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镇休闲的好去处.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21164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湖镇休闲的好去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龙湖镇休闲的好去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龙湖镇休闲的好去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龙湖镇休闲的好去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龙湖镇休闲的好去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龙湖镇泰山村 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泰山村景区位于 107 国道龙湖镇西 3 公里,距郑州市 15 公里,机场 20 公里,新郑 22 公里。黄帝会盟、百业拜祖、百姓祈福、美女岛、马武庙、观音禅寺、千年古槐、溱水源。景区看点:樱桃花、桃花、梨花、油菜花,石磨杂粮,CS 野战基地适宜游玩的月份:3 月5 月地址:107 国道龙湖镇广场十字路口向西 3 公里,泰山村联系电话:0371-69958868梅峰山庄 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时间: 2011-03-25 梅峰山庄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梅山村,全年对外开放,以采摘樱桃为主要项目,周围环境优美,适合度假。地址:新郑市龙湖镇梅山村电话:625720

2、88百合园生态园 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时间: 2011-03-25 百合园生态园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南 3 公里,107 国道西,本园店内装修极具生态环保,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址:新郑市龙湖镇南 3 公里,107 国道西侧客服电话:0371-62512668龙湖樱桃风光游龙湖栽种樱桃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地貌多姿,环境幽静,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的龙湖镇西侧的梅、泰二山,面积 2 万亩,初春花开,五月初成熟,色香味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居百果之先,是天然的无公害果品。每逢花开果熟的季节,青山碧水,红果绿叶,吸引无数游客尽情观光采摘,留连望返,还可尽赏泰昊岭农业观光园,感受现代农业的气息

3、。游人可进入碧波万顷,果香四溢的樱桃园,尽情体味乡土气息,登山游乐、烧烤垂钓、赏果采摘和农舍野饮。龙湖镇大樱桃介绍: 龙湖镇位于新郑市西北部,距郑州 12 公里,总面积 96 平方公里。镇内岗峦起伏,沟壑纵横,龙湖水库婉蜒曲折。 碧波荡漾,雾气蒸腾,变化万千,从空中鸟瞰,恰似巨龙舞爪,遂得名龙湖。樱桃沟两侧绝壁干仞,造化神奇,恰如长江三峡,险峻奇秀,万亩樱桃深藏其间,连天碧树临风玉立,流连戏蝶妙趣横生。红红的樱桃,个个晶莹剔透,珍珠玛瑙般点缀在绿叶丛中,个大皮薄,醇香四溢令人涎欲滴,是踏青旅游、赏春光品美果的绝好去处。游人沐浴和煦的阳光、拂面的微风,在曲曲折折的樱桃沟中,自由自在地游玩,不但可

4、以观赏红红的樱桃繁星般地挂满枝头,而且可以亲手采摘、油品尝早春第一果的风味。 郑州地理:宝相寺的变迁 宝相寺,这是个寺村合一的名称,现位于新郑龙湖镇(原小乔村)南一华里,107 国道东侧。据 1915 年修编的郑县志 ,卷三寺庙目内有“宝相寺在州南三十里”的记载。寺内原有一通龟石碑,当地群众又习惯叫该寺为“石古寺”或“ 石龟寺 ”。据石碑记载,宋祥符年间(10081016) ,这里原是宋朝总兵孙光 普的家福堂,后改为佛道合一的禅院,取名宝相寺。 “宝相”,原本为佛教词汇,佛家称庄严的佛像为宝相。以“宝相” 命名的宝相花即是集中了莲花、牡丹、蔷薇、菊花等多种花卉的特征,经过艺术处理,形成了一种独

5、特的宝相花纹饰,具有符号意义,是富贵和吉祥的象征。 据村民相传,这里的居民最早是为寺庙种地的农户,在寺外定居下来,形成村落后随寺名叫宝相寺村。原郑县七区总图上,标定该村为“宝像寺”,时属仁亲区三段。 该庙宇在 1928 年冯玉祥主豫时,搬走神像,房舍改为村小学校。抗战胜利后的 1946 年,由本地乡绅司心铭等人倡导办起宝相寺农中,该处的村校迁至小乔村赵氏家庙内。农中当年招两班 100 多人,校名定为“郑县宝相寺民有农艺职业学校”。建国后农中停办,1950 年郑县简易师范在此开办两期,培养师资 100 多人。1953 年宝相寺划归新郑后,原村小学从小乔又搬回来,此时原有庙宇已基本不存,校舍都改为

6、现代建筑。就在宝相寺这个原址处,先后办过新郑八中,小乔初中、高中,现为龙湖一中。 后来那个石龟在建设龙湖一中是被挖了出来,现在还在宝相寺街上呢。龙湖镇泰山村文化大院简介泰山村位于龙湖镇镇区西南方向,袁张公路南侧,辖 7 个村民组,计 369 户 1511 人。现有耕地 2800 余亩,荒山、荒沟 1500 亩。泰山村积极相应上级领导号召,紧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松手,先后通过上级拨款,资金自筹等方式筹资 150 余万建成占地 5000 余平方米、高标准、现代化的泰山村文化大院, 。文化大院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设有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并余 2008 年 11 月建成篮

