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科研工作调研函武汉工程大学:高校是我市城市建设科研的主力军,为我市建设做了许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前瞻性的科研工作。 “十二五”即将到来,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将进入又一个高峰期、快速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工作的联系,搭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科技合作桥梁,充分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我市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科技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我处拟于近期到贵院进行调研座谈,烦请贵院支持配合。具体事宜如下:一、征集 2011 年城建科研项目。请各单位根据“市城建委关于组织申报 2011 年度建设科研项目的通知”(见武汉建设网- 武城建 20
2、10 308 号)精神,组织 相关申报工作。并请各单位将项目信息表(附件一)发至市城建委勘察设计与科技处。二、征求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城建科研项目选题指南(征求意见稿)(附件二)意见,请各单位将书面修改意见电子版传至市城建委勘察设计与科技处。三、听取各高校相关院系对我市城建科技工作以及城市建设需要着重研究问题的建议。四、座谈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联系人:徐兰 027-85790476 13986097160 电子邮箱:附件:1、武汉市建设科研项目选题信息表 2、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城建科研项目选题指南(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与科技处二一年十二月一日附件一武汉市城建科研项目选题信息表填报
3、单位:项目名称 名称 申报单位地址 邮编 1 其它主要参加单位 序 号 2 姓 名 单位项目负责人 学 历 学位 职称 起始时间 年 月 终止时间 年 月 项目必要性(主要是项目能否解决我市城市建设实际问题或技术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主要研究内容预期成果 总经费 市建委拨款 贷款 其它拨款 自筹 预计经费其它需要说明事项 附件二武汉市“十二五”城建科研项目选题指南(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 年十二月为了引导全市城建科研选题,使建设科研工作切实为城市建设服务,按照武汉市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武建2005250 号)第七条 “市建委根据全市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在组织申报年
4、度科研项目前发布武汉市建设科研项目XXXX 年选题指南 ,引导全市建设科研工作的开展” 的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武汉市十二五城建科研项目选题指南,该指南是我市“十二五 ”期间建设科研工作的重点方面。一、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十二五” 期 间,武汉 市城建科技发展规 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武汉市“ 创新型” 中心城市以及武汉城市圈“两型 ”社会建设要求,以原始 创新、集成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以重点工程建设、宜居环境配套、信息平台构建为基础,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人居环境质量、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主线,推动武汉市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全面构建小康和谐社会。武汉市城建领域“十二五
5、”科技发展规划的 发展思路是:“建 设牵 引、自主 创 新、整合优势、重点突破”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武汉“1+8” 城市圈、 “两型”社会建设为牵引,明确目标、重点突破,强化科技自主创新和优势整合集成,充分发挥建设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提高武汉市城建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二、 “十二五”城建科研工作重点方面1、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网络化运营技术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地质灾害和地下管线超强预报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远程安全建管际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抗震减灾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规划设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
6、管理与保障技术,网络化综合监控系统平台建设技术,多功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检测系统及装备。(2)城市交通信息平台建立基于 GIS 系统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信息共享平台,研究多元交通信息利用及发布技术,基于连续交通观测数据的交通规划决策技术,建设基于实时运行数据的城市交通系统分析与交通流量预测平台。(3)混凝土新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干混砂浆。积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混凝土高效减水剂、超细矿物掺合料,发展高强混凝土。(4)钢结构新技术推广应用高层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技术、轻钢结构技术、钢框架结构、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高强螺栓连接与焊接技术、钢结构防护
