管理 机构查验污染危害性货物,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应当到场,并负责搬移货物,开拆和重封货物的包装。海事管理机构认为必要的,可以径行查验、复验或者提取货样,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二十六条 进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的船舶,其承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告知作 业地点,并附送过驳作业方案、作业程序、防治污染措施等材料。 海事管理机构应
12、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2 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2个工作日内无法作出决定的,经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5 个工作日。 第二十七条 依法获得船舶油料供受作业资质的单位,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海事管理机构 应当对船舶油料供受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和防治污染要求的,应当予以制止。 第二十八条 船舶燃油供给单位应当如实填写燃油供受单证,并向船舶提供船舶燃油供受单证和燃油样品。 船舶和船舶燃油供给单位应当将燃油供受单证保存 3 年,并将燃油样品妥善保存 1 年。 第二十九条 船舶修造、水上拆解的地点应当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和海洋功能区划。 第三十条 从事船舶拆解的单位在
13、船 舶拆解作业前,应当对船舶上的残余物和废弃物进行处置,将油舱(柜)中的存油驳出,进行船舶清舱、洗舱、测爆等工作。 从事船舶拆解的单位应当及时清理船舶拆解现场,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船舶拆解产生的污染物。 禁止采取冲滩方式进行船舶拆解作业。 第三十一条 禁止船舶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转移危 险废物。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事先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的位置。 第三十二条 船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应当如实记录倾倒情况。返港后,应当向驶出港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书面报告。 第三十三条 载运散装液体污
14、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 1 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经营人应当在作业前或者进出港口前与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污染清除作业单位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明确双方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污染清除的权利和义务。 与船舶经营人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的污染清除作业单位应当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按照污染清除作 业协议及时进行污染清除作业。 第五章 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发生油类、油性混合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 第三十五条 船舶污染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 1000 吨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
15、亿元以上的船舶污染事故; (二)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 500 吨以上不足 1000 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不足 2 亿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三)较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 100 吨以上不足 500 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上不足 1 亿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四 )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不足 100 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不足 5000万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第三十六条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
16、和消除污染 ,并就近向有关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船舶、码头、装卸站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就近向有关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接到报告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向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报告有关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第三十七条 船舶污染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船舶的名称、国籍、呼号或者编号; (二)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的名称、地址; (三)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气象和水文情况; (四)事故原因或者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五)船舶上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装载位置等概况;
17、(六)污染程度; (七)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污染控制、清除措施和污染控制情况以及救助要求; (八)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作出船舶污染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船舶、有关单位应当及时补报。 第三十八条 发生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发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发生较大船舶污染事故和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有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 指挥机构。 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下,按照应急预案的分工,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十九条 船舶发生事故有沉没危险,船员离船前,应当尽可能关闭所有货舱(柜)、油舱(柜)管系的阀门,堵塞货舱(柜)、油舱(柜)通气孔。 船舶沉没的,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燃油、污染危害性货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性质、数量、种类、装载位置等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清除。 第四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