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1693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讲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8讲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8讲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8讲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8讲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解决的方法请选择下列特征中描述自己平时在群体中的行为,请直接使用字母表示: A.我喜欢一开始就做领导。 B.我愿意坐等别人来带头,只有在了解了其他人的看法后,我才会尝试去影响事态的发展。C.我不喜欢直接介入小组讨论,而是宁愿安静地做些事情,与别人合作。D.我顺其自然,并让别人来控制局面,只有当事情完全与我的意愿相违背时,我才会去干涉。E.我不喜欢带头,宁愿做集体已经决定要做的一些具体工作。请根据小组合作所需要的角色平衡,讨论如下问题: 这些角色在小组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这些角色相互之间如何平衡? 如何调动不同的角色来增强小组的活力? 成功的小组合作需

2、要什么样的角色?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更好地社会化全面深入地认识自我满足心理的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资源获得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交往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倾听能力; 自我觉察能力; 观察能力; 处理生活中突发事件的应变与协调能力等.人际交往的原则 自信(平等) 真诚(对己、对人) 宽容(对己、对人) 尊重(对人、对己) 互助如何理解人际交往中的坦诚乔韩窗口(自我的划分)防卫、孤立的自我开放、协调的自我人际吸引 1、相貌吸引; 2、正面的互动;良好的交往行为;得失效应; 3、相似性或互补性人际关系的发展 交往动机和交往行为社会交换;自我表露

3、;关系的发展单向注意;表面接触;相互卷人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阿特曼的社会渗透理论) 定向阶段(选择、接触); 情感探索阶段(好感兴趣浅层的自我表露); 情感交流阶段(基本信任较深层的自我表露); 稳定交往阶段(深层的自我表露、相互的关心等)关系密切的特征 相互依赖; 共同活动; 自我与亲密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 交往动机由注重交易转变为共享; 亲密感(心理上); 承诺关系退化的原因 空间上的分离; 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 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一特点 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 嫉妒或批评; 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 泄密; 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助; 没表现出

4、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 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变化人际冲突 冲突的性质 冲突的过程 冲突的管理冲突的性质 冲突的层次特定行为上的;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冲突;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的性质 冲突的类型(据冲突的基础划分)平行的冲突;(准确知觉分歧)错位的冲突;(一方知,变相反击)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未感觉的分歧);虚假的冲突(没有客观基础)冲突的过程 冲突潜伏阶段; 冲突知觉阶段; 冲突感受阶段; 冲突外显阶段; 结果阶段冲突的管理 竞争模式; 回避模式; 顺应模式; 妥协模式; 合作模式制约人际关系的因素空间距离相似与互补外貌认知失真情感因素经济因素认知失真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第一印

5、象自我投射自我评价不同产生的认知障认知的选择性导致的障碍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认识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由已知推及未知,由片面看全面的认知现象)。主要表现:心理定势中心性质扩大化刻板印象 笼统地把人划归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的现象。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第一印象 指一定条件下,最先映入认知者视野中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影响:使人际认知带有表面性易使人际认知产生片面性自我投射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以为他人亦如此。情感投射愿望投射从自我出发认知他人,自我与非我不分,主观与客观不分,认知主体与

6、认知对象不分。认知的选择性导致的障碍 指根据自己的需要看待他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认知角度不同对同一认知对象的结果不同;从自己的已有经验、认知结构为基础,来认知他人的信息,对其进行猜测、判断和评价。5、情感因素嫉妒与自卑嫉妒是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品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感。自负与害羞、孤僻外在的自卑由内在的自负引起外在的自负源于内在的自卑交往分析理论 伯恩于1957 年提出。 (1)PAC 理论 (2)污染、整合与排斥 (3)最佳发展:适时、适度与整合 (4)依据理论改善人际交往PAC理论 每个人身上都包含3种成分,就象3 个小我:父母 parent成人

7、adult孩童 child父母(parent) 父母(parent)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 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 一个人的人格结构若它占优势,其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讲话喜用“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成人(adult) 成人(adult)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 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 其语言特征为: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孩童(child) 孩童(child) 身份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让人讨厌。 其表现是即兴式的,不负责任,追求享乐,玩世

8、不恭,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自我中心,不管他人。 讲话总是:我要。,我想。,我不管。,我不知道。,我就是要。,我有什么办法。特点 P、C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与两面性。 A具有自觉性、客观性与探索性,致力于弄清事物真相、事物间的关系与变化规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具有反省能力。污染 污染指3种成分中的糟粕与消极面相互影响:孩童成分污染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不负责任,贪图享乐,玩世不恭,依赖、自恋、沉溺于自我欣赏,吸引别人的注意,不关心他人。父母成分污染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对人求全责备,强求禁忌多,倾向于惩罚,对别人过于保护然后自视有恩于人,自视高人一等而产生特权观念,看不起他人,似乎别人都不行整合整合指吸取各种成分的精华和积极面,去掉糟粕与消极面:孩童成分整合进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天真可爱,友好合作,灵活性,想象力和创造性,乐观精神等。父母成分整合进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原则性,道德,情操,关心爱护他人,服务精神和献身精神等。排斥反社会人格是排斥父母成分的一种表现强迫人格是排斥孩童成分的一种表现如排斥了成人成分就是精神病状态依据理论改善人际交往PPAACCCPAPCAP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