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灾后重建排头兵记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支书杨武地处老山界下的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是一个苗、汉、瑶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森林资源丰富,以竹子闻名,有高涧瀑布,有晶莹透澈的小河,也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后下宿的第一地点,是一个风光秀丽的世外桃园。但突如其来冰灾使塘洞村变得满目疮痍,电线杆倒的一塌糊涂,树木和竹林成片被摧倒,全村赖以生存的竹子、林木等 80%被冰雪压倒与毁坏,房屋受损 33 座,猪牛羊冻死 100 多头,上百亩百合、蘑菇、玉竹绝大部分冻死,交通水利塌方 10 几处达 2000 多米,灾情十分严重,灾后恢复相当困难。然而塘洞村支书杨武以大无畏的气概带领群众生产自救,短短的 20
2、余天,电力恢复,主要交通畅通,产业结构得到重新调整,在灾后重建中缔造了“众志成城、生产自救” 的精神 , 在平凡的岗位上折射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足迹。 感冒发烧清塌方塘洞村自 1 月份下雪以来,冰雪就封住了村村寨寨,交通电力通讯全面瘫痪,基本上与世隔绝,杨武和村干部一直奋斗在抢险救灾的最前线,每天清早出去,很晚回到家中,脚上穿的袜子、鞋垫被雪浸的可以拧出水来,因此感冒发烧是家常。为了早日恢复恢复村通往乡政府的交通线路,确保灾后重建的各种物资正常运输,杨武组织群众清理公路积雪和塌方,清理和填整水沟路面,常常是白天托着带病的身体工作,晚上回家打点滴,以至于 702岁的老母亲心疼的偷偷抹泪,说杨武不要命
3、了。在杨武的带领下,塘洞村群众灾后重建积极高昂,塘洞村至乡政府 13 公里的交通线在一个星期全部恢复。打起电筒抬电杆灾后重建当中通电是一件头等大事,塘洞村大小电杆倒了200 多根, 灾后恢复困难可想而知。为了响应温家宝总理在 3月初全部通电的号召,杨武组织村民集体行动拉抬 10 米高压电杆,挖坑、立杆、拉线、修整阻碍线路的林木。3 月 2 日傍晚,塘洞村的最后一根电杆还未抬到指定位置,该位置在盘子田高山上,距离公路 1 公里,一路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为了按时通电,杨武到附近村民家中借来几把手电筒,带领村干和十几名群众,翻山越岭,打起电筒将电杆抬到指定位置,由于天黑,路不好走,杨武及几个村民的脚
4、和手被树枝擦破了好几处地方,衣服更是被树枝挂的破烂不堪,到处打旗帜。饿着肚皮帮困难户盖伙房3 月 1 日,杨武在盘子田抬了一天的电杆,中午就吃了二个粑粑,在傍晚回家途中,路过困难户彭德玉家,他家有五口人,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妻子一直身体不好,家里全靠彭德玉支撑,经济一直比较困难。杨武看到他正在一个人正在盖伙房,眼看也快断黑了,如果不盖好不方便,杨武虽然非常累了,肚子也饿了,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爬上屋背和他一道盖瓦,直到晚上七点多钟才把他家的伙房盖好。3挖自己家的竹苗给别人种塘洞村是一个以竹木为主的村,全村的老百姓一年的收入大多数来自竹子,塘洞的竹木加工厂就有 6 家,可以说竹子就是塘洞人的命
5、根子。但是冰雪让塘洞村的老百姓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全村 80%的竹子受到损毁,断的断,倒的倒,破的破,直接经济损失达 600 多万元,因此塘洞灾后重建的重点之一就是重新种植毛竹。由于大面积需要重新种,许多人家的竹苗少了,杨武闻讯,在自家缺苗的情况下,主动把自己家自留山上的竹苗挖给缺苗的群众。塘洞村生产自救的精神感动了香港郑裕彤先生等十一位知名人士,他们出资 30 万元委托资源县统战部给该村专门进行竹林改造 1500 亩,极大的鼓舞了群众的积极性,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阶段。在杨武的带领下,塘洞村恢复公路塌方 200 米,恢复大小水渠 3 处,立杆拉线 200 多根,全村实现通电,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塘洞村的好支书杨武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拥护,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积极的反响。 “抬完电杆,种竹子,种完竹子忙春耕”杨武说, “前几天县科技局的领导来我们村时,建议我们把冻坏的百合、蘑菇改种辣椒和西红柿,他们答应给予技术和资金扶持,过两天有空我就去联系,尽量让老百姓受灾不受损,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通讯员易忠辉)图片说明:杨武(右二)连续 10 余天和老百姓一起抬电杆(摄影刘宗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