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有理数乘法学案1.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1655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时有理数乘法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3课时有理数乘法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3课时有理数乘法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希望由学生观察、总结得出!第 13 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1)教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 非负数)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2、符号问题)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二、讲授新课: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研究实际问题:问题 1: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 3 米的速度向东爬行 2 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相距多少米?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可用乘法来解答: 32=6,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 6 米处。注意:这里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果上述问题变为:问题 2:小虫向西以每分钟 3 米的速度爬行 2 分钟,那么结果有何变化?这也不难,写成

3、算式就是: (3) 2= 6,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 6 米处。引导学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 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 (3) (2)=?(学生答)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 “2” ,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即 3(2)=6。把( 3)( 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有理数的乘法(1)乘法法则: 例 1 例 1 学生练习: 数“2”换成了

4、它的相反数“2” ,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即(3)(2)=6。此外,(3) 0=0 同 30=0 作比较。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数相乘, 任何数同 0 相乘,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更需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例如: 再如:(5)(3)同号两数相乘 (6)4异号两数相乘(5)(3)( )得正 (6)4( )得负5315把绝对值相乘 6424把绝对值相乘所以 (5) (3)15。 所以 (6)424。2例题:例 1:计算:(5)( 6) 4123课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四、课堂作业: 课本:P57:1,2。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或说定义),要完全理解这样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中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接受(或说承认,不拒绝)有理数乘法法则呢?值得探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