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师考试大纲-物业管理综合能力.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320741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管理师考试大纲-物业管理综合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业管理师考试大纲-物业管理综合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业管理师考试大纲-物业管理综合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业管理师考试大纲-物业管理综合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业管理师考试大纲-物业管理综合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物业管理师考试大纲-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第一章 经济学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需求理沦、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的确定、弹性理论、规模报酬、成本理论、市场失灵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需求以及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和需求法则的基本内容。供给的方式,供给规律,弹性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以及成本理论。熟悉:均衡价格的决定,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生产理论,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相关内容。了解:需求量与需求的异同,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供给函数,市场均衡,弹性系数及其意义,生产函数,

2、边际成本,外部性问题。(三)要点说明1个人需求2市场需求3局部均衡价格理论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4弹性理论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5生产及生产要素6总产量、平均产量以及边际产量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8边际技术替代率9生产规模与规模报酬原理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10内在(不)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原理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11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12经营决策的利润最大化13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14非对称信息与逆选择,败德行为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15委托人一代理人问题16外部性及其划分第二章 管理学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管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管理职能

3、和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创新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管理的性质,目标效益原理,管理的基本职能;市场细分,营销策略;企业经营战略以及创新。熟悉: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的主要方法,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组织,企业经营战略的类型,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和企业创新机制。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均衡、运动控制、信息沟通等原理,创新过程与创新活动管理。(三)要点说明1管理的基本特征、性质,研究对象2管理原理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4目标市场的选择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5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组合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6企业经营战略及企业

4、经营战略管理7创新,创新激励,创新过程,创新模式,创新活动管理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府用第三章 心理学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人群关系理论、现代激励理论、劳动者心理与群体心理和个性心理差异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目的掌握: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现代激励理论中的需要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ERG 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群体,群体决策;个体心理特征。熟悉:劳动者的心理健康;个体心理差异,人的气质、性格以及能力,影响性格发展的因素,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了解:梅奥与霍

5、桑实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强化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群体内聚力;人的性格和人的能力,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三)要点说明1需要和动机2激励和激励机制3现代激励理论(需要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4劳动者的心理健康5群体,群体内聚力,群体决策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6个体心理特征7性格、能力与气质8物业管理与居住环境9物业管理与居住心理效应10物业管理服务中的心理学策略应用第四章 公共关系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公共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公共关系的要素、职能,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人际关系的功能

6、,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建立、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其主体、客体和手段)。熟悉:公共关系的职能,人际关系的功能,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建立、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如何对公众进行划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三)要点说明1公共关系的要素2公共关系的职能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4人际关系的功能5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6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7建立、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第五章

7、行政管理学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行政管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行政管理主客体及活动原则、行政职能的内容、行政管理组织和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及其实现、物业管理中行政管理主要工作内容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行政管理的内容,行政管理主客体,行政职能,行政管理组织,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工商行政管理的主客体,物业管理中的行政管理。熟悉: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主客体的活动原则,行政职能的内容,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及其权限,物业管理中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了

8、解:行政管理组织的结构,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工商行政管理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物业管理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三)要点说明1行政的特点2行政管理的主客体及活动原则3行政职能的内容4行政管理组织5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作用、目标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及权限7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及效力8与物业管理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9与物业管理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10物业管理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第六章 法律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及效力、合同法、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物权法、法律

9、关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责任、服务合同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法人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效民事行为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和法律后果,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法律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不当得利,无因管理,诉讼时效,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物业管理法律事实。熟悉:合同法基本知识,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物权的效力,物权的基本原则,所有权的性质及权能,相邻关系,善意取得的条件,担保物权的作用和性质,抵押权的效力和实现,留置权产生的条件,物业所有权的内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物业管理法律责任制度,物业服务合同。了解:法的特征,法的分类,法的制定,法律渊源,法的实施

10、,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承诺的有效要件,抗辩权,要约,要约邀请。(三)要点说明1法的特征2法的分类3法的制定4法的实施5民法的调整对象6民法的基本原则7民事法律关系8民事主体9民事法律行为10民事权利11民事责任12诉讼时效13合同的订立与履行14违约责任15合同的解释16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委托合同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17物权与所有权18善意取得制度19相邻关系20共有21用益物权22担保物权23物业管理法律关系24物业管理法律责任25物业服务合同第七章 统计学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统计的术语、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统计指标等