7、技术等方面的成熟且先进的技术。(5)城市道路生态化建设技术研究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城市桥梁建设与管理技术,提高道路设施功能与运行安全能力;研究城市交通空间节约利用及交通结构优化组织技术,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与管理技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防灾减灾技术,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技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和人性化水平。(6)城市交通枢纽功能设计、建设与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交通枢纽功能设计与分析方法,能力分析与评估技术,枢纽人流聚集与疏散模型,交通组织仿真模型。武汉市电动自行车发展对策研究,武汉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交通一体化建设研究,武汉市应急交通对策研究,城市桥隧检测评价与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8、,城市交通建设与环境协调性研究,城市交通枢纽建设一体化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研究,武汉市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研究,武汉市中小型停车场建设研究,公众出行服务系统研究。(7)道路监测与维护技术研究提高城市路面结构服役寿命的设计标准与建设技术,特重交通下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长寿命路面技术,低耗能路面快速循环利用技术,预防性养护与快速修补技术;道路服务功能在役监测、预警与保障技术,城市交通环境下适应诱导交通、快速恢复、道路断面特征的路面抗滑与耐磨技术,具有交通诱导与警示功能的城市道路景观铺装材料与技术。(8)城市桥梁建管技术研究适应城市环境特征的轻型桥梁结构及材料,
9、快速施工技术,城市桥梁病害识别技术,长寿命检测传感器,桥梁灾害远程联网自动预警系统,桥梁状态评价技术,桥梁防撞技术,快速维护及修复技术,基于振动舒适度的人行天桥设计方法,既有人行天桥的振动控制技术等。(9)城市交通空间节约利用及交通结构优化组织技术研究公交导向的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技术,城市多方式交通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道路空间的合理规模和类型,行人交通空间规划与集约型设计技术,住宅区停车位增配技术等。(10)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安全运行管理模式、机制及监测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建造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安全性评估方法、指标体系及安全等级标准;
10、城市地下空间火灾安全性、防火技术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城市地下空间灾变时的安全救援技术及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综合防救灾平台城市地下空间反恐防范对策及相关技术。(11)城市地铁与桥隧建设及其安全预警关键技术(12)武汉市政管网数字化与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13)大型市政建设项目网络化管理与信息集成平台关键技术2、绿色建筑与城市宜居环境建设(1)绿色建筑设计、施工与管理技术体系研究研究主动式与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绿色建筑综合性能模拟优化技术,建立不同建筑规模和类型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研究建筑综合性能测评技术。(2)绿色建筑推广体系与示范工程建设研究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方法与模式方法,建设绿色建
11、筑信息化管理平台,绿色建筑激励推广政策研究,开展不同类型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节能型住宅建筑体系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节能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温一体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节能型住宅砌体结构保温一体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节能型住宅钢结构外围护墙体保温一体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节能型住宅预制装配化技术;研究节能型住宅新体系与工业化推广机制,开展住宅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和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建设。(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耐久性技术,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后能量测评技术,既有建筑绿色照明改造技术。(5)绿色墙体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开发适用于具有结构与
12、保温功能、多种结构形式的承重及非承重构体新型结构体系墙体材料,透光率具有温致可逆变化性的相变储能控温材料,遮阳与建筑室内采光兼顾协调的建筑智能遮阳材料,以及具有宽频高效吸波特性的建筑吸波等材料,建立其制备、应用和设计的成套技术及相关标准,为节能建筑及绿色建筑提供适用性强且节能和调节环境效益显著的系列新型功能材料产品。(6)高效阻燃安全保温材料及墙体保温体系研制能替代目前普遍使用的聚苯乙烯保温板的高效阻燃安全保温材料,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实现结构和非承重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完善保温材料选用、保温设计、施工工法等应用配套技术,促进节能建筑用保温材料的更新换代。(7)新型功能材料与功能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
13、用研究相变储能控温材料,建筑智能遮阳材料,建筑吸波材料,建筑吸音材料;研究建筑装修、装饰模块化材料选取搭配技术,太阳能光伏与建筑材料一体化制备工艺与装备,具有建筑和结构复合功能的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的构造、模块化及工业化制备技术。(8)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针对绿色建筑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其中占建筑耗能比重较大、对建筑热环境影响明显的一些难点,以及节能投资少而效益显著的项目,作为攻关重点。 “十二五” 期间 要着重研究 节能保温窗和门 窗密封技术、单一材料墙体保温隔热成套技术和内保温墙体的墙面防开裂及热桥、结露处理技术;屋面高效隔热保温防水技术;既有筑物及小区节能改造综合成套技术。(9)城市环境与资源改善技术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着重研究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技术、垃圾焚烧炉成套技术设备、焚烧污染控制技术和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填埋专用机具和人工防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