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包括哪些?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 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 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
2、达国家总人口为 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 1400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未来 35 年,我国人口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总人口达 16 亿;有 8 10 亿劳动力;有 2.5 亿老人。这构成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中国人口问题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 “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 的双重挑战。中国人头上有两颗“ 人口炸弹 “:人口太多,是指现在每年净增 1400 1500 万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太少;二是 “中国妇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经不能替代她们自己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997 年,中国 60 岁以
3、上老人 1 亿多,占总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预计将达 2.5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23.79%,60 岁以上的人口是 20 多岁人口的 2 3 倍。 我国 15 岁以上人口中,有 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 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问题还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和今后出生的儿童,他们是 21 世纪前半期的劳动力,教育投入不足,现在初中普及率仅 68%,有 500 万学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 400 多万,每年产生 200 万新的文盲。 现在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 2 亿人,城市登记失业人数 525 万人,隐性失业的冗员 2 千万至 3 千万人。有人估计
4、,今后 5 年可能有 3 千万(有劳动能力的人)下岗。 有关计划生育的统计数字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自 1971 年至 1998 年的 28 年间,因计划生育因素减少的出生人口数达 3.38 亿,占同期因计划生育和非计划生育因素共同作用所减少出生人口的 54%。据悉,我国 1971 年妇女平均生育 5.44 个孩子。如按这个水平不变,我国人口总数到 1998 年将增至 18.45 亿人。而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原因,我国实际妇女平均生育孩子数从 1971 年的 5.44 个降至 1998 年的 1.84 个,1998 年我国人口控制在 12.48 亿。 研究报告同时表明,我国自
5、1971 年至 1998 年因计划生育而少出生的大量人口为家庭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 6.4 万亿元,为国家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 1 万亿元,两者合计 7.4 万亿元,接近 1997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人口死亡率 旧中国人口死亡率很高,约为 2533 ,婴儿死亡率在 200250以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有 35 岁。新中国成立的 50 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初期到 60 年代末,死亡率属于快速下降时期,由 1949 年的 20下降到 8,婴儿死亡率下降到 50左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65 岁。第二阶段从 70 年代到 90 年代,是死亡率处于平稳下降
6、的时期。由 70 年代初的 7.6下降到 1998 年的 6.5,婴儿死亡率下降到 33。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去年中国城市、农村地区居民的死亡率与上年相比均有下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人口死亡率高于城市。 去年城乡居民死亡率分别为千分之五点八八和千分之六点零六,而一九九八年的数据分别为千分之六点一六和千分之六点二零。 中国人口老龄化 全国 1%人口调查资料测算,“ 八五“计划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增加 1734 万人,平均每年增加 347 万人,是“ 七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量的 2.25 倍;年均增长率为 4.9%,比 “七五“计划期间的 2.6%提高了 2.3 个百分点;老年人
7、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5.56%上升到 6.68%,提高了 1.12 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提高了3.26 岁。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高生育高死亡、高生育低死亡和低生育低死亡几个发展阶段,尤其是近 10 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又迅速大幅度下降,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基本原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1982 年至 1990 年为初露端倪阶段。总体上,当时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只有 4.9%。 1990 年至 2000 年为萌芽过渡阶段。在这段时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中
8、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一个全国性的老龄化时代到来。预计到 2003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 7%,从而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0 年至 2025 年为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 7% 左右上升至超过 12%,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类型,彻底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 2020 年至 2050 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 12% 上升到 20% 以上,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高度老化。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今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国老年人口的负担系数是不断
9、上扬的趋势。世纪之交时,大概每 100 个劳动适龄人口要负担约 10 个左右的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而到 2050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 100:30另外,团 IDC 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中国男性比女性多 5000 万新世纪中国人口问题不容乐观记者 19 日从首届中国人口论坛获悉,我国人口发展正在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新世纪中国人口问题不容乐观: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停留在小学水平、男女数量差异高达 5000万、北京大部分劳动力不适应新兴产业要求。 在持续几年低增长后,我国人口发展正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主要特征是低死亡率、低生育率、低自然增长率。与此相对应,中国人口问题出现了
10、新的光战。 挑战之一:人口绝对数量继续增加。专家估计,按照我国现有人口增长趋势,人口零增长最早也要在本世纪中叶才能实现;挑战之二:人口素质亟待提高。北京市人口所侯亚非提出,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仍然停留在小学水平;25 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占五十分之一,远低于发达国家四分之一的平均水平;脑力劳动者只占从业人口的十分之一;中高层人力资本供不应求;挑战之三: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10%,与之相应的赡养问题、劳动力人口老化、抚养比升高都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宋健提出,随着我国低生育率的最终实现,结构问题正成为中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他认为,
11、结构问题首先表现在人口老龄化,其次表现在人口的地域结构上,与工业化速度相比,我国城市化速度太慢,三是性别结构问题,专家首次披露,男性数量比女性多达 5000 万。 另据北京计生委透露,北京传统工业调整造成大量再就业人口,尽管知识经济兴起带动了一批新兴行业,但北京大部分劳动力不适应这些新兴产业,无法顺利再就业。 由于分配等原因,今年,人民大学悄然把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人口学改成了公共事务管理。这是伴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而发展起来的“国策科学”目前境遇的一个缩影。 会议呼吁,人口学应尽快由计划生育研究转向以人口、环境、发展三者关系为核心的新型科学。 人大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提出,生殖健康产业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市场,前者包括计生药具器械、性保健、母婴保健产品;后者包括信息、咨询、技术、保障服务。“它覆盖所有年龄组人口,未来这一需求曲线将单调上升”。 专家预测,一个将在新世纪流行的词语是家政教育。专家指出,家政教育将使妇女生育健康具体化,独生子女教育将被加强