11、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企业的职工管理统计,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的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值,众数)。熟悉:统计调查的意义、要求及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整理,相对指标的种类。了解:总量指标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平均指标的意义、特点及分类。(三)要点说明1物业管理统计的研究对象2物业管理统计工作过程3物业管理统计的职能4物业管理统计调查的要求 5物业管理统计调查的分类6物业管理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7物业管理统计调查表的结构8统计指标9总量指标10相对指标与结构相对指标11比例相对数12比较相对指标13强度相对指标14动态相对数15计

12、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6平均指标17几何平均值18众数第八章 保险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保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保险的原理、种类,保险合同的基本内容,保险险种及保险公司的选择、物业保险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情况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风险和保险的联系与区别,保险的基本要素及其职能和作用,保险的基本类型,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物业保险的原则,以及物业管理中涉及的主要险种及投保决策和保险公司的选择。熟悉: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保险合同的内容,财产保险合同、人身保险合同内容及种类,保险险种及保险公司的选择,物业保险的重要意义及作用。物业保险的目的及注意点

13、。了解:保险合同的效力,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内容,火灾保险的承包范围、物业火险的投保范围。(三)要点说明1风险与风险管理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2保险的要素与职能3保险的分类4保险合同5物业保险的原则、意义与作用6物业管理企业对于保险险种及保险公司的选择7物业保险的注意事项第九章 社会学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社会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社会文化、个人社会化、社会组织、社会群体与社区等知识在物业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社会组织的要素、特性、分类以及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的基本内容,社会群体和社区的分类以及社区中的社会群体的作用。

14、熟悉:社会学的研究特点,文化的特点,社会化的特征及条件,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了解: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学习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居住小区社区文化的特点。(三)要点说明1社会学的特征,研究对象,研究的方法和态度2文化的特点3社会化的特征及条件4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运行与管理5社会群体的特征6社会群体研究的基本范畴7社区的基本要素8物业管理与社区文化9物业管理与社区组织10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1物业管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2物业管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努力方向第十章 建筑工程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建筑工程知识及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15、技能,以及对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和建筑识图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建筑物的主要构造,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及适用条件,建筑施工图的内容。熟悉:建筑物的分类,常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图中的常用符号。了解:建筑物的细部构造,材料的基本性质,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三)要点说明1建筑、建筑物及构筑物2建筑物按用途的分类3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密实度、孔隙率4材料的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5气硬性和水硬性胶凝材料6水泥及其类型划分7混凝土8建筑钢材9热轧钢筋10防水材料及其施工方法11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组成与常用符号12建筑平面图的图示内容13建筑立面图的图示内容14建筑详图15结构施

16、工图16建筑设备施工图的组成17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18三种常用的墙身防潮层构造的做法19隔墙20三种变形缝21楼板层的设计要求22平屋顶常用的两种排水方式第十一章 建筑设备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建筑设备知识在物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技能,以及对建筑给排水设备,通风、空调及供暖设备,供配电设备,电气照明设备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建筑设备的分类;建筑给排水系统、暖通系统、供电系统和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要求。熟悉:建筑给排水方案的确定;生活、生产及消防给水系统的区别与联系;给排水管材及附件;通风方案的确定;空调的使用与维护;供暖方案的选择,供热管道的补偿器;

17、供电系统的主要指标;常用电光源和照明灯具的工作特点。了解:建筑设备的选择、安装。(三)要点说明1建筑给水系统2建筑物内部给水系统3给水方案的技术参数4常用的给水管材的种类5配水装置6给水附件7建筑排水系统及其分类8建筑排水管道系统的分类9常用的建筑排水管材的种类10设置污水泵、集水池和污水泵房的原因11屋面水排水系统12建筑中水系统13中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流程14通风15机械通风16空调的功能17空调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18空调系统的分类19供热系统20供热系统的分类21供热管道热胀的危害及其处理22散热器23电路的组成24交流电及其波形特征25供电系统的主要指标26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构成27配电

18、箱的设置及分类28电气照明29照明质量的基本要求30照明类型划分31常用的电光源的分类32照明配电线路的组成第十二章 建筑智能化知识与应用(一)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基本知识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技能,以及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报警系统、消防控制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等的组成及功能。熟悉:智能建筑的特征、各子系统的内容。了解:智能建筑的现状和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功能、结构及系统设计与实现。(三)要点说明1智能建筑、智能住宅、智能化小区2消防设备联动控制3灭火控制系统的构成4保安监控系统的构成5闭路电视子系统的功能6防盗报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7出人口控制系统的构成8停车场管理系统功能9照明监控系统的分类10给排水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1热交换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2空调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3锅炉供应系统监控方式14智能化建筑的集成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