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经济社会发展.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22191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会建言: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会建言: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会建言: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两会建言: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两会建言: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两会建言: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李晓群2011 年 2 月 19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本文提出“管理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项建议,这,有助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建议。管理进步研究,可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 ,在理论上可以建立管理进步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建立和形成管理进步研究的专门学科和领域。理论成果的应用和对策建议的实施

2、,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管理进步是一项有巨大潜力的大有作为的而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工作,预期可以产生重大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项建议如下:1、建议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进步奖励条例和配套的法规。2、建议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进步法和配套的法规。3、建议研究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管理进步的决定 。24、建议国家把管理兴国作为基本国策。管理兴国、管理兴业、管理兴企,像开展科技进步活动那样开展管理进步活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5、建议加强管理进步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上述建议的八项原因如下:一、从科技进步到

3、管理进步。借鉴我国科技进步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有相适应的管理进步的理论和实践。推进科技进步,党和国家制定许多政策法规,如1984 年 9 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奖励条例 ,1993 年 7 月全国人大八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 ,并于同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科技进步法是一部指导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是推进科技进步的基本准则,也是制订科学技术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本依据。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 ,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7 月 1 日

4、起施行。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新时期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方针和战略,强化了激励自主创新的措施,为新时期科技事业发展和全社会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法治基石。科学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科教兴国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令3人瞩目的进展。可以说,从文革结束到如今,社会各界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科教兴国形成共识。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种认识的变化及其过程,值得总结、借鉴,并将其体现在管理问题上。科学技术和管理,如同每个现代化国家、地区和部门能够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车轮。既然有了科技进步的地位和作用,就可以有管理进步的地位和作用。在对管理

5、的认识上,还缺少这种巨变,比较研究可见,社会对管理的认识相对不足,管理生产力还存在巨大潜力,管理进步有待提到日程。我国经历了从科技到科技进步的过程,同样,也将会从对管理的认识发展到对管理进步的认识。一个与科技进步相辉映的管理进步也将会展现出来。二、科技发展还需管理进步支持。先进的科技需要科学的管理,管理落后会阻碍科技发展,科技进步呼唤管理进步,科技进步需要管理进步支持。随着科技进步,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应用,对于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观念、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手段来匹配,从而保证科技进步的顺利实现。管理进步既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其保证。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

6、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相互促进的过程。从我国实践看,在大体相同的体制和制度中,在相似的人、财、物和科技进步条件下,各个地区、单位的经济效益可以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其中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迫切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和科技成果,4但由于管理落后,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技成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浪费大,效率低,重复建设等现象大量存在,这难以适应入世后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管理落后是比科技落后更严重的问题。在已经重视科技进步的环境条件下,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之际,应该将管理进步做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或重要补充部分,象抓科技进

7、步一样抓管理进步工作。三、解决社会热点问题需要管理进步。十二五规划期间,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从浪费到节约的转化,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中,科技方面的较少,多属于管理方面的,管理比科技落后,这样,国家、地区和部门就很难快速发展。热点问题分别对应于各种不同级别的行政管理部门,涉及到多个领域、众多学科、多种理论和实践,涉及许多专门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但是,这些问题向我们提出一个共同的话题,这就是管理问题。问题是对领导者、管理者的考验,是对其领导能力的检验。问题也是对理论工作者的挑战,是对其理论和方法的实践检验。由于管理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中浪费

8、大,效率低,重复建设等现象长期存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技成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能进一步发挥管理和管理进步的作用,则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这既是高速发展期,又是矛5盾凸显期。在这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一些老问题尚未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如何能妥善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各种管理问题突现出来。在管理中,又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我国深层次的制度性矛盾,体制和制度的弊端,这属于宏观管理问题。例如体制和制度方面问题所造成的浪费十分严重,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宏观管理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微观管理的问题日益突现。各

9、种热点问题中,很多是属于微观管理问题,其中既有老问题,又有新情况。例如资源浪费是老问题,古往今来从未根治,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浪费问题更严重更复杂了,生产发展中可能对资源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管理必须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四、方方面面呼唤管理进步。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其挑战更多是来自管理方面或是与管理问题相关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变局中所承担的角色、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怎样,与管理状况密切相关。进一步发挥管理的作用,则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有认识,而对管理也是生产力却体会不深。落实科

10、学发展观,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明确和发挥管理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依靠科技进步,如何把科技进步落在实处,6则不能不涉及管理问题。我国要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同时,认识管理和管理进步的作用,从理论上研究并且在实践中解决管理进步问题,已经提到日程。虽然国内已有少数企业、行业、部门提出管理进步问题,但是目前还缺少对管理进步的深入系统研究,缺少关于管理进步的理论和实践,管理进步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此外,国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为各省市研究

