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考申论热点天天读:“官办节庆”要适度【社会问题的背景】2010 年 7 月,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党政机关举办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开展清理摸底的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清理摸底工作,减少过多过滥的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为建立健全控制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党风政风建设。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维护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的急剧增多,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助长了不良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2、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纠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认真解决各种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过多过滥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对清理摸底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中央机关各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通知指出,这次清理摸底的庆典活动包括除国家法定节日外,以市(县)庆、校庆、公祭、城市建设、旅游景点、历史文化、特色物产等为名举办的庆祝活动;研讨会、论坛活动包括除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外,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邀请人员参加,或邀请上级机关领导、国(境)外机构及知名人士参加的各类研讨交流活动。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清理摸底的过
3、程变成自查自纠的过程,以清理摸底工作推动活动的规范开展。举办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要坚持规模适度、数量适当、经费合规。对没有法律法规、中央和省(区、市)文件明确规定或者未经批准的活动,要立即停办;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要求基层、企业、群众出钱出物出工、以各种名目收费或以开展活动为由滥发钱物的,要坚决纠正;对滥用财政资金举办活动,搞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要严肃查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财政部门和纠风办要密切配合,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严格清理审核把关,确保清理摸底工作圆满完成。清理摸底工作分为自查摸底、重点督查、汇总分析三个阶段,从 2010 年 7 月开始至
4、 11 月结束。【核心观点】(1 )政府在节庆中唱“独角戏 ”,一方面,会造成财政的压力和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节庆活动运作上专业性不足,往往导致节庆绩效不够理想。 要使中国节庆告别官方色彩,走向成熟,必须从理念到运作模式进行大力改革。节庆文化的魅力在于特色和创新。在策划和构思的时候,应当注重对节庆内涵的挖掘,体现出文化的价值,并充分考虑到公众的真实需求。(2 )在运作模式上, “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 ”应当成为今后节庆活动的主要模式。节庆活动从设计、策划、组织、运作,到人力、物力、财力,都要赢得民间资源特别是民间人才和民间资金的积极投入和聚集。只有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才能提高
5、节庆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积极转变观念, “有所为、有所不为” ,将工作重心放在对节庆活动提供宏观指导,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对安全、环保、秩序、质量等方面的管制上。(3 )有些地方政府过于强调节庆的政治、经济功能,恰恰淡化了其文化本质。有些根本就不适宜举办节庆,也要牵强附会地与节庆扯上边。于是,文化的平台搭起来了,官员也有了“政绩” ,却并没有给地方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益。相反,造成的只是浪费。(4 )政府节庆活动要更具有生命力,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其次,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第三,注重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才具有流传下去的基础。(5 )政府举办节庆活动,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是否举办、如何举办,不应是政府一方说了算。在确定办某个节庆之前,要召开听证会,咨询、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把节庆真正还给群众,然后要将提议上报地方人大进行审议,不可随意确定和取消。(6 ) “官办节庆”模式虽然没必要全盘否定,但是,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 “官方色彩”在节庆中的“比重”应该减弱。民间的问题,不涉及国计民生,应尊重市场规律,引入市场化机制,尽量由企业、行业协会或民间团体承办,从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