7、球场地和文艺舞台。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泰山村成立了戏迷娱乐班和中老年秧歌队、农民文艺演出团体,定期开展“泰山周末大家乐活动”,把那个邀请专业指导老师前来指导、帮助开展工作;2007 年 10 月与郑州大学升达学院成为共建单位,开拓了泰山村文化大院发展的新空间。文化大院的建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学习、健身、娱乐的场所:图书室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陶冶思想青草提供了良好环境;多媒体教师利用电教设备给群众介绍国内外时事、收看科普知识讲座;文艺舞台有效的丰富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民参与踊跃,组织管理科学,活动开展有序。李诫墓 900 多年前,有一个人编了一部书,古往今来编书写书的人多了

8、去了,但这个人的这部书却成了建筑界的黄钟大吕,以致于如今全世界从事建筑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部书的,而学习东方传统建筑者,更是从研读这部书开始的,包括今天能够把东方古典建筑诠释和再现得非常明白的日韩人。 因为,在中古社会,能够把建筑从科学到艺术讲的全面而透彻的,也只有这部书,罗马人倒是写过一本建筑十书,但所谈多不过是如何使建筑更加坚固而已。 这里所说的是李诫和他的营造法式。李诫墓位于新郑市龙湖镇于寨村西约 200 多米。2001 年 11 月被新郑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诫(约公元 10601110 年),北宋建筑大师,字仲明,新郑市龙湖镇于寨(北宋属管城)人。出身官吏世家,父李南

9、公官至户部尚书。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 1085 年),李诫始任郊舍斋郎(办理社稷祭祀事务的小吏),后任曹州济阴(山东省荷泽)县尉。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 1092 年),李诫入将作监(掌宫殿、城郭、舟车营造之机构),历任少监和将作监。曾主持营造许多宫殿府邸寺庙城门等大型土木建筑工程。因专著元佑法式,内容不全,用料浪费,哲宗又命李诫重新编修营造法式。李诫详阅古典考工记、唐六典、木经诸书,访问当时名工巧匠,结合自己建筑实践,分析比较各种营造方式的优缺点,于 1100 年重新修成营造法式,于 1103 年刊行。 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共 36 卷,357 篇,3555 条。全书共分五大部分:一、释名,对建

10、筑工程中所用术语和构件名称作了统一的解释,并对工程中常用的数据作了统一规定。如规定圆周率为 22/7;正方形对角线长是边长的 1.41 倍。二、制度,列举各种建筑工程的施工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壕寨、石作、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泥作、彩画作、窑作等 13 种、120 项工程的尺度标准和操作要领,提出一套木构架建筑模数设计方法。三、功限,对各种建筑工程和构件所需的劳动定额作了详细规定。按照工匠的技术水平、时间长短、木料的软硬、取土的易难,做到因人、因时、因地灵活掌握。四、料例,对各种工程与构件所需材料的规格、数量作了明确规定,这样便于掌握工料的使用和工程质量的检查,防止浪费和舞弊。五、图样

11、,对建筑的木质构件、屋架、彩画、油漆、装饰等都配有详细图样,既有工程图,也有彩画画稿;既有分件图,也有总装图。图样细腻逼真,丰富多彩,弥补了文字叙述的不足。 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不仅是北宋官修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专用书,而且对后世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不愧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古代建筑最详尽最全面的一部建筑鸿典。 李诫博学多才,工大篆,善绘画。著有续山海经十三卷、古篆说文十卷、琵琶录三卷、续同姓名录二卷。荆王石塔 荆王石塔位于新郑市龙湖镇荆王村东,建于宋代,原有二座石塔,造型、高度、层数相同。东西相距 15 米,东边的一座在文革中被扒毁。现仅存西边的一座。 该石塔是一座四角七级密檐式仿砖木

12、结构的青石塔,平面呈方柱形,通高 3.25 米,底层周长 2.1 米,南面凿有高 38 厘米、宽 29 厘米、深 20 厘米的长方形佛龛,佛龛左右及门额上有人物浮雕和铭文。铭文字迹因年代风化,剥落极甚,难以辨认。自底层向上每层高度和边长逐级递减而内收,各层形制相同,塔刹系直径为 30 厘米的青石莲花形顶。该塔制做巧妙,造形美观,是石雕建筑的优秀代表。塔东南不远处,还存有一个龟驮大石碑。1982年 1 月 5 日,该塔被公布为新郑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郑州老八景 梅花繁育的天堂 “梅峰远眺”中的梅峰,即郑州西南 15 公里处,今归属新郑龙湖镇的梅山。民国五年郑县志记载:“(梅山)高数十仞

13、(古代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周数里,筋石肤土颇雄厚,郡之镇山也。”又说“ 其脉来自嵩岳,经密县皆为石山,至北脱为土,隆然突起,状似乳形,为一郡之望。西南诸岗岭多源于此。其称未详,或谓旧多梅花故。山之颠有庙二:一曰三皇庙,一曰碧霞元君庙。” 梅山高约 300 米,面积 4 平方公里。 明末清初,因交通不便及战事频仍诸多原因,除土著居民外,梅峰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它的发现和开发,应归功于清代的张钺。 乾隆三年(1738 年),张钺出任郑州知州。在一次外出察访途中,张钺路过梅峰,被阵阵清香所吸引,于是拾级而上,直至山颠。登高远望,只见山上山下,花团锦簇,千紫嫣红,各色梅花竞相开放,香馨袭人,堪称世外“梅园”。惊喜之余,欣然命笔,写下诗句:“莅郑推名胜,峭杖空。势联嵩少迥,事记楚师雄。平野层层树,危岚面面风。檀香谁剪伐,孤负此穹崇。”寄名梅峰远眺。不久,以此诗为媒,并经张钺极力推荐,梅峰终被列为郑州八景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