11、制定地方性管理进步法规和实现管理进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也可以先行开展管理进步研究和实践工作。管理进步涉及方方面面,管理进步涉及到广泛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在科技进步的实践中,有的部门和个人感到事不关己,或关系不大,或难有作为,而面对管理和管理进步工作这一广阔天地,任何部门任何人都可以一显身手,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且管理进步的实施与科技进步相比,投入少、见效快,具有现实可行性。 五、从管理到管理进步。关于管理,人们熟知的和经常提到的是依靠管理、加强管理、强化管理、改进管理、管理现代化、管理革命、管理创新,等等。这些表述互相之间有着各种联系,都从不同方面

12、表现出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但这些都不完全适合同“科技进步”一词对应应用,能同“科技进步”一词对应的相对全面的表述应该是“管理进步” 。 “管理进步”的表述,可以对应“科技进步”的表述。管理进步的7理论,可以呼应科技进步的理论。管理进步是人们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组织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与提高,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反映了管理职能在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过程中的变革,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作为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联系的管理本身,一方面以管理技术的方式直接创造社

13、会财富;另一方面以适应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式间接创造经济效益。管理进步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十分密切。狭义的科技进步是指物质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广义的科技进步中还包括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组织管理技术的改进与提高,相对于狭义的科技进步,由于其未涉及组织管理问题,完全有必要另行提出管理进步。相对于广义的科技进步,提出管理进步则是对其中部分内容(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组织管理技术)的强调和扩展。例如,现有的科技进步奖励和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中,管理方面成果所占比重相对较少,管理方面奖励在调动、吸引人参与方面,与科技进步奖相比差距很大,因此,社会需要有像科技进步奖那样权威的管理进步奖励。六、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

14、发达国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其中科学技术功不可没,但成功也与管理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成为每个现代化国家、地区和部门得以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车轮。其发展过程是科技进步与管理进步相互影响促进的过程。借鉴8国外的经验教训,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看到了发达国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事实上,国外在技术革命的进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制度、思想、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变革,只不过以往人们更注重介绍和研究技术革命,而对其管理革命的介绍和研究相对少些。不同国家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不同的体制制度各有特点,但都有一套成型的且不断发展的体制、制度、理

15、论、方法,并长期实际应用和改进。如美国、日本、德国的管理,世界一些中小国家的管理,新加坡、韩国,都各有特点、特色。国内去考察者很多,也先后介绍了不少理论和经验。人们都看到了其在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发展,但实际上,这些发展、进步的取得,都离不开管理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科技进步与管理进步相互促进的过程,西方国家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其中同时在管理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从泰勒时期的科学管理到后来行为科学理论,以及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都对社会经济增长起到巨大作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成为每个现代化国家、地区和部门得以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车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了国外科学

16、技术成果。相比之下,管理方面的引进相对较少,而且所引进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要更复杂些。这些年我国各项改革开放的进行,体制和制度的变化,都是重大的管理进步和革命,人们往往对宏观管理很重视,对体制和制度改革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微观管理方面,9在对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对管理是生产力认识不足。在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潜力,有很多工作可做。 七、管理进步研究得到支持和鼓励。作者研究浪费问题和管理进步问题,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吉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吉林省发改委项目的支持和鼓励。研究中深感浪费问题亟待解决,从浪费走向节约,管理进步是比科技进步更急迫的现实问题

17、。此次提出的建议即是这些项目和论文的综合研究成果。1)2005 年 3 月 1 日,人民网强国社区的编辑在网友之声栏目推荐发表我的文章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进步法 。以后每年两会期间都在在网上提出此类建议,得到许多网友支持。2)2005 年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人民网共同举办“建设节约型社会”主题征文活动,文章建设节约型社会 呼唤管理进步一文获优秀奖。3)2006 年,获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依靠管理进步,促进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吉林省社科规划办课题吉林省资源节约问题研究项目,2009 年,获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等等,这些都是对

18、管理进步研究的支持和鼓励。4)2001 年至 2009 年,先后在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发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管理进步问题 、 科技进步与管理进步 、 论管理进步 、城市建筑中的节约和浪费问题等论文,三次被推荐在分会场做10论文报告,受到欢迎。八、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2011 年 2 月 19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本建议有助于讲话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建议。开展管理进步工作,在理论上可以建立管理进步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建立和形成管理进步研究的专门学科和领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理论成果的应用和对策建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管理进步是一项有巨大潜力的大有作为的而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工作,预期可以产生重大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李晓群,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节约网负责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