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重点的论述题:1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学习观。(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3、教育意义。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基本结构,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强调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自觉探索、学习。2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学习的分类(1)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A.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有意义学习的
2、主观条件:(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2)接受学校与发现学习无论发现学习还是接受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3 成就动机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1)成就动机是在人
3、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2)麦克里兰认为,高的成就需要与成功行为有很高的相关性。(3)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避免失败者和力求成功者。(4)教育应用:对力求成功者,教师应通过给予他们更多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创设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对于避免失败者,则应安排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应尽量放宽,还应避免当众指责或批评他们。4 成败归因理论
4、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1)教育应用:A.当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稳定和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大B.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小(2)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对成败进行归因5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和情绪与生理状态。(3)自我效能感理论对教学的启示:A 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B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C 耐心对学生言语劝说D 将学生的情绪和身体状况调节至最佳状态6 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1)影响学
5、习迁移的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A 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要努力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C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7 运用信息加工学习原理促进知识的保持1) 当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学生的已有知识会影响他们的关注点、对新信息意义的解释、信息编码方式等。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种基本的心理过程3) 学生的学习材料要在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度之内4)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所引导的过程。5) 将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联系起来可以优化知识的获得和
6、应用6) 及时复习和必要的练习将减少遗忘的可能性8 掌握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1 学习过程: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2 如何培养心智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5)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9 掌握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简答准备) 。1 复述策略: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 6)划线强调2 精加工策略:帮助学习者将信息
7、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1)联想法:又称记忆术。把枯燥无味,但又必须死记硬背的信息“牵强附会”地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因而加强了记忆。(2)做笔记:A)要求简单清楚吧 B)抓住关键词、表 C)灵活处理,记法多样 D)足够多的笔记本,并时常温习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自己的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5)利用已有知识:实质是语意联想。3 组织策略:对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深加工,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重在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1)列提纲 2)利用图形 3)利用表格10 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i. 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ii. 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iii. 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i. 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ii. 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iii. 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3)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i. 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ii. 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iii. 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iv. 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v. 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